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6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文章探讨了“学习困难”的多维成因及应对策略。材料一从医学和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学习困难的定义、成因及干预方法,强调综合评估的重要性。材料二指出对学习困难的认知不足,呼吁科学干预。材料三提醒家长不要过度依赖“学习困难”门诊,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整体来看,文章呼吁多方合作,科学理性地应对儿童学习困难问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作为一位从事心身医学和精神医学的专科医生,我是这样看待学习困难的。首先,它应被视作一个症状,是一个综合征,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一个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对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儿童进行原因分析,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治疗,这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学习困难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现象,概念最初来源于教育学。随着精神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近30年的不断进步,学习困难被细化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狭义上是指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包括特定的阅读障碍、特定性拼写障碍、特定性计算技能障碍等;广义上还包括有适当学习机会的儿童,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存在障碍。

③需要强调的是,学习困难以成绩低下或者不理想为主要表现,但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环境因素。与国外不同,在国内环境下,家庭经济条件对学习困难发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儿童的家庭不和睦、矛盾冲突多,父母对儿童或过于骄纵溺爱,或过于严苛,都有可能导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这些环境因素尤其影响儿童语言发育。二是心理因素。国内有调查显示,导致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占比高达87.8%,包括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精神心理疾病以及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策略问题。三是素质因素,包括遗传、不良气质、智力结构和神经心理功能的缺陷等。

④学习困难是涉及多个学习技能的综合结果。例如,做算术不仅仅是计算技能,还包括阅读理解,结果的表达还要涉及书写技能。整体的学习困难如何做具体归因和干预,就需要家长、老师在医生的协助下,更全面、细致地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一步来说,我们医生和教育工作者要识别出真正的学习困难,包括上述广义和狭义的学习困难,也要鉴别和排除那些生长发育阶段带来的学习上的不够好,或是那些由于情绪、心理、社会等问题导致不能将精力充分投入到学习中所带来的学习成绩相对落后。

⑤家长们也要尊重老师们的评价和判断。当前,国内并没有一个标准化的学习成就测验法,但研究表明,任课教师对学习成绩和技能水平的评价准确度相当高,一致性相关达到了0.85因此,教师评定结合学业考试成绩来评价儿童的学习成就,是一个有用的经验评估法。可以观察学生的作业本,通过比较各学科、各时期的作业本,了解孩子哪里没学好、什么时间没学好。还有一些孩子学习困难是因为家长不停地布置作业和补习,导致孩子天天处于压力中,产生拖延症,从而影响学习。

⑥最后,我们再判断和归因孩子是不是某种特殊的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比如有特定的阅读障碍的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出现对词语和句子的省略、替代、歪曲或添加单词和词组,朗读时可能错行或者重读同一行。有特定的计算障碍或者拼写障碍的孩子,可能表现为写字漏笔画等。这时,就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⑦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发育是循序渐进的,相应学习技能的提高也要顺其自然。

——节选自李清伟文章(《光明日报》,2022817日)

材料二:

①学习困难到底是个什么病?据医生在媒体采访中的说法,学习困难是一个在很多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孩子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良的结果。孩子学习困难,除了家庭教育的原因外,还可能由各种神经发育问题、情绪和精神心理障碍、文化和环境不利因素等所造成。

②可以说,这些基础观点和认识,大有为学习困难正名的效果,让我们以更加严肃和科学的态度来正视这件事。也只有将教养不当、神经发育缺陷、心理情绪问题等视作孩子真切的困境,才有可能导向科学的干预和改变。从某种程度来说,无论对父母还是社会,这都是一堂迟到的补习课。

③相比心理情绪、家庭教育等原因导致的学习困难,由神经发育问题造成的读写障碍、数学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因为所涉人群少,他们的困境也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也就很难谈及理解和接纳。拿读写障碍人群来说,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相关课题组2014年发布的调查报告,当年我国小学生读写困难的发生率约在11%。以此比例推算,有1000万左右小学生受到了读写困难的困扰。

④困境的隐形下,是被误解和歧视的日常,以及更为坎坷艰辛的成长。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个人和家庭的自救固然必要,但又不可避免受制于家庭的认知水平和经济能力。更为根本的或还是需要社会构筑支持体系,关注这个弱势群体,打捞起这些孩子。

(光明网评论员)

材料三:

①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预约火爆,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孩子学习困难,家长寻求专业医学帮助本无可厚非。从报道中不难发现,学习困难门诊是对孩子进行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康复训练,但人们过度迷信这一方法,就可能出现以下问题:将孩子学习困难视作一种病症,对其进行专门治疗是否完全科学?在药物效果有限的情况下,这会不会引起家长的过度恐慌,使儿童产生认知偏差?学渣学霸的成功个案,是否值得家长们广泛推崇,又是否会制造新的教育焦虑?而家庭教育究竟该如何接住一个偏离标准的孩子?

②学生学习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现象,其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在教育心理学中,一般将特殊需要儿童分为超常儿童、智力落后儿童、感官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情绪或行为障碍儿童等几类,其中后4种儿童,都属于学习困难的潜在群体。此外,外在环境也有可能造成儿童的学习困难,比如学校环境太紧张造成的适应障碍,社会竞争环境太激烈造成的焦虑抑郁,家庭矛盾太尖锐造成的亲子冲突”……任何一项,都有可能让孩子的学习偏离标准。因为原因的复杂和多样,学习困难不应该被简单定义为一种病症,自然也不会有所谓的万能药,家长大可不必视挂号问诊为救命稻草,企图一劳永逸,让孩子完成学业逆袭。

学习困难门诊爆火,恰恰暴露出家庭教育在面对孩子学习困难时的方法式微和从众心理。面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家长和教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理性认识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孩子的行为问题进行准确评估,制订个性化的教育培养方案,并在行为矫正过程中。尊重孩子的认知,给予其应有的温暖和关怀。

