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1)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安时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徙密州。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提举官惊曰:“公姑徐图之。”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2)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者甚众。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乞迁,故官止于此。

(节选自《宋史 ·苏轼传》)


【注释】①司衣: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②手实法;亦称“首实法”,唐宗时官府令民户自报田地和财产作为征税依据的办法。③当轴:指官处在重要的位置。④粜(tiào):卖。⑤常平:古代一种筑仓储谷以调节米价的方法。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徙密州(          )                           (2)者甚众(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违制之       
A.座位                                  B.原因                                  C.就任                                  D.定罪
(2)未尝以岁乞迁(       
A.征收赋税                           B.考核                                 C.讲习、学习                    D.致力于、从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B.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C.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D.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
5.根据(1)(2)两句划线的句子,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苏轼的人物形象的。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肤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②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也;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选自司马迁《史记》)

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耳B.矣
C.也D.乎
2.与其他三句句式不一样的一项是(     
A.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上文)
B.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C.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老子》)
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五石之瓠》)
3.结合第②段画线句内容,分析庄子之“笑”背后的生命姿态。
4.“皆空语无事实”,你是否认同司马迁的评价?结合《五石之瓠》,谈谈你的观点。
2022-01-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①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②丁丑会试,江陵公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③以乐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跖戾,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④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到掩卷而诵,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⑤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 ①江陵公: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②跖戾:乖舛,谬误。
1.请从以下义项中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合适的释义。
A.类别       B.连接       C.委托、交付       D.劝请       E.隶属、归属
(1)五岁能对。(       
(2)江陵公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3)举酒客。(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5)十三学得琵琶成,名教坊第一部。(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庚午举于乡B.谪粤之徐闻尉
C.句读之不知D.不拘于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
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5.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
2020-02-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赵鼎,字元镇,解州闻喜人。生四岁而孤,母樊教之,通经史百家之书。

②高宗即位,除司勋郎官。刘光世部将王德擅杀韩世忠之将,而世忠亦率部曲夺建康守府廨。鼎言:“德总兵在外,专杀无忌,此而不治,孰不可?”命鼎德。鼎又请下诏切责世忠,而收取其将吏付有司治罪,诸将肃然。

③五年,上还临安,制以鼎守左仆射枢密院事、张浚守右仆射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鼎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次第奏行之。遂制以贵州防御使瑗为保庆军节度使,封建国公,于行宫门外建资善堂。鼎又荐范冲为翊善、朱震为赞读,朝论谓二人极天下选。

④初,车驾还临安,内侍移竹栽入内,鼎见,责之曰:“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今欲蹈前辙耶?”因奏其事,上改容之。有户部官进钱入宫者,鼎召至相府切责之。翌日,问上曰:“某人献钱耶?”上曰:“朕求之也。”鼎奏:“某人不当献,陛下不当求。”遂出其人郡。

⑤始,张浚荐秦桧可与共大事,鼎再相亦以为言,桧遂稍掌权柄。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鼎至越丐祠,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

⑥中丞詹大方诬其受贿,鼎谢表曰:“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以不移。”桧见之曰:“此老倔强犹昔。”鼎遣人语其子汾曰:“桧必欲杀我。我死,汝曹无患;不尔,祸及一家矣。”遗言属其子乞归葬,遂不食而死,天下闻而悲之。

(节选自《宋史•赵鼎传》,有删减)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制以鼎守左仆射枢密院事   (      )(2)艮岳花石之扰,皆出汝曹   (       )
2.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命鼎德(        
A.革职        B.审讯     C.抓捕     D.问责
(2)因奏其事,上改容之(          
A.感谢        B.道歉     C.推辞     D.告诉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而不治,孰不可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可讥(《游褒禅山记》)
B.鼎政事先后及人才所当召用者,条而置之座右   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
C.朝论谓二人极天下                 不知东方既白(《前赤壁赋》)
D.遂出其人                              天下莫柔弱水(《诸子喻山水》)
4.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桧阴知其事,乃先劾之。浚初求去,有旨召鼎。鼎至越丐祠,桧恶其逼己,徙知泉州。
5.第⑤段画浪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然桧机阱深险外和而中异鼎与浚渐觉乃谋共劾之
6.根据②③④三段的内容,分别用3个四字短语概括赵鼎的人物形象。
2020-01-2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3-14高二下·上海金山·期末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表医者郭常

