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夺,夺取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诚信,信用
C.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深:狠毒,刻毒
2.下列语句全部能表现荆轲义勇精神的一项是()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③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A.②③④B.①③⑤
C.②④⑤D.①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秦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
B.太子丹在大军压境之际,心生恐惧,向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
D.荆轲赴秦刺杀秦王就必须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关键。这段描写表现了荆轲的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而樊於期就显得头脑简单,过于轻信。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2018-08-2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文,完成小题。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 阳宫,扶辇下,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B.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C.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D.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                    除:殿阶
B.子卿不欲降,何以                       过:过错
C.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栽培
D.使者大喜,如惠语以单于                 让:责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陵劝降采用文雅的方式,在饮酒叙谈之中,以老朋友、老同事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B.李陵劝降采用攻心法,先以苏武父兄之死指出汉朝的薄情,再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又以人生苦短,应享受荣华富贵相劝,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劝降内容经过深思熟虑,显得理由充分,说服力强。
C.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D.李陵劝降最后反被苏武的正义所感,羞愧难当,更衬托了苏武高大的忠义形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2)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2018-08-24更新 | 9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奚康生,河南阳翟人也。本姓达奚,其先居代,世为部落大人。祖真,柔玄镇将、内外三都大官,赐爵长进侯。,赠幽州刺史,曰简。康生少骁武,弯弓十石,矢异常箭,为当时所服。太和初,蠕蠕频寇,康生为前驱军主,壮气有闻,由是为宗子队主。从驾征钟离,驾旋济淮,五将未度,齐将据渚断津路。孝文募破中渚贼者,以为直阁将军。康生应募,缚筏积柴,因风放火,烧其船舰,依烟直过,飞刀乱斫,投河溺死者甚众。乃假康生直阁将军。后以勋除太子三校、西台直后。吐京反,自号辛支王,康生为军主,从章武王彬讨之。分为五军,四军俱败,康生军独全。率精骑一千追胡至车突谷,诈为坠马,胡皆谓死,争欲取之。康生腾骑奋矛,杀伤数十人,射杀辛支。

齐置义阳,招诱边人,康生复为统军,从王肃讨之。齐将张伏护自升城楼,言辞不逊。肃令康生射之,望楼射窗,扉开即入,应箭而毙。彼人见箭,皆以为狂弩。齐将裴叔业率众围涡阳,欲解义阳之急,诏遣高聪、元衍等援之,并败退。帝乃遣康生驰往,一战大破之。及寿春来降,遣康生领羽林千人,给龙厩马两匹,驰赴之。破走齐将桓和、陈伯之。以功除征虏将军,封安武县男。出为南青州刺史。

后梁郁州遣军主徐济寇边,康生破禽之。时梁闻康生能引强弓故特作大弓两张长八尺把中围尺有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送与康生。康生便集文武,用之平射,犹有余力。观者以为绝伦。弓即表送,置之武库。后梁遣都督临川王萧宏勒甲十万规寇徐州,诏授康生武卫将军,一战败之。还京,召见宴会,赏帛千匹,赐骅骝御胡马一匹。出为华州刺史,颇有声绩。

(选自《北史》)