——节选自强德平文章(《中国青年报》,202285日)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困难”这个词最初来源于教育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现在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的现象。
B.在国内没有标准化的学习成就测验法的情况下,将教师评定结合学业考试成绩来评价儿童的学习成就,是一个不错的经验评估法。
C.一些问题需从“学习困难”中排除,比如由于情绪、心理、社会等问题导致不能将精力充分投入到学习中所带来的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广义上的“学习困难”。
D.儿童家庭不和睦,父母对儿童过于骄纵溺爱或过于严苛的教育方式,必将导致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差,从而可能导致“学习困难”,尤其在语言发育上。
2.根据材料一、二,下列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在幼儿时期,不能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学习,经常借助眼睛、身体进行尝试,只能说明相应学习技能的提高需要顺其自然,不能归为“学习闲难”。
B.“学习困难”被正名,意味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人在固有认知上,并未将其视为一种可能的病症而严肃科学地加以对待。
C.据中科院调查报告,有1000万左右小学生受到学习困难的困扰,但他们的困境并不为太多人所知,也很难谈及理解和接纳,长此以往,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D.“双减”落地后,如果家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依旧坚挺,重视孩子的知识积累多过心理与精神需求,那么得病的是孩子,生病的或许是父母。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材料三标题的一项是(     
A.“学习困难”的多角度分析及反思
B.家长不必过度迷信“学习困难”门诊
C.有效治疗“学习困难”   学校家庭双管齐下
D.“学习困难”门诊爆火     家庭教育应该反思
4.如何有效识别儿童的“学习困难”?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5.有人认为,材料一和材料三看似观点对立,但实际上并不对立。你怎么认为?请分析理由。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居家学习检测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整体分析: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通过对乡土社会的观察,揭示了文字和语言在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文章指出,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交流和共同的生活经验使得文字和复杂语言变得不必要,甚至多余。通过对“特殊语言”的分析,作者强调了亲密社群中非语言象征体系的重要性。文章还探讨了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认为文字的产生是为了应对复杂和变动的社会环境,而非乡土社会的需求。这些观点深刻揭示了社会结构对文化和交流方式的影响。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为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就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特殊语言不过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特殊语言常是特别有效,因为它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帮助了人和人间的了解,而同时也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李长吉要在这束缚中去求比较切近的表达,难怪他要呕尽心血了。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材料二:

在定型生活中长大的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习惯帮着我们日出而起,日入而息的工作节奏。记忆都是多余的。不知老之将至就是描写忘时的生活。秦亡汉兴,没有关系。乡土社会中不怕忘,而且忘得舒服。只有在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当我怕忘记时,方在指头上打一个结。

指头上的结是文字的原始方式,目的就是用外在的象征,利用联想作用,帮助人的记忆。在一个常常变动的环境中,我们感觉到自己记忆力不够时,方需要这些外在的象征。从语言变到文字,也就是从用声音来说词,变到用绳打结,用刀刻图,用笔写字,是出于我们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在都市中生活,一天到晚接触着陌生面孔的人才需要在袋里藏着本姓名录、通信簿。在乡土社会中黏着相片的身份证,是毫无意义的。在一个村子里可以有一打以上的王大哥,绝不会因之认错了人。

在这种社会里,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这样说,中国如果是乡土社会,怎么会有文字的呢?我的回答是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论文字下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土社会里,不仅文字不是必需的,就连人们需要配合的时候而采取的语言都是不得已的。
B.在亲密社群中,因为特殊语言可以摆脱字句的固定意义,有时可以产生无言胜似有言的效果。
C.最原始的文字产生于生活从定型到不定型的过程中,是为了利用联想的作用来帮助人的记忆。
D.在中国社会里,语言完全可以传递世代间的经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间传授无缺,无需文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具有相同经历的多数人,在相似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意义的象征,才能发生共同的社会语言。
B.在面对面的社群中,由于表情、动作比声音更容易表情达意,语言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材料的。
C.在乡土社会里,如果遇见了轶出于生活常轨的事,人们就会在指头上打一个结,这是文字的原始方式。
D.不是发生在基层的中国文字,只要在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之后,就能实现文字下乡。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殊语言”现象的一项是(     
A.如果有人在你门上敲着要进来,你问“谁呀!”门外的人十之八九回答你一个大声的“我”。
B.我有一次,久别家乡回来,在电话里听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我呀”时,的确闹了一个笑话。
C.乡下人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便慌了手脚,司机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
D.舍友正在洗头,洗到一半发现忘记拿毛巾,就朝你喊了一声“哎”,接着用手指了指毛巾架。
4.结合材料一,概括乡土社会不需要文字的原因。不超过30个字。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语文试卷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铁血万里的记忆——长征

——访军事历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统

本刊记者   刘清敏等

本刊:从学术成果看,您主要是研究军事历史,特别是现代军事历史,请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军事历史和长征感兴趣的?

刘统:研究长征是我刚到军科院的时候,出现了长征密电风波,长征密电在党内引起很多争论。通过密电风波,我认识到长征期间毛泽东、张国焘之间的斗争,是决定红军命运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要斗争,不是单纯的领导权之争。所以,我想能不能把长征里面许多不为人知的背景还原一下,让人们看到经过长征充满艰苦和血泪的磨难,我们培养出了共产党和红军最中坚的干部,于是就写了《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这本书。写完这本书之后,我又开始考察红军长征的故事,如“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都是怎么来的。那是19367月,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毛泽东号召大家写长征回忆录。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大家七拼八凑写了两百多篇,斯诺带走之后,用了一部分内容,将其写入《红星照耀中国》(亦称《西行漫记》),但是大部分内容没有公布。到了抗战时期,1942年,中央把这些材料汇集起来,出了个土印本叫《红军长征记》。这个《红军长征记》是长征最原始的记录,但是它不完整,因为只是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记,红四方面军没写。新中国成立以后出了选编本,把好多的篇章给删了。我想将其恢复完整,于是到档案馆去找原篇和一些散失的篇目,补充整理之后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书名叫《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通过出版这本原始记录,我又获得了很多新的感受:研究长征,第一要看原始记录,第二要到现场去实地感受。

本刊:近年来您对长征的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

刘统:近年来,关于长征的研究越来越接近于现实,有多方面原因:一个是档案的不断公布;另外一个是各地都有一些有志于研究长征的人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成都有一帮小伙子,他们自己组成了摩托车队,沿着长征的路线行进,在行进中他们发现红军长征是多路行军,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发现,因为以前我们认为长征走的是一条线。你想,这几万人走一条线,哪来的粮食吃?哪来住的地方?实际上是多路行军,平行前进,这就更接近于真实。

历史首先要真实,才能让人信服。不要以为讲那些艰难困苦是很丢人的事,其实我们中国革命从弱到强,党从不执政到执政,毛泽东从不被党内接受,到成为党的最高领导,这中间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所以,不要老是看正面的、顺利的,其实在长征这段历史中,总结挫折教训,比那些所谓正面宣传的重要性要大得多。我觉得把真实的历史还原出来,只会让群众更加热爱党,对老一辈革命家更加敬佩,而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刊:请问您怎么评价长征这段历史在整个党史当中的地位?

