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周道既衰,坏于幽、厉【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以圣德遭季世,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于是应聘诸侯,以答礼行义。西入周,南至楚,畏匡,厄陈。干七十余君。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究观古今篇籍,乃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


       仲尼既没,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卿相师傅,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于齐。如田子方、吴起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黜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犹弗废。至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始皇兼天下,燔诗、书,杀术士,六学从此缺矣。陈涉之王也,鲁诸儒持孔氏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卒与俱死。陈涉起匹夫,驱谪戍,以立号,不满岁而灭亡。其事微浅,然而搢绅先生负礼器往委质为臣者【2】,何也?以秦禁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引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遗化好学之国哉?于是诸儒始得修其经学,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为奉常;诸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然后喟然叹兴于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遑庠序之事也。孝惠、高后时,公卿皆武力功臣。孝文时颇登用,然孝文本好刑名之言【3】。及至孝景,不任儒。窦太后又好黄老术【4】,故诸博士未有进者。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取材于《汉书· 儒林传》)

注释:【1】幽、厉:周幽王、周厉王。【2】委质:归附。【3】刑名:名与实,特指战国时主张循名责实的学派。刑,通“形”。【4】黄老:黄帝与老子,这里指道家。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称乐则韶舞                                      法:使……为法则
B.子贡于齐                                          终: 生命终结,去世
C.其事微浅                                          至:极,最
D.文学儒者以百数                                延:招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雅、颂各得其                                   善推其为而已矣
B.巍巍!其有成功也                            舞雩
C.知我者天乎                                     皆出于此乎
D.为奉常                                             不如善遇之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圣德遭季世
孔子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却遭逢衰败的时代
B.以学显于当世
孟子、荀子等人在当时凭所持学说而声名显扬
C.亦未遑庠序之事也
   叔孙通没有时间顾及兴办学校的事情
D.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   
天下学士自然而然地向往并钻研儒学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周幽王、周厉王统治时期,六艺之学没能得到推崇。
B.孔子的好学精神是他能够将儒学发扬光大的重要原因。
C.吴起能够成为君王的老师,体现了儒者的影响力之大。
D.鲁国儒士愿意归附陈涉的原因是他出身卑微却能称王。
5.请简述孔子之后儒学的发展变化。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臣闻国家之患,患在臣之壅蔽也;壅蔽之生,生君之好欲也。盖欲于此,则壅生于彼,壅生于彼,则乱作其间,历代有之,可略言耳。昔秦二代好佞,赵高饰谄谀之言以壅之;周厉好利,荣夷公(1)陈聚敛之计以壅之;殷辛(2)好音,师涓作靡靡之乐以壅之;周幽(3)好色,褒人纳艳妻以壅之。虽所好不同,同归于壅也;所壅不同,同归于乱也。故曰:人君无见意,将为下饵。益谓此矣。

然则明王非无欲也,非无壅也。盖有欲则节之,有壅则之。节之又节之,以至于无欲也;决之又决之,以至于无壅也。其所以然,将在乎静思其故,动防其微。故闻甘言,则虑赵高之谀进于侧矣;见厚利,则虑荣夷公之计陈于前矣;听新声,则虑师涓之音诱于耳矣;顾艳色,则虑褒氏之女惑于目矣。大如是,安得不昼夜虑之,寤寐思之,立则见其参于前,行则想其随于后。自然兢兢业业,日慎一日,使左右不知其所欲,虽欲壅蔽,可得乎?

(取材于《全唐文·策林》)

注释:【1】荣夷公:周厉王卿士。【2】殷辛:殷纣王。【3】周幽:即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位君主。

(2)夫谏争者,所以纳君于道,矫枉正非,救上之谬也。上苟有谬而无救焉,则害于事;害于事,则危道也。故曰: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扶之之道,莫过于谏矣。故臣苟顺,不得为忠。

是以国之将兴,贵在谏臣。若托物以风喻,微言而不,不切则不改,唯正谏直谏可以补缺也。《诗》云: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正谏者也;《易》曰:王臣謇謇(1)直谏者也。

