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人生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的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因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而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_________①_________。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_________②_________。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藉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_________③_________,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长相,其实是三分皮相,七分心境。很多时候,我们都过于在意外表,而疏忽了对心灵世界的打理。但听过这样一句话:时间会冲刷整容的效果,就像雪堆遇到春阳,渐渐____________……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养出旷日持久的赏心悦目。

三毛曾在书中写道:“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____________,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____________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人如璞玉,书如刻刀。书读多了,其中如明珠一般熠熠生辉的思想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使我们交谈时不落俗套,举手投足间不会庸俗粗鄙。

我们常说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也常说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大抵就是因为丰盈的灵魂会反哺我们的一言一行。

所谓____________,容貌就是一张介绍自己的最直观的名片。衣着干净,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尊重;心宽爱笑,体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谈吐儒雅,彰显的是知识教养程度。愿我们都能保持仪容的得体整洁,保持美好的心情,保持阅读的习惯,活出一个更漂亮的自己。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融化   一纸空文   显在   以管窥天
B.熔化   一纸空文   潜在   一叶窥秋
C.熔化   过眼云烟   显在   以管窥天
D.融化   过眼云烟   潜在   一叶窥秋
2024-01-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3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人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坚韧的品质,因为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正如《论语》中曾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读史以明鉴,前朝灭亡的教训往往给后世深刻的启示。诸如: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 ”一针见血地指出秦国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苏洵在《六国论》中警告统治者“____________ ”,否则国力日渐亏损终至灭亡。
(3)《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近。
(4)王安石《答司马谏议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揭露了保守派思想实质,这也是皇帝决定变法的原因。
2024-01-21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管子曰:“仓廪实而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之矣。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击;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注】①管子,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论积贮疏(贾谊)》)

1.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其畜积足恃                 :通“蓄”
B.大命将泛,莫之     振:通“拯”
C.有勇力者聚徒而     衡:通“横”
D.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罢:通“疲”
2.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这三处是(       
汉之A为汉B几四十C年矣D公私E之积F犹可G哀痛
3.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指懂得、知道,与《师说》的“人非生而知之者”的“知”词义相同。
B.即,指如果,“当与秦相较”的“当”指倘若,如果,二者都表假设。
C.相乘,文中指交互侵袭,与现在数学里的“相乘”含意不同。
D.不足,文中指缺点,与成语“不足为训”的“不足”含意一致。
4.下列对文本一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贼,与《伶官传序》中的“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的“贼”都是指盗贼。
B.被,指遭遇,与《屈原列传》的“被发行吟泽畔”的“被”含意不同。
C.有时,文中指有时间限制,与《巫峡》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中的“有时”的含意不同。
D.饥穰,指饥荒,“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表示进来,两者用法相同。
5.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一开始,作者就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这一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的经典论断。
B.《论积贮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年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提出的要注意积贮的重要论文,文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加强积贮对国计民生的重大意义。
C.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引古证今,理论结合实际,进行正反对照,并以确凿的论据、严密的逻辑,层层深入,把道理说得清楚透彻,有条不紊,令人信服。
D.贾谊在文章中毫不隐讳地书写了当时人民备受饥寒的困苦生活,对统治阶级骄奢淫逸、挥霍无度提出严厉的批判,言辞犀利激切。
6.把文本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2)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
7.本文写了汉初种种让人心惊的社会乱象,明确了积贮贵粟的必要性,作者认为积贮贵粟有什么作用?

材料二:

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亡逃者得轻资也。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chèn)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节选自《汉书·晁错传·论贵栗疏》)