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时梁闻康生能引强弓/故特作大弓/两张长八尺/把中围尺有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送与康生
B.时梁闻康生能引强弓/故特作大弓/两张长八尺把/中围尺有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送与康生
C.时梁闻康生能引强弓/故特作大弓两张/长八尺/把中围尺有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送与康生
D.时梁闻康生能引强弓/故特作大弓两张/长八尺把/中围尺有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送与康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死”之义,中国古代不同的阶层人的死须依据身份地位严加区别,《礼记》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死。”
B.赐爵,即赐予爵位,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C.谥,即谥号,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一个中肯的称号,如文中的“简”。
D.胡,指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历史上的胡人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蒙古、契丹、女真等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奚康生出身北方少数民族。奚康生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是部落的首领,他的祖父奚真担任过柔玄镇将、内外三都大官。
B.奚康生功勋卓著。奚康生一生征战无数,不仅立下了无数战功,自己也多次受到封赏,而且治理地方也很有声誉政绩。
C.奚康生箭法超群。南齐的将领张伏护出言不逊,奚康生奉王肃之命,在城下用强弓一箭就射杀了站在城楼内的张伏护。
D.奚康生作战勇敢。南齐的将士截断渡口,使得皇帝的车驾不能渡过淮河,奚康生顺风点火,杀入敌阵,使敌人投河淹死的很多。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率精骑一千追胡至车突谷,诈为坠马,胡皆谓死,争欲取之。
(2)肃令康生射之,望楼射窗,扉开即入,应箭而毙。
2018-06-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带“之”的各句均出自课文,按用法把“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公从之            ②臣之壮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许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行李之往来       
⑦君之所知也     ⑧夫晋,何厌之有             ⑨将焉取之            ⑩唯君图之
A.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B.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
C.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D.①④⑨⑩/②⑤⑥⑦/③/⑧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不相上下。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
D.烛之武说秦国退兵的理由一共有两条,一是亡郑利于晋,而是存郑利于秦。
4.翻译下面两句话。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018-05-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鲲,字幼舆,陈国阳夏人。鲲少知名,通简,有高识,不修威仪,好《老》《易》,能歌,善鼓琴,王衍、嵇绍并奇之。太傅东海王越闻其名,辟为掾,任达不拘,寻坐家僮取官稿除名。越寻更辟之,转参军事。鲲以时方多故,乃谢病去职,避地于豫章。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咸亭侯。母忧去职,服阕,迁敦大将军长史。鲲不徇功名,无砥砺行,居身于可否之间,虽自处若秽,而动不累高。敦有不臣之迹,显于朝野。鲲知不可 以道匡弼,乃优游寄遇,不屑政事,从容讽议,卒岁而已。尝使至都,明帝在东宫见之,甚相礼之。问曰:“论者以君方庾亮,自谓何如?”答曰:“陛下明鉴。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鲲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及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 然城狐社鼠也。”敦怒曰:“君庸才,岂达大理。”出鲲为豫章太守,又留不遣,藉其才望,逼与俱下。初,敦谓鲲曰:“吾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及至都,复曰:“近来人情何如?”鲲对曰:“明公之举,虽欲 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未达高义。周顗、戴若思,南北人士之望,明公举而用之,群情帖然矣。”是日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顗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己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敦既不能用,内亦不悦。军还,使之郡,涖政清肃,百姓爱之。寻卒官,时年四十三。敦死后,追赠太常,谥曰康。子尚嗣,别有传。

【注】①端委:礼服,指穿着礼服。②城狐社鼠:狐狸在城墙上打了一个洞便住在里面,老鼠在土地庙里打了个洞也住在里面。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胡作非为的坏人,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顗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己
B.是日/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顗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己
C.是日/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顗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己
D.是日/敦遣兵收周/戴/而鲲弗知/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与顗素相亲/重闻之愕然/若丧诸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豫章,为南昌的古称,隋朝罢豫章郡,置洪州。王勃《膝王阁序》中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写就是这一地名的演变。
B.母忧,指母亲去世。在古代也可用“丁内艰”“失恃”指母亲离世,而“丁外艰”“失怙”则通常称遭逢父亲丧事。
C.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多指代太子。文中称明帝在东宫见谢鲲,可见明帝此时身份还是太子。
D.陛下,对帝王的尊称。由“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而来,同时“联”可为帝王的自称,“黔首”“黎元”也可作为帝王的谦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鲲随性洒脱,多才多艺。他有见识,但并不怎么注重修饰威严的仪表,喜欢《老子》《易经》,能啸歌,也善于弹琴。
B.谢鲲不求功名,不重操行。他处世在可与不可之间摇摆不定,虽然他自己处世好像同流合污,但是行事并不连累他的高洁。
C.谢鲲不同时事,自甘隐逸。他认为当时正是多事之秋,曾辞去官职,到豫章避乱:对王敦叛逆的行迹,他无心匡正,只是优游岁月,直到去世。
D.谢鲲正言作答,犯颜直谏。他认为刘魄不过是依仗他人为非作歹而已,周顗、戴若思该出任期廷要职,这些都触怒了王敦。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未达高义。
(2)是时朝望被害,皆为其忧。而鲲推理安常,时进正言。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人。孝行出于天禀。三岁父死,旦旦求之甚哀,母使读《孝经》,辄泪落不能止。事母至孝,朝夕冠带定省。从胡翼之学。所居一室,寒一衲裘,啜菽饮水,翼之馈以食,弗受。

应举入都,不忍舍其亲,徒载而西。登进士第,举首许安国率同年生入拜,且致百金为寿,谢却之。以父名“石”终身不用石器,行遇石则避而不践,或问之,积曰:“吾遇之则怵然伤吾心,思吾亲,故不忍加足其上尔。”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恸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衰绖不去体,雪夜伏墓侧,哭不绝音。翰林学士吕溱过其庐适闻之,为泣下曰:“使鬼神有知,亦垂涕也。”既终丧,不彻筵几,起居馈献如平生。

中年有聩疾,屏处穷里,而四方事无不知。客从南越来,积与论岭表山川险易、镇戍疏密,口诵手画,若数一二。客叹曰:“不出户而知天下,徐公是也。”自少及老,日作一诗,为文率用腹稿,口占授其子。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乡人有争讼,多就取决。州以行闻,诏赐粟帛。