郭常者,饶人,业医。居饶中,以直德信。饶江其南导自闽,颇通商外夷。波斯、安息之货,国人有转估于饶者,病且亟。历请他医莫能治,请常为诊。曰:“病可去也。”估曰:“诚能生我,我酬钱五十万。”常因舍之,先以针火杂治,导其血关,然后以奇药。诫曰:“第橐虑①。”块居②月余,估称愈。欲归常所许财,常不听。估曰:“先生以为寡欤?”常曰:“不也,吾直吾之药,计吾之功,不能损千钱,而所受非任,反祸耳。”卒不内。

人以常为诈而责常。常曰:“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③,计量于毫铢之间,所入不能补其望。今暴夺之息钱五十万,则必追惜郁惋,宁能离其心?且药加于人,病新去而六腑方惫;复有悒然④之气,自内而伐,即不可救,奈何?彼方有疾时,知我能治而告我,因利其财,又使其死,是⑤独不畏为不仁,而神可欺者。吾何敢欺?”


注释:①橐虑:多虑。②块居:独自一人居住。③榷买:专卖。④悒然:郁闷的样子。⑤是:副词,即使。
1.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郭常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用文中词语回答)
2.郭常医治商人的疾病,一是以_________来治疗;二是以__________来治疗。(用自己的话回答)
3.作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郭常不愿意收取商人五十万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4.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             
A.饶江的水,是它南面的闽江流过来的。
B.郭常医治的是一位从波斯、安息来的商人。
C.郭常十分敬畏神灵,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
D.药能治病,也会使病人五脏六腑承受负担而疲惫。
5.有人认为郭常拒收巨款是虚伪行动而责备他,你认为他虚伪吗?请说明理由。
2019-11-0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补考语文试题
14-15高一上·上海金山·期末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苏曼殊传

(民国)陈赣一

苏曼殊,以诗人致力革命,所著诗文小说脍炙人口。擅语言学,梵文及英、日、德、法诸国文字,无不精谙。母为东瀛产,而生平恶日人如寇仇,侨居数稳,不肯操日语,宁辗转觅舌人,不惮烦也。尝病,友人访之,讶曰:“胡不就医?”曰:“倘不以通事为劳,将从君请。”乃相偕赴医院,医者所苦,曼殊无语,友代告。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之曰:“去而忽返,不谋之于我,何也?”曼殊曰:“君传语乖误,疾病岂可乱施药剂耶?”友赧然曰:“然则君自言之,奚害?”曼殊曰:“君忘吾不操日语乎?”

曼殊性脱略,无人己之界,囊空如洗,不称贷友人,有周济之者,受而不谢,亦不复偿欠。尝断炊数日,偃卧呻吟,自忘所苦,友至,叹曰:“吾迟来一步,君为饿俘矣。”为之饭食,馈百金而去。越数日,复往视之,偃卧呻吟如前状,骇曰:“君欲绝食自毙耶?”曼殊喃喃曰:“吾囊得君钱,腹饥顿解。欣然行于市,见自动车构制绝精美,好之,购置家中。又遇乞人,不食三日矣,倾余囊以献。”友曰:“君未习乘坐法,购车奚为?”曼殊曰:“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注】①舌人:译员。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医者所苦                                      (2)友之曰
(3)为之饭食                                      (4)无他,从心所欲而已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诗人致力革命 / 倾余囊
B.生平恶日人如寇仇 / 馈百金
C.君饿殍矣 / 之具饭食
D.友赦曰 / 欣行于市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俄顷,失曼殊所在,还询其家,曼殊在焉。
4.概括苏曼殊的主要思想性格。
2019-10-1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姚平仲小传

(南宋)陆游

①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莫能枝梧。宣抚使童贯召与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抑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以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乃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与。

②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

③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莫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度采药者莫能至,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以居。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

④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选自《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

【注】①枝梧:抗拒。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然关中豪杰皆(         )
(2)以为浅(          )
(3)采药者莫能至(          )
(4)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          )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世西陲大将                                             此亡秦之续耳,窃大王不取也
B.心服其沉勇,复取                                覆之掌,虚若无物
C.度采药者莫能至,解纵所乘骡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把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平仲适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
4.作者在第①段中多次提及童贯的用意何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5.第④段对人物刻画可谓“形神兼备”,请作简要赏析。
2019-10-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5-201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姚平仲小传

〔宋〕陆游

①姚平仲,字希晏,世为西陲大将。幼孤,从父古养为子。年十八,与夏人战臧底河,斩获甚众,贼能枝梧①。宣抚使童贯召语,平仲负气不少屈,贯不悦,其赏,然关中豪杰皆推之,号“小太尉”。睦州盗起,徽宗遣贯讨贼,贯虽恶平仲,心服其沉勇,复取行。及贼平,平仲功冠军,见贯曰:“平仲不愿得赏,愿一见上耳。”贯愈忌之。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

