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木森的幸福生活

鲁瑛

最美人间四月天。当内蒙古大部分城市已是花团锦簇,不经意间就能嗅到紫丁香浓郁的芬芳时,一场白雪再次覆盖了根河市敖鲁古雅的春天,阿龙山上到处是厚厚的积雪。为了选择水源充足、苔藓丰富、背风向阳的地方,古木森又迁徙了驯鹿点,重新搭建撮罗子,忙碌到很晚。

第二天一大早,古木森一如往常起来喂驯鹿。今年35岁的古木森中等身材,凌乱稀疏的连鬓胡子显出豪爽,眼里、脸上的笑意中透着纯朴和真诚。他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山脉深处,是土生土长的使鹿鄂温克人,与驯鹿一起相伴长大。2009年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古木森在北京做过销售工作,虽然收入颇丰,但他总感觉生活中缺少点什么,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与日俱增。2015年,得知敖鲁古雅开始建设驯鹿引种繁育中心和改良站,古木森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

在外求学和工作了10年的古木森,初到改良站,一时还真有些不适应,好多事要从头学起。他时时提醒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2018年情人节,古木森结婚了,新娘丹妮的奶奶送给他们一份大礼——五头驯鹿。从此,古木森带着丹妮和驯鹿走进森林,开始了饲养驯鹿的新生活。他把驯鹿点选在阿龙山北麓、根河市金河镇金林林场的原始森林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浮躁。

从刚进山时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古木森付出了很多,他认真阅读驯鹿养殖方面的书籍,遇到难题及时请教那些有经验的养鹿老人,就这样,古木森熟悉了驯鹿的采食习性,能诊断驯鹿的常见病并掌握了用药方法。通过仔细观察,古木森还发现每个驯鹿点上都有母鹿丢弃鹿崽的情况。如果鹿崽出生后不能吃上第一口母乳,母鹿就会抛弃小鹿。这让古木森很着急,每当鹿崽出生时,他总是想方设法让它吃上第一口鹿奶,并轻轻拍打小鹿让它发出叫声,以便让母鹿熟悉声音,认领自己的孩子。慢慢地,古木森还发现,母鹿采食回来也是靠气味和声音来识别自己的孩子。这一发现得到中国农科院特种动物研究所专家们的肯定,同时也坚定了古木森饲养驯鹿的信念。他对壮大驯鹿种群充满了信心。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敖鲁古雅和驯鹿文化,古木森注册了抖音账号,很快他便拥有30多万粉丝,600多万的点赞量。自媒体时代,古木森这个驯鹿文化的守护者、小康时代的新青年,迅速遍大江南北。使鹿鄂温克人的生活日常让很多人感到新奇,一些游客开始走进敖鲁古雅,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和山林里的精灵,也有一些网友和古木森一起养鹿。

阿龙山的原始森林,一年有七八个月的时间都在下雪,古木森的世界洁白纯净。他的世界不只有鹿精灵,还有两个可爱的宝贝,一个是他活泼的儿子佳尔塔,一个是高大威猛的黑色藏獒墩墩。墩墩是古木森忠实的向导加保镖,佳尔塔是他的未来与传承。

听,森林里又开始回荡着古木森哎嗨嗨的喊声,不一会,叮叮当当的鹿铃声中,头鹿大白领着一群驯鹿向他飞奔而来。驯鹿簇拥着古木森,在他身上蹭来蹭去,古木森也爱抚地摸摸这头,又摸摸那头,眼里是无尽的温柔,而一旁的墩墩欢快地围着鹿群奔跑。闲暇时光,古木森喜欢打一壶泉水泡茶,画一幅桦树皮画,也常常带着丹妮、佳尔塔和墩墩一起玩耍。古木森的幸福就是这样简单。

常常有人问古木森:你不觉得这样的生活孤单吗?古木森一笑置之。你看,鹿群一回到家,古木森就走进撮罗子里拿来豆饼,4岁的佳尔塔也端着小铝盆和父亲一起穿梭在鹿群中喂鹿,夕阳的余晖洒在人和鹿身上,像流淌着一首欢快的歌。

今年,古木森创办了自己的传媒公司,与乡里的年轻人签约,带领他们一起研究短视频,共同推介家乡和民族文化。他还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给小朋友们讲述鄂温克族的历史文化,教孩子们烤列巴、搭建撮罗子。他坚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片森林,像他一样做驯鹿的守护者。

目前,拥有34头驯鹿的古木森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望着母鹿的肚子一天天变大,公鹿的鹿茸冒出茸头,生活充满期待。想起北漂的生活,古木森感慨地说:兜兜转转走一圈,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也许,我们年轻时都需要出去看看,才知道自己适合哪里!

