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江苏 高三 模拟预测 2020-07-21 3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读者们觉得 ,然而阅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      ,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去 ,去挑战。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心领神会。

A.鞭长莫及       顶礼膜拜       置疑B.鞭长莫及       毕恭毕敬       质疑
C.望尘莫及       顶礼膜拜       质疑D.望尘莫及       毕恭毕敬       置疑
2020-07-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李商隐身上有一种 “晚唐” 气象。 。 入世不得,出世也不得,所以他常在宗教世界里寻找心灵的解脱。
①“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是他怀才不遇的感慨。
②既对政治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又流露出愤慨与失望。
③“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是他自嘲的哀叹。
④只能苦苦奋斗,争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⑤自称是帝胄之后,但早已家道败落。
A.②⑤④③①
B.③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①③
D.⑤④②①③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诗句与其所关联的古代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侯朱决计全危赵,毛薛谋归保大梁。得士信知明效速,去留果是国存亡。
②胡风似剑锼人骨,汉月如钩钓胃肠。魂梦不知身在路,夜来犹自到昭阳。
③凭栏无限旧江山,叹息东流水不还。小令能传家国恨,不教词境囿花间。
④休将俗俚薄屯田,能写悲秋兴象妍。不减唐人高处在,潇潇暮雨洒江天。
A.①信陵君       ②王昭君       ③李 煜       ④柳 永
B.①孟尝君       ②蔡文姬       ③陆 游       ④柳 永
C.①信陵君       ②蔡文姬       ③李 煜       ④辛弃疾
D.①孟尝君       ②王昭君       ③陆 游       ④辛弃疾
2020-07-1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诗句中,与下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B.送到江头惆怅尽,归时重上去时船。
C.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D.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多后世人,戒之勿忘(告诉/千万)       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为奇货(囤积)
踵千里者不裹粮,子孙者不知兵(养育)        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停留)
B.未报秦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恩惠)       疆埸无侵削之,而垦田日益寡(忧患)
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也(怠慢)       内怀诈以主心,外挟贼吏以为威重(迎合)
C.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配,允嫁)       左右免胄而下,乘者三百乘(一跃而上)
塞上长城空自,镜中衰鬓已先斑(期许)       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孟尝君(聘问)
D.攻之不,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取胜)       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其能(分条陈述)
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登上)       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废弃)
2020-07-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以父,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其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之。天下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①者数,终不愈。最后病,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守成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②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其奏。其见敬礼如此。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①官吏休假称“告”,赐假归家养息称“赐告”。按汉制,官员病满三月当免官,如由皇帝特许赐告则可居官 休假。②丞相弘:指丞相公孙弘。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父       任:保举
B.公卿皆为黯       惧:害怕
C.虽自谓贲、育亦不能之矣       夺:改变
D.使人其奏       可:批准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汲黯仰慕傅柏、袁盎为人,与灌夫、郑当时等相交甚契,对至尊的皇上敢于犯颜直谏。
B.对汲黯的忠诚和治国之才,皇上始终心存敬意,以至汲黯生病,多次特许他居官休假。
C.汲黯为人特立独行,在与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相见时,他只行拱手礼而不行跪拜之礼。
D.淮南王刘安谋反时,对汲黯心存忌惮,却对游说丞相公孙弘与自己一道叛乱信心满满。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⑵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⑶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秦晋崤之战》)
2020-07-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剪 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9.词以“红藕香残玉簟秋”开篇,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0.全词结拍的“此情……心头”三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2020-07-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子曰:“___________,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第十二》)
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⑶苟余心之端直兮,____________。(屈原《涉江》)
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荀子·劝学》)
⑸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⑹曲终收拨当心画,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____________,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⑻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020-07-1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南海驼铃

茨平

他说他叫骆驼,骆驼的骆,骆驼的驼。我脑子里立即出现一片沙漠。沙漠起伏,流淌着线条的韵感。有支驼队在慢慢地移动。夕阳西照,骆驼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驼铃声随风而过。我说,你应该叫沙漠王子。

骆驼盯着我,脸上呈现些微的不快,说:你是说我来自沙漠吗?我说:骆驼难道不是来自沙漠?真是太可笑了。骆驼显然有点激动,说,你是被电影电视误导了。它只是沙漠中的车队,它并不在沙漠中生活。你想想,骆驼那么能吃,而沙漠中一根草都没有,不会被饿死呀?这是常识。