②钦宗在东宫,知其名,及即位,金人入寇,都城受围,平仲在京师,得召对福宁殿,厚赐金帛,许以殊赏。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平仲功不成,遂乘青骡亡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抵邓州,始得食。入武关,至长安,欲隐华山,顾以为浅,奔蜀,至青城山上清宫,人识也。留一日,复入大面山,行二百七十余里,采药者莫能至,解纵所乘骡,得石穴居。朝廷下诏物色求之,弗得也。乾道、淳熙之间始出,至丈人观道院,自言如此。时年八十余,紫髯郁然,长数尺,面奕奕有光,行不择崖堑荆棘,其速若奔马。亦时为人作草书,颇奇伟,然秘不言得道之由云。


【注】①枝梧:抗拒。
1.陆游,字__________,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其赏                 (          )     (2)平仲在京师             (          )
(3)采药者莫能至   (          )     (4)朝廷下诏物色求之   (          )
3.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斩获甚众,贼能枝梧/至青城山上清官,人识也
B.宣抚使童贯召语/他将王渊、刘光世皆得召见,平仲独不
C.(贯)心服其沉勇,复取行/乃解纵所乘骡,得石穴
D.平仲功冠军,见贯日/度采药者莫能至,解纵所乘骡
4.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        
A.平仲负气不少屈B.平仲功冠军
C.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D.朝廷数下诏物色求之
5.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
于是平仲请出死士斫营擒虏帅以献。及出,连破两寨,而虏以夜徙去。
6.请结合陆游生平经历,评价他对姚平仲的情感态度。
2019-10-1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北宋)王禹偁

①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②于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③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清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④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斡、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⑤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茸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⑥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注释:本文选自《小畜集》。宋真宗咸平元年(998)除夕,作者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次年三月二十七日到达黄州任所。①刳():剖,削。②雉堞(dié):城墙。③平挹江濑(1ài):奔流的江水尽收眼底。濑,湍急的水。④幽阒()辽夐(xiòng):幽静,辽阔绵远。⑤丁丁(zhēng zhēng)然:象声词。⑥投壶:古代宴会上的一种游戏,宾主依次投矢于壶,中多者为胜,胜者斟酒,败者饮酒。⑦稔(rěn):谷熟。

1.赏析第②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叙写作者谪居竹楼的乐趣的一组是(   )
①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②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③夏宜急雨,有瀑布声
④宜鼓琴,琴调虚畅            ⑤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⑥焚香默坐,清遣世虑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
3.第④段引齐云、落星、井斡、丽谯四座历史上有名的高楼的作用是什么?
4.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2019-09-2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张君名彻,字某,以进士累官至范阳府监察御史。长庆元年,今牛宰相为御史中丞,奏君名迹中御史选,诏即以为御史。其府惜不敢留,遣之,而密奏:“幽州将父子继续,不廷选且久,今新收,臣又始至孤怯,须强佐乃济。”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仍迁殿中侍御史,加赐朱衣银鱼。

②至数日,军乱,怨其府从事,尽杀之,而囚其帅。且相约:张御史长者,毋侮辱轹蹙我事,毋庸杀。置之帅所。月余,闻有中贵人自京师至,君谓其帅:“公无负此土人,上使至,可因请见自辨,幸得脱免归。”即推门求出。守者以告其魁,魁与其徒皆骇,曰:“必张御史。张御史忠义,必为其帅告此,余人不如迁之别馆。”即与众出君。君出门,骂众曰:“汝何敢反!前日吴元济斩东市,昨日李师道斩于军中,同恶者父母妻子皆屠死,肉喂狗鼠鸱鸦。汝何敢反!汝何敢反!”行且骂。众畏恶其言,不忍闻,且虞生变,即击君以死。君抵死口不骂,众皆曰:“义士义士!“”或收收瘗之以俟。

③事闻,天子壮之,赠给事中。其友侯云长佐郓使,请于其帅马仆射,为之选于军中,得故与君相知张恭、李元实者,使以币请之范阳,范阳人义而归之。以闻,诏所在给船舆,传归其家,赐钱物以葬

(节选自韩愈《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


【注释】①范阳府:即幽州节度使府。②轹蹙:欺凌。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月余(         )   (2)君抵死口不(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幽州将父子继续        
A.连续不断
B.继承延续
C.接替前任
D.阻断后继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且生变(        
A.估计
B.预料
C.忧虑
D.欺骗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诏即为御史          即击君
B.置帅所                 有诏以君还
C.必其帅告此          之选于军中
D.囚其帅                 范阳人义归之
5.把第③段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第①段中“发半道,有诏以君还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7.第②段对张彻形象的刻画十分传神,试作简要分析。
2019-07-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