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惇专权擅命,监察御史常安民力折其奸。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安民正色斥之曰:“尔乃为时相游说邪!”林希权礼部尚书,安民言:“希为惇谋客,惇肆横强很,皆希教之。”又论:“蔡京奸足以惑众,辨足以饰非,巧足以移动人主之视听,力足以傎倒天下之是非,内结宦寺,外连台谏,合党缔交,以图柄任。陛下不早逐之,它日悔将安及!”是时京之恶尚隐,人多未测,独安民首发之。章疏前后至数十百上,度终不能回,遂乞外,帝开慰而已。安民语直忤旨,章惇从而谮之。曾布在枢府,与惇不协,见安民数论惇,意谓附己,于上前屡称安民。及安民论布与惇互用亲故,于是二人者合力排之。布乘间袖安民旧与吕公著书以进,谓安民乞公著消减先朝奸党,援引其类,百世承续。一日,帝谓安民曰:“卿尝上吕公著书,以东汉不道之君比,可乎?”安民曰:“臣与公著书,劝其博求贤才,尝引陈蕃、窦武、李膺事,不谓恶臣者指摘臣言,推其世以文致臣,虽辨之何益!”先是安民与国子司业安惇、监察御史董敦逸同在国子监考试所拆号,安民对敦逸称“二苏负天下重望,公不当弹击”。至是敦逸奏讦安民前语,谓安民乃苏辙之党,平日议论,多主元祐,安民由是得罪。壬戌,谪安民监滁州盐酒务。帝初命与安民知军,惇乃进拟送吏部,降监当。 明年,敦逸论瑶华事,帝怒,欲贬之,谓执政曰:“依常安民例与知军。”乃知帝初不知安民降监当也。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八十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B.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C.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D.惇遣所亲语之曰/君本以文学闻于时/奈何以言语自任/与人为怨/少安静/当以左右相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谏,台官与谏官之合称。唐宋时虽各有所司,职责往往相混,故多以“台谏”泛称之。
B.朕,代词,“我”。秦始皇时定为帝王自称之词,沿用。皇太后听政或下诏时亦自称“朕”。
C.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隋炀帝时将晋武帝所设国子学改为国子监。
D.壬戌,为干支之一,用来纪年、月、日,如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的“壬戌”是用以纪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安民面对章惇派来游说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他是来给权相说话的,并认为章惇不仅放肆专横,还教唆林希与之同流合污。
B.对于蔡京的行为品格,常安民看得非常透彻,认为蔡京既狡诈又有口才,既机敏又有能力,内外结交,将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C.常安民多次批评章惇,章惇趁常安民忤逆了皇帝而诬陷他;曾布与章惇不合,在皇帝面前称赞常安民,但后来又联合章惇排挤他。
D.常安民写给吕公著的信被曾布偷献给皇帝,引起皇帝询问;常安民认为董敦逸不应该弹劾苏轼、苏辙,后来他被告发是苏辙的同党并获罪。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京之恶尚隐,人多未测,独安民首发之。
(2)谓安民乞公著消减先朝奸党,援引其类,百世承续。
5.常安民被降为监当,是皇帝的旨意吗?为什么?
2023-10-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检测(一)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秦王谓公子他曰:昔岁毅下之事,韩为中军,以与诸侯攻秦。韩与秦接境壤界,其地不能千里,展转不可约。日者,秦、楚战于蓝田,韩出锐师以佐秦,秦战不利,因转与楚,不固信盟,唯便是从。韩之在我,心腹之疾。吾将伐之,何如?公子他曰:王出兵韩,韩必惧,惧则可以不战而深取割。王曰:善。乃起兵,一军临荥阳,一军临太行。

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冯亭守三十日,阴使人请赵王曰:韩不能守上党,且以秦,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今有城市之邑十七,愿再拜献之与王,唯王才之。赵王喜,召平阳君而告之。赵豹曰:臣闻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怀吾义,何谓‘无故’乎!对曰:秦蚕食韩氏之地,中绝不令相通,故自以为坐受上党也。且夫韩之所以内赵者,欲嫁其祸也。秦被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而小弱顾能得之强大乎?今王取之,可谓有故乎?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王大怒。召赵胜、赵禹而告之曰:韩不能守上党,今其守以与寡人,有城市之邑十七。二人对曰:用兵逾年,未见一城,今坐而得城,此大利也。乃使赵胜往受地。

