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6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沂,字德润,聊城人,大中时宰相魏公铭之幼子也。兄沆,广明初亦为宰辅。沂举进士第,历监察、补阙。昭宗时,累迁至员外郎、知制造。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翌日,谒国相诉曰:“沂疏浅,不足以供词翰之职。”相辅然之,移为谏议大夫。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彦卿自前白于梁祖,梁祖命通事舍人赵可封宣谕,令出私财与死者之家,以赎其罪。沂奏刻曰:“彦卿位是人臣,无专杀之理。况天津桥御路之要,正对端门,当车驾出入之途,非街使震怒之所。况梁现不时回避,其过止于鞭笞。摔首投驱,深乖朝宪,请论之以法。”梁祖惜彦卿,令沂以过失论,沂引斗竞律,以怙势力为罪首,下手者减一等。又斗殴条,不斗故殴伤人者,加伤罪一等。沂表入,责授彦卿游击将军、左卫中郎将。沂刚正守法,人士多之。迁左司侍郎,改太常卿,转礼部尚书。贞明中,带本官充西京副留守。时张全义留守、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守太尉、中书令、魏王,名位之重,冠绝中外。沂至府,客将白以副留守合行廷礼,沂曰:“张公官位至重,然尚带府尹之名,不知副留守见尹之仪何如?”全义知之,速引见沂,劳曰:“彼此有礼,俱老矣,勿相劳烦。”庄宗兴复唐室,复用为左丞,判吏部尚书链选司,坐累谪石州司马。明宗即位,召还,复为左丞。以衰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卒于龙门之别墅,时年七十余。赠太子少傅。

(节选自《旧五代史·崔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A.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B.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C.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D.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中,文中指年号,它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称,始于汉武帝。
B.进士,指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的称谓。
C.豪右,秦汉时的豪族住在城市右边,汉代又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D.致仕,指古代官员因疾患等原因而辞职,也称致事、致政或休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沂身世显赫,仕途较为顺畅,但他很有自知之明,自认为文采不如他人,很难胜任目前的工作,后来被调任其他职位。
B.针对寇彦卿所犯的罪行,梁太祖欲让其自出家财予以补会,但是崔沂却上书弹劾,据理力争,最终使皇帝又改变了主意。
C.客将告诉崔沂要对位高权重的张全义行延拜礼,崔沂听后极为不满,后来张全义听到此事后,主动引见崔沂,消除误会。
D.崔沂生性刚直守道,因此也受到了众人的推崇,在唐朝复兴之后继续受到朝廷的重用,当然也有牵连被贬谪的经历。
4.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
(2)沂引斗竞律,以怙势力为罪首,下手者减一等。
2022-03-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铜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初元年,汉使入西域者言:“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与汉使。”天子使壮士车令等持千金及金马以请之。宛王与其群臣谋,遂不肯予汉使。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于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天子尝使浞野侯以七百骑虏楼兰王,以定汉等言为然,而欲侯宠姬李氏,乃拜李夫人兄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

二年,贰师将军之西也,既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引兵而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天子乃赦囚徒,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兵弩甚设。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贰师乃先至宛,决其水原,移之,则宛国已忧困。宛贵人谋曰:“王毋寡匿善马,杀汉使。今杀王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王。持王毋寡头遣人使贰师,约曰:“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贰师乃许宛之约。宛乃出其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昧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
B.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
C.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
D.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域,自汉代以来,狭义的西域指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B.天子,古时称统治天下的帝王。古人认为君权神授,君主秉承天意治理百姓。
C.千金,汉代以一斤金为一金,值万钱。也可用来指自己的女儿,有尊贵之意。
D.郡国,汉代行政区域名和诸侯王封域名。郡直属朝廷,国是诸侯王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宛国不肯将其出产的良马交给汉使者,汉武帝只好派使者携重金等前去请求换取;大宛国王与群臣商议,还是不肯把良马交给汉使者。
B.李广利被汉武帝任命为贰师将军,率兵讨伐大宛国,却因故带兵返回;汉武帝闻讯大怒,派人在玉门关拦截,说有敢回乡的一律处斩。
C.鉴于第一次派出的兵力太少而败归,汉武帝又大量征调兵力攻打大宛国;贰师将军首先切断大宛城内的水源,使城内军民苦不堪言。
D.在汉军的围困之下,大宛国内发生分化,其贵族们杀了国王,并以愿献出宝马等为条件与汉朝议和;汉军在选良马、订盟约后,撤兵而归。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使怒,妄言,椎金马而去。宛贵人怒曰:“汉使至轻我!”
(2)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
2022-03-09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高三一模(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