8.下列对文本二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人民之众不汤、禹   不避:不躲避
B.盗贼有所                       劝:鼓励
C.上下相反,好恶          乖:违背
D.今募天下入粟县官             县官:政府、朝廷
9.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这三处是(       
民者A在上B所以C牧之D趋利E如水F走下G四方H亡择也。
10.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捐,指被抛弃,“戍卒叫,函谷举”的“举”表示被攻占,两者用法相同。
B.长,指养育,与《谏太宗十思疏》“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的“长”词义不同。
C.余力,指剩余的力量,多余的精力,词义与“不遗余力”的“余力”相同。
D.人情,文中指人与人的情分。与《报任安书》中的“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的“人情”词义相同。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指在早上,“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的“朝”,两者意义和用法相同。
B.再,指再次,与《六国论》“后秦击赵者再”的“再”意思相同。
C.文采,指艳丽而错杂的色彩,文中形容华丽,与“文采斐然”的“文采”意义不同。
D.交通,指交往,结交,与“叶叶相交通”的“交通”意义不一样。
12.下列对文本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二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论述了重农贵粟对于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安定生活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
B.文本二作者提出“贵粟”是让人民重视农业的根本途径,“贵粟”途径包括富人纳粮封爵、减轻贫民赋税等。
C.文本二认为蓄积多,则民心稳,统治稳固;而要增加蓄积,必须想办法使农民尽心于农业生产。
D.文本二的观点对于扭转“谷贱伤农”的状况是有好处的,对现代社会解决“三农”(指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物轻微易藏,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无饥寒之患。
(2)千里游遨,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14.文本二作者在说明问题时善于运用对比手法阐述观点,文本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对比?
2024-01-2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填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用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模型——冰山模型(见上图),1

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

其次是冰山中间的部分,为什么能力在冰山中间呢?因为它在海面上半隐半浮,有些能力比较容易体现出来,比如沟通能力;2,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拥有这个能力,比如领导力。能力的习得相较于知识和技能更难,但一旦掌握可以迁移。

最后是完全隐藏在海面之下的部分,3,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可以看作天赋,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12-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母亲几乎年年都买水仙,赶上春节前后         开放,暗香         ,照亮沉闷的室内。在户外,顶属杏花开得最早,随后梨花、丁香、桃花,风卷花香,熏得人头晕,昏昏欲睡。小时候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那时尚不知有花粉过敏一说。

等到槐花一开,夏天到了。国槐乃北方人性格,有一种恣意妄为的         之美。相比之下,那淡黄色的槐花开得平凡琐碎,一阵风过,如雨飘落。槐花的香味儿很淡,但悠远如箫声。

……

暴雨似乎来自体内的压力。当闷热到了难以忍受的临界点,一连串雷电         ,青春期的躁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释放。雨一停,孩子冲向马路旁阴沟上,一边螳水一边高叫:下雨啦,冒泡啦,王八戴上草帽啦……


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愀然       浮动       狞厉       震耳欲聋B.悄然       涌动       狞厉       惊天动地
C.悄然       浮动       狰狞       惊天动地D.愀然       涌动       狰狞       震耳欲聋
2023-12-14更新 | 20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常说乡土是精神的原乡,但另一方面却又很难         ,在工业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早早         了与乡土的联系。当我们的孩子只会隔着电脑屏幕偷菜,却分不清四季时令;虽然会弹奏贝多芬的《田园》,却从不曾体会那份宁静与安逸;只知道名校投行,却丝毫不了解一直默默滋养他的乡土中国,那该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我们总说良好的教育是为了开阔孩子的视野,殊不知这个视野应该是双向的,不仅是向上的,是上海纽约,是国际,(     )。只有双向的维度才能构建完整的视野,从而形成全面的认知,发现更多的可能,才不会在一味努力向上的过程中迷失、挫败,不会因为那些所谓的唯一目标而让人生的路越走越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有意识地在文学的世界里为孩子         一个完整的世界,这既是对过去和故乡的追念,又是         给未来的人性人情,在实践儿童文学本土化的同时,也让文学有了自觉的归依和生长。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言行一致       切断       创造       呈献B.知行合一       切断       搭建       呈现
C.言行一致       隔绝       搭建       呈献D.知行合一       隔绝       创造       呈现
2023-12-14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舅姑毁黜以至此。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其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惟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子有何术可导我邪?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获回耗,虽死必谢。君不许,何敢言。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乡人谓之‘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有应者,因而随之,无有碍矣。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望愁泣,若不自胜。毅深为之戚,致书囊中,因复谓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毅又曰: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避。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语竟,引别东去。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其夕,至邑而别其友,月余到乡,还家,访友于洞庭。洞庭之阴,果有社橘。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俄有武夫出于波问,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止路,引毅以进。谓毅曰:当闭目,数息可达矣。毅如其言,遂至其宫。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夫乃止毅,停于大室之隅,曰:客当居此以俟焉。毅曰:此何所也?夫曰:此灵虚殿也。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秀深杳,不可殚言。

