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哀吾生之须臾
2021-08-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中等职校对口单招高三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2 . 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并序)

公讳步瀛,字麟洲,陈氏先世居歙,公曾祖讳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祖讳应陛。考讳士。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赀,生四子,而公为。公长益贫,精厉为学,闳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榜第一,选庶吉士。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府知府,再擢至甘肃按察使,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郡,人心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西往靖远,独留公扼陇上为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拘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弱,即拨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岨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暴民胁众为攘。公遍至所部,颁布上恩,督吏赈恤,防捕盗贼,全护疲困,自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巡抚,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四子,而公为                       季:排行第三
B.再擢至甘肃按察使,狱平        谳:审判定罪
C.公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     埒:等同、相等
D.安徽得宁,而公劳成疾            瘁:劳累、劳苦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步瀛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致力于文学,由于乐善好施,家财全部被他散尽。
B.平凉府回民作乱的时候,陈步瀛把叛乱的人的家属全部抓了起来,又抓住了分散居住在其他县里的内应。
C.平定回民作乱时,陈步瀛虽然没有亲自出阵杀敌,但建立的功劳却足以和出阵杀敌相比,于是皇帝升他为布政使。
D.陈步瀛平时非常节俭,他在陈州州的时候,曾经全家以稷谷为饭,可对于家族亲戚和朋友,帮助救济却极为优厚。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阕,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
(2)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2020-09-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9月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3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太尉为人姁姁___________
(2)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____________
(3)民众而士,兵革有余_____________
(4)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怨于燕,足为寒心______
(5)赏群臣及当者各有差______________
(6)孔将军、费将军,楚兵不利________
(7)当于官者几人_____________
(8)两家弟子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_____________
2020-09-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多后世人,戒之勿忘(告诉/千万)       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为奇货(囤积)
踵千里者不裹粮,子孙者不知兵(养育)        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停留)
B.未报秦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恩惠)       疆埸无侵削之,而垦田日益寡(忧患)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也(怠慢)       内怀诈以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迎合)
C.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配,允嫁)       左右免胄而下,乘者三百乘(一跃而上)
塞上长城空自,镜中衰鬓已先斑(期许)       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孟尝君(聘问)
D.攻之不,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取胜)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其能(分条陈述)
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登上)       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废弃)
2020-07-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以父,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其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下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①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②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其奏。其见敬礼如此。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①官吏休假称“告”,赐假归家养息称“赐告”。按汉制,官员病满三月当免官,如由皇帝特许赐告则可居官 休假。②丞相弘:指丞相公孙弘。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父       任:保举
B.公卿皆为黯       惧:害怕
C.虽自谓贲、育亦不能之矣       夺:改变
D.使人其奏       可:批准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仰慕傅柏、袁盎为人,与灌夫、郑当时等相交甚契,对至尊的皇上敢于犯颜直谏。
B.对汲黯的忠诚和治国之才,皇上始终心存敬意,以至汲黯生病,多次特许他居官休假。
C.汲黯为人特立独行,在与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相见时,他只行拱手礼而不行跪拜之礼。
D.淮南王刘安谋反时,对汲黯心存忌惮,却对游说丞相公孙弘与自己一道叛乱信心满满。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⑵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⑶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秦晋崤之战》)
2020-07-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自文,完成下面小题。

赠熊兵宪进秩序

归有光

镜湖熊公初举进士,受命守太仓州,稍迁为吴郡别驾,寻升太仓兵备佥宪。今又奉玺书,有宪副之擢。自筮仕迄今为方面,几及一纪,官凡三,而不离太仓治所。太仓,旧昆山沿海之地,前代备御日本,惟庆元、澉浦、上海置戍,无言太仓者。自淮阳王海运,则泛海之役,皆自此始,当时屹为巨镇。国家罢漕事,设两卫,百数十年间,海外无事。

嘉靖初,言者欲罢新建州,请置兵备分司,朝廷留州而置分司。先是,浙省有水利佥宪,兼领吴中水利,今则并归于兵备。自建兵备而后,日本之患作矣,盖若有前兆焉者。之始至,实公为州之日也。能以承平狃习之民,而捍蚁附之众,城守之功为最,而言者欲以微文罪。然州人爱公如父母,故夺众议而留公于吴。及秉宪节以来,日率拊循之民,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朝廷知公声望日隆,东南之寄,无以易之,故有今日之擢,而余独以为吾民之幸焉。