刘统:首先,长征这段历史如果用最简单的话说叫“起死回生”。在“左”倾路线领导之下,根据地都丢光了,红军被迫进行转移,开始谁都没想到会走两万五千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经历了许多曲折,最后形成了长征。这其中,领导人把握方向的胆识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判断和决策,被历史证明是对的。尽管当时看不到任何希望,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所以说历史有偶然,也有必然,只有把握住正确方向并果断决策的人,才能够取得最后胜利。

其次,长征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坚持。越在艰难困苦的时刻,越要经得起考验,咬牙坚持下来,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长征的路线都是随机的,四渡赤水之后,红军开始进入边远地区。边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严酷,红军为什么进入那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避免打仗,避免伤亡。尽管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历那么多艰难困苦,但是比起打仗,还是有利的。所以,毛泽东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两句话缺一不可,不要理解成红军非要打仗,消灭敌人,而是要尽可能保存实力。

第三,领导人的智慧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至关重要。长征路上的危机一个连着一个,都是关系革命生死存亡的问题,比如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南下北上、西安事变……最后落脚点是陕北,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遇到的危机最集中的一段时期。能否起死回生,就要看领导人把握时机的水平,是否具有前瞻性,在最困难的时候,如何领导红军摆脱困境,转危为安。我觉得这些智慧在长征当中体现得最集中,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删改)

材料二: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节选)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陈毅的伤口始终愈合不了,到了19356月,他已不能行走。游击队缺医少药,只有四种成药:八公丹、万金油、人丹和济公水。陈毅把万金油涂在伤口上,再换上新纱布。不久,伤口情况有所好转。

夏天,陈毅还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是到了9月,伤口变得疼痛难忍,腿也肿了起来,为了去南雄开会,他不得不拄着拐棍,脚步蹒跚地翻山越岭。这时他决定彻底治疗一下他的腿伤,他叫警卫员把他伤口中的脓挤出去。警卫员看到陈毅痛得脸色发白,急忙停下手来。陈毅命令他继续挤,警卫员说他下不了手。陈毅已经痛得浑身发抖,“好吧,”他说,“用绳子把我捆起来,这样我就不会发抖了。”警卫员把陈毅的腿捆在树上又继续挤,直到把脓挤净并挤出了一片碎骨头才停下。然后,用盐水冲洗了伤口,用涂过万金油的干净布包扎好。陈毅痛得像得了舞蹈病似的浑身发抖,但不久就恢复了自制力,笑着说:“这回它不会再反攻了。”的确如此,伤口彻底愈合了,再也没有发作。

[注]①见陈丕显回忆录《赣南三年游击战争》。②材料来自1984323日对胡华的采访。

(过家鼎等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故事首先由美国记者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人们熟知。
B.《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全面反映有关长征的回忆录选编本。
C.成都一群年轻人组成摩托车队,沿着长征的路线行进,发现了红军长征是多路行军、平行前进的史实。
D.陈毅野蛮疗伤的史实超出了我们的常规认知,却能让我们想见当年红军和游击队战士恶劣的斗争环境。
2.下列不属于刘统教授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抓住长征密电风波的热点B.还原长征不为人知的背景
C.考察追寻长征故事的由来D.恢复长征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3.下面不能作为研究长征的材料的一项是(       
A.中央编印的《红军长征记》B.电视连续剧《长征,长征》
C.亲自到现场去实地感受、考察D.采访纪实《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
4.概括毛泽东对长征最终取得胜利所起的作用。
5.“我觉得把真实的历史还原出来,只会让群众更加热爱党,对老一辈革命家更加敬佩,而不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你认同刘统教授的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2024-09-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素质测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边城》故事并不复杂。但是摊开小说,读着读着,心内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流淌。一种如沈从文写到的淡淡的美丽的忧愁溢上心头。

正如沈从文自己对《边城》的解说: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难免产生悲剧。他告知我们,《边城》故事没有剑拔弩张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黑白分明式的善恶判断,而只是不凑巧,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

在沈从文的笔下,湘西一切充满了善,生于斯、长于斯的男男女女皆为善的化身。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怒,从不动气。她是超越了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二佬傩送善良、刚勇、健美,是湘西青年男子的佼佼者。

翠翠与二佬的爱,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事件。小说中翠翠跟二佬的接触像是只有四次,第一次是偶遇。两年前端午节划船、捉鸭竞赛,爷爷因喝酒忘了去接翠翠回家,二佬见天黑就派伙计送她回去,但翠翠却连二佬的模样都没看清。第二次是登门。二佬特地把爷爷的酒葫芦送回家中,翠翠把他当成陌生人,认不准是不是心中的岳云。第三次是相约。当年端午节,翠翠应二佬邀请到城里看赛事,却因听到碾坊陪嫁的事,赌气不理他,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第四次是路过。二佬沿河六百里寻找哥哥尸体而不得,后从川东押货回来路过渡口,翠翠大吃一惊,同小兽物见到猎人一样,回头便向山竹林跑掉了。

当然,还有一种接触,是心灵碰触。二佬与天保赛歌,他晚上到碧溪崖上唱了半夜的歌。小说第十四节写到翠翠第二天醒来,跟爷爷说:我昨天就在梦里听到一种顶好听的歌声,又软又绵,我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这是心灵对心灵的歌唱,是无迹无痕的心神交融,翠翠梦中听歌,平添了小说诗的意趣。

小说的设定,让二位主人公甚至连静静地坐下交换点内心真实念头的机会都没有,它只像一道清澈的溪涧,在生活中细细地从从容容地流来。沈从文为《边城》设下的基调是唯美的,二佬和翠翠的爱就像是一枚沾着晨露,迎着第一缕霞光,在山风中摇曳,欲开未放的花蕾。这也就是诗化小说特色所在、美之所在。

沈从文摒弃了通常小说追求事件撞击的外在强度,而从人物心理角度展开细腻精到的叙述,着重于从内心写出翠翠感情的变化、漾动与发展。例如小说里,有一语象我们切不可忽略,即大鱼会咬你。第一次见面,二佬见天已黑,便叫翠翠到他家中去等爷爷来,翠翠以为他欺侮人,就轻轻地说了句:你个悖时砍脑壳的!二佬笑着说:要耽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回到渡口,爷爷叫她,她不理爷爷,却轻轻地说: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大鱼会咬你深深地烙在了翠翠的心中,因为二佬话中的体贴关爱与善解人意,拨动了从未涉及爱河的少女的心弦。这句话实际上成了他二人的的隐语,在其后小说进展中多次重复出现。大鱼是住了翠翠的心,沈从文这个字用神了!