然则拂人之耳,逆人之意,变人之情,抑人之欲,不尔不为谏也。虽有父子兄弟,犹用生怨隙焉。况臣君,有天壤之殊,无亲戚之属,以至贱至贵,以至稀间至亲,何庸易耶?恶死亡而乐生存,耻困辱而乐荣宠,虽甚愚人,犹知之也。况士君子乎?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夫不能谏则君危,固谏则身殆,贤人君子,不忍观上之危,而不爱身之殆,故蒙危辱之灾,逆人主之鳞,及罪弗避者,忠也!义也!深思谏士之事,知进谏之难矣。

(取材于《群书治要·政要论》)

注释:【1】謇謇:直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欲于此                    见:显现
B.有壅则                    决:消除
C.微言而不                    切:关切
D.以至贱至贵             干:冒犯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生君之好欲也            况臣
B.人君无见               可得乎
C.其所以然                  故臣苟顺
D.危不持                    及罪弗避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昔秦二代好佞             从前秦二世喜欢巧言谄媚的人
B.动防其微                    行动时警惕臣子蒙蔽君主的苗头
C.不尔不为谏也             不这样就算不上规劝
D.而不爱身之殆             并且不喜欢自身遭遇危险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回顾历朝史实,列举君主被臣子蒙蔽的不同表现。
B.选文二借父子兄弟尚生怨恨隔阂,以表明臣子谏君之难。
C.选文二认为恶死乐生乃人之常情,远辱近荣为贤愚共求。
D.两文从不同角度阐述治国之道,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
5.君明臣贤,是古人关于治国的美好理想。请根据两则选文,谈谈如何做到“君明”与“臣贤”。
2023-04-28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昔先圣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尝试观于上,有得天下众矣,其得之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于公。故《洪范》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或作好,遵王之道。无或作恶,遵王之路。”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伯禽【1】将行,请所以治鲁。周公曰:“利而勿利也。”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复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犹未足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奚能言?”桓公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相?”公曰:“鲍叔牙可乎?”管仲对曰:“不可。夷吾【2】善鲍叔牙。鲍叔牙之为人也,清廉洁直。视不己若,不比于人;一闻人过,终身不忘。”“勿已,则隰朋可乎?”“隰朋之为人也,上志而下求,丑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其于国也,有不闻也;其于物也,有不知也;其于人也,有不见也。勿已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小智,故曰:大匠不,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桓公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竖刁而虫出于户。

人之少也愚,长也智。故智而用私,不若愚而用公。日醉而饰服,私利而立公,贪戾而求王,舜弗能为。

(取材于《吕氏春秋·贵公》)


注释:【1】伯禽:周公之子,鲁国的第一位国君。【2】夷吾:管仲,名夷吾。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试观于上                                        志:记事的书或文章
B.万物皆其泽                                        被:受到
C.寡人将谁                                        属:连接
D.大匠不                                               斫:砍、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昔先圣王治天下也        一闻人
B.有得天下众矣               视不己若
C.其得之                      犹未足知之也
D.则隰朋可乎                  长也智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长一类               不生长任何一种物类
B.利而勿利也            为政时要利民而不要利己
C.渍甚,国人弗讳     病非常严重了,百姓都不忌讳说您的生死了
D.丑不若黄帝            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提出治理天下一定要公正无私,并引用《洪范》的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B.第二段荆人遗弓的故事,“孔子闻之”与“老聃闻之”的“之”,指代的内容有所不同。
C.第三段结尾处将齐桓公的显赫功绩与悲惨结局对照,指出行公与行私会导致不同结果。
D.作者认为人在年轻时愚昧,随年龄增大会变得聪明,是因为在行为上摒弃私而选取公。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伯禽将行,请所以治鲁
6.管仲不同意由鲍叔牙继任齐相,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说明其原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后(武则天)欲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太后善之。

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常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1】一人为知匦使,专知受状,以达其事。事要者,当时处分;余出付中书及理匦使据状申奏。理匦使常以御史中丞及侍御史【2】一人为之。知匦使掌申天下之冤滞,以达万人之情状。