这的确是常识,上小学时老师就讲过,骆驼特别能吃,因为能吃才能饿,才能驮着货物带着行人走过大沙漠。我在想,骆驼老是不厌其烦地说他叫骆驼,还要加上“骆驼的骆,骆驼的驼”,他一定是对这名字情有独钟,便自作聪明地想,他一定居住在水草肥美的地方。

我又一次猜错了。骆驼说,水草肥美是草原,我老家在大西北。以前我们那儿有很多骆驼,现在快没了。骆驼神色有点伤感。好像骆驼快没了,对他是种严重打击。

骆驼是沙漠中的车队。现在呢,天上有飞机地上有火车,到处是高速公路,不用骆驼,一样能穿越大沙漠。人类对于失去实用价值的物种,总是毫不犹豫地扔掉。骆驼变少甚至消失,是很自然的事情。然而,对于个体的人,比如他,曾生活在有骆驼的地方,自然会与骆驼产生感情,自然会伤感。我与他,是在南海一家工厂里相遇的。他把我当朋友了,我也把他当朋友。下了班,吃过晚饭,我们会一起跑到外面去逛街。更多的时候,是蹲在厂门口,一边聊天,一边看路上奔跑的汽车。他却说,我想攒钱买一只骆驼。我吓了一大跳。

我猜想他是因为怀旧。我也怀旧。我怀念过去的石磨,母亲动石磨,我加黄豆,石磨流出乳白的豆浆。我怀念河边的水车,少年时我打着赤脚踩水车,河中的水哗哗地流进田里。但我总不能花钱去 添置石磨和水车吧。它们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丁点儿作用。

你可以说我是怀旧,但我更多的是喜欢。骆驼说,要命地喜欢。

因怀旧而喜欢,这是一个理由。只是,他买了骆驼,就有可能要离开我,骆驼那么能吃,需要大片大片的青草。南海这里,天气暖和雨水充沛,很适合青草生长,但到处是工厂、街道、马路,坚硬的水泥几乎要全覆盖了,哪有青草生存的空间。我想,他有了骆驼,就要回到他的老家。我跟他是好朋友了,有点舍不得。

这正是我犯难的地方。回老家去,赚不到钱,我还要生活。就在这里打工,可骆驼就没有青草吃。骆驼指着隔离带上的青草,说,就那么一点点,一天都不够。

我也望着隔离带上的青草,它们身上拔了一层尘埃,在无组织无纪律地生长。

后来,我与骆驼先后离开了那家工厂。

几年后有人告诉我,南海出现了一只骆驼。我一下子想到了他。我不由十分佩服他。我决定去找他。我在某公园找到了他。先是看见骆驼,再是看见他。他也看见了我。他挥挥手,满脸自豪地笑。

前来看骆驼的人真多,大人小孩,男男女女。有人在看,有人赶过来,有人心满意足离开。看骆驼要钱。站在骆驼身边看一会儿,五块钱;过去摸一把,十块钱;若要骑上去走一圈,三十块钱。我知道,来看骆驼的人们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稀罕。稀罕兴奋自然要来消费了。我会心地笑了。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骆驼与他的骆驼在南海消失了。并不是骆驼带着骆驼去别的地方赚钱,而是骆驼生病了,那护身毛发掉光了,一天一天瘦下去。“水土不服”四个字击碎了骆驼在南海养骆驼的理想。我很想找到骆驼,跟他说,理想还是要有的,但不一定是养骆驼,比如像我一样写小说。我写小说,就是因为怀旧因为喜欢因为理想,现实过于强大,我只有在小说里重新构建。这事骆驼你也可以,你可以在小说里养很多很多骆驼,全养它膘肥体壮,它不会水土不服。