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但也不是下笔成章、一挥而就的。黄永玉曾问过他,《边城》你改过多少遍?沈从文说,一百多遍吧。其呕心沥血、千锤百炼之甘苦,读者应细加体味。

(摘编自俞兆平《沈从文的<边城>及其美学追求》)

材料二: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而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他的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旨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对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

1.下列对《边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故事并不复杂,没有矛盾冲突,发展中的事态充满了偶然性,实际上只是人性中善与“异化”初起时的两种力量在朦胧中碰撞,从而引发了悲剧的萌端。
B.翠翠是青山秀水滋养出来的纯的生灵,有超越善恶观念的女性生命的原生态之美;翠翠与二佬傩送皆为善的化身。
C.《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与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
D.“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理解这段话有助于把握《边城》内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把主人公的爱情喻为沾着晨露、欲开未开的花蕾,旨在说明这种爱情终将无果。
B.材料一的第七段以“大鱼会咬你”为例,分析论证了《边城》善用“语象”的写作特点。
C.材料二中,作者特别以《边城》的结尾为例,意在论证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
D.材料二从作者创作和作品本身的故事这两个角度来论证如何准确把握作品内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称得上是一部诗化的小说,唯美的基调和悲剧的暗影,让人读来惆怅不已而又回味无穷。
B.《边城》是沈从文呕心沥血之作,他曾把《边城》改过上百遍,读者只有细细品味才能理解作品蕴藏的美。
C.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湘西边民身上的勤劳、勇敢、纯朴等美德,发掘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
D.《边城》的内蕴不是“证明人性皆善”,而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性作用。
4.汪曾祺说“《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对于《边城》中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两则材料的作者各持什么观点?
5.文本一结尾提到“沈从文作品之行文有着诗意之美”,请结合材料谈谈《边城》中“诗意之美”的具体体现。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

②“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

③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④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

⑤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

⑥“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①诚意是品性,却又是态度。

②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和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作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还有一层,这些人对人对事有时候自觉的加减他们的诚意,去适应那局势。这就是态度。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态度出于必要,出于处世的或社交的必要,常人是免不了这种必要的。这是“世故人情”的一个项目。有时可以原谅,有时甚至可以容许。

③但是一般人似乎太严格了一些。照他们的看法,不诚恳无诚意的人就未免太多。而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尽是虚伪的。这样用“虚伪”那个词,又似乎太宽泛了一些。这些跟老先生们开口闭口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同样犯了笼统的毛病。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诚实的品性确是不可多得,但人孰无过,不论哪方面,完人或圣贤总是很少的。

④人与人事与事之间各有分际,言行最难得恰如其分。诚意是少不得的,但是分际不同,无妨斟酌加减点儿。种种礼数或过场就是从这里来的。有人说礼是生活的艺术,礼的本意应该如此。日常生活里所谓客气,也是一种礼数或过场。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这些人主张率性自然。率性自然未尝不可,但是得看人去。若是一见生人就如此这般,就有点野了。即使熟人,毫无节制的率性自然也不成。夫妇算是熟透了的,有时还得“相敬如宾”,别人可想而知。总之,在不同的局势下,率性自然可以表示诚意,客气也可以表示诚意,不过诚意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客气要大方,合身份,不然就是诚意太多;诚意太多,诚意就太贱了。

⑤看人,请客,送礼,也都是些过场。有人说这些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但是这些其实也是表示诚意的。总得心里有这个人,才会去看他,请他,送他礼,这就有诚意了。至于看望的次数,时间的长短,请作主客或陪客,送礼的情形,只是诚意多少的分别,不是有无的分别。看人又有回看,请客有回请,送礼有回礼,也只是回答诚意。古语说得好,“来而不往非礼也”,无论古今,人情总是一样的。有一个人送年礼,转来转去,自己送出去的礼物,有一件竟又回到自己手里。他觉得虚伪无聊,当作笑谈。笑谈确乎是的,但是诚意还是有的。

⑥人为自己活着,也为别人活着。在不伤害自己身份的条件下顾全别人的情感,都得算是诚恳,有诚意。这样宽大的看法也许可以使一些人活得更有兴趣些。西方有句话:“人生是做戏。”做戏也无妨,只要有心往好里做就成。客气等等一定有人觉得是做戏,可是只要为了大家好,这种戏也值得做的。另一方面,诚恳、诚意也未必不是戏。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自己标榜自己的诚恳、诚意,大有卖瓜的说瓜甜的神气,诚实的君子大概不会如此。不过一般人也已习惯自然,知道这只是为了增加诚意的分量,强调自己的态度,跟买卖人的吆喝到底不是一回事儿。常人到底是常人,得跟着局势斟酌加减他们的诚意,变化他们的态度;这就不免沾上了些戏味。

(朱自清《论诚意》,有删节)