赵胜至曰:敝邑之王,使使者臣胜,太守有诏,使臣胜谓曰:‘请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冯亭垂涕而勉,辞封而入韩,谓韩王曰:赵闻韩不能守上党,今发兵已取之矣。韩告秦曰:赵起兵取上党。秦王怒,令公孙起、王箭以兵遇赵于长平。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B.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C.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D.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军队分上、中、下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故文中用“中军”指统帅主力。
B.“且以与秦”的“与”为给予之意,与《六国论》中“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义相同。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D.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春秋战国时常用作君主、诸侯王的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采纳了公子他的建议,出兵两路分别逼近韩国的荥阳和太行,想要通过让韩国恐惧而达到割取其更多土地的目的。
B.赵王得到冯亭的消息后大喜过望,虽然认为是无缘无故获得的利益,但禁受不住不用武力就能得到十七座城的诱惑,最终决定去接收上党。
C.赵豹认为韩国把上党献给赵国的原因,是想把祸患转嫁给赵国,秦国已经自认为可以坐得上党,赵国再想从秦国手中得到利益是不可能的。
D.冯亭辞谢了赵国的封赏回到韩国,对韩王说赵国听说韩国不能坚守上党,已发兵占领上党,韩国又转告秦国,成功挑起了秦、赵间的战争。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5.秦王认为韩国是心腹之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23-08-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杜牧,字牧之,京兆人也,善属文。初未第,来东都,时主司侍郎为崔郾,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曰: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注)!向偶见文士十数辈,扬眉抵掌,共读一卷文书,览之,乃进士杜牧《阿房宫赋》。其人,王佐才也。因出卷朗诵之,郾大加赏。曰:请公与状头!郾曰:已得人矣:曰:不得,即请第五人。更否,则请以赋见还!辞容激厉。郾曰: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后又举贤良方正科。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侍御史,累迁左补阙,历黄、池、睦三州刺史,迁中书舍人。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识者以拟杜甫,故称大杜”“小杜以别之。

(节选自《唐才子传·杜牧》)

(注)薄施尘露:效绵薄之力。尘露,比喻微小的贡献。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B.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C.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D.牧刚直有奇节/敢论列大事/指陈利病尤切/卒年五十/临死自写墓志/多焚所为文章/诗情豪迈/语率惊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属文”与“属余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属”字含义相同。
B.“太学博士吴武陵进谒”与现代汉语中的“博士”含义不相同。
C.“其人,王佐才也”是一个判断句式。
D.“侍御史,累迁左补阙”中“拜”和“除臣洗马,拜臣郎中”(《陈情表》)中的“拜”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牧当初在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中,只好流落到东都。
B.主司侍郎崔郾和太学博士吴武陵发现了杜牧的才华,一起推荐了他,让他参加贤良方正科考试。
C.杜牧因政绩突出,多次升迁,曾担任三个州的刺史。
D.杜牧因其诗情豪迈,语言直率惊人,认识他的人都把他比作杜甫,被后人称为“小杜”。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侍郎以峻德伟望,为明君选才,仆敢不薄施尘露!
(2)诸生多言牧疏旷,不拘细行,然敬依所教,不敢易也。
2023-04-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曰:“粟,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他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节选自韩愈《圬者王承福传》有删改)


【注】①圬(wū):粉刷墙壁。 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B.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C.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D.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可指京兆尹,即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所管辖的地区,本文指后者。
B.人,唐人避太宗之讳而将“民”写作“人”,与下文“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中用法相同。
C.稼,种植,常与表示“收割”含义的“穑”字组合使用,如《诗经·伐檀》中的“不稼不穑”。
D.劳力,指从事体力劳动,与《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的“劳力”一词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人物传记,但对传主的经历叙述简约,重在引述其观点,发表议论,实际上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杂文。
B.王承福有自己的生存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事,人与人是需要相互依靠、通力协作来求得生存的。
C.作者对王承福的评价富有辩证色彩,既肯定他的“独善其身”,又对他类似杨朱的“贵己”思想持否定态度。
D.作者借给王承福作传来反思自己的患得患失、贪邪无道,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有这种行为的世人的批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舍于市之主人,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2)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5.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王承福选择“圬”这一职业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之,大见崇重。纲为太子陈君臣父子之道,问寝视膳之方,理顺辞直,听者忘倦。太子尝商略古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之事,纲懔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皆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敬。