古木森开着越野车出发了,他要去更换一头种公鹿来优化自己的鹿群。

又一轮朝阳洒落林间……

(有删改)

写于2022.5.1

【注】①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②一般指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族。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描写四月的阿龙山依旧被白雪覆盖的春景,交代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为人物活动提供特定的背景空间。
B.文章介绍了古木森大学毕业后的经历,表明他面对物质的丰盈与精神的空虚最终做出返回家乡的选择是明智的。
C.文章最后以“又一轮朝阳洒落林间”作结,景中含情,这样的艺术处理颇具象征意味,增强了作品向上的力量。
D.古木森与《家》中的觉慧有相似之处,古木森的回乡创业与觉慧的敢于接受新思想,都是他们追求真我的体现。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古木森面对大家的疑惑“一笑置之”的原因。
3.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并确定关键词为“森林”。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模拟预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会稽郡楼雪霁

张继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避难吴越之时。②夏禹坛:夏禹治水有功,后东巡狩至会稽而崩。③西施浦:西施绝代佳人,去世后遭世人非议。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从落雪写起:昨夜,坐落在江畔的会稽城落了一场雪,纷扬的雪花似飞花一般曼妙轻盈。
B.次句照应诗题,写诗人登上城楼远眺,引出远处夏禹坛、西施浦之景,“郢客”则点明诗人身份。
C.颈联写城楼上寒风凛冽,敲打着帘栊,透露着寒意,日薄西山,各种景物也都留下长长的影子。
D.尾联写暮色中的湖山,烛火与雪景辉映,人世的悲欢藏在隐约的烛火之下,让雪景有了烟火气。
2.本诗颔联“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广为后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2024-05-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呼兰河传(节选)

萧 红

我家住着五间房子,祖母和祖父共住两间,母亲和父亲共住两间。祖母住的是西屋,母亲住的是东屋。

这五间房子的组织,除了四间住房一间厨房之外,还有极小的、极黑的两个小后房。祖母一个,母亲一个。

那里边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除了自己家的东西,还有别人寄存的。

那里边是黑的,要端着灯进去才能看见。里边的耗子很多,蜘蛛网也很多。空气不大好,永久有一种扑鼻的和药的气味似的。

我觉得这储藏室很好玩,随便打开哪一只箱子,里边一定有一些好看的东西,花丝线、各种色的绸条、香荷包、搭腰、裤腿、马蹄袖、绣花的领子。古香古色,颜色都配得特别好看。箱子里边也常常有蓝翠的耳环或戒指,被我看见了,我一看见就非要一个玩不可,母亲就常常随手抛给我一个。

还有些桌子带着抽屉的,一打开那里边更有些好玩的东西,铜环、木刀、竹尺、观音粉。这些个都是我在别的地方没有看过的。而且这抽屉始终也不锁的。所以我常常随意地开,开了就把样样,似乎是不加选择地都搜了出去,左手拿着木头刀,右手拿着观音粉,这里砍一下,那里画一下。后来我又得到了一个小锯,用这小锯,我开始毁坏起东西来,在椅子腿上锯一锯,在炕沿上锯一锯。我自己竟把我自己的小木刀也锯坏了。

我在黑屋子里边又碰到了一块木头,这块木头上边刻着花的,用手一摸,很不光滑,我拿出来用小锯锯着。祖父看见了,说:这是印帖子的帖板。

我不知道什么叫帖子,祖父刷上一片墨,刷一张给我看,我只看见印出来几个小人,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花,还有字。