1.填入材料一第⑤段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表里不一致,必然说假话
B.所谓说假话,就是表里不一致
C.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
D.所谓说假话,就是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
2.材料二说“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以下例子不是其证据的一项是(     
A.年轻人看社会上的人和事,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差不多都是虚伪的。
B.有些人觉得客气太拘形迹,不见真心,不是诚恳的态度。
C.有些人认为“看人,请客,送礼”只是虚伪的俗套,无聊的玩意儿。
D.现在人常说,“我很诚恳的告诉你”,“我是很有诚意的”。
3.下面对两则材料中论证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典型的并列式论证结构,论证思路清晰缜密。
B.两则材料都运用了举例和引用的论证方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C.两则材料都用了对比论证,材料一侧重古今对比,材料二侧重中外对比。
D.两则材料的论证语言风格不同,材料一更活泼生动,材料二更严肃庄重。
4.材料一中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材料二中说:“一个诚实的朋友到了不得已的时候,也会撒个谎什么的。”由此来看,两则材料对“诚”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2024-06-30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柳永的词不仅继承了婉约词的风格特点,而且往往是情景交融,虚实兼写,不仅章法谨严,层次分明,而且铺叙与点染紧密结合,是一种雅俗兼备的语言艺术。柳永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和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与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和所关注的情事。北宋诗人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宋代有名的学者王灼也在《碧鸡漫志》卷二中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都揭示出了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雅俗结合的风格最能体现柳永继承与革新相结合的精神,也最受后人的关注,成为褒贬不一的聚讼话题。

柳词风格上的雅与俗和柳词所表现的内容题材紧密相关。柳词在内容上的拓展与贡献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描写自己与歌伎的艳情生活,二是描写抒发自己羁旅行役的生活和感慨,三是描写都市生活与城市风光。

柳永描写自己与歌伎艳情生活的词总的说来是比较俗的。但柳永词并非一俗到底,也有很多雅的成分。对此,清代今文学家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写道:“柳词曲折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多俚语,而高处足冠群流,倚声家当尸而祝之。如清代朱彝尊《词综》所录皆精金粹玉,以屯田(柳永)一生精力在是,不似东坡辈以余事为之也。”又如晚清著名词人郑文焯在《与人论词遗札》中写道:“屯田,北宋专家,其高处不减清真。长调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作挥绰之声。”

另外,柳永词还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

柳永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望海潮》。词从自然形胜和经济繁华两个角度真实地交错描绘出杭州的美景和民众的乐事。这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而为文人士大夫所激赏。柳永不仅创造和发展了词调与词法,并且在词的审美趣味方面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

晚唐五代词中,除了韦庄和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和男欢女爱等类型的情感,柳永的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柳永在几度进士考试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南宋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中就说柳永“尤工于羁旅行役”,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和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稍后的苏轼便就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的。

(摘编自文光华《中国文化风采录——柳永与婉约词》)

材料二:

柳永的词在词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他把词从传统的“小园香径独徘徊”“庭院深深深几许”引向“东南形胜”“千里烟波”,引向“怒涛卷霜雪”“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他大量运用“恁么”“一晌”“厌厌地”等口语,使典雅的文人词与清新活泼的民间语言和民歌风格再度结合起来,而在艺术上又远远高于以往俚俗的民间词和典雅的文人词;他把词作为自己唯一的文学创作体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情。尽管人们通常仍用“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偎红倚翠”“浅吟低唱”来形容柳词风格,但他的词实际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婉约”情调,或者说传统的婉约词到柳永手中已发展到多姿多彩的丰富绚丽之境,在体制上也从短小的小令大规模地向长调发展。北宋中叶的大政治家、散文家兼诗人王安石的少数词作中有一首最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柳永的《望海潮》《八声甘州》等词的影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从写景、怀古到总结历史经验,意境雄浑阔大,“一洗五代旧习”(清·刘熙载《艺概》语)——但这毕竟已是在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之后了——甚至可以说,此后苏轼豪放的“大江东去”一派新词风也从柳词中吸取了营养,获得了灵感。自柳永之后,宋词开始进入了自身发展之高峰迭起的阶段。

(摘编自金诤《宋词综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永的词之所以给当时和后世的人留下“卑俗”的印象,跟他的一些作品描写自己与歌伎的艳情生活有一定的关系。
B.柳永的词在内容上不局限于离愁别恨和艳情生活,还有写羁旅行役和都市繁华等题材的作品,题材的范围有所扩大。
C.柳永的词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苏轼沿袭此风格,宋代其他词人则都是表现离愁别恨等类型的情感。
D.柳永的词在词史上的确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他的词在题材选择、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发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朱彝尊的《词综》认为:柳永的词作都是“精金粹玉”,因为柳永一生精力都只放在了词的创作上。
B.柳词在语言风格上能有重大的拓展与贡献,根本原因是柳永本人沦落社会底层,并有漂泊羁旅的经历。
C.尽管一些柳词婉约缠绵,但柳词不再是传统的“婉约”情调,传统的婉约词到柳永手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D.柳永的词雅俗结合,具有以婉约为主的多样化风格特色,王安石、苏轼等人词作上成就都缘于他的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柳永的词句中最能体现柳词“雅”的特点的一项是(     
A.拟把名花比。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玉女摇仙佩•佳人》)
B.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望海潮•东南形胜》)
C.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甘草子•秋暮》)
D.罗绮丛中,笙歌筵上,有个人人可意。(《长寿乐•尤红翠》)

(4)请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内容的相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
(5)“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卷七》)。而李清照《词论》云:“柳屯田永者,……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

宁国府、荣国府是贾氏先祖宁、荣二国公在世时,官造留下给他们嫡系子孙的,依明律其父祖有官身殁,非犯除名不叙,子孙许居原造房屋,不得以无官违式论,清律父祖有官身及,虽曾经断罪者,其房仍许子孙居住。事实上,房屋之外,其他车马、衣服等物也不禁止子孙及其家属使用。这些在生活享受上的特权,使得官吏的家属成为社会上一个特别的生活群体。而府第、高墙、豪门自然亦成为一般百姓眼中敬畏策妒之位势财富的象征了。

大门,堪称整个府第对外极具象征性的部分了。所谓侯门深似海,除了门饰、间数制度之外,平常正门又不开,只留两旁东西角门出入,只有喜丧、年节或迎送高官时,才打开直通到底,这都增加了神秘感及庄严气氛。譬如:第五十三回除夕祭宗祠,二府正门大开一路直到正堂。两门间的街上也设着二府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不准过。第七十五回尤氏由荣府返家,夜里省得套车,徒步过去时,两边的门子也把行人断住。这些事例都可见得二府正门甚至面临的街道,也都成为二府的外围领域,含有威吓的意味。

给秦氏办丧事,在会芳园围墙开了一门,起宣坛乐台,尤二姐丧事停灵梨香院,临时开了对街一门。这都是因为年轻媳妇、贱妾之丧不能由正门出灵,这也可见正门的庄严性不容破坏。

