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0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学勤:“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

刘国忠

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母亲很早就教他认字,四岁之前已可识字读书。父亲给他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他用两年时间学完了小学教材,但因年幼,1941年进小学时仍需上三年级。由于课堂内容远不能满足其求知欲,上课之余,他阅读了众多的课外书籍。

李先生的读书范围也非常广泛,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他经常不吃早饭或午饭,省吃俭用,去书店和书摊买旧书,看完后再卖掉,换买其他的书来读。当时商务印书馆印行了许多学术著作,李先生阅读了其中的大部分,甚至一度计划要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部图书搜集齐备,足见他对读书学习的痴迷程度。

20世纪50年代,李先生刚到清华大学读书时,他的同学钱耕森等人曾应邀去他家玩,对于其藏书的丰富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见四壁都摆着一排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摆满了书,几乎全是中外古今的学术名著。”

侯外庐先生晚年撰写回忆录时,对青年时期的李学勤评价是“博闻强记,熟悉典籍”,可以说是切中肯綮。

在李先生阅读的大量典籍中,符号一类的书籍是他特别钟情的,越是看不懂的书他越感兴趣。李先生喜欢阅读那些能够启迪人们智慧,而又多少能给人以一种神秘感,需要费一番气力才能看得懂的作品。金岳霖先生的《逻辑》一书,他先后读过多次,书中第三章“介绍一逻辑系统”里面都是他不认识的各种符号,也让他十分着迷。1951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就是想追随金岳霖先生研究数理逻辑,不过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最终他没有能够实现这一愿望。

还在中学读书时,李先生就曾听人说,最难学的是甲骨文,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开始留心甲骨文,一有时间就到位于文津街的北京图书馆自学甲骨文。在他看来,那些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像符号一样,特别有意思。

长期潜心治学的结果,使李先生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自觉投入到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中,不肯浪费点滴时光。青年时代的勤奋使他具备了渊博的学识,即便到了后来,虽然长期担任行政领导职务,要处理繁忙的公务,一有闲暇,他还是用来读书和写作,并发表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之后,李先生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与编撰《殷虚文字缀合》,从此走上了学术道路。1953年年底,中国科学院筹建历史研究所,李先生又被选中,作为侯外庐先生的助手,参加《中国思想通史》的写作。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马王堆帛书、定县汉简、云梦秦简等简牍帛书的发现,他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考古和古文字学方面。2003年,他离开了工作长达50年的历史研究所,回到了清华大学,为母校文科的重建竭尽心力。

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李先生取得了累累硕果,共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成果之丰富、所涉领域之广博,令人眼花缭乱。对此,李先生戏称这是“杂学”:“我这个人兴趣相当广泛,所学杂而不纯,又由于工作的经历,从事过不同方面的研究,写过的东西很难理出一条思想发展的线索。”

李先生常说,一个人不见得要做理论的工作,但必须有理论的高度,在研究过程中可能考证的只是一个字,但心里得想着一个大的事儿。

相关链接

①李学勤很喜欢用一句英文俗语“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来说明自己的治学体会。“一些的一切”即学什么东西就要对这个领域已有的一切都懂;“一切的一些”即对其他领域的知识也都应懂一些。

②李先生曾总结说:“我认为研究古代文明的这一段,最好采用多学科结合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所谓多学科结合,是指历史学、文献学(包括传统的经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美术史……诸方面研究的融会贯通,尤其要注意文献与考古的互相印证;所谓比较研究,是指以我国与世界各个古代文明对比参照,把中国古代交明放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背景中去考察。”

(《李学勤集》自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学勤很聪明,不仅四岁之前就识字读书,而且用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教材,但因年纪小,读小学时仍需上三年级。
B.李学勤为了多读书,常常将早饭或午饭的钱省下用来买旧书,甚至计划把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全部图书搜集齐备。
C.李学勤很喜欢符号一类的书籍,金岳霖先生的《逻辑》一书,里面都是他不认识的各种符号,因此让他十分着迷。
D.李学勤涉及的领域很广傅,令人眼花缭乱,他认为自己是“杂学”,所学杂而不纯,这其实体现了他谦虚的精神品质。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侯外庐先生认为青年时期的李学勤博闻强记,这一评价非常到位,而这源于李学勤是他的助手,他对李学勤非常了解。
B.李学勤认为甲骨文也像符号一样,特别有意思,还在中学读书时,他对甲骨文就有极大的兴趣,一有时间就到北京图书馆自学甲骨文。
C.李学勤在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长达50年,一直进行考古和古文字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
D.李学勤认为研究学问,应采用多学科结合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其中多学科结合是指诸方面研究的融会贯通。
3.李学勤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累累硕果,请概括其原因。
2022-01-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昭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独孤信传

