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太祖少机警,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②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建安元年秋七月,天子还洛阳,太祖遂至洛阳,卫京都。洛阳残破,董昭等劝太祖都许。九月,车驾出轘辕而东。自天子西迁,朝廷日乱,至是宗庙社稷制度始立。三年春正月,公还许初置军师祭酒。三月,公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

③七年春正月,公军谯,遣使以太牢祀桥玄。八年秋七月,令曰:丧乱已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七年春正月,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④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二十五年春正月,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⑤评曰: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兼韩、白之奇策①,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曹操传》)


【注】①“申”指战国申不害,“商”指战国商鞅,“韩”指西汉韩信,“白”指战国白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
B.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
C.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
D.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公年轻时,不被世人关注,只有桥玄识得他有雄才大略;功成后的曹公心存感激,用隆重的太牢之礼祭祀他。
B.曹公既重视儒学传统,帮助献帝恢复宗庙社稷制度,忧心仁义礼让之风沦丧;又崇尚法家思想,用以行政治军。
C.曹公学习借鉴韩信、白起等军事家的谋略智慧;在与张绣交战中,曹公屡出奇策,于死地中回生,扭转战局。
D.曹公求贤若渴,希与贤人君子共治天下;《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就是这一心情的形象表现。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4.苏轼评价太祖说“故一世之雄也”,请根据选文,分析曹操的“非常”与“超世”体现在哪里?
2024-01-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华东师范大学松江高级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①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故杜子美赠诗【1】及焉。

②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2】齐名,先后合德。其论诗云:“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3】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与?”故陈、李二集,律诗殊少。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故戏杜曰:“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

③玄宗闻之,召入翰林。以其才藻绝人,器识兼茂,便以上位之,故未命以官。尝因宫人行乐,谓高力士曰:“对此良辰美景,岂可独以声伎为娱?倘时得逸才词人吟咏之,可以夸耀于后。”遂命召白。时宁王遨白饮酒,已醉。既至,拜舞颓然上知其薄声律谓非所长命为《宫中行乐》五言律诗十首。白顿首曰:“宁王赐臣酒,今已醉。倘陛下赐臣无畏,始可尽臣薄技。”上曰:“可。”即遣二内臣腋扶之,命研墨濡笔以授之,又令二人张朱丝栏于其前。白取笔抒思,略不停,十篇立就,更无加。笔迹利,凤踌龙孥,律度对属,无不精绝。常出入宫中,恩礼殊厚,竟以疏纵乞归。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诏罢遣之。

④后以不羁,流落江外,又以永王招礼,累谪于夜郎。及放还,卒于宣城。杜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迹。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选自孟启《本事诗》【4】,有删节)

注释:

【1】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陈拾遗:陈子昂。

【3】沈休文:沈约,南朝梁文学家。

【4】孟启:晚唐文学家。《本事诗》:孟启所著记录唐代诗人逸事与诗作的笔记小说。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含义
(1)略不停(      )(2)笔迹(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便以上位(      )
A.留下       B.对待       C.任命       D.止歇
(2)更无加(      )
A.标点       B.停顿       C.补充       D.删改
3.将第②段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

4.第③段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拜 舞 颓 然 上 知 其 薄 声 律 谓 非 所 长 命 为 《宫 中 行 乐》五 言 律 诗 十 首

5.本文为李白的传记,却多次提及杜甫,请谈谈这样写的作用。
2024-01-1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赤壁赋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⑤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材料二:

《宋史·苏轼传》节选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月明星稀,乌鹊       当道者
B.下江陵,顺流而       济水
C.筑室东坡       徘徊斗牛之间
D.耳得之为声       申屠蟠投传于地
2.翻译划线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结合材料二说说《赤壁赋》第②段苏子“饮酒乐甚”之际为何吟诵“望美人兮天一方”?
4.请以《赤壁赋》第④段为例,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水与月的特点进行说理的。
2022-04-26更新 | 26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11高一上·上海宝山·期末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课内文言文阅读。

种树郭橐驼传(节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子厚,世称“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
(1)而以祸(          )             
(2)飧饔以劳吏者(          )
(3)故且怠(          )            
(4)其事以为官戒(          )
3.翻译下列句子。
(1)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2)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4.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B.故不我若也
C.官理,非吾业也D.忌不自信
2019-12-11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上海交大附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预科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9-20高一上·上海·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5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曹南院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近,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

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其复来,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

[简注]①曹南院知镇戎军:曹指曹玮;南院,官名,是南院宣徽使的略称;知镇戎军,出任镇戎军的主管长官。②蕃军:对外族军队的称呼,即文中的“虏兵”。 ③少选:待一会儿。

1.解释:①徒      ②縻      ③候         ④谕      ⑤比       ⑥几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与其余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虏方苦疲甚
B.颇失部伍
C.耻学于师
D.是故明主贵五谷而贱金玉
3.翻译: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                                       
4.曹玮用什么计谋“一战大破虏师”?
2019-08-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师大版高一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 《促织》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