贞观六年,诏曰:“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黄帝学大颠,颛顼学录图,尧学尹寿,舜学务成昭,禹学西王国,汤学威子伯,文王学子期,武王学虢叔。前代圣王,未遭此师,则功业不着乎天下,名誉不传乎载籍。况朕接百王之末,智不同圣人,其无师傅,安可以临兆民者哉?《诗》不云乎:‘不不忘,率由旧章。’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可即着令,置三师之位。”

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上智之人,自无所染,但中智之人无恒,从教而变,况太子师保,古难其选。成王幼小,周、召为保傅。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秦之胡亥用赵高作傅教以刑法,及其嗣位,诛功臣,杀亲族, 酷暴不已,旋踵而亡。故知人之善恶,由近习。朕今为太子、诸王精选师傅,令其式瞻礼度,有所裨益。公等可访正直忠信者,各举三两人。”

贞观十一年,以礼部尚书王珪兼为魏王师。太宗谓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曰:“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王珪,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每对王珪,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珪亦以师道自处,时议善之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 · 尊敬师傅》)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B.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C.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D.朕比寻讨经史/明王圣帝曷尝无师傅哉/前所进令遂不睹三师之位/意将未可/何以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是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周礼》记载了九拜之礼,包括稽首、顿首、肃拜等。
B.“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与“匪我愆期”(《诗经·氓》)两句中的“愆”字含义相同。
C.三师,北魏以来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品级列正一品,但仅为虚衔,无实职。
D.“诚”在文中意为“确实,的确”。“诚”还有“如果”之意,例如“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少师李纲患有脚痛的疾病,不能穿鞋走路。太子命令侍卫抬他进入东宫,这是太子尊重自己老师的表现。
B.唐太宗认为他在百王之后统领天下,才智与圣人有所差别,要是没有师傅,是不能够君临天下的。
C.因为秦二世胡亥的师傅赵高教他刑法,所以胡亥继位后,就诛戮功臣,屠杀亲族,结果很快就灭亡了。
D.因为王珪个性刚直、心存忠孝,所以选择他来担任魏王的老师。王珪也用为师之道来要求自己,得到了当时的好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2)左右皆贤,日闻雅训,足以长仁益德,使为圣君。
5.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唐太宗不仅有着卓越的政绩,还十分重视子女教育,请你简要概括文中他在教育后代尊敬师傅方面做了哪些事。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仆固怀恩阴结回纥、吐蕃叛。十月丙寅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回纥在城西,子仪使牙将李光瓒等往说之,欲与之共击吐蕃。回纥不信,曰:“郭公固在此乎?汝绐我耳,若果在此,可得见乎?”光瓒还报,子仪曰:“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卫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郭晞扣马谏曰:“彼,虎狼也,大人,国之元帅,奈何以身为虏饵!”子仪曰:“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以鞭击其手曰:“去。”遂与数骑开门而出,使人传呼曰:“令公来。”回纥大惊。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诸酋长相顾曰:“是也。”皆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唐之报汝亦不薄,奈何负约,深入吾地,侵逼畿县,弃前功,结仇怨,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叛君弃母,于汝国何有?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执我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药葛罗曰:“怀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驾,令公亦捐馆,中国无主,我是以敢与之来,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复总兵于此,怀恩又为天所杀,我曹岂肯与令公战乎!”子仪因说之曰:“吐蕃无道,乘我国有乱,吞噬我边鄙,焚荡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漫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不可失也。”药葛罗曰:“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击吐蕃以谢过。”子仪竟与定约而还。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仆固怀恩之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B.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C.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D.回纥/吐蕃合兵围泾阳/郭子仪命诸将严设守备而不战/是时/回纥与吐蕃闻仆固怀恩死/已争长/不相睦/分营而居/子仪知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寅,天干地支的组合,古代可用它来纪年、月、日、时等,文中是用来纪年。
B.天可汗,唐代我国西北少数民族为表达对唐太宗的拥戴,尊奉他为“天可汗”。
C.捐馆,“捐”指放弃,“馆”指官邸,“捐馆”是官员去世的比较委婉的说法。
D.畿甸,“畿”指靠近国都的地方,“甸”指郊外,“畿甸”指京都及附近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仪听说回纥、吐蕃军队联合攻唐出现矛盾,就派遣李光瓒前往劝说回纥共击吐蕃,但回纥人没有亲见郭子仪,不相信李光瓒。
B.郭子仪前往回纥军营前,他的部下担心其安危,建议挑选精锐骑兵随从,郭子仪认为此举不利于劝服,最终勇闯敌营,晓以大义。