未几,其怨家投匦告保家为敬业作兵器,杀伤官军甚众,遂伏诛。太后自徐敬业反,疑天下人多图己。又自以久专国事,且内行不正,知宗室大臣怨望,心不服,欲大诛杀以威之。乃盛开告密之门。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3】农夫樵人,皆得召见,廪【4】于客馆。所言或称旨,则不次【5】官,无实者不问。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武后末年,太子虽还东宫,政事一不与,大臣畏祸无敢言。苏安恒投匦上书曰:“陛下先圣顾托,受嗣子揖让,应天顺人,二十余年,岂不闻虞舜褰裳【6】、周公复辟事乎?今太子孝谨,春秋盛壮,使统临宸极,何异陛下身抚天下哉!胡不传位东宫,休安圣躬?”书奏,后猜克,不能无感,召见赐食,厚慰遣之。

穆宗长庆三年,理匦使谏议大夫李渤奏:“今后有投匦进状者,请事大者奏闻,次申中书门下,小者各牒诸司处理。处理不当,再来投匦者,即具事闻奏。如无理妄诉,本罪外加一等。”从之。

文宗开成三年八月,谏议大夫知匦使事李中敏奏:“应旧例,所有投匦进状及书策文章,皆先具副本呈匦使。臣以为本置匦函,意在使冤滥无告有司不为申理者,论时政,或陈厉害,宜通其必达之路,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若使有司先见,裁其可否,即非重密其事,俾壅塞自申于九重之意也。臣伏请今后所有进状及封章,臣但为引进,取舍可否,断自中旨【7】,庶使名实在兹,明置匦之本意。”敕旨,依奏。

(取材于《资治通鉴》《新唐书》《唐六典》《唐会要》,有删改)


注释:【1】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遗:谏官。【2】御史中丞及侍御史:监察官。【3】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武太后住地。【4】廪:供应饭食。【5】不次:不依寻常次序。犹言超擢,破格提拔。【6】褰裳:提起衣服,喻帝王让位。【7】中旨:皇上的诏令。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后欲知人间事                           周:遍,尽。
B.则不次                                 除:授,拜。
C.陛下先圣顾托                           膺:接受
D.所以广聪明而虑幽枉                    聪明:智力发达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铸铜匦四                                  召见赐食
B.事要者                                        论时政
C.农夫樵人                                 猜克
D.太后自徐敬业                    请事大者奏闻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抑屈者投之             想要陈诉冤屈的投给它
B.余出付中书及理匦使据状申奏            腾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让中书令和理匦使依据情状申奏皇上
C.小者各牒诸司处理       小事交给各有关部门处理
D.即非重密其事,俾壅塞自申于九重之意也       既不能引起重视也不能为其保密,达不到让被堵塞言论的人能自己向皇上申诉的目的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匦由铜铸,共四个,分涂青丹白黑四色,列朝堂东南西北四面,对应接收四种不同类型的诉状。依据匦制,鱼保家的怨家应投丹匦,苏安恒应投黑匦。
B.鱼保家建议创置匦,自己也不能幸免,遭反噬成为投匦制度的牺牲品;苏安恒投匦建议太后让位于太子还能得到敬重对待。匦上发生的史事耐人寻味。
C.知匦使由谏官担任,其职责是受理诉状,下情上达,使言路畅通;理匦使以监察系统的官员充使,其职责是负责处理投书事状,或将投状申奏给皇上。
D.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匦制度也在不断地作出调整和完善,如出台分类处理投状的办法,打击无理妄诉的行为,取消不符合置匦初心应先具副本的规定。
5.提取、综述有关“匦”的核心信息,给“匦”拟写一则说明性词条。词条须包含:①性质含义;②背景目的;③效果影响。
2022-05-03更新 | 30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综合练习二)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汤胤绩传

胤绩少负才,好使气,貌类河朔人,两眸睁然,髭奋起如戟。年十五六入学生徒,日记数万言。学有旧版文千余字,胤绩骑马过,一目成诵。应天尹下学,传筹召诸生。胤绩独后至,当笞,大呼折尹,声撼庭木。尹愧愤,卒笞之。胤绩攘袂走出学门,题诗府署合扉上。遂学,出游江湖上。凡吴越间豪家富室争延致之