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初,禁网尚简,但以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B.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C.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D.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己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合并使用,持符者即获得调兵遣将权。它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B.“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玺的作用也分为:权玺(权杖),国玺(御印),令玺(金牌)。
C.《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长于细节描写,所写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与《史记》、《春秋》、《汉书》合称“前四史”。
D.“建武”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杜诗重视农业生产,创造发明了运输工具,减轻了农民的运送粮食的艰辛,故南阳人民称他为“杜母”。
B.杜诗在南阳任职期间,执法严厉,打击了一些作恶多端、民愤很大的强豪地主;还领导人民兴修水利,扩大耕种面积,使南阳郡日益富足。
C.杜诗历经功曹、侍御史、成皋令、沛郡都尉、汝南都尉及南阳太守等。由于办事干练,有决断,受到光武帝刘秀赏识。
D.他一生廉洁清贫,生前没有购置田产,死后连丧葬之处也没有。光武帝下令在郡守官邸里为他治丧,并赐绢绸千匹,以作为治丧的费用。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书。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2022-03-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嘉佑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遏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佑,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癸卯,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韩维、吕公著更称扬之。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及即位,召之,安石不至。帝谓辅臣曰:“安石历先帝朝,召不处,或以为不恭,今又不至,果病邪?”曾公亮曰:“安石真辅相材,必不欺罔。”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众谓安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九月,以王安石为翰林学士。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安变法》,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B.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C.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D.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司,古代地位或职能相近的三个官署的合称,不同朝代所指不一样,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
B.秩满,指官吏任期届满。秩,指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可用于指古代官吏的俸禄或古代官职的级别。
C.馆阁,北宋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的通称,分紫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
D.庶子,既可指妾生之子,也可指太子官属,还可指为有爵位者服役的家臣。文中的“庶子”是指家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喜好读书,善于写文章,曾巩曾经把王安石写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传播声名。
B.朝廷多次宣召任命王安石官职,他总是推辞不接受;宋英宗治平四年,他终于接受担任江宁知府。
C.王安石是一个敢于坚持按自己意见办事的人,他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但是宋仁宗并没有采纳。
D.面对朝中大臣对王安石截然不同的评价,宋神宗仍然坚持下诏任命他,王安石一反常态立即就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3)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遏奔竞之风。
2022-02-25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一模(适应性考试一)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也。少有节操,美容仪。弱冠公主。年三十,起家为丹杨太守,徙吴郡、会稽,所在见称。太元元年,权寝疾,与诸葛恪等俱受遗诏辅政。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今猥以劳役之后,兴师出征,民疲力屈,远主有备。若攻城不克,野略无获,是丧前劳而招后责也。不如案甲息师,观隙而动。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恪曰:诸云不可者,皆不见计算,怀居苟安者也,而子复以为然,吾何望焉?夫以曹芳暗劣,而政在私门,彼之臣民,固有离心。今吾因国家之资,借战胜之威,则何往而不克哉!以胤为都下督,掌统留事。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

峻欲城广陵,朝臣知其不可城,而畏之莫敢言。唯滕胤谏止,不从,而功竟不就。

及峻死,孙綝代知朝政。吕据闻之大恐,与诸督将连名,共表荐滕胤为丞相,綝更以胤为大司马,代吕岱驻武昌。据引兵还,使人报胤,欲共废綝。綝闻之,遣从兄宪将兵逆据于江都,使中使文钦、刘纂、唐咨等合众击据,遣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告胤取据,并喻胤宜速去意。胤自以祸及,因留融、晏,勒兵自卫,召典军杨崇、将军孙咨,告以綝为乱,迫融等使有书难綝。綝不听,表言胤反,许将军刘丞以封爵,使率兵骑急攻围胤。胤又劫融等,使诈诏发兵。融等不从,胤皆杀之。胤颜色不变,谈笑若常。或劝胤引兵至苍龙门,将士见公出,必皆委綝就公。时夜已半,胤恃与据期,又难举兵向宫,乃约令部曲,说吕侯以在近道,故皆为胤尽死,无离散者。时大风,比晓,据不至。綝兵大会,遂杀胤及将士数十人,夷胤三族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
B.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
C.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
D.恪将悉众伐魏/胤谏/恪曰/君以丧代之际/受伊/霍之托/入安/本朝出摧强敌/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万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尚,娶帝王之女为妻。中国古代娶公主,不说“娶”而说“尚”,隐含高攀之意。
B.敕,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C.部曲,本为军队编制及私兵之称,后又为家仆之称。文中指的是滕胤的家仆。
D.三族,一般指父、母、子或父、兄、子三族。“诛三族”是一种极为严酷的刑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胤少有令名,善于治事。滕胤年少有节操,三十岁时,开始出任丹杨太守,后又转任吴郡、会稽太守,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赞赏。
B.滕胤受诏辅政,尽心尽责。滕胤与诸葛恪等人一同接受遗诏辅政,他反对诸葛恪伐魏,诸葛恪不听从他的意见,滕胤依旧昼夜辛苦工作。
C.滕胤直言敢谏,无所畏惧。孙峻想在广陵建城,朝臣都认为此举不可行,但只有滕胤敢上谏反对,孙峻不听,最终城池没有建成。
D.滕胤谋反失败,惨遭灭族。吕据谋反,滕胤逼迫华融、孙咨等人假传诏书发兵协助自己,华融等因不从而被杀。后滕胤兵败,被孙綝灭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兵者大事,事以众济,众苟不悦,君独安之?
(2)胤白日接宾客,夜省文书,或通晓不寐。
2022-02-2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人。以父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佥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

