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经10年打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保护工程全面竣工。这条古巷,先后孕育了百余名进士和一大批近现代名士大家,恽寿平、张惠言、盛宣怀、赵元任、瞿秋白、周有光等一众风流人物           ,成就了它江南名士第一巷的美名。

千百年来这里人文璀璨,千百年后依旧风雅浪漫。盛夏的青果巷里,翠绿的藤萝蜿蜒于粉墙黛瓦,与深邃的夜幕、星星点点的灯光交织成静谧的背景,依巷流淌的南市河水倒映出皎月,安详地听着堤岸上的欢声笑语。

展现江南古城魅力,打造文旅特色活动。青果巷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策划了众多精彩纷呈的特色节庆,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增强招徕客流的核心竞争力。青果诗会,青果熙市夜游,有光文化季,赵元任艺术节……一系列可溯源、有底蕴且各年龄阶层         的活动,源源不断地带给市民和游客难忘的体验之旅。创新开发印记、艺趣、风尚、雅韵、栖居五大主题业态,实现古典街区与时尚商业的无缝连接,令游客         。城市在焕新中提升品质和能级,文化是城市焕新的。青果巷全新的打开方式,为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写下了一个两者兼容的典范案例。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从句式和词语选用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特色。
2024-05-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今时代瞬息万变,纷繁芜杂。身处其中,有些青年方向迷失,目标缺席,“佛系”“躺平”;有些青年志向远大,但半途而废,人生“停摆”……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从古代先贤的智慧中获得人生启迪,如《老子》中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大学之道》中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则近道矣”。对“始”和“终”的认识影响着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态度,甚至是事情的结果。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1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疾浪高,黄涛怒卷。此番到东营市,在黄河入海口东津渡,我看到了咆哮的黄河。

本来我们正行驶在一条前无车辆,后亦无车辆的公路上。公路崭新,光滑得如同一块蜿蜒的玻璃板,伸向无垠的天边。车窗外,右手边是低下去丈高的绿野,茁壮着大片大片即将丰收的玉米,一眼望不到边;左手边低下处则是浓密得遮住了阳光的行道树,季节正好,每片叶子都绿得像一幅油画,神采飞扬地展示着北国初秋那敞亮无邪的坦荡。

我随口夸了一句“这公路真漂亮啊”,马上即有人纠正说“这不是公路,咱们这是行驶在黄河大堤上”。愕然,还没回过神来,突然间,没一点儿思想准备,咆哮的黄河就出现在眼前!

但见浓重的、土黄色的排浪,就像成群结队的士兵一样,一排紧接着一排,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排涌涌,密密匝匝,脚尖踢着脚后跟,急急忙忙地向前滚动着,一个劲儿地往前抢,向前冲,仿佛去抢占生命攸关的阵地。

1.请比较文中加点字“呢”与《记念刘和珍君》中“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中“呢”的用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密密匝匝,一排接一排,排排涌涌,一个挨一个”,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刺客列传(节选)》中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有这样一段话:“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①________?翻译为“才”的比较多,相关“教参”也采用这一种翻译。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看起来还显得语气比较强烈。但是,仔细推理,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②________,有之不必然,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③________,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有了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人头)。荆轲面对“为人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啊!从这一点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在文本解读中可能随时随处发生,偶尔抓住几例和学生探讨,学生不仅能训练逻辑思维,对他们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乃至方法也有裨益。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找出语病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愿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②是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③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④是完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⑤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A),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B),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如今,许多莱岛驿站设置了环保回收箱,让盛大的消费场变成了减碳的试验地。无论是选择一份包裹的绿色旅行,还是助力一个快递盒的二次漂流,点滴努力都是绿色贡献。各方共同携手,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一定能最大限度激发绿色效应,汇聚成保护生态的强大合力。

1.习总书记使用了两个与鱼有关的成语,生动形象地概述了两种错误的做法,请在文中括号A、B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线处哪三句有语病,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征的伟大首先体现在军事史上的独创性,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中称赞长征是 的事件。她还认为:与长征比较起来,汉尼拔跨越阿尔卑斯山则,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长征让世人惊叹和赞扬,其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这一点可以从毛泽东的谈话中读出:“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途中,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对其精神内涵的解读,《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所言更形象。他说:“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 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 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习近平主席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这种理想信念让人超越自我,超越自然,因此敢于“爬雪山,过草地”。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的。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项是(       
A.别里科夫说:“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B.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周公馆内,鲁侍萍大哭着对周萍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D.终于到达了北上抗日的根据地——陕北的吴起镇,怎能不兴奋,不激动呢?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毛泽东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高尔基

青年人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

结合材料,以“青春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由于月球被地球引力潮汐锁定,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A       ?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①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于今年完成首次人类历史上的月球背面登陆,揭开其神秘面纱

如何解决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的通信,成为月球背面登陆探测的关键问题。与以往的空地通信不同,在月球背面登陆的嫦娥四号不仅隔着遥远的地月距离,而且还要隔着月球球体,与地球上的测控中心进行通信联系。通信信号无法穿透月球抵达地球,地面通信天线只能和正面的探测器联系,至于月球背面实在是鞭长莫及。B      ②这是之所以在嫦娥四号此次登月之前先发射“鹊桥”中继卫星的原因。

6月14日11时06分,“鹊桥”成功进入使命轨道。它被发射到地球、月球延长线上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让月球处于地球和它之间。这样,“鹊桥”既能“看到”地球,也能“看到”月球背面。“鹊桥”的搭设,将建立起嫦娥四号探测器与地面的联系,③它犹如太空转发站,负责把来自地球的信息传送给位于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把嫦娥四号探测器搜集到的信息转发回地球。

④“鹊桥”的成功就位,不仅为嫦娥四号探月工程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标志着我国的轨道控制、通信等空间技术已步入国际领先水平。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文中四处标号句子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在写出其序号后指明错误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首场中外记者会上有段话让人印象深刻:“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会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去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帮助基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一百多年前一位医者的墓志铭,这句话影响深远,至今仍然闪烁着人文之光。

“治愈”常指身体恢复健康。生活中,具有治愈能力的不只是药物和医者。温暖的话语,默默的陪伴,人间草木、清风明月、高山大川都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里,一些温暖人心、净化心灵的作品也常常治愈我们的心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