C.郭子仪到达回纥军营后,首先解除武装,见到回纥首领药葛罗,拉着他的手,委婉地说他虽对大唐有功劳,但当下所为不合道义。
D.回纥人认识到之前的行为是错误的,且认为郭子仪的谋划对自己一方有利,于是就与郭子仪签订盟约,吐蕃听说之后,撤兵离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
(2)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击吐蕃以谢过。
5.吐蕃最后撤军的原因?请简要说明。
2023-01-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潮,字信臣,光州固始人。僖宗入蜀,盗兴江、淮,寿春亡命王绪、刘行全合群盗据寿州。未几众万余,自称将军,复取光州,劫豪桀置军中。潮自县吏署军正,主庾,士推其信。绪提二州籍附秦宗权。 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皆不能有也。初以粮少,故兼道驰,约军中曰:以老孺从者斩。潮与弟审邽、审知奉母以行,绪切责潮曰:吾闻军行有法,无不法之军。对曰:人皆有母,不闻有无母之人。绪怒,欲斩其母,三子同辞曰:事母犹事将军也,杀其母焉用其子?绪赦之。会母死,不敢哭,夜殡道左。时望气者言军中当有暴兴者,绪潜视魁梧雄才,皆以事诛之,众惧。次南安,潮语行全曰:子美须眉,才绝众,吾不知子死所。而行全惊寤,亦不自安,与左右数十人伏丛翳,狙缚绪以徇。众呼万岁,推行全为将军,辞曰:我不及潮,请以为主。潮苦让不克,乃除地剚剑祝曰:拜而剑三动者,我以为主。至审知,剑跃于地,众以为神,皆拜之。审知让潮,为副。潮令于军曰:天子蒙难,今当出交、广,入巴、蜀,以干王室。于是悉师将行,会泉州刺史廖彦若贪暴,闻潮治军有法,故州人奉牛酒迎潮。乃围城,岁余克之,杀彦若,遂有其地。初,黄巢将窃有福州,王师不能下,建人陈岩率众拔之,又逐观察使郑镒,自领州,诏即授刺史。久之,岩卒,其婿范晖拥兵自称留后。岩旧将多归潮,言晖可取,潮乃遣弟彦复将兵,审知监之,攻福州。晖守弥年不下,潮令曰:兵尽益兵,将尽益将,兵将尽,则吾至矣。于是彦复急攻,晖亡入海,追斩之。建、汀二州皆举籍听命,潮乃尽有五州地。昭宗拜潮福建等州团练使,乃作四门义学,还流亡,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新唐书·王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B.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C.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D.它日/赋不如期/宗权切责绪/惧与行全拔众南走/略浔阳/赣水/取汀州/自称刺史/入漳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禀,有屋的仓;庾,露天无屋的仓。文中禀庾指的是粮仓。
B.望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的一种占卜法。
C.观察使,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管理地方兵甲、财赋等。
D.“从”字冠于辈分称谓之前,是对舅父、姑母的儿子的称呼,从弟就是表弟。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潮个性隐忍。王潮与弟弟王审邽、王审知侍奉母亲一同行军,违背了王绪的命令受责难时默默忍让,母死也不声张。
B.王潮善于审时度势。王绪想排除异已巩固权力,王潮就暗示刘行全处境危险,促使刘行全反叛王绪,也保全了自身。
C.王潮善于和众。他先受到泉州人民的爱戴,攻下泉州;陈岩去世后,其旧将大多投归王潮,并建议他攻打范晖。
D.王潮为官励精图治。担任福建等州团练使时建立了四门义学,招还逃亡百姓,派官员鼓励农耕,百姓人人安居乐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以粮少,故兼道驰,约军中曰:“以老孺从者斩。”
(2)而行全惊寤,亦不自安,与左右数十人伏丛翳,狙缚绪以徇。
5.清代文学家评价王潮“潮沈勇有智略”,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2023-0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2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B.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C.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D.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尊称。
B.会稽: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因会稽山而得名,秦朝始置。
C.崩: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去世。诸侯和大夫去世称“薨”。
D.太子:我国封建时代,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人的称谓,有时也用“东宫”来指称太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斯借秦始皇让他处理淳于越谏言的机会,促使秦始皇没收并焚烧《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的言论文章。
B.李斯为秦初统治秩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修明法制、制定律令、统一文字、平定四夷等,他都出了力。
C.李斯的大儿子李由请假回咸阳,在家中摆酒宴,百官都前去向李由敬酒献物,祝他长寿,李斯慨然长叹,不知道归宿在何方。
D.秦始皇死后,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有正式确立太子,所以要保密,于是跟宦官赵高等人一起隐瞒秦始皇病逝的消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2)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驽下,遂擢至此。
5.始皇下令没收《诗》《书》及诸子百家之语的原因是什么?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四命为监察御史,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五原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辩之。天方旱,狱决乃雨,郡人呼之为御史雨。又充河东朔方试覆屯交兵使。有郑延祚者,母卒二十九年,殡僧舍垣地,真卿劾奏之,兄弟三十年不齿,天下耸动。迁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判官,转侍御史、武部员外郎。杨国忠怒其不附己,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蘖,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廪实。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以三首遣段子光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帝还奏,慰答曰:朕子每出,谆谆教戒,故不敢失。崇嗣老而蹇,卿姑容之。百官肃然。