张贵妃薨,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

嘉祐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

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恂恂。此机会之际,间不容发,盖以未立皇子,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卒出青知陈州。

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

(选自《宋史》,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B.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C.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D.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2.下列对文中加点间墙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庇荫,古时指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也有此意。
B.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在本文中和“宗室”通用,指皇族子。
C.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收,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籍在我国古代有登记在册的意思,“占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上报户口,人籍定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景初谨守礼制。对于张贵妃丧事轘朝天数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所有命令。
B.吕景初思虑长远。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朝代,有任命同姓成宗室担任要职的先例,这样能使国家安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学习前人的做法。
C.吕景初忠君爱国。狄青为士兵所拥戴,人们又有狄青兵变的议论,吕景初认为国家尚未立皇子,情势危急,为了国家安全,应将狄青调离京城。
D.吕景初抑制豪强。针对比部员外郎郑平在真定广占农田的现象,他奏请皇帝,要求郑平承担徭役,并著限田令,用来限制权贵之人的田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
(2)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
2022-02-17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五校(贵阳民中 贵阳九中 贵州省实验中学 贵阳二中 贵阳八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五)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从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B.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C.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D.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文中指古时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古代又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二等。
B.中流,文中指乘船顺黄河而下的途中,古代常用指水流的中央;今多用指中等的社会地位。
C.百越,古代散居西北方各地越族的总称,各部落各有名称,统称“百越”,也称为“百粤”。
D.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富有才干。他曾师从曾子,善于用兵,曾为鲁君、魏文侯率领军队打败齐国、秦国军队。
B.吴起深得军心。他爱护部下,与士兵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
C.吴起注重德行。他廉洁不贪,待人公平;提醒魏武侯想要国家政权稳固,关键在于施德于民。
D.吴起政绩卓著。他任楚悼王的国相,申明法纪,裁减冗员、抚养战士,得到楚国上下的拥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
(2)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2022-02-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稷字公乔,吴郡人也。父永,宋右光禄大夫。稷所生母遘疾历时,稷始年十一,夜不解衣而养,永异之。及母亡,毁瘠过人,杖而后起。性疏率,朗悟有才略,与族兄充、融、卷等俱知名,时称之曰:“充融卷稷,是为四张。”起家著作佐郎,不拜,频居父母忧,六载庐于墓侧。服除,为骠骑法曹行参军,迁外兵参军。齐永明中,为剡县令,略不视事,多为山水游。会贼唐㝢作乱,稷率厉县人,保全县境。永元末,征为侍中,宿卫宫城。义师至,兼卫尉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副王莹都督城内诸军事。

时东昏淫虐,义师围城已久,城内思亡而莫有先发。北徐州刺史王珍国就稷谋之,乃使直阁张齐害东昏于含德殿。乃遣国子博士范云、舍人裴长穆等使石头城诣高祖,高祖以稷为侍中、左卫将军。魏寇青州,诏假节、行州事。会魏军退,仍出为散骑常侍、将军,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进号云麾将军,征尚书左仆射。舆驾将欲如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

