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作品意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颂祖国,赞美人民,这是诗歌创作中永恒的主题。诗歌中也蕴含着华夏子孙对故土深深眷恋之情。
B.作品所举的杜鹃花、三峡、神女、冻土层、椰子林、海浪等意象,看似随意拈来,实则精心挑选,代表中国的东南西北,有极高的概括性。
C.“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一是因为历史文化。
D.本诗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饱含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凝练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叹息”“抚爱”无不表达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祖国“黄金般的相思”在这里深深“埋藏”。
B.诗中描绘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民,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首写思想之美,次写外貌之美,最后写性格之美,层次有序。
C.因为“顽强勇敢”,我们的人民才能走完“长征”、走向独立、繁荣、富强:因为勤劳,才能享受到“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D.诗人以“微风下的湖水”比喻中国人民“敦厚的性格”,以“长江一泻千里”比喻中国人民“顽强勇敢”,化抽象为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4-01-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难(0.4) |
2 . 请赏析《致云雀》第二十节“鄙弃尘土”的内蕴。
2023-08-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 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3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守望

王家新

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

一个对疼痛有深刻感受的人

对此无话可说

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

这阴沉的先兆,现在

它来了,它说来就来了

起风的时刻,黑暗而无助的

时刻!守望者

我们能否靠捶打岩石来承担命运?

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

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

守望者!你的睫毛苦涩

你的双手摊开

而雷雨越过花园那边的城市,

阴沉沉地

来了。没有别的

你只能让你的疼,更疼

你只能眼看着花园,

在夏日巨大的反光中

变暗,更暗

一动不动,守望者!

把你的生命

放在这里

让亲人们远走他乡

让雷电更痛彻地跃入这片土地

花园会亮起来的

而与黑暗抗衡,你只需要一个词

一个正在到来的

坚定而光明的

1990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和“花园”意蕴深刻,“花园”是抒情主人公守望的对象,“雷雨”给“花园”带来黑暗和破坏。
B.“你早已从自己的关节那里感到/这阴沉的先兆”,写守望者对雷雨即将到来早有预料,也暗示其无力反抗。
C.“如果我们躲避这一切,是否就能/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表明守望者面对黑暗而无助的时刻,只能选择躲避。
D.“一个正在到来的/坚定而光明的/词”,诗人没有点明“词”的具体内容,为诗歌的多元解读留下了空间。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雷雨就要来临,花园一阵阵变暗”,以沉重的语调渲染阴郁的氛围,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你的睫毛苦涩/你的双手摊开”,运用细节描写勾勒出守望者的形象,情感强烈,又具有画面感。
C.“一动不动”的守望者与“远走他乡”的亲人们形成对比,表现出守望者对亲人们的失望与无奈。
D.本诗使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并且有呼告效果,有利于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3.如何理解“花园会亮起来的”?
4.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守望者”的形象特点。
2023-06-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夜巷

苏金伞

小巷的记忆力最坏,

虽有纸糊灯刚走过,

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一只壁油灯,

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

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

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

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

在肚里翻不过身来。

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

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

因为大街上的,

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

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

1937年3月19日

(有删改)

(二)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三)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钱锺书《谈中国诗》

1.下列对第一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
B.这首诗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
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
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
2.要使语言具有诗意美,就要学会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要尽量用有限的语言描绘生动的画面,刺激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扩展出无限的审美空间。请分析三则材料是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体现语言的“诗意美”。
3.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用意象组合及其变化来表现情感的起伏流动。试分析材料一、二中的两首诗歌是通过什么样的意象组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2023-05-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涯的午后

食指

冬天的太阳已缓缓西沉,

但温暖如旧,更加宜人,

有生涯午后成就的辉煌,

谁去想大半生的辛勤和郁闷。

冬日的斜阳还那么斯斯文文,

天边已渐渐涌上了厚厚的阴云,

注定又有一场冷酷的暴风雪,

在我命运不远的前方降临

别了,洒满阳光的童年

别了,阴暗的暴风雨的青春

如今已到了在灯红酒绿中

死死地坚守住清贫的年份

自甘淡薄,耐得住寂寞

苦苦不懈地纸笔耕耘

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后

荒野上留下了诗人的孤坟

但现在这颗心还没有死

也不是我的最后的呻吟

这不就是生涯的午后吗?