(选自《散文》2018 年第 6 期,有删改)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散文以描绘夕阳西下沙漠驼铃的美好图景开篇,不仅创设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也为下文叙述“骆驼”和他的骆驼做铺垫。
B.文中的“我”多次猜错“骆驼”的想法,说明“我”虽然和“骆驼”是很要好的朋友,但对他的精神世界 并不完全理解。
C.“骆驼”的骆驼终因“水土不服”,不能再在公园里赚取收入,说明“骆驼”在城市里很好地生活的理 想幻灭在现实中。
D.散文语言大多生动活泼,简洁明快,不仅与人物的身份较为契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也寓含对 现实的调侃,含义隽永。
13.概括文中“我”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
14.散文标题“南海驼铃”意蕴丰厚,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
2020-07-1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笔下刘项的心思和表情

王子今

读《项羽本纪》,都会注意到对垓下决战的精彩写述,楚霸王英雄生涯最后一幕的重要情节,让人印象至深。“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在太史公笔下,和项羽“力拔山兮”悲歌知名度大致相当的,还有刘邦的《大风歌》。“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一样人未必识道理,然事事敢做,是他气大。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便是这样气。须是有盖世之气方得。”高祖“泣数行下”与“项王泣数行下”的表情记录,完全相同,一字不差。项羽歌“力拔山兮”,刘邦歌“大风起兮”,虽一胜一负,一败一成,一枯一荣,但两位各自均“气大敢做”的英雄,在彼此不同的故事情境中,却有相近的表现。一个失败的英雄,面对悲剧结局,自为壮歌,“泣数行下”。一个成功的英雄,面对“神光一万八千里”“西南扫地迎天子”的胜利庆典,同样在“自为歌诗”,“令儿皆和习之”之后,“泣数行下”。

在刘项故事两处各见“泣数行下”四字的背后,太史公有什么深意吗?对于项羽与刘邦之歌哭,太史公笔法近似的描写,是否意味着有意在二者之间的情感天平上维持了一种特殊的等衡,以此提升项羽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感召力呢?有关项羽言行的记述,吴见思说:“项羽力拔山气盖世,何等英雄,何等力量,太史公亦以全神付之,成此英雄力量之文”,而郭嵩焘特别指出,“垓下”史事的记述,“自是史公《项羽本纪》中聚精会神极得意文字”,太史公对项羽事迹的回顾,固然倾注了自己深切的同情,然而基本史实的记录,应当坚持了严肃史家的清醒。就刘邦“酒酣”唱“大风”故事的描写,李晚芳有评价“沛中留饮,处处画出豁达大度”。“泣数行下”是否可以理解为“豁达”的表现,我认为还需要细心体味。而有的学者对刘邦这样的分析或许与太史公的意思有所接近,即功成名就后生发的空虚失落使他处于深层的精神痛苦中,寂寞与孤独,说不定也是让帝王垂泪的因由。

顾颉刚认为《史记》除了“生龙活虎,绘声绘色”,表现出“文学造诣之高”而外,“其史学见解之深辟又可知”。从刘项自为歌诗又“泣数行下”的记述形式中,或许可以体会太史公“史学见解之深辟”。

(摘编自2017年10月20日《文汇报》)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对“力拔山兮”“大风起兮”情节都进行了精彩的描述。
B.在作者看来刘邦和项羽虽然结局不同,但都是气大敢为的英雄。
C.对垓下史事的记述体现出司马迁作为严肃史家的坚守与清醒。
D.刘邦在成功后的“泣数行下”是因为功成名就后的寂寞与孤独。
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郭嵩焘对垓下史事记述的评价,旨在强调司马迁在创作中坚守了史实精神。
B.酒酣唱“大风”的描写反映了刘邦豁达的个性,对李晚芳的这一观点,作者持认同态度。
C.“生龙活虎,绘声绘色”,顾颉刚用这八个字肯定了《史记》在史学见解上的成就。
D.从全篇看,作者对项羽、刘邦表情及背后内容的分析,运用了引用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17.作者认为“泣数行下”背后的“深意”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0-07-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高铁为何没有WiFi这个问题在这几年被热议过多次,但如今,高铁WiFi或许迎来了破局的好机会。