祖父给我印了许多,还用鬼子红给我印了些红的。

不久,这些八百年前的东西,都被我弄出来了。有些是祖母保存着的,有些是已经出了嫁的姑母的遗物,已经在那黑洞洞的地方放了多少年了,连动也没有动过,有些个快要腐烂了,有些个生了虫子,因为那些东西早被人们忘记了,好像世界上已经没有那么一回事了。而今天忽然又来到了他们的眼前,他们受了惊似的又恢复了他们的记忆。

每当我拿出一件新的东西的时候,祖母看见了,祖母说:这是多少年前的了!这是你大姑在家里边玩的……祖父看见了,祖父说:这是你二姑在家时用的……都有了来历。但我不知道谁是我的三姑,谁是我的大姑。也许我一两岁的时候,我见过她们,可是我到四五岁时,我就不记得了。

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的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后园虽然让冰雪给封闭了,但是又发现了这储藏室。这里边是无穷无尽、什么都有,这里边宝藏着的都是我所想象不到的东西,使我感到这世界上的东西怎么这样多!而且样样好玩,样样新奇。

比方我得到了一包颜料,是中国的大绿,看那颜料闪着金光,可是往指甲上一染,指甲就变绿了,往胳臂上一染,胳臂立刻飞来了一张树叶似的。

得了一块观音粉。这观音粉往门上一划,门就白了一道,往窗上一划,窗就白了一道。这可真有点奇怪,大概祖父写字的墨是黑墨,而这是白墨吧。

得了一块圆玻璃,祖父说是显微镜。在太阳底下一照,竟把祖父装好的一袋烟照着了。

这该多么使人欢喜,什么什么都会变的。你看它是一块废铁,说不定它就有用。比方我捡到一块四方的铁块,上边有一个小窝。祖父把榛子放在小窝里边,打着榛子给我吃。

我天天从那黑屋子往外搬着,而天天有新的。搬出来一批,玩厌了,弄坏了,就再去搬。

因此使我的祖父、祖母常常慨叹。

他们说这是多少年前的了,连我的第三个姑母还没有生的时候就有这东西。那是多少年前的了,还是分家的时候,从我曾祖那里得来的呢。又哪样哪样是什么人送的,而那家人家到今天也都家败人亡了,而这东西还存在着。

祖母看见我把从前的东西都搬出来了,她常常骂我:你这孩子,没有东西不拿着玩的,这小不成器的……她嘴里虽然是这样说,但她又在光天化日之下得以重看到这东西,也似乎给了她一些回忆的满足。

(有删改)

文本二:

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也许又有人觉得《呼兰河传》好象是自传,却又不完全象自传。但是我觉得正因其不完全象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象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象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摘编自茅盾《呼兰河传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开头对储藏室环境和气味的描写,既表现了储藏室长久未被打开的状态,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家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
B.文本一写“我”拿着木头刀和观音粉乱砍乱画,用小锯毁坏东西,不停尝试新事物,这符合文本二中的“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
C.文本一中“胳臂立刻飞来了一张树叶似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颜料在“我”胳臂上的变化,符合“我”充满趣味想象力的视角。
D.文本一中祖母看到“我”从储藏室里搬从前的东西的表现和前文祖父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显出祖父对我的纵容和爱护。
2.文本一中画波浪线句的叙述视角发生了怎样的转换?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3.文本二中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为什么说《呼兰河传》是“叙事诗”,是“凄婉的歌谣”。
2024-05-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东坡八首·其四》

宋·苏轼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注]①针水:稻种发芽后,其尖如针,露出水面;②筐筥:盛物之器。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毛空”“针水”两句,描绘春雨细密,农夫相语稻针已出,表达了作者对风调雨顺的期盼。
B.第六句写出了秧苗的挺拔葱茏,一个“举”字与周邦彦的“一一凤荷举”有异曲同工之妙。
C.舂好新稻,入锅便兹,米粒洁白如玉,而自己之前所领的官家陈米色泽暗红,食之如同泥土。
D.本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同为描写劳动的诗,两诗的后几句均表达了对尸位素餐者的批判。
2.本诗序中提及作者在黄州种田的实况:地荒天旱、精力殆尽,因此寄希望于来年丰收“可忘其劳矣”。全诗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忘其劳”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白雪楼