〔二〕

园林的性质比宅第更近于艺术,也因此园林布景更可以供小说作者驰骋想象。《红楼梦》的结构有两大脉络:一是家族兴衰,另一是宝玉心性之旅。家族兴衰的脉络与府第的场景关系最直接,宝玉心性之旅的园地则由大观园来成就。

在大观园中,不仅各钗的生活空间扩展了,而且私密性增加了,这些在传统宅第中是很难得的。因为传统宅第的房子里外之门,通常是不关的,除非要睡觉了。而且所有的主子都有奴婢、小厮贴身侍候。这两项加起来,个人私密性就难得了。

为什么传统宅第没有个人私密的空间呢?因为儒家思想不在培养独立的个人,而在造就一个作为典范的君子。既然没有个人,那么,反映位序观念的传统宅第就不必提供实质的个人私密空间,而是用许多暗示如门帘、屏风等,来引发人依礼举止,希望由人的修养,来达成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动的私密。

然而,在读书人的仕途上,理想是君子修身治国平天下,现实里,多的却是听命木讷以及钻营功名利禄这两类人了。小说的主人贾宝玉关于前者没有兴趣,对追求名禄更是不齿,唯一的出路只有展开个人心性的探究,尝试去寻找一些终极的目的与价值。很自然的,此项探究在位序严谨的宅第是无法展开的,府内的园子才可以担负起这个责任。

〔摘编自关华山《<红楼梦>中的建筑与园林》〕

材料二:

人类建筑,有两个目的:其一为生活所必需,其一为娱乐所设置。就我国历史而言,其因形式而分类者,如平屋,乃生活所必需也;如台楼阁亭等,乃娱乐之设备也。其因用途而分类者,如城市宫室等,乃生活所必需也;如苑囿园林,乃娱乐之设备也。中国文化,至周代八百年间而极盛,人为之势力,向各方面发展,大之如政治学问,小之至衣服器具,莫不由含混而分明,由杂乱而整齐。而生息于此世界者,长期束缚于规矩准绳之内,积久亦遂生厌,故春秋战国之际,老庄之学说,已有菲薄人为返求自然之势,人之居处,由宫室而变化至于园林,亦即人为之极转而求安慰于自然也。

〔摘编自乐嘉藻《中国建筑史》〕

材料三:

在一座中国房屋中,花园以及人工景色是基于与所有建筑根本不相同的原则。我们曾经指出过中国的思想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双重影响。这种相反的二重性清楚地表现在中国房屋和中国花园,城市和园林之间互相对立、互为补充的关系上。房屋和城市由儒家的意念所形成:规则、对称、直线条、等级森严条理分唱,重视传统的一种人为的形制。花园和风景由典型的道家观念所构成:不规则的、非对称的、曲线的、起伏和曲折的形状,对自然种种神秘的、本源的、深远和持续的感受。即使规模不大,中国的园林都在追求唤起对原始自然的联想,以由此而引导出来的原则来模塑园林的风格:避免笔直的、一览无遗的园径和视线,尽量不致千篇一律。园林成为一种成功的事物,它就是游山玩水经验的反映和模拟的创作。当人置身其境时有如在最荒寒的山水画中,其间差不多经常都有一些人物、茅舍、山径和小桥。建筑和自然之间是没有被分割开来的,这种合而为一的东西是中国传统上的一种伟大的成就。

〔摘编自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制定原理分析》〕

1.以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第大门是家族权势的象征,《红楼梦》中秦可卿和尤二姐的丧事皆不由正门出灵,可见正门庄严性不容破坏。
B.传统宅第房子里外之门不闭,缺乏个人私密性,故常设门帘、屏风等引人“依礼举止”,保证个人实质的私密空间。
C.人类建筑一为生活必需,如平屋宫室;二为娱乐所设,如苑囿园林。在春秋战国之际,已有人为之极转而求安慰于自然。
D.中国的房屋和城市,规则、对称,讲究传统的人为形制;花园和风光,不规则、不对称,讲究起伏和曲折的形状。
2.依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格的等级制度推动了“门”概念化意义的生成,在严格区隔生活界限的同时,“门”也彰显了制度的力量。
B.贾宝玉逃出儒家正统,尝试探究自我心性,这在位序严谨的宅第是无法展开的,需大观园来成就。
C.长期束缚于规矩准绳之内的人,积久生厌,都会返求自然,将居处由宫室变化至于园林,以求安慰。
D.位序分明的传统住宅遵循着儒家的礼仪规范,因地相宜的园林制定却到处透着道家“法自然”的意味。
3.依据材料三,以下写古代建筑的诗句不能反映“中国传统上的一种伟大的成就”的一项是(     
A.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B.重廊曲折连三殿,密上真珠百宝灯。
C.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D.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
4.依据材料,分别概括传统宅第和园林的特点。
5.结合上面的材料并联系《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对“潇湘馆”之于林黛玉的作用作一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语言人人能说,文字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好几年,为什么到了中学阶段还要学习?这是因为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和语言一样,内容有深浅的不同,形式有精粗的差别,小学阶段学习的只是些浅的和粗的罢了,如果即此为止,还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必须对于深的和精的也能对付,能驾驭,才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而终极点在;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其他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

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材。国文教材中排列着一篇篇文章,使学生试着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着去揣摩它们,思虑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试着去理解,试着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单凭一部国文教材,是不够的。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该用研读国文教材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材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只要你存心读书,完全可以就自己所好,就各科学习上的需要,就解决某项问题的需要,从各处找到书来读,这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该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产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作的。

(摘编自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

材料二:

在以八股取士的时代,很多人读书就是为了写文章,应科考。许多读书人专门找周墨”“墨卷来读,揣摩人家是怎样中了举人、进士的,以便自己去模仿,找到捷径。如果今天还以为读就是为了写,试问:读报纸的通讯是不是为了当记者呢?读小说是不是为了当作家呢?很少需要写文章的人还读不读书呢?这道理不是很明白吗?读书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增长见闻,汲取精神食粮。对任何人来说,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认为只要识了字就会读,读,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读得好,更不简单。人与人之间,读的能力是大有高低之分的。在语文教学中,训练读的能力,本身是个目的。一个人理解得好,理解得快,记得牢,说明他读的能力高。