周文襄公转运江南,闻其名,召至曰:“王孙能作启事否?”胤绩请纸笔,即席具状数万言,类宿构者,皆切当世务。文襄奇之,上书荐其才有文武具。驿召赴京。时于少保方督诸军,请试之。立胤绩将台下,万卒环视。于公摘古今将略及诸史中事,举以问。胤绩应对如洪钟,不能屈。左右啧啧叹赏。于公亦抚掌曰:“吾子诚有才。”入对以为锦衣卫百戸。后,胡忠安公言胤绩才可用,进署指挥佥事。

天顺中,校事者【1】甚横,李文达公多之。而文达尝召胤绩与语,胤绩张口论天下事及古今成败,一坐尽倾。文达爱其才,将荐之。校事者遂捃摭【2】胤绩往年在江南受赇事,下之狱。胤绩诟骂不绝口,至诋之为奴。然胤绩实出息于人不立券,无以自白,遂谪民。校出都城,故人有唁之者,胤绩仰天笑曰:“吾子指挥为足荣一汤胤绩耶?”掉首行,弗顾。

成化初,遇沾恩复其官,诏以裨帅出守孤山堡。孤山在延安西,虏岁入之,守者多军败黜。胤绩得诏,曰:“噫!吾死矣。”抵镇,草封事数千言,大率谓朝廷宜先城孤山,聚粮糗,募死士。又移书当路言状。遂愤愤吐殷血数升,卧不能起。丁亥,虏入寇,主将闭城门不出兵。虏大掠子女东。胤绩怒发上指,曰:“死国,分也。”力疾而起,戎服跨马率麾下百余人邀虏于境上,力战数十,众寡不敌,遂死山下。

胤绩为人,轩豁倜傥,直欲起古豪杰与之友,视世琐琐者,以为龌龊不足与语。

与人言,出入经史子籍,纵横辟阖,随意所如。有问古名将者,胤绩以张巡、岳飞为第一。其人曰:“岳将军则闻命矣,张睢阳何如人?”胤绩瞋目曰:“子不观其对令狐潮之语【3】乎?卿未识人伦,焉知天道!自唐以下谁有为此语者?”其所见如此。

史官曰:予少与胤绩游,知其人,使不死为大将,将数万兵出阴山,其功名当不在古豪杰下,顾独膏血草莽中,天也。或者谓胤绩类太史公所谓游侠,乃大不然。胤绩行事虽若任侠,然扣其所得,朱家、郭解【4】,直奴才耳!乌足以比胤绩哉!

(取材于程敏政《篁墩文集》卷49《汤胤绩传》)


注释:【1】校事者:明朝厂卫机构里掌侦察刺探,监视臣民的人。【2】捃摭:搜罗材料。【3】对令狐潮之语:语见《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潮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巡曰:“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4】朱家、郭解:秦汉时期游侠。
【链接材料】

朱家在世期间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以助人之急而闻名于关东。郭解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后来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司马迁评价他们“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学,出游江湖上                  去:离开
B.李文达公多                         裁:推断
C.校出都城                                荷:等到
D.使不死为大将                            使:假如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年十五六入学生徒                    遂谪
B.然胤绩实出息于人不立券          虏大掠子女
C.吾子指挥为足荣一汤胤绩耶       守者多军败黜
D.召至曰                                     视世琐琐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凡吴越间豪家富室争延致之       但凡是吴越之间的豪富人家都争相邀请招揽他
B.类宿构者,皆切当世务             就像是预先构思好了一样,内容都切中世情时事
C.死国,分也                              国家灭亡了,我们也会四散分离。
D.顾独膏血草莽中,天也             只是他的热血仅浇灌在了草野之中,这真是天意呀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胤绩的长相刚猛奇异,记忆力惊人,恃才傲物,从小就表现出冲犯任性的性格特点。
B.周文襄和于少保亲自下场测试,汤胤绩的过人才华得到验证和展示,获得赞赏和推荐。
C.由于没留存券据无法自证清白,汤胤绩被贬官,故友前来宽慰,他只好强颜欢笑逃离。
D.汤胤绩虽知其不可为,但仍殚精竭虑为孤山防守提出详尽的战略方案,并与强敌死战。
5.作者认为汤胤绩虽然行事作风类似游侠,但朱家、郭解还是无法跟他相提并论,请结合全文及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2022-03-23更新 | 2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综合练习一)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武刚君,姓金氏,名辟疆,其先楚人也。七世祖镤居于越之耶溪,闻欧冶子者,通于天地阴阳五行变化之理,得铸人术,往见之。欧冶子视镤曰:“之质美矣,尝试吾术治之,当为国器。”乃留与居,汰去粗悍,萃其精英,旬锻月炼,磨砻而淬砺之,文彩艳发,其材气天下亡双。欧治子抚之曰:“子所谓铁中铮铮者昔孔子尝铸颜渊矣今吾铸子合则成体散则成章变化不测其犹龙乎?”号曰龙渊子,以荐楚王。楚之所以霸诸侯者,龙渊子之力为多。