李攀龙

伏枕空林积雨开,旋因起色一登台。

大清河抱孤城转,长白山邀返照回。

无那嵇生成懒慢,可知陶令赋归来。

何人定解浮云意,片影瓢摇落酒杯。

【注】①李攀龙(15141570):明代著名文学家,后七子之首,白雪楼系其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隐居时所筑别业,取阳春白雪之意以名。②长白山:地处山东邹平南,章丘与淄博市之间,因山中常年云气缭绕而得名。③懒慢:懒惰散漫,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又纵逸来久,情意做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伏枕四望,林间一片细雨空蒙,顿觉精神大作,于是决定登台览胜,不仅交代了写作的相关背景,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颔联炼字精妙,“抱”与“邀”运用比拟手法,展现了眼前水山相依、日影返照的美丽风光,语言灵动传神,画面富有生气。
C.颈联诗人以魏晋名士嵇康、陶渊明作比,点出自己与他们二人有着完全相同的精神气质和人生选择,委婉表达了其独特的志趣和追求。
D.本诗选取“空林”“浮云”“大清河”“长白山”极具画面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审美体验。
2.清代学者钱谦益《虞山诗约序》云:“古之为诗者,必有深情蓄积于内。”你觉得本诗蓄积着哪些“深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绿肥红瘦

孙犁

宋高宗绍兴二年季春的一天上午,南宋都城临安的一个幽静的寓所里,四十九岁的李清照看着自己刚刚书写的“绿肥红瘦”四个字发呆。右边的“绿肥”要比左边的“红瘦”字体大、笔画粗,李清照似乎觉得这样才协调且完美。

建炎三年,丈夫赵明诚在建康病逝后,李清照开始居无定所,一直紧紧追随着高宗的足迹躲避着金兵的凶猛追杀。从建康出发,到镇江,到越州,到明州,到舟山岛,到台州,到温州,最后到达杭州,高宗跑到哪里,李清照就追到哪里。高宗是中原百姓心中的真命天子,不是金兵想追杀就能追杀到的。李清照和许多的百姓一样,坚信只要盯得住高宗的行踪,跟得上高宗的步伐,就不可能被金兵追杀到。她的身体看上去非常柔弱,可精神却不柔弱。她的内心始终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她:还有该做的大事没有完成。她追随高宗来到杭州后,高宗将杭州改为了临安府,变成了南宋的都城。李清照终于不用再颠沛流离了,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此时,她真的感到太累了,精神上也有些支持不住了。

李清照正在端详“绿肥红瘦”时,她的弟弟李迒来看她。看到姐姐面前的“绿肥红瘦”,他差点儿将“知否知否”说出声来。他驻足片刻,声音沙哑地说:“真没想到姐姐能一路闯过来!”

李清照看了弟弟一眼,然后斟满了两杯酒,说道:“忘了姐姐是一个爱酒的女人?来,陪我干一杯。”

杯子一响,两人一饮而尽。

李清照大笑道:“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好酒!”

绍兴二年仲夏的一天上午,临安城内张汝舟府的一个房间里,李清照看着自己刚刚书写的“绿肥红瘦”四个字入神。右边的“绿肥”和左边的“红瘦”无论是字体大小,还是笔画粗细,都没啥区别。时间仅过了一个多月,她就觉得这样才协调且完美。

李清照住进临安城后,立即静下心来继续整理《金石录》,完成赵明诚生前未竟的心愿。她和赵明诚一生都致力于金石文物的收集与整理,让她刻骨铭心的是,她和赵明诚苦心收藏的金石文物,有十五车在靖康二年十二月的青州战火中化为灰烬,有十五车在建炎三年十二月的洪州战火中化为灰烬。两次损失虽然都非常严重,但她来到临安,仍然保留着一部分比较珍贵的金石文物,包括蔡襄的《赵氏神庙帖》《进谢御赐书诗卷》、几十轴从汉代到唐代的石刻副本、十几件夏商时期的鼎等。其中,《进谢御赐书诗卷》被称为“蔡氏帖”,上面有米芾的题跋。这些收藏无不凝结着她和赵明诚的心血。来到临安不久,朝廷官吏张汝舟就向李清照发起了猛烈的感情攻势,说他早就倾慕于她,非常同情她的不幸遭遇,发誓要与她牵手后半生,真心真意地照顾她。李清照被张汝舟的真情打动,她带着自己和赵明诚共同收藏的金石文物,走进了张汝舟府。

李清照正在端详着“绿肥红瘦”,张汝舟悄悄走了进来。看到李清照面前的“绿肥红瘦”,他不由想起了“知否知否”,脸上浮起笑意,道:“真没想到你能嫁给我。”

李清照看了张汝舟一眼,然后倒了两杯龙井,说道:“我是个爱茶的女人,喜欢生活得有滋有味。来,陪我品一杯。”

李清照端起杯美美地品了一口,说道:“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好茶!”

