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杜中立

⑴(杜)中立,字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

⑵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

⑶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帝许之。

⑷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⑸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

⑹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

⑺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新唐书·杜中立传》


【注释】:①门荫:门第恩荫。②阀阅:世家。③具驺唱珂卫:小吏驾着装饰华丽马在前面开道。④毂:本是指车轮中心的圆木,此指“京城”。 ⑤子钱:利息。⑥黄门:宦官。⑦自按行:亲自巡视。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阀阅(            )   ⑵卿用法深,乎?(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⑴陛下无信流言(          )
A.窘迫            B.赶快             C.惊慌            D.立刻
不及崔、卢耶?(          )
A.反而            B.照顾             C.回头看        D.但是
3.第⑸段画曲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宣 宗 将 用 之 宰 相 以 年 少 欲 历 试 其 能 更 出 为 义 武 节 度 使。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5.依次概括⑵、⑷、⑸、⑹段的大意。
6.杜中立受文宗召见,升任驸马都尉、娶到真源长公主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2-06-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②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常以身蔽沛公(            )     (2)杀人如不能(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沛公且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
A跟从
B随从
C使……跟从
D指挥
(2)先破秦入咸阳者(        )
A大王
B称王
C封王
D以.....为王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4.请用简洁的文字分别概括两段的主要内容。
5.结合选文概括刘邦在鸿门宴上转危为安的因素有哪些?
6.结合第②段的内容分析樊哙人物形象
2019-12-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师大版高三第五册青浦区期末测试卷
14-15高二下·上海青浦·期末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带宝剑以徐君(      )   ②先君无,孤不敢受剑(      )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有上国之使        大王为此计者?
B.带宝剑过徐君        剑带徐君墓树
C.不言色欲之            今死不进
D.不言而色欲            遂脱剑致嗣君
3.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②虽然,吾心许之矣。
4.有人说徐国国君已逝,季札仍将宝剑挂在墓边的树上不免有点迂。对此,你怎么看?
2019-12-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晋崤之战(节选)

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⑵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

⑶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秦晋崤之战》)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穆公访蹇叔(       )            师以袭远(      )
③蹇叔之子(       )            ④秦伯素服郊 (        )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尔无忘乃父之志!B.君见师出/师道不传也久矣
C.劳师袭远/且吾不一眚掩大德D.余收尔骨/复驾言兮
3.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4.概括节选三段的段落大意
5.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
6.根据上文内容概括蹇叔形象的主要特点。
2019-10-1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2)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1.上面两段文字选自《史记·________》中的故事“________”。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礼节甚(     )②大王必欲(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乃曰:“璧有瑕,请指示王。”B.怒发冲冠
C.相如广成传舍D.秦贪,其强
5.结合上文的细节描写,对《史记》如何塑造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分析。
2019-07-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为河东守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长安),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布辞之官。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释】①使酒:发酒疯②邸:客舍。③见罢:只召见但未加新的任命。④窃宠:获得恩宠;待罪:任职的意思⑤股肱郡:重要之郡。
1.填入文中方框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B.耳C.矣D.哉
2.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3.为文中划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B.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C.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D.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4.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季布因贤能而受好评,被汉文帝任为御史大夫,又因使酒难近而被罢免。
B.季布原本贤能,但进京后使酒任性,故失去了晋升为御史大夫的机会。
C.有人在文帝面前说谎话而使季布无功受宠,又有人毁谤季布使季布被贬。
D.文帝因轻信人言而欲任季布为御史大夫,又因轻信人言而打消了这一主意。
5.以下对季布和汉文帝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刚直敢言,而文帝缺乏主见,且文过饰非。
B.季布褊狭任性,而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C.季布刚直敢言,而文帝知过能改,只是知人太晚。
D.季布褊狭任性,而文帝缺乏主见,且文过饰非。
2018-07-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区级联考】上海市青浦区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