亲属散居四方,时时窃借其名以行;独武刚君辟疆者,起于楚、汉之间,挺挺有祖风烈

辟疆之为人,明锐劲正,遇事立断。其学长于天文、地理、阴阳、刑法、兵家战斗之术。性刚果,不喜人之为柔佞,见有祸乱奸宄,必欲削平之而后已;其志气凛如严霜秋水,毅然有不可犯之色。以故乱臣贼子奸邪见之,胆破股栗,不敢仰视。其与人交,惟有德者,阴卫助,久而无斁

秦始皇帝既灭六国,铸以为金人十二,弱天下之兵。武刚君遁逃山泽间,与一时布衣豪俊游,其耿耿自若也。项籍少年时,尝从君学不成,去,其叔父梁怒之。籍曰:“君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耳。”盖不知君者也。独高祖微时,雅与君,尝俱行丰西大泽中,有大蛇当,前行者还报,高祖被酒曰:“壮士何畏!”乃与俱前斩蛇,所谓白帝子者。复与项籍争天下,武刚君未尝不在左右。即帝位,第功君居第一,在萧何、曹参之右;封之峡中,号武刚君,赐丹书铁券。籍以锦绣,藏之金匮石室,使世世袭之。又取武库为君与秦人传国于汉者公玉玺待遇略等

至晋太康中,回禄氏作乱,劫武库,焚荡武刚君之第,因以失国。而君之远族干将显世焉。干将者,与其妻莫耶氏,得神仙幻化之术,隐于豫章丰城,怀材抱德,气应于斗牛之间。

太史公曰:“古五行物立,其官金姓,盖出于少昊氏。其族散居五方,而刚柔利钝,性亦不同。”武刚君之得姓,其北方之强者欤?卒能佐汉以兴,传国数百载,可谓盛矣!予来延平,感干将、莫耶氏之事,考诸传记,嘉武刚君之烈,采行事大略著于篇。

(取材于李纲《武刚君传》)


注释:①欧冶子: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越国人,铸剑大师。②宄(guǐ):坏人。③斁(yì):厌弃。④少昊:黄帝的长子,东夷部落首领,号金天氏。
1.请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欧冶子视镤曰                           轻车
B.雅与君                                     多愁
C.有大蛇当                                 独辟蹊
D.又取武库为君                           屡试不
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见之                                   号曰龙渊子
B.尝试吾术治之                       弱天下之兵
C.以荐楚王                                而君之远族干将显世焉
D.不喜人之为柔佞                      五行物立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指代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质美矣                       子:七世祖镤
B.阴卫助                            之:有德的人
C.乃与俱前斩蛇                 君:白帝子
D.采行事大略著于篇          其:武刚君
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挺挺有祖风烈
挺拔刚正,有先祖的品格风范
B.其耿耿自若也
他虽心有芥蒂,但表面泰然自若
C.与秦人传国于汉者公玉玺待遇略等
与秦代到汉代的传国玉玺的待遇大致相同
D.武刚君之得姓,其北方之强者欤
武刚君姓氏的由来,大概与北方之地的强健有关吧
6.本文借鉴史书为人物作传的方法给宝剑作传,从不同角度将剑与人巧妙结合,请选取两个角度,并结合文章内容对此加以分析。
2021-05-08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行俭,字守约,绛州闻喜人。贞观中,举明经,调左屯卫仓曹参军。时苏定方为大将军,谓曰: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乃尽畀以术