然而王久不至。毅谓夫曰:洞庭君安在哉?曰:吾君方幸玄珠阁,与太阳道士讲《火经》,少选当毕。毅曰:何谓《火经》?夫曰:吾君,龙也。龙以水为神,举一滴可包陵谷。道士,人也。人以火为神圣,发一灯可燎阿房。然而灵用不同,玄化各异。太阳道士精于人理,吾君邀以听焉。语毕而宫门辟,从云合,而见一人,披紫衣,执青玉。夫跃曰:此吾君也!至前以告之。君望毅而问曰:岂非人间之人乎?对曰:然。毅而设拜,君亦拜,命坐于灵虚之下。谓毅曰: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千里,将有为乎?毅曰:毅,大王之乡人也。长于楚,游学于秦。昨下第,闲驱泾水右涘,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风鬟雨鬓,所不忍睹。毅因诘之,谓毅曰:‘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以至于此。’悲泗淋漓,诚怛人心。遂托书于毅。毅许之,今以至此。因取书进之。洞庭君览毕,以袖掩面而泣曰:老父之罪,不能鉴听,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公,陌上人也,而能之。幸齿发,何敢负德!词毕,又哀咤良久。左右皆流涕。时有宦人密侍君者,君以书授之,令达宫中。须臾,宫中皆恸哭。君惊,谓左右曰:疾告宫中,无使有声,恐钱塘所知。毅曰:钱塘,何人也?曰:寡人之爱弟,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毅曰:何故不使知?曰:以其勇过人耳。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近与天将失意,塞其五山。上帝以寡人有薄德于古今,遂宽其同气之罪。然犹縻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语未毕,而大声忽发,天拆地裂。宫殿摆簸,云烟沸涌。俄有赤龙长千余尺,电目血舌,朱鳞火鬣,项掣金锁,锁牵玉柱。千雷万霆,激绕其身,霰雪雨雹,一时皆下。乃擘青天而飞去。毅恐蹶仆地。君亲起持之曰:无惧,固无害。毅良久稍安,获自定。因告辞曰:愿得生归,以避复来。君曰:必不如此。其去则然,其来则不然,幸为少尽缱绻。因命酌互举,以款人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妇始楚而,终泣而对曰                 谢:感谢
B.幸齿发,何敢负德                       被:加在……之上,施及
C.获回耗,虽死必谢。                    脱:脱离
D.不能鉴听,贻聋瞽                       坐:坐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和例句中加点的含意相同的一项是(     
例:他日归洞庭,幸勿避。
A.便可白公姥,及时遣归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D.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和例句中加点的含意相同的一项是(     
例:今日辱问于长者
A.秦王坐章台相如B.小学而大遗,吾未其明也
C.秦城恐不可得,徒D.君既若录,不久望君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和例句中加点的含意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
A.今事有急,故来告良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
C.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D.夫赵强而燕弱,而君于赵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和例句中加点的含意相同的一项是(     
例:有应者,因而随之
A.西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B.吾闻二世少子也,不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D.误国祸民,该何罪
6.下列各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又六七里,               ②毅怪视之,殊色也        致书囊中,因复谓曰
④还家,访友于洞庭        ⑤道士,人也                  至前以告之
⑦公,陌上人也,而能急之               ⑧毅良久稍安,获自定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B.①②③/④⑦/⑤⑥/⑧
C.①⑧/②④/③⑥/⑤⑦D.①④/②③/⑤⑧/⑥⑦
7.下列各句中的“焉”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洞庭之阴,有大橘树
A.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
B.然犹縻系于此,故钱塘之人日日候
C.盘盘,囷囷,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D.积土成山,风雨兴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类型和例句的相同的一项是(     
例:望愁泣,若不自胜
A.夫子不千里,将有为乎B.语毕而宫门辟,从云合
C.乃陌上人也,而能D.秀深杳,不可殚言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B.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
C.宁止不避,当如亲戚D.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
10.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洞庭君安在哉
A.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B.子何苦而自辱如是
C.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D.为夫婿所薄,舅姑不念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三个断句的点(     
仪A凤B中C有D儒生E柳毅者F应举G下第H将还I湘滨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第,科举时代指殿试或乡试没考中,也可以是指下等,劣等,文中指科举没考中。
B.社,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
C.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退休,古文中表达官员退休的词有“致仕”“归田”“乞骸骨”“悬车”“告老”“下车”等等。
D.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1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毅考完试后,准备先向老乡告个别后返回家乡湘水之滨,在去告别老乡的路上遇到了貌似牧羊女的龙女。
B.龙女远嫁泾川龙王二儿子,不幸遇人不淑,丈夫逸乐不成器,人品恶劣,公婆溺爱儿子约束不住,龙女陷入叫天天不应的艰难处境。
C.柳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龙女传递信息,在龙女的指示下,从洞庭湖北岸的一棵社橘处,成功地进入了洞庭龙宫,终于不辱使命。
D.钱塘龙王听说自己的侄女被欺负,大怒,不管不顾天命,破天飞去,动静之大,吓得柳毅仆倒在地,惊恐不已。
14.造成龙女婚姻不幸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23-12-0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村BA等民间赛事让更多人看到了群众体育的广阔空间,也感受到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近年来,各地均有村级单项体育赛事开展,不少社会机构也参与其中。

