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所先后”出自《大学之道》,可理解为做人做事知道什么为先,什么为后。这句话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启迪。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元)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徐再思:生卒年不详(约1320年前后在世),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元代散曲作家。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采用散曲常见的鼎足对形式,凝练集中,既点明了时间、环境,又照应了题目,更为此曲奠定了愁思的感情基调。
B.以“夜雨”为题,通篇却不着“雨”字,而是从听觉入手,给秋以声,给芭蕉以愁,“一声”“一点”写出秋雨连绵不断的情状。
C.“落灯花棋未收”,从视觉角度渲染乡愁。雨夜独自摆弄棋局以排遣愁闷,化用宋诗赵师秀的《约客》却又翻出新意。
D.“叹新丰逆旅淹留”,借唐代马周之典而自叹,马周未登第时与众不同,常逆势而行,曾在新丰停留时受人冷遇。
2.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在一次古诗词欣赏的读书会上,有指导老师说此曲体现了散曲明白直朴的特点。就此,请你结合曲词为这首散曲写一则短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

(日)芥川龙之介

那是我就读中学四年级时的事。那年秋季,学校举办三夜四天的毕业旅行,预定游览日光到足尾那一带。学校颁发的油印纸注意事项中,明记着:上午六点三十分在上野车站候车集合,六点五十分发车。

当天,我顾不及吃早饭就冲出家门。从我家到上野车站,搭电车不须二十分钟即能抵达。明知不会迟到,却仍心焦气躁。天空布满乌云,今天实在是很冷。电车总算驶来了。在拥挤不堪的车厢中,我好不容易才抓到一个吊环,接着有人在身后敲打我的肩膀。我慌忙回过头。

早。

原来是能势五十雄。能势跟我毕业于同一小学,又同时升上同一中学。成绩平平,没有特别拿手的科目,也没有特别棘手的学科。不过,他却很擅长一些小事,例如流行歌曲,只要耳闻一遍,即能当场重复歌曲的旋律。因此每逢毕业旅行或其他野外活动,全体在外宿泊时,当天夜晚他一定会得意洋洋地展现他的特技。吟诗、单口相声、口技、变戏法,可说无所不能。不仅如此,他的动作与表情,有种独特的能令人不由自主发噱的言外之妙。所以他在同学之间极有人缘,在教师们之间也广受好评。

就这样闲聊着时,电车到站了。

大概时间还早,聚集地点只来了二三个同学。大家彼此先互道过早安,再争先恐后抢夺候车室内的木凳子坐。然后就是老样子,兴致勃勃地聊起天来。几个都是年纪相仿且习惯以老子来代替这个自称的家伙。这几个习惯自称老子的家伙,口沫横飞地聊着旅行的预定计划,谈着同班同学的糗事,甚至批评起教师们的不是。

阿泉那小子很诡,他有教师用的教科书,所以他说他上课从来没有预习过。

平野更诡,那小子在考试时,都把历史的年代抄在指甲上作弊。

说得也对,连老师都诡。

聊来聊去,没有一则好话。过一阵子,能势批评起坐在他邻座一个看似工匠、正在阅读报纸的男人,说他脚上的鞋子像开口雷。那个男人的鞋子不但整体失去光泽,且鞋尖又开了个破洞。

有道理,正是开口雷。众人爆笑不已。

于是,其他人也沾沾自喜地物色起进出候车室内的各式各样人物,一一品头论足着该人的一切。恰好我们之中没有一个对于这种事情会感到心虚的乖乖牌学生,其中更以能势的形容最为尖酸刻薄,且最具诙谐感。

能势,能势,你看那个老板娘!

呵,她的脸就像鼓起肚子的河豚。

那边那个戴红帽子的运货员,好像什么的,喂,能势,你看!

那小子是卡尔五世

闹到最后,竟变成能势一个人专门负责诽谤的任务。

此时,有人发现时刻表前站着一个怪异的男人,正在查阅蝇头小字般的数字。那个男人穿着一件黑紫色的西装,下半身是灰色粗条纹的长裤,包裹着一双瘦巴巴像体操时用的球竿的脚。头上戴着一顶老式的黑色宽檐呢帽,呢帽下露出斑白头发,看来是个年纪已过半百的男人。不过,他脖子上缠着一条黑白方格花纹的围巾,腋下夹着一根鞭条般的紫竹长杖。无论是他身上的服装,或是他的气氛,均像是有人从杂志剪下插图,再将其搁放在此候车室的人潮中似的。

我们这票人中有个家伙像是庆幸找到新的发泄对象般,忍俊不禁耸动着肩膀,笑着拉住能势的手说:喂,那人怎样?