绍兴二年孟秋的一天上午,南宋都城临安的一个幽静的寓所里,李清照看着自己刚刚书写的“绿肥红瘦”四个字正在沉思。右边的“绿肥”要比左边的“红瘦”字体小、笔画细,李清照似乎觉得这样才协调且完美。

李清照嫁给张汝舟后,没过多久她所带过来的金石文物就失窃了,其中包括最为珍贵的“蔡氏帖”。可让她没想到的是,盗窃人竟然是她的现任丈夫张汝舟。原来,张汝舟并非真的倾慕于她,是听说李清照和赵明诚收藏有价值不菲的金石文物,于是用甜言蜜语将她骗到了家。

李清照把这些金石文物看得比她的生命还重要,要求张汝舟尽快返还。可张汝舟不但拒不返还,还要将剩下的金石文物全部攫为己有。李清照忍无可忍,一纸诉状请求官府判决离婚。张汝舟威胁说,朝廷规定妻子状告丈夫,即使被判离婚也要入狱两年。李清照说,我若怕入狱,就不是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李易安。吏部侍郎綦崇礼接到李清照的诉状后,很快查清张汝舟不仅盗取了李清照的金石文物,还靠虚报参加科举次数以“特奏名”资格得官。高宗得知后大怒,立即革除张汝舟的官职并发配到柳州,而李清照被免除入狱。

李清照正在端详着“绿肥红瘦”,弟弟李迒又来看她。看到姐姐面前的“绿肥红瘦”,感觉与百日前的那幅有着明显的区别。他驻足良久,哽咽着说:“真没想到,姐姐真的把张汝舟告倒了!”

李清照看了弟弟一眼,然后斟满了两杯酒,说道:“忘了姐姐是一个爱赌的女人?来,陪我干一杯。”

杯子一响,两个人都一饮而尽。

李清照大笑道:“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好酒!”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标题源自经典的古典文学意象,作者赋予了”绿肥””红瘦”以新的内涵、饶有趣味。
B.小说切入角度巧妙,以人物的三次”书写”组织情节,集中紧凑,同中见异,颇具匠心。
C.小说以类国画技法中的“工笔”塑造人物,鲜活生动,注重作品立意深度挖掘,引人思考。
D.小说使用比喻、象征、照应、引用等手法,叙述典雅,彰显了作者的艺术追求,富有美感。
2.小说中出现的“爱酒”“爱茶”“爱赌”,有什么寓意?请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3.作家曹文轩认为“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是说文学能帮助读者形成合理正确的价值判断。请结合小说中的李迒、张汝舟、綦崇礼,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2024-04-0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李

徐志摩

他有文才吗?不,他作文课学那《平淮西碑》的怪调子,又写的怪字,看了都叫人头痛。可是他的见解的确是不寻常?也就只一个怪字。他七十二天不剃发,不刮胡子;大冷天人家穿皮褂穿棉袄,他秃着头,单布裤子,顶多穿一件夹袍;你见过他的算草本子没有,那才好玩,代数、几何,全是一行行直写的,倒亏他自己看得清楚!总而言之,一个字,老李就是怪,怪就是老李。

他整天整夜在想的就是两件事:算学是一件,还有一件是道德问题——怎样叫人不卑鄙有廉耻。在他看来,从校长起一直到听差,同学不必说,全是不够上流,全是少有廉耻。

老李一翻开算学书,就是个活现的疯子,他不是骂算数教员胡乱教错了,就说温德华斯的方程式根本有疑问,他自己发明的强得多简便得多,为什么做学问这样高尚的事情都要学外洋,总是奴从的根性改不了!拍的又是一下桌子!