其实,近年来多地都在争先恐后地探索创新体育+的形式,助力全民健身、助推乡村振兴,也让社区运动会的特色越来越鲜明。

在福建明溪县,美丽乡村健康跑活动在连续5年的实践中不断创新,结合产业发展,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在现场增设农产品展示区,借势打响了当地农产品品牌,体育+的经济价值有目共睹。

借助社区运动会的平台,探索体育+的开展形式,也会让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彰显。

在江苏扬州,绿杨新苑社区运动会吸引了众多家庭参与。运动会设置了健康体测区、运动消费区,还同时进行各种项目比拼,搭建起体育惠民、科学健身、社区和谐发展的综合渠道。上海社区健康运动会倡导体育运动与社区治理联动,让人们对社区的感情更进一步,对体育功能的认知更多一度。运动会上,有不少适合在小区里、楼道里进行的运动项目,为居民创造更多健身机会。举办赛事活动,还带动社区自治自理,让健身环境、社区环境变得更好。

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说:我们希望利用好社区运动会这一‘杠杆’,撬动体育组织和健身群众对接和互动,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参与,推动实现‘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办、全社会参与’的生动局面,最终让体育为人民健康筑基,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文中画长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符合逻辑,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12-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瓷器是我们中国的伟大发明,几千年的绚烂历史,恰如唐代杜甫的诗句:穿花蛱蝶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行山阴道上,令人应接不暇。实在说来,这些年市面上有关陶瓷的书籍可谓①缤纷多彩,洋洋大观。但其中写给大众的通俗读物可以说②屈指可数近年来,由于在收藏热、文化热甚至网红经济的裹挟下,坊间也有不少陶瓷鉴赏、收藏等方面的书籍行销问世,但不是③花里胡哨,就是抄抄编编、难得有靠谱实用的普及性读物面世。可以说,这一领域的书籍向来④鱼龙混杂,甚至成为国宝帮觊觎的灰色地盘。

中国瓷器,历史悠久,窑口众多,风格各异,既有时代的超越,也有多种风格的相互启发。回望中国瓷器发展,可谓层峦叠嶂,奇峰迭起。呈现中国瓷器历史,如果用老夫子掉书袋的写法,试图面面俱到,势必会大费周章,读者也是云里雾里,不得要领。有鉴于此,陈克伦的《瓷器中国》,化繁为简,大胆根据釉彩工艺特点将瓷器分成七类,逐一予以阐述,好比给我们打开七间宝库或者七个宝盒,分门别类,⑤如数家珍,让人一目了然。

1.文中标了序号的5处成语有两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换成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长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将它修改正确。
2023-12-0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