写,当然也是目的。读与写既要配合,又要分别处理,不能混为一谈,分、合之间,关系要处理好。有内在联系的两个事物,把它们截然分割开来,认为互不相干,固然不对;把各有特点的事物不加区别,纳入一个模子里,也不行。互有关联的事物,应当结合处理,但是结合要适当,否则,不适当的结合会造成互相牵制,互相干扰,当合者合,当分者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读与写的关系怕也要做如是观。

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靠多方面的配合,如:观察力的提高,思想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语言的不断丰富,等等。这些都同读有联系。读可以促进写,读书破方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多读对写的帮助。反过来,写也可以促进读,自己有了写的体会,自然就提高了理解、欣赏的能力。语言训练首先是技能的训练,提高技能要靠反复实践,必须有一定的量,少了不行。但是,也应该有个限度。

(摘编自张志公《关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平时说的语言不是任意的,改掉粗疏的毛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文字
B.阅读和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由国文科专门负责授予和训练,其他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
C.从课外学习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是每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明确的目标。
D.学生在获取阅读和写作的知识时,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文章一篇篇地讲解,并让学生试着去理解、揣摩它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量运用语言文字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而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B.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即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终极点在“行”,即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
C.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帮助从教材中习得阅读知识,再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更多的书。
D.为养成阅读习惯、充实自己的生活,必须多写;为养成写作习惯、适应生产的需要,必须多读。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B.写作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砧锤上二十次。
C.你如果要写作,必须有字句的知识、不矫揉造作的艺术。
D.阅读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法。
5.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标题:_______________

祝勇

(1)所谓的真实性,长期成为散文不能越过的雷池。如果加入了虚构成分,作品的身份就很可疑,就会被分流到小说中去。也就是说,真实性先于艺术性被认定为散文的基础。这一原则在分出了散文与小说的界限的同时,却模糊了散文与报告文学、新闻特写的界限,因为报告文学、新闻特写同样需要真实,以真实作为文体的界限,显然是不可靠的。

(2)他们所强调的真实,首先是不存在的,其次也是无法验证的。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改变着现实的局面,对于流逝的事物,我们如何证明它们的本来形态?记忆显然不能依赖。如果我们把记忆比作一个容器,它的四面充满了缺口和裂隙,它承载的内容随时可以溜走。当我们试图用忠诚来为记忆命名,它却在暗地里背叛我们。博尔赫斯曾经描写过一个具有超级记忆能力的人,他能够准确地复述他见过的每一道水纹,他的记忆能力滴水不漏,以至于他要回忆一天的事情,同样需要一天的时间。《纽约时报》图书奖有一部获奖小说,名叫《列宁格勒的圣母像》,作者是黛博拉·迪安,小说描写“二战”时期,俄罗斯爱尔米塔什博物馆讲解员玛丽娜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为了保护藏品,撤下了博物馆展出的那些价值连城的名画,但她仍然每天带领着参观者,面对墙上那些空旷的画框,做细致的讲解,用记忆和语言还原那些展品,在想象中搭建了一座“记忆宫殿”。可惜这样的人,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我们也无须苛求每个散文写作者,有如此精准的现实复制能力。至于历史——如果私人的历史都无处安置,又有一个什么容器能够承载群体的历史?历史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问题复杂,姑且不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落到纸页上的历史肯定是主观的。即使掌握着“确凿”的资料,却有更多未知的部分永远被埋藏在时间深处。

(3)我们企图依赖的历史或者记忆,充其量只是可证的历史和尚未遗忘的记忆,而不包括那些不可证的历史和已经丢失的记忆(暂且这么说吧,已经丢失,就不叫记忆了),那么它们就不是历史和记忆本身,而只是代用品,而且代用品与本体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残缺的部分可能刚好关乎事件的实质,它们的丢失可能直接改变了人们对事件的评判。即使是历史和记忆的残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可以证明的事件,证据明天就可能丢失;今天的记忆,明天就可能忘却,而过去仿佛从未存在过的历史证据和记忆片段,又可能浮现出来。于是,历史抑或记忆中的所谓“真实”,也是在不断变动当中的,昨天的“真实”就可能与今天的“真实”打架,今天的“真实”又可能与明天的“真实”过不去。散文将根基建立在“真实”上,显然是行不通的。

(4)连当下的“真实”也同样形迹可疑。我们的眼睛长在身体之上,它们的位置决定了我们既无法完整地了解自己,也无法完整地了解世界。人们所能看见的只是一些散碎的印象,然后通过思想活动对它们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判断。况且,眼睛也并非忠贞不贰,我们常为它们的貌似忠厚所蒙蔽。魔术师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用眼睛观察事物的缺陷。所以,所谓“真实”永远是身体之外的事实,它们有时可能很近,但当我们伸出手,试图触摸它们的时候,它们就会远走高飞,溜得无影无踪。 (甲)

(5)小说与散文是否应当有一个边界?如果有,它又在哪里?小说里的故事可能基本“真实”,但它还是小说;散文中有虚构成分,但它依然是散文。小说与散文的分界显然并不在这里,而在于前者设置了一个事实现场,读者事先知道“事实”是无法在语言中复现的,因而并不对其“真实性”抱有期待,而只关注其叙述技巧,也就是说,只要故事吸引人,真假无足轻重;而散文则设置一个心灵现场,即使包含故事,也是为展现人们的灵魂现实服务的,散文家即使不是布道者起码也是倾谈者,读者对真实性抱有期待。作家的职业道德要求他们不能成为伪劣产品的生产者。 (乙)

(6)文学与史学、考古学及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于,文学对于“真实性”的鉴别不借助碳十四,而只凭情感与想象。体制散文奉行的所谓“真实原则”,意味着事实不仅存在而且只有一个,而作家也只能用一种方式来说话。对此,一位作家的回答是,我们随手就能捞起一大把可以代表事实世界的什物;它不需要想象力,它在我们的想象力之外、在我们的愿望之外或健康或病态地活着,直到可以预计的将来。 (丙)