初鬱(yù)洲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及朐山叛,或与魏通,既不自安矣;且稷宽弛无防,僚吏颇侵渔之。州人徐道角等夜袭州城,害稷,时年六十三。有司奏削爵土。稷性烈亮,善与人交。历官无蓄聚,俸禄皆颁之亲故,家无余财。初去吴兴郡,以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京师,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选自《梁书·列传第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B.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C.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D.稷长女楚瑗/适会稽孔氏/无子归宗/至稷见害/女以身蔽刃/先父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除,守孝期满脱去丧服。父母去世,子女应守孝六年,故文中说“六载庐于墓侧”。
B.视事,古代官员到职工作。文中与《张衡传》中“视事三年”的“视事”意思相同。
C.永元,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时代帝王纪年用的名号,年号的使用始于汉武帝时。
D.博士,中国古代学官名称。博士始于战国,秦代因之,诸子、诗赋等方面均立博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稷孝顺母亲。母亲生病,他和衣而眠,以便侍奉:母亲去世,他哀伤过人,极度瘦弱。
B.张稷才略出众。他性格爽朗,天资聪颖,和族兄张充、张融、张卷等人一并为世人所知。
C.张稷决事果断。义军兵临城下,围城日久,他当机立断,立即派人前往石头城拜谒高祖。
D.张稷为官清廉。他做官时没有积聚财物,俸禄都分给了亲戚故旧,家里没有多余的财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
(2)稷单装径还京师,人莫之识,其率素如此。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神宗熙宁六年,泸夷叛。诏遣中书检正官熊本为梓夔察访使,得以便宜措置诸夷事。

七年春正月,熊本平泸。本尝通判戎州,习夷中俗,及至部,以为彼能扰边者,介十二村豪为向导尔,乃以计致百余人,枭之泸州。其徒股栗,愿矢死自赎,独柯阴一酋不至。本合晏州十九姓之众,发黔南义军强弩,遣大将王宣等帅以进讨。贼悉力旅拒,宣败之黄葛下,追奔深入,柯阴窘迫乞降。本受之。以其酋箇恕知归徕州,其子乞弟为番部巡检,于是淯井、长宁、乌蛮等诸夷皆愿世为汉官。本还,帝劳之曰:“卿不伤财,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至于檄奏详明,近时鲜俪[注]”擢集贤殿修撰,赐三品服,西南用兵自此始。元丰三年,诏忠州团练使韩存宝经制泸夷。先是渝州獠冦南川其首阿讹奔箇怒熊本熏赏新之阿讹桀黠习知边隙箇恕匿不杀会箇怒老以兵属其子乞弟遂与阿讹侵诸部时罗苟夷叛,犯纳溪,提刑穆珦言:“罗苟起端,不加诛则乌蛮观望,为害不细。”乃诏韩存宝击之,存宝召乞弟,犄角讨荡五十六村、十三囤,蛮乞降,承租赋,乃罢兵。至是,乞弟率步骑六千至江安城下,责平罗苟之赏,数日乃引去。知泸州乔叙遣梓夔都监王宣以兵二千守江安,而以贿乞弟与盟于纳溪。蛮以为畏己,益悖慢,盟五日,遂率众围熟夷罗箇牟族。王宣救之,一军皆没,事遂张。驿召存宝授方略,统三将,兵万八千,趋东川。存宝怯懦不敢进,乞弟送款给降,存宝信之,遂休兵于绵、梓、遂、资间。四年秋,韩存宝坐逗遛无功,诛于泸州,以步军都虞候林广代将。时乞弟复送款,帝以其反覆无降意,督广进兵,广遂败乞弟于纳江,破乐共城,斩首二千级,乞弟遁。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泸夷》)