此前有高铁内部人士称,4G 信号转WiFi后速率不稳定,而当时国外最先进的做法是发射卫星WiFi,并表示复兴号应该是通过4G与卫星WiFi相结合的方式建立的。尽管如此,复兴号WiFi依然不完美。此前,不少普快列车已经提供免费WiFi上网,一般会采用LTE或者4G技术,为列车提供WiFi信号,而且运营得还不错。但高铁的难题在于它的速度过快,达到每小时300公里,这样给基站切换、通信延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高铁内车载设备在接收信号时会频繁地切换不同的网络,涉及不同的运营商。三大运营商的信号频段不一样,信号穿透力与基站覆盖率、核心网资源不一样,不同的基站发出来的信号质量不一样,在高速下网络频繁切换极易导致信号衰减,而且丢失率高、延迟大。

而5G技术则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据介绍,国铁吉讯与华为、中兴等5G设备商开展密切合作,联合开发车载5G设备,并计划于2020年底完成测试工作。在高铁WiFi系统5G技术的融合方案中,利用了边缘计算、网络切片、虚拟化等关键技术解决高铁对5G信号的屏蔽问题。中国移动数年来沿着铁道线建设了一个相对庞大的5G基站和塔台群,已经可以随时轻松地传输大量数据。目前高铁车顶天线支持2.6.5和4.9GHz频段,已满足5G网络接入需求。

5G高铁站项目用的是CPE(5G用户接入网关),当前的CPE客户终端技术已经可将5G信号转为WiFi信号,而5G技术与WiFi的融合,更有利于两种信号的互相转化。5G背后的技术包括波束成形与毫米波技术,这是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可靠的WiFi等服务的关键能力。波束成形可以使信号的能量集中在接收端所在方向,可以有效改善频谱利用效率,这将改善高速情况下的信号接收能力。使用5G的毫米波技术,让网络速度比4G时代大幅提升。此外,毫米波技术破除了WiFi调制解调器的短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输所需的功率,也避免了WiFi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相互妨碍所带来的问题。

5G网络因为使用全新的技术、基站和网络架构,具有低时延、高可靠性特征,或许能够让4G存在的掉线与延迟问题得以解决,4G技术下的高铁WiFi迟迟不能破局,是源于高铁部署的4G网络覆盖在高速行驶下的信号接收体验与能力难以让人满意,高速出行卡顿、长时间缓冲等情况在所难免,信号状况颇为鸡肋。但5G的难题同样存在,此如说与4G通信设备相比,5G通信设备的耗电量大约是4G设备的8到10倍以上。这需要对铁路既有箱变和电力电缆进行改造,成本与实现难度颇大,它是制约运营商实现高铁5G覆盖的关键难题之一。当然,这需要看如何实现5GWiFi的融合互补了。

由于5G频段较高、单基站覆盖范围较小,对大型楼宇、高铁、矿山等相对封闭场景,5G基站很难进行无缝覆盖,但WiFi将会是5G的最好补充,两者的融合开启了一个更好的时代。

(有删改)

18.下列对文中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铁WiFi系统与5G技术的融合方案,利用了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关键技术,车载5G设备将完成测试。
B.5G使用的毫米波技术可以使信号的能量集中于接收端所在方向,避免WiFi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
C.5G的发展同样存在难题,通信设备耗电量大,设施改造的成本与实现难度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D.5G网络使用了全新的技术、基站和网络架构,但5G基站对相对封闭场景进行无缝覆盖还是不太容易。
19.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众对高铁WiFi的呼声较为迫切,但高铁WiFi问题一直困扰业界,随着5G时代到来,这一问题或许会得到解决。
B.复兴号的通信运用了与国外相近的技术,即通过4G与卫星WiFi相结合的方式来建立,但复兴号WiFi依然不完美。
C.不少普快列车一般会采用LTE或4G技术为列车提供WiFi信号,满足人们免费上网的需求,而且运营效果不错。
D.中国移动已经建立的5G基站和塔台群,可以随时轻松地传输大量数据,满足高铁车顶天线接入5G网络的需求。
20.从文中看,高铁WiFi与5G的融合,将带来哪些进步?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2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类文章。

黑暗中,石头愤愤不平地对身边的钻石说:“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

钻石说:“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但我懂得对待别人的光芒。”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熠熠生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2020-07-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仆观尧、舜、周、孔、子思、孟氏之书,皆不相沿袭,而相发明,是故德日新而道广,此实圣圣传授之心也。后世俗儒,专守训诂,执其一说,终身弗解,相传之意背矣。今为诗,不 推 类 极 变 开 其 未 发 泯 其 拟 议 之 迹 以 成 神 圣 之 功 徒 叙 其 已 陈,修饰成文。稍离旧本,便自杌陧,如小儿倚物能行,独趋颠仆。虽由此即曹、刘,即阮、陆,即李、杜,且何以益于道化也?