(7)虚构的现象在散文写作中不可避免,包括那些标榜“真实”的写作者,但散文的虚构与小说的虚构不同,小说的虚构是整体性的,而散文的虚构,往往是细节性的,它不能捏造,而只能使叙事更加完善、更加真实。张锐锋认为,小说的虚构,具有整体虚构的性质,它营造了一个完全的虚构世界。这一世界有着自己的逻辑,自己的结构,以及自己的原则。它的一切看似真实的东西都服从于整体虚构的规则。而散文的虚构则不同,它的虚构服从于真实原则,是真实的附属物和补充部分。用一个比喻,就是,小说重新捏制了一个艺术陶罐,而散文则是对已有的不完整的陶器碎片的黏合和修复,一些残缺的部分,以虚构的东西修补,以便复原陶器的真实形状。新散文中采取了很多虚构的成分,以便弥补记忆中的残缺,虚构是一种对真实的还原手段,而不是以此取代真实。 (丁)

(8)巴尔加斯·略萨说:“事件转化为语言的时候要经历一番深刻的变动。具体那个事实是一个,而描写这一事件的语言符号可以是无数个。”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要经历这样的变动,那就是虚构的过程:“想象力为在我们有限制的现实和无节制的欲望之间不可避免的离异产生出一种灵敏的缓冲剂,即虚构。由于有了虚构,我们才更是人,才是别的什么,而又没失去自我。”当然,小说和散文,是两种不同的虚构,这一点上面已经说明,但它们又都是真实的,用略萨的话说,它们都属于“真实的不同体系”。

——节选自祝勇《万卷如雪》

1.以下各项中最适合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散文和小说中的真实B.小说中的虚构
C.散文中的虚构D.虚构与真实
2.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A.把真实性作为划分文体界限的标志是不可靠的。
B.传统散文所强调的真实性既不存在也无法验证。
C.落在纸面上的历史都带有主观性也都无从验证。
D.残缺的历史或者记忆也有可能关乎事件的实质。
3.下面这句话最适合放在文中的哪一处(     
因而,有必要将散文的“真实原则”更改为“真诚原则”。
A.甲B.乙C.丙D.丁
4.作者认为小说和散文属于两种不同的真实体系,通观全文,其不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以第(7)段为例,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
2024-01-25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人的自由、独立、平等品格以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契约的普遍建立和契约精神在全社会的被尊崇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固守传统的乡村生活和熟人圈子,而是走进城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中,人与人之间也由封闭的熟人关系转向了开放的陌生人关系。

在“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自由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陌生人社会”是一个以陌生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彼此陌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位置,这就是自由”。因每个人都是自由者,所以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间必然选择无差别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

但陌生人之间因自由而生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彼此信任。信任通常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确定性关系的基础之上。确定性意味着可预期性,而信任则是可预期性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在环境相对稳定和流动性较弱的“熟人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熟人社会”中,失信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将“信”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亦不为过。而在“陌生人社会”中,这种信任得以确立的确定性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根本不复存在。陌生人的自由是以牺牲其完整人格为代价的,而“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正是建立在对彼此完整人格较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自由增加了人的流动性,“从社会学上解释,流动性造成了人的存在的碎片化,使每一个人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所展现的都只是自己的某一个或某一些方面,从而使他们根本不具有相互熟悉的基础”,因此,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无疑面临诸多挑战,其首要挑战来自人作为自由的存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增加。然而,“不确定性增加了信任的难度,并未消除信任的意愿”。没有人愿意因自身的自由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否定、相互异化。

(摘编自冯庆旭《自由与信任:“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视点》)

材料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正是对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完美诠释。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置身于更开放的现代社会中。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对疫情期间的公众心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法律在熟人社会中多是作为一种潜在威慑而存在,个体的行为更多地受道德约束。然而,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时,道德、价值观、伦理等结构要素逐渐衰落,陌生人社会背景下疫情控制更多依靠法律。熟人社会中,人们获取的信息多是源于自身所处的熟人圈内,信息有限且容易验证。如今,互联网成为陌生人社会主要的沟通渠道,公众接触的信息繁杂且真假难辨,加剧了公众的心理负担。疫情发生后,熟人社会的情感信任能够给成员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和传播。陌生人社会则完全不同,排斥、猜疑、缺乏信任会让身处疫情中的公众情绪变得更加焦躁。

诸多研究表明,焦虑、恐惧、疑病等负性情绪在陌生人社会的疫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焦虑是个体因对未来事件潜在的负性结果过度担心而伴随的生理上的过度唤醒和躯体的紧张状态。恐惧情绪主要源于对实存危机的本能反应,以及对群体性的盲从。在疫情的高传染性以及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共同作用下,疑病心理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现代化进程中,陌生人社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生活秩序,来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确定性需求。然而,疫情爆发后,其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等扰乱了公众“例行化”的日常生活模式,原本有序的生活陷入混乱,使个体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疫情居家使得生活、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生活的无序使人丧失控制力,从而产生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感染是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个体感染和群体感染。个体间感染通常在个体或小群体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将负性情绪感染给其他人,熟人社会情绪传播正是以此模式进行。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辐射面广、速度快捷的“虚拟群体”为中介进行负性情绪传播变得更为广泛,个体受到他人情绪感染后,形成循环反应,进一步强化他人情绪。

(摘编自向利君、杨秋玲、甘俊伟《“陌生人社会”背景下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应对:基于公众心态的角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离开乡村走进城市,乡村原有的熟人圈被打破,传统的乡村生活关系逐渐被新的人与人关系所取代。
B.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向中,自由这一伦理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调,意味着人与人关系中不确定性增加,信任难以建立。
C.熟人社会受到地方性限制,信息可验证程度高,社交范围有限,情绪影响范围小,与陌生人社会相比,更不容易传播负性情绪。
D.疫情冲击了“例行化”的有序生活,公众日常生活模式被扰乱,无序状态中的人们容易因此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丧失控制力。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在农村,人们会帮做农活,帮忙照看别家幼小的孩子、生病的老人,体现了熟人社会中道德约束胜于法律约束。
B.电影《十字街头》中,赵丹和白杨有交往,却不知彼此是一墙之隔的邻居,说明在陌生人社会中,人有可能隐匿自我。
C.幼儿园教育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家人叮嘱老人“不要接陌生号码”,这是一种负性情绪的社会化群体感染。
D.小王做饭时急用葱姜蒜,在社区微信群中一呼唤,就有热心邻居送上门,说明互联网让陌生人社会中的个体互相信任。
3.如何应对突发重大疫情背景下陌生人社会中的公众负性情绪?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