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表述中不存在逻辑错误的一项(     
A.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
B.严禁携带危险、易燃、易爆物品上车。
C.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D.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滞。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

卢周来

①加里·贝克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奖得主。贝克尔的一个著名看法是那些敢于违法的人,都是精心算计过,他们认为违法被发现的概率较低,可能被惩戒所造成的损失低于其从违法中所得,所以才会违法。因此,预防犯罪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个人犯罪的成本,使他们不敢犯罪。

②美国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同样是诺奖得主的阿克尔洛夫却对此持批评态度。他认为,在贝克尔以及他所建构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中,没能给“名誉以及羞耻感”这样的道德留下任何空间。因此,阿克尔洛夫认为贝克尔的理论是值得质疑的。

③以违章停车为例。按照贝克尔自己的理论,要遏止违法停车,警察必须能够发现所有违章,而且对违章停车的处罚必须特别高,高到连贝克尔这样的高收入者都无法接受。但这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各国对于违章停车的处罚力度都是有限的,而且警力分布的情况也不可能发现所有违章停车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家都是贝克尔这样的想法——我交得起罚款,而且准备在警察一旦发现的情况下就交罚款——那么,违章停车现象将一发不可收拾,整个交通秩序也将荡然无存!

④其实,关于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我们知道,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当年的身份是伦理学教授,不仅创作了《国富论》,同时还着有《道德情操论》,而且他本人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程度盖过前者。为此,经济思想史有所谓的“斯密悖论”之说。然而,主流经济学后来继承的,是斯密关于“人性自利”的说法,并将其发展成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在这一假说之下,现实中的人在做经济决策时,只有满足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没有道德上的考虑。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就建立在这一简单的人性假说之上,

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最为得势之时,关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说,一度得到生物学界强有力的支持,这就是1976年英国学者理查德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书的出版。该书认为,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生物个体只是基因的载体而已。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为了使自身能更多、更快地复制,基因可谓不择手段,并以此控制着生物个体的各种行为。生物个体之间好斗的个性是基因自私性的表现,就连生物个体有时偶尔表现出的利他性,其实也是基因为了自己更好地生存与复制而选择的一种策略。作者道金斯甚至有些嘲讽地说,当我们设法通过教育把慷慨大度和利他主义灌输到他人头脑中时,是因为我们自私的基因让我们有机会去打乱他人基因的计划,以更好实现自己的目的。

⑥有了生物学界关于“自私的基因”理论“加持”,主流经济学更是没有给“道德”留下任何余地。放在人性自私之后的“假说”二字甚至都被取消或被替换成“事实”,人的一切决策都是冰冷冷的利益算计。当然,前提是只要法律不禁止。或者,即使是法律禁止,只要能在承担违法的成本之外仍然有收益,这种决策仍然是有效率的。如同贝克尔违章停车一样。

⑦但是,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这一如此简化的看法及建立在这一看法上的整个框架,一直有质疑的声音。

⑧先是制度经济学关于非正规制度的看法,包括诺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等人都注意到,约束人的行为的,远不止法律(即成文法),还有道德与习俗。而且,道德与习俗的作用,可以极大降低交易成本。相对于道德与习俗调节的范围,法律作用的范围其实要小得多。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大量的是用道德与习俗来规范。只有市场中的正式交易,才需要法律的介入。除非把道德与习俗亦界定为一种“隐性契约”,否则,某些经济学家所谓的“一切皆契约”,无非是一种自我虚妄!

⑨即使是在市场领域,如果只把法律作为规范与约束,而漠视了道德与习俗的作用,同样会导致损失。制度经济学家有一个估算。以2004年为例,在美国由于抢劫、入室盗窃等违法行为造成的现金损失约为160亿美元,而由于经济领域中够不上违法却违反道德的有意误导以及不诚实行为,造成的损失高达6000亿美元。由此看来,“法不禁止即可入”,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交易自由,最大程度发挥经济活力。但这句话不能推向极端。这是因为,在经济生活领域,法律仅仅是划了一条底线。在这条底线之上,还有一大片“灰色地带”,在这个地带,人们的行为可能不违背法律,但可能违反道德。而违反道德的经济行为,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有删改)

1.第⑨段中“灰色地带”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本文第④段的内容,下面对“斯密悖论”内容的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A.斯密在他两部著作中的经济观和伦理观自相矛盾。
B.关于经济学该不该讲道德,斯密得不出明确的结论。
C.“理性经济人”的假说与《道德伦理观》中的伦理相悖。
D.人既具有利己心,又富有同情心,人性具有二重性。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克尔认为加大惩罚力度,提高犯罪成本能有效地预防犯罪。
B.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
C.“法不禁止即可入”若推向极端,仍然可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D.制度经济学的学者一直质疑主流经济学关于“人性自私”的看法。
4.阿克尔洛夫是怎样以违章停车为例反驳贝克尔的理论的?
5.请运用本文的观点来分析阐释下面一则材料。

有一次,卡尼曼在一小队特种兵中间进行这样一项试验,取消所有与军人职业相关的荣誉,而纯粹提高他们的收入,且收入又与训练成绩及战时业绩高度正相关。结果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小队特种兵在训练时出现懈怠,团队合作科目到后面几乎很难进行下去,最后轮到要执行特别危险任务时,其中六人主动退出,他们认为:“即使给我们再多的钱,我也不会干。因为我们是为以色列战斗,而不是为了自己挣钱战斗。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小题。