还远远不到日落的时辰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冬日的太阳已缓缓西沉”,既描写出冬日午后太阳西斜的自然之景,又含有深层的象征之意。
B.“有生涯午后成就的辉煌/谁去想半生的勤奋和郁闷”,写出了诗人对自己前半生付出的感慨和如今成就的欣慰。
C.“注定又有一场冷酷的暴风雪/在我命运不远的前方降临”,一个“又”字暗示出诗人生命中曾不止一次经历坎坷。
D.“如今已到了在灯红酒绿中/死死地坚守住清贫的年份”,表达出诗人已到中年却还只能过着清贫生活的悲哀。
2.如何理解“收获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后/荒野上留下个诗人的孤坟”?
3.诗歌中“生涯的午后”有哪些丰富的意蕴?
2022-03-2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景

朱湘

我心爱的雨景也多着呀;

春夜春梦时窗前的淅沥;

急雨点打上蕉叶的声音;

雾一般拂着人脸的雨丝;

从电光中泼下来的雷雨——

但将雨时的天我最爱了。

它虽然是灰色的却透明;

它蕴着一种无声的期待。

并且从云气中,不知哪里,

飘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啼。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用“也多着呀”“我最爱了”等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雨景的由衷喜爱之情。
B.春夜淅沥的雨、急雨打芭蕉等描写,蕴含着古典诗歌的情味,给人美的享受。
C.从春夜细雨到电光中泼下的雷雨,诗歌借助排比,再现了雨由小到大的磅礴气势。
D.第六句用一“但”字转折,增添了诗歌情感的变化,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2.结尾两句在诗歌表达上有怎样的效果?请简要分析。
2022-01-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刈禾女之歌

辛笛

大城外是山

山外是我的家

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

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

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

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在雨里生长

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

我想告诉给姊妹们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

风吹过镰刀下

也吹过我的头巾

在麦浪里

我看不见自己

蓝的天空有白云

是一队队飞腾的马

你听 风与云

在我的镰刀之下

奔骤而来

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

在苏格兰高原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交代刈禾女家的地理位置,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
B.“我想告诉给姊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刈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C.“风吹过镰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刈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D.“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刈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生出的渺小感。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刈禾女愉悦的心情。
D.“你听 风与云/在我的镰刀之下/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
3.“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4.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1-10-11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学校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高一学生挑选了《红烛》《致云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峨日朵雪峰之侧》四首诗歌准备参加比赛。下列与朗诵篇目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风景

辛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 在沪杭道中

1.对本诗意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
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终点”即“田野间的坟”。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死难料。
C.五、六两句把“绿得丰饶”的土地与“士兵的新装”放在一起,揭示出了造成这种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土地丰饶,但国民党挑起的连年内战使人民难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D.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而“却是一般的黯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
2.对本诗的赏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黩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
B.作者以“风景”为标题,透过车窗看到了茅屋、坟、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表明“风景”其实是病态的社会,是连接不断的“社会问题”。
C.全诗围绕“社会问题”展开,并以此为线索,反映了旧中国在反动统治下阶级压迫日益深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
D.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全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3.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作分析说明。
4.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主旨,请结合具体的诗句简要分析。
2021-03-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解密10 中外现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2021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10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劳动使母亲变老的遗憾。
B.稻束的“疲倦”被升华了,它的含义不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
C.“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而静默的母亲与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展开联想和想象,表现了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深思。
B.诗人把秋天的稻束比作历经沧桑的母亲,而此时沧桑的见证就是皱纹,但这皱纹是美丽的,这就更增添了作者对母性的赞扬。
C.诗人由远距离的观看和想象,转向对表现对象直接抒情,进而赋予母性的疲倦和坚韧以超越一切的伟大的性质。
D.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3.“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金黄”修饰“稻束”,可读出什么意味?
4.“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021-03-2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解密10 中外现代诗歌阅读-【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