元祐初,近臣合言:“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乃以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每升堂,训诸生曰:“诸君欲为君子,而劳己之力,费己之财,如此而不为,犹之可也;不劳己之力,不费己之财,何不为君子?乡人贱之,父母恶之,如此而不为,可也。乡人荣之,父母欲之,何不为君子?”又曰:“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为小人者,未之有也。”闻之者敛衽敬听。居数岁,使者又交荐之,转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监中岳庙。

卒,年七十六。政和六年,赐谥节孝处士,官其一子。

——选自《宋史•徐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B.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C.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D.积养亲/以孝著居乡/以廉称道义/文学显于东南/今年过五十/以耳疾不能出仕朝廷/方诏举中外学官如积之/贤宜在所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年,指同时,中国古代称同时入学又同一年参加科举考试考中的人为同年。
B.《孝经》,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是集中阐述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C.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其中守护坟墓。
D.诸生,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最早指有学问的士人,文中是指众弟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积为人廉正。他考中进士时,第一名许安国等人拜见他的母亲,送了重金为他母亲祝寿,他谢绝不受。
B.徐积天性孝顺。三岁时父亲去世,他天天要找父亲,十分伤心;后来进京应试,他也不忍心丢下母亲。
C.徐积劝人向善。他认为一个人做君子既不需要出力,也不需要破费钱财,而且是乡人和父母都赞同的事。
D.徐积关心国事。他虽然隐居在偏僻之处,但对四方之事无所不知,尤其关注岭南的山川地势和镇守情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借人书策,经宿还之,借者绐言中有金叶,积谢而不辨,卖衣偿之。
②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为君子者,未之有也。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延笃字叔坚,南阳郡犨县人。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表龚遂之墓,立铭祭祠,擢用其后于畎亩之间。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桓帝以博士征,拜议郎,与朱穆、边韶共著作东观。稍迁侍中。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迁左冯翊,又徙京兆尹。其政用宽仁,忧恤民黎,擢用长者,与参政事,郡中欢爱,三辅咨嗟焉。先是陈留边凤为京兆尹,亦有能名,郡人为之语曰:“前有赵、张、三王,后有边、延二君。”时,皇子有疾,下郡县出珍药,而大将军梁冀遣客赍书诣京兆,并货牛黄。笃发书收客,曰:“大将军椒房外家,而皇子有疾,必应陈进医方,岂当使客千里求利乎?”遂杀之。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欲求其事。笃以病免归,教授家巷。前越巂太守李文德素善于笃,时在京师,谓公卿曰:“延叔坚王佐之才,奈何屈千里之足乎?”欲令引进之。笃闻,乃为书止文德曰:“夫道之将废,所谓命也。流闻乃欲相为求还东观,来命虽笃,所未敢当。吾尝昧爽栉梳,坐于客堂。朝则诵羲、文之《易》,虞、夏之《书》,历公旦之典礼,览仲尼之《春秋》。夕则消摇内阶,咏《诗》南轩。百家众氏,投闲而作。洋洋乎其盈耳也,涣烂兮其溢目也,纷纷欣欣兮其独乐也。”后遭党事禁锢。永康元年,卒于家。乡里图其形于屈原之庙。笃论解经传,多所驳正,后儒服虔等以为折中。所著诗、论、铭、书、应讯、表、教令,凡二十篇云。

(节选自《后汉书·延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B.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C.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D.少从颍川唐溪典受《左氏传》/旬日能讽之典/深敬焉/又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举孝廉/为平阳侯/相到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旧时人在本名以外由父母或师长为自己取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在社会上与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B.旬:古人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了阴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又把每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一句为十天,文中即采用十天之意。
C.孝廉: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后来往往合为一科,也指被推选的士人,说明延笃是一个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
D.侯:原本是古代诸侯受封建国时,以箭程确立新建侯国的四至,即四境。寓意为能力高强的男子,选文中正是采用这个寓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延笃为政宽厚,爱惜百姓。他选用有道德修养的人参与政事管理,受到郡里人的欢迎,三辅也赞叹他办事的成绩。
B.延笃刚强正直,罢归故里。他因处死大将军梁冀的手下而不愿与之为伍,于是以有病为由辞官归乡,靠教书为生。
C.延笃决意隐居,写信明志。当好友前任越巂太守李文德想让公卿们引荐他时,他以“吾独,乐其乐”为由婉言谢绝。
D.延笃虽遭祸患,仍配享屈庙。他后来遭遇党锢之祸,永康元年在家中去世,乡里人就把他的形貌供奉在了屈原庙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数问政事,笃诡辞密对,动依典义。
(2)冀惭而不得言,有司承旨欲求其事。
2018-04-23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庠,字周彦,荣州人。父梦易,登皇祜第,力成父志,言于州县不听,言于刺史,言于三司,三司以闻,还籍没者三百五十五家,蠲岁额三十万斤。尝摄兴州,改川茶运,置茶铺免役民,岁课亦办。部刺史恨其议不出己,以他事中之,镌三秩,罢归而卒。母向氏,钦圣宪肃后之姑也。