(选自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3.上文中的“阮”是指“能为青白眼”的西晋名士_______(姓名);他与嵇康等人,合称“_______”。
24.作者认为当下的诗文创作存在哪些弊端?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020-07-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八、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5.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一判词暗示了惜春看破世态人情而遁入空门的命运归宿。
B.为迎接省亲的元妃,贾政主持兴建了大观园。元妃回宫后,想到大观园闲置在那儿不妥,于是命太监下谕,让宝玉及众姊妹搬入大观园。
C.红楼儿女响应探春提议,在秋爽斋结社,李纨自荐担任掌坛并为自己取号“稻香老农”,为宝钗、黛玉分别取号“蘅芜君”、“潇湘妃子”。
D.彩云架不住赵姨娘的央求,从王夫人柜子里偷拿了玫瑰露、茯苓霜等给贾环。平儿考虑到事泄会让三姑娘难堪,主张由宝玉出面担责。
E.为祭奠晴雯,宝玉作《芙蓉女儿诔》,黛玉夸赞它“可与曹娥碑并传”,建议宝玉改“红绡帐里,公子多情”为“茜纱窗下,公子多情”。
2020-07-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6. 下列有关《红楼梦》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为秦可卿送殡途中,宝玉奉父命谒见北静王,北静王以钦赐的念珠一串相赠;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转送黛玉,却遭到黛玉的严词拒绝。
B.芒种节这一天,大观园中女孩们忙着祭饯花神,黛玉却独自跑到沁芳闸桥畔掩埋残花落瓣,并为宝玉不能理解自己对他的一片深情而大恸。
C.史湘云虽身世悲苦,但善良热心。为邢岫烟典当棉衣一事,她抬脚就要去骂那些势利的丫头婆子们;给香菱讲诗更是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D.为给病中的宝玉冲冲喜,贾母做主迎娶宝钗。袭人得知,心里欢喜,但又担心宝玉心系黛玉,便告知王夫人,希望上头想出个万全之策来。
E.薛姨妈和宝钗商量薛蝌婚事,认为薛蟠要等到皇恩大赦时,减了等,才好赎罪,自己孤苦伶仃,不如让薛蝌先完婚。对此,宝钗认为不妥。
2020-07-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7. 请结合宝玉挨打后宝钗前来探视时的表现,概括其性格特征。
2020-07-1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8.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①“今儿我咳嗽出两口血来,太太打发人来找你,叫你请大夫来细问问,你且弄这个来取笑儿。偏是我这没人管没人理的,又偏爱害病!”

②宝玉见了这般景况,不觉痴了,这才领会过画“蔷”深意。

[节选自《红楼梦》第36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选段中的“我”“你”分别是谁?“弄这个来取笑儿”具体指什么事?宝玉领会到的“画‘蔷’深意”又是什么?
2020-07-1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9. 《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宝钗把薛蟠从江南带来的笔墨纸砚、笺纸香袋等分送众姐妹,众人喜而道谢,黛玉却有与众不同的反应。
黛玉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2020-07-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30. 《红楼梦》中探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探春在哪一个事件中说这段话的?请简述作品描写这一事件的意义。
2020-07-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作文主题、名著阅读

试卷题型(共 19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5
文言文阅读
2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名著阅读
6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1,2,4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4
名句名篇默写
5
作文主题
6
名著阅读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一般词语选择题
20.65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30.65古代文化常识选择题
40.65漫画/照片选择题
5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6-80.4《史记》  文言文翻译  文言实词  史传文
22-240.65其他明代作家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三、古代诗歌阅读
9-100.65李清照(1084-1155)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词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2-14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分析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15-170.4当代  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18-200.65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实用类文本
六、作文
210.15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七、名著阅读
250.65名著阅读
260.6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把握名著相关情节、内容
270.65名著阅读
280.65曹雪芹(1715-1764)  名著阅读
290.65名著阅读
300.65名著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