天下皆言久任之利,而未有行者,盖其势有所不能也。公虽为州人所爱,即征擢以去,阖郡之民,伏阙请留,亦未有能从者。今事势相维,公乃又为郡、为宪司,屡迁而不其地,至十数年,势位日崇,无异于为州之日。其治于民,可谓习矣。汉侍御史贾昌与州郡讨贼,岁馀不,时议遣大将发兵。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遂用张乔、祝良二人,卒平岭外。今太守无兵权,而武将不与民事,唯公兼兵民之任,李固之议,庶其在此。余论国家所以待公者,盖合于古之道,用是深为叹息。且公内抚疮痍,外严捍御,岛夷阻隘,不能内薄,久知为寇之无利,亦将自戢矣。

(节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淮阳王海运 建:建立B.而言者欲以微文罪 致:导致
C.屡迁而不其地 易:改换D.岁馀不克:战胜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筮仕:文中指初出做官。古人做官前往往会用蓍草卜问吉凶。
B.迁:文中指官职升迁。古人也有“左迁”之说,指贬官。
C.寇:本有强盗之意,也常指外部侵犯之敌,尤指入侵之外族。
D.伏阙:拜伏于宫阙下。特指犯错后服罪认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率拊循之民,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
(2)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
4.熊公得以升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娄谅字克贞,别号一斋,广信上饶人。少有志于圣学,尝求师于四方,夷然不屑曰:“率举子学,非身心学也。”闻康斋在临川,乃往从之。康斋一见喜之,云:“老夫聪明性紧,贤也聪明性紧。”一日,康斋地,召先生往视,云:“学者须亲细务。”先生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躬自为之,不责僮仆,遂为康斋入室。凡康斋不以语门人者,于先生无所不尽。

康斋学规,来学者始见,其余则否。罗一峰未第时往访,康斋不出,先生谓康斋曰:“此一有志知名之士也,如何不见?”康斋曰:“我那得工夫见此小后生耶!”一峰不悦,移书四方,谓是名教中作怪,张东白从而和之,康斋若不闻。先生语两人曰:“君子小人不容并立,使后世以康斋为小人,二兄为君子无疑,倘后世以君子康斋,不知二兄安顿何地?”两人之议遂息。

景泰癸酉,举于乡,退而读书十余年,始上春官,至杭复返。明年天顺甲申再上,登乙榜,分教成都。寻告归,以著书造就后学为事。所著《日录》四十卷,词朴理纯,不苟悦人。

康斋之门,最著者陈石斋、胡敬斋与先生三人而已。敬斋之所者,亦唯石斋与先生为最,谓两人皆是儒者陷入异教去,谓先生“陆子不穷理,他却肯穷理;石斋不读书,他却勤读书。但其穷理读书,只是将圣贤言语来护己见耳。”先生之书散逸不可见,观此数言,则非仅蹈袭师门者也。

先生静久而明,灵山崩,曰:“其应在我矣!”急召子弟永诀,命门人蔡登查周、程子卒之月日,曰:“元公、纯公皆暑月卒,予何憾!”时弘治辛亥五月二十七日也,年七十。门人私谥文肃先生。子兵部郎中性,其女嫁为宁庶人妃,庶人反,先生子姓皆逮系,遗文散失,而宗先生者,绌于石斋、敬斋矣。文成年十七,迎亲过信,从先生问学,相深契也。则姚江之学,先生为发端也。子忱,字诚善,号冰溪,不下楼者十年,从游甚众,僧舍不能容,其弟子有架木为巢而读书者。

(选自《明儒学案·教谕娄一斋先生谅》,有删节)


【注】①春官:古官名。上春官的意思是举人进京殿试。②文成,即王阳明,开创了阳明学派,又名姚江学派。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斋               治:耕种
B.移书四方               移书:发送公文
C.敬斋之所        訾:毁谤,非议
D.蹈袭师门者也        蹈袭:沿袭,效法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斋认为娄谅和自己性情相似所以很喜欢他,不对其他门人说的,对他却言无不尽。
B.康斋门规,只见饱学之士。他认为罗一峰年轻又未中举,学识不够,所以避而不见。
C.灵山崩塌,娄谅预感到与自己相关,急招弟子诀别,并说自己死于暑月,无所遗憾。
D.王文成迎亲路过广信,跟从娄谅学习,相交甚深,可以说娄谅是姚江之学的开端者。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生素豪迈,由此折节,虽扫除之事,必躬自为之,不责僮仆,遂为康斋入窒。
(2)庶人反,先生子姓皆逮系,遗文散失,而宗先生者,绌于石斋、敬斋矣。
4.请根据胡敬斋对娄谅的评价,概括娄谅治学的特点。
2020-06-23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中学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姜贞庵传

李东阳

贞庵姜公,名谅,字用贞,浙江嘉兴人也。少为县学生,博览强记,尤精《尚书》学。举景泰庚午乡贡,登天顺甲申进士,擢行人司左司副。以官政自律,与僚属胥劝戒,一时奉使争检饰尚廉节,被简为御史者相继。会司正阙,众属贞庵,贞庵荐行人林雍而处其下,人以是多之。