庠幼颖悟,七岁能属文,俨如成人。年十三,居父丧,哀愤深切,谓弟序曰:“父以直道见挤,母抚柩誓言,期我兄弟成立赠复父官,乃许归葬,相与勉之。且制科先君之遗意也,吾有志焉。”遂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蚤岁上范纯仁、苏辙、张商英书,皆持中立不倚之论,吕陶、苏辙皆器重之。

元祐中,吕陶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荐之,庠以宋邦杰学成未有荐者,推使先就,陶闻而益加敬。未几,当绍圣诸臣用事,遂罢制科,庠叹曰:“命也,无愧先训,以之行已足矣。”

崇宁壬午岁,应能书,为首选。京师蝗,庠上书论时政得失,谓:“中外壅蔽,将生寇戎之患。”张舜民见之,叹其危言。下第径归,奉亲养志,不应举者八年。

大观庚寅,行舍法于天下,州复以庠应诏。庠曰:“昔以母年五十二求侍养,不复愿仕,今母年六十,乃奉诏,岂本心乎?”时严元祐党禁,庠自陈:“苏轼、苏辙、范纯仁为知己,吕陶、王吉尝荐举,黄庭坚、张舜民、王巩、任伯雨为交游,不可入举求仕,愿屏居田里。”以弟序升朝,赠父官,始克葬,葬而母卒。

终丧复举八行,事下太学,大司成考定为天下第一,诏旌其门。朝廷知其不可屈,赐号“处士”。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竞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太后念其姑,尝欲官,庠以逊其弟、侄及甥,且以田均给庶兄及前母之姊。庠卒,孝宗谥曰贤节。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B.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C.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D.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司是古代的三个官署,在不同的朝代所指不同,五代、北宋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主理财赋。
B.元祐是古代帝王年号,中国古代常用年号纪年。文中“崇宁”“大观”“庚寅”都是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C.太学是汉代出现的在京师设立的国家最高教育机构,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
D.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多指那些不愿“出仕”的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庠的父亲代理兴州太守期间,因改川茶运遭到刺史中伤,被削除了三等职,回家后去世。
B.王庠把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的机会让给了已经学成的宋邦杰,吕陶知道后更加敬重他。
C.京城遭蝗害,王庠上书论述时政得失,张舜民见到他的上书,感叹他言论正直,敢于直言。
D.州里让王庠应诏,王庠认为这不是自己的本意,又逢元祐党禁很严,不愿应举求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以直道见挤,母抚柩誓言,期我兄弟成立赠复父官,乃许归葬,相与勉之。
(2)当绍圣诸臣用事,遂罢制科,庠叹曰:“命也,无愧先训,以之行已足矣。”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jiá]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鱼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云‘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gǔ)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孟尝君(?—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使人孟尝君                                             属:请托
B.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C. 女也不,士贰其行                                   爽:过错。
D. 忧心疚,我行不来                                   孔:内心痛苦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左右君贱之也                           以尔车来,我贿迁
B.驱而                                     鸷鸟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C.矫命以责赐诸民,烧其券          不如善遇之
D.孟尝君就国                           嗟鸠兮,无食桑葚
3.下面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⑦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B.②⑥C.③⑧D.④⑦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敕勒歌》为“乐府双璧”。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短歌行》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短歌行》原有相应歌辞,为“乐府古辞”,但已失传,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短歌行》是曹操所作的拟乐府《短歌行》。
D.《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它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5.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齐人冯谖,贫困至极,投靠孟尝君,颇有爱才之名的孟尝君并没有因为他没什么爱好和才干就不接受他。
B.冯谖几次弹着他的宝剑唱歌,要鱼要车,孟尝君也都满足了他。后来,孟尝君问谁能替他去领地讨租税,很多人都毛遂自荐,冯谖更是争着前往。
C.冯谖具有非凡的才智,但他却抱着“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心理,从一开始就不断地索要,以检验自己准备辅佐的人到底是不是胸怀宽广、礼贤下士。
D.冯谖为孟尝君干的这件事在常人看来是愚蠢至极的“千金买义”,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但这一点却正体现了冯谖的战略性眼光和深刻的洞察力。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2)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2017-12-2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杀人不能举               沛公起
B.刑人如恐不               沛公不
C.去不义                      广故数言欲
D.常在沛公也            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字长,与北宋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
B.古人通常表示抬高自己身份地位时称自己的字。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字,表示自己的尊贵地位。
C.“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也叫“长跪”。
3.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今日之事何如?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017-12-0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