众人同时望向那个怪异的男人。男人微微挺起胸往后仰,从背心口袋中掏出一个绑着紫色绦带的镍制大怀表,仔细对照着怀表与时刻表上的数字。我望见那男人的侧脸时,随即认出他是能势的父亲。

可是,当时那几个家伙,无人知道此事。众人均兴致勃勃地望着能势,等待能势会想出什么适当的形容词来戏谑此滑稽的男人,并已准备好听后的笑声。我差点就脱口说出:

那是能势的老爸耶!

就在这时,能势开口了。

那小子吗?那小子是个伦敦乞丐

理所当然,众人同时发出爆笑。有人甚至故意模仿能势父亲的动作,往后仰再装作掏出怀表的样子。我见状,情不自禁低下头。因为当时的我,实在没有勇气去观看能势的表情。

瞧,瞧他那顶帽子。

古玩店的?

古玩店恐怕也找不到。

那,是博物馆的。

众人又大笑一团。

阴霾的候车室,昏暗得像是日暮后。透过这昏暗的帘幕,我悄悄地注视着那个伦敦乞丐。不巧,外面可能已出薄日,一道狭长的亮光,自高耸的天花板上的天窗,茫茫然斜射下来。能势的父亲,正处于那道亮光中。四周,所有的物体都在动。无论视线所及的,或视线所不及的,都在动。而且此动片,竟化成无声静寂的世界,白雾般地笼罩着候车室这个庞大的建筑物。唯独能势的父亲,纹风不动。这个身穿与现代离谱的服装,本身更与现代绝缘的老人,在这个眼花缭乱的动态人群洪水中,将一顶超脱现代的黑色宽檐呢帽靠后戴着,并将一个绑着紫色绦带的怀表搁在右掌中,依然故我地像一尊抽水机般伫立在时刻表前……

日后,我不着痕迹地探听,才得知当时任职于大学药房的能势的父亲,因想在上班途中顺路看一眼儿子跟同学一道启程毕业旅行的模样,故意瞒着儿子特意赶到候车室来的。

能势五十雄,中学毕业后不久,即罹患肺结核,撒手尘寰。在学校的图书馆举行他的追悼会时,站立在戴着学生帽的能势遗像前朗读追悼辞的,正是我。

你,是个孝子。我在悼辞中,加上这么一句。

(有删改)


[注]①卡尔五世: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②伦敦乞丐:穿着类似绅士的乞丐。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插叙部分介绍能势的特技和引人发噱的言行,为下文他在候车室的言行作铺垫。
B.文中的学生肆意取笑和评价他人,体现了这群学生口无遮拦、年少轻狂的特点。
C.能势的父亲衣饰过时,搭配怪异,行为板滞,这使他成为中学生取笑的对象。
D.“我”差点说出能势的父亲,是想阻止戏谑行为,这表明“我”与众人有本质不同。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和鲁迅的《祝福》都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既是其中的人物,又是叙述者,隐含着作者的态度与观点。
B.本文和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形象都是不完美的,这使父亲的形象更真实,有助于表现真挚、感人的父爱。
C.在戏谑父亲时,没有描写能势的表情,这是不写之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增强了小说的张力。
D.“所有的物体都在动”与“唯独能势的父亲,纹风不动”形成对比,意在表现父亲与世界的格格不入。
3.环境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承担着多重功能。请分析画线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4.现代文阅读Ⅰ论及利用“矛盾”制造模糊效果的艺术手法,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也运用了这种艺术手法,请结合小说相关内容分析。
2024-02-27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异想天开常用来批评不切实际的想法;然而,有人认为,异想天开是激发人们改变现实的动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22更新 | 2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命运与共的大船上,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2)“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如果人为阻断江河的流入,再大的海,迟早都有干涸的一天。

以上两句话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包容合作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的《五石之瓠》启示我们:万物皆有其用,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3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一书中曾说: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