[注]俪:并列。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渝州獠冦南川/其酋阿讹奔箇恕/熊本重赏檄斩之/阿讹桀黠习/知边隙/箇恕匿不杀/会箇恕老/以兵属其子乞弟/遂与阿讹侵诸部
B.先是/渝州獠冦南川/其酋阿讹奔箇恕/熊本重赏檄斩之/阿讹桀黠/习知边隙/箇恕匿不杀/会箇恕老/以兵属其子乞弟/遂与阿讹侵诸部
C.先是/渝州獠冦南川/其酋阿讹奔箇恕/熊本重赏檄斩之/阿讹桀黠/习知边隙/箇恕匿不杀/会箇恕老以兵/属其子乞弟/遂与阿讹侵诸部
D.先是/渝州獠冦南川/其酋阿讹奔箇恕/熊本重赏檄斩之/阿讹桀黠习/知边隙/箇恕匿不杀/会箇恕老以兵/属其子乞弟/遂与阿讹侵诸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月,原指中国古历(夏历、殷历等)一年的第一个月。汉以后仅指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B.夷,文中指少数民族。我国古代称东方各族为“东夷”,后来“夷”用于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C.三品,官员等级名。我国古代将主要的官员分为九级,九品最高,一品最低,享受不同的待遇。
D.檄,我国古代官府用于征召或声讨的文书,一般声讨的檄文包括揭发征讨对象的罪恶等内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熙宁年间,泸夷反叛,朝廷命熊本去平叛,给予他见机行事的权力。熊本熟悉夷人的情况,采取措施震慑夷人,大部分夷人表示愿意归服。
B.熊本调遣众多人马,派王宣等人前去讨伐柯阴,最终迫使柯阴投降。其后淯井、长宁等各地夷人也都归顺宋朝,熊本因功受到皇帝的赞扬。
C.罗苟夷人反叛,提刑穆珦认为不严惩罗苟,后果严重,朝廷命令韩存宝去讨伐,最终罗苟投降,朝廷军队还在江安城击退了乞弟的叛军。
D.蛮人叛乱,王宣出战不利,朝廷命韩存宝统兵,后韩存宝因故被处斩,林广率军讨伐反复无常的乞弟,重创乞弟,乞弟不得不逃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部,以为彼能扰边者,介十二村豪为向导尔,乃以计致百余人。
(2)卿不伤财,不害民,一旦去百年之患。至于檄奏详明,近时鲜俪。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四年春正月,陕西地震。兵部尚书马文升上言:“祗畏变异,痛加修省。”劝上:“积金帛以备缓急,罢斋醮以省浪。,将陕西织造绒褐内臣,早取回京,以苏军民之困。”上嘉纳之。礼部尚书傅瀚率九卿疏得灾、时政三十一事,不报。瀚复言:“民心易感,在结之以恩。属者所陈,当如拯教,犹恐不及。而侧听弥月、未赐宸断,何以为理?”疏入,从之。时南北九卿上疏言事,俱报可。三月,保定抚臣献白鸠以为瑞,礼部尚书傅瀚劾其不当,奏诏斥遣之。冬十月,改马文升为吏部尚书。十五年正月,大计天下吏。上召马文升至暖阁。谕之曰:“天下觐吏毕集,卿其用心采访,毋纵毋枉,以彰黜纱。”文升顿首曰:“陛下图治若此,宗社福也,敢不仰承。”自是,法不职者二千余人,皆当。召两广总督刘大夏为兵部尚书。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先是,大夏在广东、西,一岁再求去,皆不许。既廷谢,上御帷殿,召问之曰:“朕素用卿,而数辞疾何也?”大厦对曰:“臣老且病,今天下民穷财尽,万一不虞,责在兵部。臣自度力不足办。故辞耳。”上默然。居数日,复召问:“征敛俱有当,何至今而独言民穷财尽也?”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上一日问:“诸卫所卒强勇可用否?”

对曰:“向者臣固言民穷,而卒殆甚焉,何以作其锐!”上曰:“在卫有粮,戍征有行粮,何乃穷也?”对曰:“江南困转漕,江北困京操,他困又不止此。且所谓月粮、行粮者,半与其帅共之,能无穷耶?”上叹息曰:“联在位久不能知,何称为人主!”乃令九卿大臣,各以其职言军民弊政,而择行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
B.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
C.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
D.大夏对曰/止谓其不尽有常耳/他固未暇论/即臣在广西取铎木/广东市香药/费固以万计/上曰/若向者/言之固已停止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斋醮,一般指请道士设斋坛进行祈祷,借以求福免灾。
B.九卿,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各代九卿官职不一。
C.兵部,又称武部,主要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事宜。
D.转漕,古时陆运称“转”,水运称“漕”,转漕专指为军队转运粮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陕西发生地震后,马文升建议皇帝及时省察朝政,应积累金帛,减少浪费,早日召回去陕西监督织造绒褐的内臣,以缓解军民生活困扰。
B.傅瀚率九卿进言拯救时弊三十一件事,被皇帝扣留不予答复,后傅瀚再次进言,皇帝才采纳了意见,之后九卿大臣提出来的事情,皇帝均同意。
C.皇帝告诫时任吏部尚书的马文升一定要认真执法,宽严有度,肃清吏治;马文升不辱使命,依法裁汰不称职的官员两千多人,个个都处置适当。
D.刘大夏认为国家民穷财尽,主要是因为朝廷征收徭役税赋没有一定之规,百姓生活贫困,且将帅克扣兵卒粮饷致兵卒生活困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侧听弥月,未赐宸断,何以为理?
(2)大夏素以安内攘外为己任,命下,人心翕服。
5.刘大夏曾请求辞去职务告老还乡,主要原因是什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