九载秩满,以母老图便养,迁南京刑部郎中。谳鞫明恕,遇亲属交讼,必委曲开导,务全其恩。若挟势挠法者,则不少。尝有疑狱,历数司不能直,立为判决。尚书周庄懿公以“公平清慎”书上考,擢知漳州。值岁歉,海盗蜂起。乃发廪赈乏,招贼党数十人。其弗率者,练勇壮,授以方略,擒其魁,余党悉散,民赖以不扰。又筑堤捍潮,浚塘置仓,以备旱溢,禁佛斋,作义冢,立乡约。以高东溪之名节,陈北溪之道学,皆建祠祀之。治行为诸郡首。成化甲辰,入觐归,母益老,遂乞终养。漳民恳请不赴,则相与建生祠,勒惠政、去思二碑。弘治辛亥,知府阙,耆老数辈请之朝,庚申又请焉,皆不果。

贞庵家居几二十年。睦处宗族,母丧礼葬,葬兄嫂皆尽制。以无子立兄子某为后,其自处益严甚。未尝轻入城府,视官事若相浼乎其身。齿德并积,屹然为乡邦之望。尝于先垄东自作寿藏,名曰“敦艮”,封树深密,时与宾友载酒肴游乐其中,识者又称其达云。

贞庵素赏识,不轻许可。其试于礼部也,与刘公时雍及予讲学京邸,相知厚。及同举进士,与方石谢公交亦然。今予承乏内阁,时雍为右都御史总两广军务,方石为礼部右侍郎掌国监事,而贞庵独执德抱艺,敛而弗耀,人事之不齐乃尔,然其所自守亦耿耿不可磨灭。二公谓古有生为友作传者,以贞庵属予,故采其事行之大著于篇。

张御史稷巡闽,还报官吏贤否,籍谓贞庵有“盗化民安”语。予见而问曰:“化亦易言哉?”张曰:“漳人有某某者家为盗,姜守抚之,遂感化不复作。”如化盗事,予于贞庵尚不能知,况他人哉!及贞庵退处久而不易其节,大夫经其邑里者未始不重之,谓其尚可用。而贞庵亦老矣,虽荐且不出矣。岂不惜哉,岂不惜哉!

(选自《李东阳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不少                       贷:宽恕
B.练勇壮                       简:挑选
C.贞庵素赏识                 负:依仗
D.姜守抚                    谕:告示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姜贞庵年少时勤奋好学,为官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下属官吏在他勉励警戒下约束装饰崇尚廉洁,相继被选拔担任御史。
B.姜贞庵擅长判决案件,遇到亲属之间相互诉讼,一定委婉开导他们,有不能得到公正判决的疑难案件,他立刻加以判决。
C.姜贞庵在漳州任职时,采取多种措施为百姓造福,政绩在各郡中是最好的。他因母亲年老离职,百姓建生祠刻碑纪念他。
D.姜贞庵坚守品德和准则,做事内敛而不张扬,保持节操,内心明亮,与作者感情深厚。作者在他的嘱咐下,为他写下这篇传。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司正阙,众属贞庵,贞庵荐行人林雍而处其下,人以是多之。
(2)未尝轻入城府,视官事若相浼乎其身。齿德并积,屹然为乡邦之望。
4.作者为什么认为姜贞庵可惜?请根据最后一段文意作简要概括。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重修天长县学记

归庄

三代之人才出于学校,近世之人才出于科目。科目之士,虽未能如三代之学成而后入宫,然禾有不从学校出者,则近世之学校,固人才之渊薮,不可不重也。汉高帝谓:“以马上得天下,安事诗书?”陆贾日:“以马上得之,岂可以马上治之乎?”高帝卒无以难。是故戡乱以武,守成以文,不易之理也。我国家崇儒右文,受命以来,郡县学悉如故,近虽裁省儒官,减乡会取士及弟子员之数,此非轻视学校,特以其过于冗滥而汰之。所以责成学官,使事无可诿,不得不举其职;督励士子,使知不易得,不容不进其业也。诚使学官皆举其职,士子皆进其业,则学校之中,为国家异日储将相官尹之才,备奔走御侮之用,岂有既哉?