这段话充满智慧,启迪人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史铁生话语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春,字泰宇,同州人。万历二十八年举于。历刑部主事,励操行,善谈兵。天启二年,辽东西尽失,廷议急边才,擢山东佥事,永平、燕建二路兵备道。时大军屯山海关,永平为孔道,士马络绎,关外难民云集。春运筹有方,事就理而民不病。累转副吏、参政,仍故官。

崇祯元年,改关内道。兵部尚书王在晋惑浮言,劾春嗜杀,一日枭斩十二人。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在晋复劾其通阉克饷,遂削籍,下法司治。督师袁崇焕言春廉惠,不听。御史李炳言:“春疾恶过甚,为人中伤,夫杀之滥否,一勘即明,乞免提问。”不从。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三年正月,永平失守,起春永平兵备参议。因言兵事不可预泄,乞赐陛见,面陈方略,帝许之。既入对,帝数称善,进春参政。已而偕诸将收复永平诸城,论功加太仆少卿,仍莅兵备事,候巡抚缺推用。永平当兵燹之余,闾阎困敝,春尽心抚恤,人益怀之。

四年八月,大清兵围大凌河新城,命春监总兵吴襄、宋伟军驰救。九月二十四日渡小凌河。越三日次长山,距城十五里,大清兵以二万骑来逆战。两军交锋,火器竞发,声震天地。春营被冲,诸军遂败,襄先败,春复收溃众立营。时风起黑云见,春命纵火,风顺火甚炽。天忽雨反风,士卒焚死甚众。少顷雨霁,两军复鏖战,伟力不支亦走。春及参将张洪谟、杨华征,游击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执,部卒死者无算。诸人见清太宗文皇帝皆行臣礼,春独植立不跪。至晚,遣使赐以珍馔。春曰:“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遂不食。越三日,复以酒馔赐之,春仍不食,守者恳劝,感太宗文皇帝恩,始一食。令剃发,不从。居古庙,服故衣冠,迄不失臣节而死。

当春未死时清有议和意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朝议虽不从,而有司系其二子死于狱。

(选自《明史·张春传》,有删节)

1.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当春未死时/清有议和意/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
B.当春未死/时清有议和意/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
C.当春未死时/清有议和意/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
D.当春未死/时清有议和意/春为言之于朝/朝中哗然诋春/诚意伯刘孔昭遂劾春降敌不忠/乞削其所/授宪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纪年。文中“万历二十八年”是用帝王年号纪年。
B.乡,即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由各县知县主持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C.关内,文中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亦用来泛指关口以内的地方,如函谷关以内。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用来指房屋建筑,乡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间。
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春体恤百姓,深受爱戴。关外难民云集,他从不扰民,后遭弹劾,百姓为他诉冤;永平街巷毁于兵火,他尽心安抚百姓,百姓越发怀念他。
B.张春善于兵事,临危受命。辽东辽西尽失,形势危急之下,他被起用为兵备参议,面君陈述方略被认可;永平失守,他带领诸将收复失地,凭借能力升为巡抚。
C.张春忠于国家,守志不屈。大凌河之战中,军营被冲,诸军溃败,张春率领剩余兵众立营再战;被俘后不下跪不剃发,最终守节而死。
D.张春屡遭弹劾,令人同情。受谣言蛊惑,王在晋不察实情,两次弹劾他,使张春下狱受审;兵败被执尽忠至死,刘孔昭弹劾他,致他两个儿子死于狱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法司言春被劾无实,乃释之。
(2)忠臣不事二君,礼也,我若贪生,亦安用我?
2024-01-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梅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测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树的枝头鲜花盛开,绿叶葱翠,一阵风吹过,清脆悦耳,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

树根埋在地下,朴实无华,寂静无声,但古人造字时却叫它“本”。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4-01-14更新 | 283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华夏中学是近几年新建的一所中学,随着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用水用电量日趋增加,但“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全校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号召全校师生以实际行动开展节约能源活动。

请你以华夏中学的学生李华的身份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

要求:①以“节约能源倡议书”为题; ②至少提出三条切实可行的节约能源的做法;③不少于900字;④基本符合倡议书的文体格式。

2024-01-11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梅州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10月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