(唐)令狐德棻

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

②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下戍,破之,迁武卫将军。弟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属太祖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

③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④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⑥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有删节)


注:(1)太祖:北周宇文泰。(2)魏孝武:北魏孝武帝元修。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武卫遂能辞父母,妻子(       )   (2)政令方,民有冤讼(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信以同谋免。
A.因为B.驻守C.犯罪D.株连受罚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魏孝武相委任。
A.正确的B.素来,向来C.甚;很D.高雅;不俗
4.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
5.结合全文推测第⑤段独孤信驰马入城以致“其帽微侧”,而次日清晨即“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现象发生的原因。
6.在以中国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中,请你结合上述选文内容为独孤信拟写一则人物介绍,要求语言精练、文辞优美。
2022-01-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少云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康,北兰陵承人也。勇果骁悍。宋大明中,随太祖为军容。从世祖在赣县。泰始初,世祖起义,为郡所絷,众皆散。康装担,一头贮穆后,一头贮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自负置山中。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余人相结,破郡狱出世祖,郡追兵急,康等死战破之。随世祖起义,摧坚陷阵,膂力绝人。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见擢为世祖冠军府参军,除殿中将军。桂阳事起,康弃县还都就太祖,会事平,除员外郎

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少帝①微行至领军府,帝左右人曰:一府人皆眠,何不缘墙入。帝曰:我今夕欲一处作适,待明日夜。康与太祖所养健儿卢荒、向黑于门间听得其语。明夕,王敬则将帝首至,扣门,康谓是变,与荒、黑晓下,拔白刃欲出。仍随入宫。太祖镇东府,除康武陵王中兵、宁朔将军,常卫左右。

太祖诛黄回,回时将为南兖州,部曲数千,欲收,恐为乱。召入东府,停外斋,使康将数十人数回罪,然后杀之。回初与屯骑校尉王宜与同石头之谋,太祖隐其事,犹以重兵付回而配以腹心。宜与拳捷,善舞刀循,回尝使十余人以水交洒,不能著。既虑宜与反己,乃先撤其军将,宜与不与,回发怒不从处分,擅斩之。诸将因此白太祖,以回握强兵,必遂反覆。康请独往刺之,太祖曰:卿等何疑甚,彼无能为也。及回被召上车,爱妾见赤光冠其头至足,苦捉留,回不肯止。时人为之语曰:欲俯张,问桓康。

太祖谓康曰:卿随我日久,未得方伯,亦当未解我意,政欲与卿先共灭虏耳。虏动,遣康行,假节。寻进冠军将军。三年春,于淮阳与房战,大破之,进兵攻陷虏樊谐城。太祖喜,敕康迎淮北义民,不克。明年,以康为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冀二州刺史,冠军如故。世祖即位,转骁骑将军,复前军郡。其年,卒。诏曰:康昔预南勋,义兼常怀,倍深恻怆。凶事所须,厚加料理。年五十七。

(节选自《南齐书·桓康传》)


【注】①少帝:指南朝宋后废帝刘昱。②俯张:欺骗;欺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B.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C.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D.所经村邑/态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外郎,官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之郎官;晋以后称指员外散骑侍郎,属皇帝近侍官。
B.部曲,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引申为军队的组织或行列;后也作军队或士兵之代称。
C.方伯,古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为一方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明清时用称布政使。
D.假节,假以符节,指古代大臣临时持节出巡;任务完成之后,符节可留存以作纪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康忠心事主,骁勇剽悍。世祖仗义起兵,被郡府关押,部属四散,唯有桓康肩挑皇后和太子等避于山中;后追随世祖冲锋陷阵。
B.桓康为主分忧,清除黄回。为消除黄回手握重兵的谋反隐患,桓康曾主动请命前去刺杀;在黄回被诛杀前,桓康又带人历数其罪。
C.桓康辅佐太祖,共灭敌虏。桓康常年跟随太祖出生入死,颇得器重,受太祖派遣大败敌虏大军,攻破樊谐城,迎回淮北起义民众。
D.桓康勋劳卓著,深得赏识。桓康一生征战无数,立下汗马功劳;桓康去世,刚即位不久的世祖非常悲痛,下诏厚办丧事以示恩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余人相结,破郡狱出世祖,郡追兵急,康等死战破之。
(2)王敬则将帝首至,扣门,康谓是变,与荒、黑晓下,拔白刃欲出。
5.太祖为诛杀黄回,在召其入东府前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差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鮑叔能如人也。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农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团。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注①:曹沫之约:桓公五年(前681年),齐国与鲁国在柯邑会盟,会上鲁将曹沫手持匕首劫持齐桓公,齐桓公当时被迫答应退还鲁国被齐国侵占的领土。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C.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D.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是齐国国君姜小白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有地位的人,依生平事迹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B.霸,指诸侯受周天子任命为“方伯”,后可用周天子名义召集诸侯会盟,维持各国之间既定秩序。齐相公以霸主身份,多次召集诸侯会盟。
C.封邑,古代国君封赐给亲信、贵族、臣属作为世禄的土地,也叫“食邑”。受封之人对封邑中的百姓有征收租税之权,但不可世袭。
D.仓廪,泛指仓库。有曰方者为仓,圆者为廪;又有曰盛谷者为仓,盛米者为廪。在古代,遇到饥荒之年可以“发仓廪以贩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年少有才,但仕途不顺。多次做官都被免职;多次出战又多次战败;因家有老母而逃跑;辅佐了公子纠,也未成功。
B.管仲得遇知己,鲍权牙为国让贤。即使管仲仕途失意落魄,鲍叔牙依然相信管仲的才华,把还是囚徒的管仲推荐给了齐桓公。
C.管仲心系国家,用心治国。他认为物质充裕方能建设道德,推行政令要顺应民心,所以放低自己姿态,使执政主张易于施行。
D.管仲善于引导齐桓公,处理好齐国外交事件。桓公攻山戎,管仲趁机督促燕国重施召公之政;桓公想背约,管仲引导他守信。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去职,赋《归去来》。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要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