有一次他在演说会里报名演说,他登台的时候(那天他碰巧把胡子刮净了,倒反而看不惯),大家使劲地拍巴掌欢迎他,他把右手的点人指放在桌子边,他那一双离魂病似的眼睛,盯着他自己的指头看,尽看,像是大考时看夹带似的,他说话了。我最不愿意的,我最不赞成的,我最反对的,是——是拍巴掌。一阵更响亮的拍巴掌!他又说话了。兄弟今天要讲的是算学与品行的关系。又是打雷似的巴掌,坐在后背的叫好儿都有。他的眼睛还是盯住在他自己的一个指头上。我以为品行……一顿。我以为算学——又一顿。他的新修的鬓边,青皮里泛出红花来了。他又勉强讲了几句,但是除了算学与品行,谁都听不清他说的是什么。最后一阵霹雳似的掌声,夹着笑声,他走下了讲台,向后面那扇门里出去了。散了会,以后人家见他还是亚里斯多德似的,独自在走廊下散步。

老李现在做他本乡的高小学堂校长了。老李回家来不到几天,东阳县的知事就派人来把他请进城去。他初次见官的成绩很不坏,想不到他倒那样的开通,那样的直爽,那样的想认真办事。他要我帮忙——办开民高小?我做校长?他说话倒真是诚恳。孟甫叔父怎么能办教育?他自己就没有受什么教育,还有他的品格!抽大烟,侵吞学费;哼,不要说公民资格,人格都没有,怎么配当校长?怎么配教育青年子弟?难怪地方上看不起新开的学堂,应该赶走,应该赶跑。可是我来接他的手?我干不干?我不是预定考大学预科将来专修算学的吗?要是留在地方上办事,我的学问也就完事了。我妈倒是最愿意我留在乡里,也不怪她,她上了年纪,又没有女儿,常受邻房的呕气,气得肝胃脾肺肾轮流的作怪,我要是一出远门,她不是更没有主意,早晚要有什么病痛,叫她靠谁去?可是做校长?校长得兼教修身,顶要紧就是品格,校长的品格,就是学堂的品格。我主张三育并重,德育,智育,体育,——德育尤其要紧,管理要从严,教育,小学教育尤其是根本,我不来办难道还是让孟甫叔父一般糊涂虫去假公济私不成,知事说的当仁不让……

“娘的话果然不错。”娘说孟甫叔父混号叫做笑面老虎,不是好惹的,果然有他的把戏。整天的吃毒药,整天的想打人家的主意。真可笑,他把教育事业当作饭碗,知事把他撤了换我,他只当是我成心抢了他的饭碗——我不去问他要前任的清帐,已经是他的便宜,他倒反而唆使猛三那大傻子来跟我捣乱。怎么,那份祭产不归念书的,倒归当兵的;一个连长就会比中学校的卒业生体面,真是笑话。幸亏知事明白,没有听信他们的胡说,还是把这份收入判给我。我倒也不在乎这三四十担粗米,碰到年成坏,也许谷子都收不到,就是我妈倒不肯放手,她话也不错,既是我们的名分,为什么要让人强抢去。猛三他那傻,想了真叫人要笑,跑了几千里地,祭产没有争着,自己倒赔了路费,听说他昨天又动身回广东去了。他自己家庭的肮脏,他倒满不知道,街坊谁不在他的背后笑呵,——真是可怜,蠢奴才,他就配当兵杀人!那位孟甫老先生还是吃他的鸟烟。我倒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好主意!

……

操场上发生了惨剧,一大群人围着。踏烂的草地上横躺着两具血污的尸体。一具斜侧着,右手里还擎着一柄半尺长铄亮的尖刀,上面沾着梅花瓣似的血点子,他原来生相粗恶,如今看了更可怕了。他是猛三。老李在他的旁边躺着,仰着天,他的情形看的更可惨,太阳穴,下颏,脑壳,两肩,手背,下腹,全是伤处,他睁着一双大眼,口也大开着,像是受致命伤以前还在喊救命似的,他旁边伏着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拉住他一只石灰色的手,在哽咽地痛哭。