李希烈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耳。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子预、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B.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C.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D.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十七郡同日自归/共推真卿为帅/得兵二十余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监察御史:古代官名,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隋文帝开皇二年始设,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
B.出:在文中指任命官职。除、拜、授等也有任命官职之意。
C.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如:僭越、僭妄、僭伪(封建王朝称割据对立的王朝)。
D.再拜:指拜了两次,是最高礼节。也就是先跪下,磕头三次,然后起身,整理着装,接着再跪下,磕头三次,起身。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才叫再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真卿办案细心,关心百姓。在担任河东交兵使期间,在五原冤案久而不决的情况下,他到任后立马公正判决,被当地百姓称赞。
B.颜真卿胆大心细,高瞻远瞩。当他预料安禄山定会叛乱后,假托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之名,一面挑选丁壮,增加人手,一面充实府库,准备物资。
C.颜真卿刚正守礼,敢于弹劾。广平王在宫门前不敢乘马,急步走出宫外设置的木栅樘桓后方才骑上。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于广平王上马,颜真卿上奏弹劾他。
D.颜真卿忠贞不渝,视死如归。李希烈威逼他屈节,颜真卿宁愿赴火自焚也不改其忠贞的志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真卿恐摇人心,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
(2)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
5.在安禄山发动叛乱的过程中,颜真卿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行为?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曰:“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曰:“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帝将追崇濮王,命有司议,皆谓当称皇伯,改封大国。修引《丧服记》以为不可。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曰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B.左迁,降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后世沿用。
C.《丧服记》出自《礼记》,《礼记》由东汉戴圣撰写,共49篇,是儒家思想资料汇编。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布衣”借指平民,与庶人、黔首、黎民意思相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进言。
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简洁明了,道理深刻,成就远超众人,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推崇敬重他。
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5.选文中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请简要说明。
2023-01-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