(选自萧统《陶渊明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B.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C.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D.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代为一郡长官。刺,检核问事质疑,即监察之职;史,“御史”之意。
B.绶,古代用以系佩玉、官印等东西的丝绸,“解绶去职”指解下官印辞去官职。
C.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元嘉四年”属于按照帝王年号来纪年的。
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并给予褒奖,如“靖节先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而率真,清高而自负。
B.州郡召用陶渊明担任州郡的官职,他不忍官场,弃官回家,他亲自耕种,自给自足,身体瘦弱而患上了疾病。
C.陶渊明曾经去过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好了丰盛的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
D.郡将(官名)曾经来拜访,正赶上陶渊明酿的酒糟熟了,郡将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
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
B.单于本是匈奴人对其首领的专称,后来成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统称。
C.吕后名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惠帝时被尊为吕太后,在惠帝去世后临朝称制。
D.河东指现在的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而得名,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高祖赦免。汉高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高祖进言,高祖赦免了他。
B.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受到单于的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季布被召人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入京,欲任用他为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季布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2)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
5.在对待人才上,刘邦和季布犯的相同的错误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12-3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二十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各题。

苏轼,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 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 “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 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 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 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C.《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D.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B.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D.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矣,许君焦、瑕,朝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函陵                    军:驻军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以乱                    易:交换
D.且君尝为晋君       赐:恩惠
2.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越国鄙远
C.焉用亡郑陪邻
D.阙秦利晋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4.翻译下面句子。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021-12-12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讎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 时号“三十六”。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注:困顿,不 顺利)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待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B.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待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C.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待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D.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待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
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李商隐等人被认为没有操守原则、自负才能、怪异偏激,故被当权者看不起,仕途坎坷。
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指点,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2)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2021-12-1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临其丧,哀甚。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注】①三郡乌丸:指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乌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B.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C.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D.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原是诸侯与小国之君的自称。君王自称孤,即指先王已丧,方能继承王位。继位称孤,表示自谦。另一层意思是做君王的都是孤身一人,与众不同,显然有孤单、孤独的意思。
B.司空军祭酒是官职名称,意为高级军事参谋。
C.民夷犹民众。古代用于少数民族。夷蛮,古代对东方和南方各族的泛称。
D.古人对“死”有不同说法。专用于指帝王、太后之死曰崩;古代称诸侯或大夫死去为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嘉善于衡量选择君主。拜见袁绍时,郭嘉发现他处事犹豫不决,觉得他难成大业,就离开了他;拜见曹操时,他认为曹操可成就大业,于是作了曹操的司空军祭酒。
B.郭嘉神机妙算。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时,孙策要袭击许都。曹军众人闻听都很
害怕,郭嘉却认为,尽管孙策刚兼并江东,是能让人效死力的人,但他轻率又缺少防备之心,虽然拥有百万之众,却和他一个人来到中原没什么两样,一定会死在刺客之手。果然如其所料。
C.郭嘉知人善谋。在将要征讨袁尚及三郡乌丸时,曹操及部下害怕刘表派刘备袭击许都。郭嘉认为,袁绍有恩于夷人,他会依靠乌丸招募到为他拼死的将士,威胁到曹操。最终郭嘉说服曹操远征乌丸,大败蹋顿。
D.郭嘉很得曹操器重。郭嘉死后,曹操出征荆州回来,在巴丘遇到疾病流行,战船被烧毁。曹操感叹说,如果郭嘉还在,就不会让自己失败到这个地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2)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
2021-12-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