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下列对文本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王,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
C.“秋毫无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均出自本文。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21-22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内容极其丰富,革命实践活动极其广泛,但恩格斯用短小的篇幅把它表现出来,既全面,又有重点。
B.马克思之所以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首先是因为他在青年时代就立志“为人类工作”,并且具有目标始终如一的顽强意志。
C.他曾经密切注视各种电学方面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
D.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马克思为人类所做的伟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赞颂。
2022-03-04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10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下册)
3 . 阅读《鸿门宴》选段,完成各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毫毛不敢有所             近:关系亲密
B.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细说:详细地说
C.哙遂入,披帷西向       西向:西边
D.沛公起             如:到,往
2.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之:①赐卮酒             ②行李往来
B.而:①立饮之             ②因人之力敝之
C.于:①樊哙覆其盾       ②使毕使
D.以:①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②若舍郑为东道主
3.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头发上指”中的“上”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济而夕设版焉B.进兵略地
C.封之D.又而为歌曰
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B.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
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
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021-07-01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疆农业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4 .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鸿门宴》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C.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比较形象生动的一个人物。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以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2020-09-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6课《鸿门宴》同步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孔夫人家传

刘树堂

①夫人孔氏,名祥淑。六岁随兄从袁石斋先生学。课毕,坐而听讲,人咸异之,先生未之奇也。越明年,诸兄学诗,夫人亦诗;诸兄学文,夫人亦文。先生曰:“尔读书不过记名姓耳,不似尔弟兄博取科名也。”夫人曰:“不科名即不读书耶?”曰:“亦须晓义理。”夫人曰:“晓义理何分儿女耶?”先生几而起曰:“七岁女子能发此论,奇哉!若男儿,他日必成伟器。”

②庚午,夫人二十四岁,是年三月来嫔于我,家计窘甚。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夫人综理筹运,可汰者汰之,可减者减之。有息之债,妆奁偿之。三年可敷用矣,五年有余蓄矣。夫人一日曰:“做女人须要脱女人气。”语奇甚,询之,夫人曰:“女人多见小有己,未识我行事何尔。”癸酉八月,先严由甘致仕,道出长安,疾劳交作。书至,夫人将分娩,代治装促驰往。冬仲迎养至保。侍奉三年如一日,先慈见背又复然。八弟树仁索捐花样,力不,夫人曰:“虽若有一缺,弱弟事借债亦须办,我易簪珥以佐之。”

③癸未三月,天津道,夫人偕行。秋,直东豫三省大水,天津众汇所归,无堤不险。力求抢护,未增料重赏不可。仆回取款,告夫人曰:“此举恐贻他日累。”夫人曰:“全郡几成泽国,犹计及此耶?”悉出私蓄以给之。不足,开官库以补之。各堤埝无一溃者,由夫人不吝重赀,靡不一以当百,而踊跃争先也。是冬,就食者众,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④惟其明大义,顾大局,得以公私无忝;而夫人劳心苦思,匪伊朝夕,气体阴受其伤,而忽不加察。暇犹手不释卷,偶感复尔吟咏,我从事鞅掌①,愧弗能和。夫人曰:“尘俗纷沓中,惟此可瀹灵府②耳。”


[注]①鞅掌:事纷扰烦忙②瀹灵府:浸润心田。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先生几而起曰(           )       (2)妆奁偿(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力不(       )
A.追上,赶上       B.及,比得上       C.前后相接       D.趁机
(2)天津道(       )
A.衡量,比较 B.权柄,权力 C.权宜,变通 D 代理官职
3.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夫人曰:“窘非难,处窘为难,不量出入,取窘之道。”
4.对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B.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C.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D.我司赈务亦惟满/是惧或远而止之/或择而收之故/孤嫠得以多收也。
5.第④段除总结夫人性格中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一面,还突出了夫人的______________一面。
2020-02-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空中课堂语文试题
6 . 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越国以远,君知其难也。④用亡郑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夫人之力不及此。人之力而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4)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各句对第3、4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的劝说很委婉,先阐明郑存在的好处,再举出晋国背信的事实。
B.秦伯接受了烛之武的劝说而撤军,却留下杞子等人,说明他并不甘心。
C.晋侯“不仁”“不知”“不武”的分析,体现了其清醒的决断能力。
D.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再一次从正面表现了他出色的外交能力。
2.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烛之武之所以能够劝说秦伯退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一直站在秦国的立场上,为秦国打算。
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郑国灭亡只会对晋国有利。
C.当年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送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后来并没有履行诺言。
D.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和“子犯请击之”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晋军的力量要强于秦军。
3.烛之武用了大量的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关键?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2020-02-14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2 烛之武退秦师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①,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②?”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③。其有放牛者,辄云属稚子,终无侵犯④。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正部郡,风威大行⑤。后考妖言不实论⑥。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⑦。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⑧。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以千数。⑨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⑩,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阅读示范
1.读懂文意——依据传主生平,分层梳理文脉
2.读懂句意——回扣所学知识,突破障碍词句
①宠风声大行                                      大行:
②在郡何以为                                   理:
③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                 清夷
④辄云属稚子,终无侵犯                  以:
正部郡,风威大行                           绳:
3.⑥后考妖言不实论                              坐:
⑦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                      压塞:
⑧百姓市道莫不咨嗟                                咨嗟:
⑨致奠以千数                                        醊:
⑩纠剔奸盗,不得旋踵                            旋踵:
真题演练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考查审美鉴赏之文化常识)(       
A.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
B.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表奏中作为敬辞。
C.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称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
D.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
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
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D.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
2020-02-14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核心素养探究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予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泰山,而予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史记石室金之书。

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夫!身亏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略三代,录秦汉,上计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

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赞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选自《汉书·司马迁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B.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C.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D.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阳,与“阴”相对应,表示方位时,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B.封,指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C.《诗》指《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共三百篇,故称“诗三百”。
D.《书》指《尚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注重实践,四处出游考察。司马迁南游江淮,视察九疑山;北渡汶水、泗水,观察儒风,学习礼节。
B.司马迁秉承父志,立誓继承祖业。太史公愤恨未能参与天子封禅大典,要求儿子继承祖业,司马迁立誓同意。
C.司马迁身陷牢狱,忍辱著书立说。司马迁遭李陵之祸,受刑入狱,愤恨天子不公,奋发图强,写就史学巨著。
D.司马迁治史严谨,深受后人称赞。司马迁写史不虚美不隐恶,人们称赞他有良史之才,佩服他的治史能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2)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
2019-1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人教版高一必修1第二单元检测卷3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以申其志。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B.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C.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D.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东厢:古代庙堂东侧的厢房,后泛指正房东侧的房屋。文中指正房东侧的房屋。
B.门生:汉人称亲授业者为弟子,相传受业者为门生。魏晋南北朝时指世家豪族的依附人口。
C.序:也称“叙”或“引”,相当于今日的“引言”“前言”,多用来交代写作文章的缘由、目的或介绍作者情况。序的种类很多,有诗序、书序赠序等。
D.《道德经》:又名《老子》,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当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长大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悟。
C.王羲之书法精湛,擅长楷书和草书,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但是为人狂放傲岸,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非常怨恨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2)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
2019-11-2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2第三单元 8 兰亭集序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1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表现屈原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叹息流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九死不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屈原德行高尚却遭到嫉妒和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中,屈原借古代圣贤能够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离骚》“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屈原不怕粉身碎骨、坚守志向的决心。
2019-11-22更新 | 832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 5 离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