调露元年,突厥阿史德温傅反,单于管二十四州叛应之,众数十万。都护萧嗣业讨贼不,死败系踵。诏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讨之,总三十余万。旗帜亘千里,行俭咸节制之。

先是,嗣业馈粮,数虏钞,军馁死。行俭曰:以谋制敌可也。因诈为粮车三百乘,车伏壮士五辈,赍【1】齑陌刀、劲弩,以羸兵挽进,又伏精兵踵其后。虏果掠车,羸兵走险。贼驱就水草,解鞍牧马。取粮车中,而壮士突出,伏兵至,杀获几尽。自是粮车无敢近者。

贼拒黑山,数战皆败,行俭纵兵,前后杀虏不胜计。伪可汗泥熟匐其下所杀,持首来降。又擒大首领奉职而还,余党走狼山。行俭既还,阿史那伏念伪可汗,复与温傅合。明年,行俭还总诸军,屯代州陉口,纵反间,说伏念,令与温傅相贰。伏念惧,密送款,且请缚傅自效。行俭秘不布,密以闻。后数日,烟尘涨天而南,斥候【2】惶骇,行俭曰:此伏念执温傅来降,非他也。且受降如受敌。乃敕严备,遣单使往劳。既而果然。于是,突厥余党悉平。

行俭工草隶,帝尝以绢素诏写《文选》,览,秘爱其法,赉【3】物良厚。所撰《选谱》、《草字杂体》数万言。又为营阵、部伍、料胜负、别器能等四十六诀。行俭通阴阳、历术,每战,豫道胜日。善知人,在吏部时,见苏味道、王剧,谓曰:二君后皆掌铨衡。李敬玄盛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之才,引示行俭,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如勃等,虽有才,浮躁衒【4】露,岂享爵禄者哉?炯颇沉默,可至令长,余皆不得其死。所引偏裨,若程务挺、张虔勖、崔智睟、王方翼、党金毗、刘敬同、郭待封、李多祚、黑齿常之,类为世名将,傔奏【5】至刺史将军者数十人。

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鞍坏,惧逃。行俭招还之,不加罪。初,平都支、遮匐,获瑰宝不赀【6】,蕃酋将士愿观焉,行俭因宴,遍出坐者。有玛瑙盘广二尺,文彩粲然,军吏趋跌盘,碎,惶怖,叩头流血。行俭笑曰:尔非故也,何至是?色不少吝。帝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余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故洎麾下,数日辄尽。

(取材于《新唐书·列传三十三》,有删改)


注释:【1】赍:jī,携带,拿着。【2】斥候:侦察兵。【3】赉:lài,赏赐。【4】衒:xuàn,炫耀,自夸。【5】傔奏:傔,qiàn,傔从;奏,别奏。侍从,助手。【6】赀:zī,计算,估量。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护萧嗣业讨贼不       克:战胜
B.取粮车中             方:正在
C.马鞍坏              蹶:跌倒
D.遍出坐者           示:示意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数虏钞               伪可汗泥熟匐其下所杀
B.阿史那伏念伪可汗       李敬玄盛王勃……之才
C.屯代州陉口            ,秘爱其法
D.虽有才,浮躁衒露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尽畀以术
就把战略战术全部传授给他
B.余党走狼山
裴行俭剩余的部队离开了狼山
C.遣单使往劳
派遣一名使者前去慰劳
D.类为世名将
大都成为了当世著名将领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行俭深得苏定方的赏识,苏定方认为裴行俭有才能,可以把自己的用兵之术传给他。
B.裴行俭精于谋略,吸取都护萧嗣业军粮被敌人劫夺的教训,用计谋给贼兵以沉重打击。
C.裴行俭通晓阴阳、历术,所以能预先得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捆系阿史德温傅前来投降。
D.裴行俭慷慨大方,不吝惜财物,能把皇帝赏赐给他的各种财物分给亲戚、朋友及部下。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尔非故也,何至是?
6.著名史学家朱轼评价裴行俭说:“行俭才兼文武,有人伦之鉴,其器量亦不可及。”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05-07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