天长之有学,其始不可考,今之学宫,则元之旧基。后尝迁于南隅,未几复故。数十年不修,颓圮矣。启圣祠近有废址,县令江侯、司谕张君慨然以修废为己任,首捐俸资若干,庀材鸠工;濠州司李黄侯继,亦捐俸若干。张君又监工,日号委诸生之能者董其事。以某年某月讫工。于是材之朽者易,瓦璧之败者完,丹垩之剥者新,堂庑门墙,焕然改观,昔之废址,亦祠宇屹立矣。凡用材木瓦甓之数若干,为金若干,而人不以为侈;为工若干,而人不以为劳。春秋重用民力,如城中丘、筑廊台之类,无不书,皆讥也;独修閟宫则不书,以为当修也。故诗人作颂,以美僖公。天长当冲烦之地,又比岁多不稔,而勤于是役,独以为不可缓也。

抑邑中前此科第颇少,明朝三百年,登第者仅数人。自国朝以来,人文蔚起,以余之不敏,亦幸获一第。今郡功曹、县尹、学博士诸先生,勤于修废,不惮倾橐;告成之日,率诸弟子释奠于先圣先贤。诸弟子其益思自励,大修其业,期无负先圣贤之训,无负朝廷养士之恩,并无负官长师儒奖成风励之意。从此人才蔚然奋兴,安知不轶前朝而希三代欤!余在都闻之喜甚,是以为之记而勒诸石以俟之。

(选自《归庄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家崇儒文 右:重视
B.日号委诸生之能者其事 董:督察
C.并无负官长师儒奖成励之意 风:劝告
D.安知不前朝而希三代欤 轶:散失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和近世,人才都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只是选拔任用的方式有所不同。
B.陆贾反对汉高帝在马上得天下而不需文治的观点,汉高帝没办法诘难他。
C.天长县学从南隅迁回旧址后年久失修,全部毁坏,江侯、张君决心重修。
D.天长县以前科举考中的人很少,到了清朝,也只有作者一人有幸能考中。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长当冲烦之地,又比岁多不稔,而勤于是役,独以为不可缓也。
(2)余在都闻之喜甚,是以为之记而勒诸石以俟之。
4.作者认为重修县学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
2020-06-03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七市(南通、泰州、扬州、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伏隆传

隆宇伯文,少以节操立名,仕郡督邮。建武二年,诣怀宫,光武甚亲接之。

时,张步兄弟各拥强兵,据有齐地。拜隆为太中大夫,持使青、徐二州,招降郡国。隆移檄告曰:“乃者,猾臣王莽,杀帝盗位。宗室兴兵,除乱诛莽,故群下推立圣公以主宗庙。而任用贼臣,杀戮贤良,三王作乱,盗贼从横,逆天心,卒为赤眉所害。皇天祐汉,圣哲应期,陛下神武奋发,以少制众。故寻、邑以百万之军,溃散于昆阳,王郎以全赵之师,土崩于邯郸,大肜、高胡望旗消,铁胫、五校莫不摧破。梁王刘永,幸以宗室属籍,爵为侯王,不知厌足,自求祸弃,遂封爵牧守,造为诈逆。今虎牙大将军屯营十万,已拔睢阳,刘永奔迸,家已族矣。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青、徐群盗得此惶怖,获索贼右师郎等六校即时皆降。张步遣使随隆,诣阙上书,献鳆鱼。

其冬,拜隆光禄大夫,复使于步,并与新除青州牧守及都尉俱东,诏隆辄拜令长以下。隆招怀缉,多来降附。帝嘉其功,比之郦生。即拜步为东莱太守,而刘永复遣使立步为齐王。步贪受王爵,犹豫未决。隆晓譬曰“高祖与天下约,非刘氏不王,今可得为十万户侯耳。”步欲留与共守二州,隆不听,求得反命,步遂执隆而受永封。隆遣间使上书曰:“臣隆奉使无状,受执凶逆,虽在困厄,命不顾。又吏人知步反畔,心不附之,愿以时进兵,无以臣隆为念。臣隆得生到阙廷,受诛有司,此其大愿;若令没身寇手,以父母昆弟长累陛下。陛下与皇后、太子永享万国,与天无极。”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谓有苏武之节。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其后步遂杀之,时人莫不怜哀焉。

五年,张步平,车驾幸北海,诏隆中弟咸收隆丧,赐给棺敛,太中大夫护送丧事,诏告琅邪作家,以子瑗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伏隆传》,有删节)


【注】①湛:伏湛,伏隆的父亲。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盗贼从横,逆天心     忤:违反
B.大肜、高胡望旗消     靡:倒下
C.隆招怀                    绥:安抚
D.虽在困厄,命不顾     授:接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督邮,汉代设置督察地方驿亭转运文书及物资的官员,如《三国演义》中写到“张飞怒打督邮”。
B.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作为凭证的符节,如《苏武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C.牧守,州牧和郡太守的合称,州官称牧,郡官称守,如《三国志·文帝纪》“朝士明制度,牧守由政事”。
D.万户侯,古代食邑万户的高官,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诸君所闻也,不先自图,后悔何及!
(2)帝得隆奏,召父湛流涕以示之曰:“隆可谓有苏武之节。恨不且许而遽求还也!
4.伏隆出使青、徐二州通告各郡的檄文讲了哪两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2020-06-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基地学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