知事说,冤有头,债有主,这两条新鲜的性命,死得真冤,老李更可惜,好容易一乡上有他一个正直的人,又叫人给毁了,真太冤了!眼看这一百多的学生,又变了失奶的孩子,又有谁能比老李那样热心,勤劳,又有谁能比他那高尚的品格?孟甫真不应该,他那暗箭伤人,想了真叫人痛恨,也有猛三那傻子,听他说什么就信什么……

老李没有娶亲,没有子息;没有弟兄,也没有姊妹;他就有一个娘,一个年老多病的娘。他死了。他娘滚在鲜血堆里痛哭他;回头他家里狭小的客间里,设了灵座,早晚也就只他的娘哭他,现在的骨头已经埋在泥里,一年里有一次两次烧纸锭给他的——也就只他的——老娘。

(选自《轮盘小说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李整天关注算学和道德,这内容串联了整个故事情节,也为后文老李的悲剧遭遇埋下了伏笔。
B.老李报名参加演讲,多次赢得掌声,这其中既有观众的喜爱之情,也包含作者的揶揄之情。
C.孟甫人品低劣、没受过教育,竟然还当了开民高小校长,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当时的社会风气。
D.“争祭产”的情节和“知事”这个人物,既交代时代背景,又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
2.小说开篇直接描写人物,突出老李“怪”的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3.小说在叙事视角上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3-2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银川一中、昆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曹东谷韵

谢枋得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

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

此日识公知有道,何时与我咏游仙。

不为苏武即龚胜,万一因行拜杜鹃

【注】①谢枋得,南宋末年爱国诗人。②龚胜,汉哀帝时光禄大夫,王莽篡汉后,拒不应聘,绝食而死。③拜杜鹃,表示对国家、君主的忠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明“纲常”在作者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此处的“纲常”可指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B.颔联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唱一曲正气歌。
C.根据颈联内容及酬和诗特点,可以推测出诗人朋友曹东谷可能是一位游仙论道的高人。
D.本诗意绪慷慨激昂,语言清新淡远,朴直而有韵致,言为心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2.《宋史》评价谢枋得“以忠义自任”,请分析这种忠义在此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浩歌

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注]①王母:传说中的西王母,传说她栽的仙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实。②彭祖:道教神仙,以长寿著称。③屈卮:一种有把的酒盏。④丁都护:刘宋高祖时的勇士丁旿,官都护。王琦注云:“唐时边州设都护府……丁都护当是丁姓而曾为都护府之官属,或是武官而加衔都护者,与长吉同会,纵饮慷慨,有不遇知邑之叹。”⑤卫娘:原指卫后,传说她发多而美,深得汉武帝宠爱。⑥刺促:烦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不蹈袭故常,而是想象天帝派天吴移来海水,从虚处落笔,雄奇诡谲。
B.五六句诗人写骑着名贵的“连钱骢”徜徉于美丽的春景之中,意在彰显其地位显赫。
C.诗人用“丁都护”“平原君”的典故来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抒发了愤世嫉俗的情怀。
D.“漏催”句中的“咽”字生动传神,铜壶滴漏,声音幽细,将诗人内心的情感委婉传出。
2.有人评价本诗“行文的回环曲折与感情的起落变化相适应,达到了艺术上的完美统一”。请对此观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晚野望

陈玉树

余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

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

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入稻田。

满地哀鸿听不得,江淮何处是丰年?

【注】①陈玉树,字惕庵,后更名玉澍,江苏建湖人,晚清爱国诗人,以优贡生中光绪戊子科举人,拣选知县。②罛(gū):一种大鱼网,③江淮:长江和淮河流域,古时多水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主要写秋野望中所见:着意渲染的是江淮水患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寄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周褙。
B.首联由近及远,上句写余霞,暮云红映,色彩绚丽,下句写村舍,炊烟寥落,一片旷野荒村,两句反差强烈。
C.颈联正面写灾情:有人讨饭,但蓬门紧闭,茅屋空无一人;水田里不见割稻的农人,却只见渔夫在张网捕鱼。
D.最后一句反问,激越悲怆,从眼前到江淮,由点到面,表现灾区地域之广,表达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谴责。
2.本诗和李商隐的《锦瑟》都写到了“沧海月”,试分析这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作用。
2024-02-28更新 | 3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