陈情表

李密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责臣____________                         (2)不名节____________
(3)但以刘日西山____________               (4)臣微志______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3.晋武帝读完《陈情表》后,“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孝”层层推进,最终成功打动君王的?
2023-10-21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洋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的生活大都在重复之中,如一日三餐的周而复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复一日,古老的习俗代代相传。对重复的生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你对“重复的生活”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

(北宋)黄庭坚

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

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

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

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

【注释】①元明:黄大临,字元明,黄庭坚之兄。绍圣二年,黄庭坚因所谓“修史失实”之罪被贬黔州安置,其兄亲自陪同他跋山涉水,送他到达贬所,后停留数月才分别。②脊令:即鹡鸰,水鸟名,《诗经·小雅》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1.以下选集中,可能收录本作品的一项是(     
A.《乐府集》B.《古体诗汇编》
C.《诗余选》D.《律诗集萃》
2.以下对本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A.清新自然B.瘦劲挺拔C.含蓄淡远D.拗峭沉郁
3.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分析诗歌的颈联与尾联。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对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学界争论颇多。达尔文曾这样解释科学: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作出结论。科学的本质取决于研究方法。判断经济学是科学的主要依据在于它在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首先,经济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实证方法,超脱了价值判断,以客观态度研究经济现象。在十九世纪之前,经济学是以道德学说的面目出现的。十九世纪中期之后,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等努力使经济学摆脱价值判断,成为一门实证科学,走上了科学化之路。现在,实证经济学已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其次,经济学成功的运用了教学工具以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经济学家把经济现象作为若干经济变量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经济运行规律。最后,经济学在某种假设之下分析社会现象并得出结论,再用事实来检验结论,上述方法与自然科学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③现代经济学的历史仅二百余年,与典型的自然科学相比,它还是年轻而不成熟的,但他发现的许多规律已经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曾对经济学的科学化作出高度评价,他认为:尽管那些落后的社会科学还需要找到自己的伽利略,而经济学却已经历过自己的牛顿革命。

④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经济学经常做出错误预测,这能是科学吗?确实经济学的预测经常失误,然而气象学作出的错误预测恐怕比经济学多得多,又有谁否认气象学是科学呢?

材料二:

①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是一致的,因此经济学是科学的。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同心理学、历史学一样,经济学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其实,判断经济学是否属于科学,先要弄清科学的特征。一般而言,科学至少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研究对象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二是研究态度力求客观公正,最大限度地摆脱价值判断的干扰,三是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和逻辑推理。

②如果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我们会发现经济学和典型的科学间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虽然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采用实证、逻辑推理等方法,有着向典型的科学靠拢的倾向,但是在研究对象上,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是无感情、无意志的物质世界,而经济学研究的是有感情、有意志的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前者的研究对象具有机械性,只要某一条件发生变化,就会相应出现可预见的结果。但人的活动常常是相互冲突的。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律相比,人类社会的因果关系要复杂得多。因此,相较于自然科学,经济学的研究结论要更为多元。在研究态度上,经济学家的研究不可能不指向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能不存在着相当的意识形态色彩。在研究方法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经济学也不能完全照搬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必须找到适合于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比如田野调查法等。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学永远无法成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③那么,抛弃了科学主义以后,经济学还剩下些什么呢?我认为经济学家们要努力调整心态,要意识到经济学适合历史学相似的学问。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经济学和历史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活动的研究,研究者都会并持一定的价值观,他们的结论也都很难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而这正是社会科学的价值所在。

1.根据材料二,以下研究课题最适合运用“田野调查”方法的一项是(     
A.多巴胺分泌对人情绪波动的影响
B.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情况
C.土壤酸碱环境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D.全球主要构造带地震活动的状态
2.材料二的作者想找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以下最有可能引用的一项是(     
A.科学思考的艺术就是做出假设,从而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解释起来更容易
B.经济学以求得人类快乐为最终目的
C.经济学现象的研究只需要保持立场中立,而不必宣称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
D.经济学是价值的侍从和实践的仆人
3.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依据材料一,在波普尔看来部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尚未完成
B.依据材料一,经济学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对经济现象做变量分析
C.依据材料二,数学研究比经济学研究更复杂更机械化
D.依据材料二,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结论都不具有客观性
4.材料一第④段运用气象学的事例进行反驳,试图通过推翻他人质疑的隐含前提________________来反驳“经济学不是科学”。
5.针对“经济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两则材料持不同观点进行论证,你认为哪个论证更有说服力?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023-08-2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创新是数字劳动的重要推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更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持续创新创造成为必然要求。


①信息的流动速度实在太快
②及时深入地洞悉顾客需求和期望
③它包括对产品、系统、流程、营销和人的持续改善
④有价值的技术和创意转瞬即逝
A.③④①②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2)学校组织“《红楼梦》演出季”活动,某学生小组改编“宝玉挨打”的情节参加演出,他们力求台词符合原著中人物的身份与性格。以下台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贾母对贾政说:你想想,你父亲是怎么管教你的?
B.王夫人对贾政说:我现在就死给你看,一了百了!
C.黛玉对宝玉说:早就对你说过,你真是执迷不悟啊!
D.宝钗对宝玉说:这次活该你挨打,就是自食其果!
2023-08-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混合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8 . 按要求填空。
(1)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言不烦,强调了君子和凡夫俗子立身处世原则有本质区别。(《论语十二章》)
2023-08-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同济大学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是乐于从各种角度分析问题,但有人说,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对此你怎么看?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3-08-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题。

齐宣王出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与劳王,王曰:父老苦矣!谓左右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闾丘先生不拜。王曰:父老以为少耶?谓左右复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阊丘先生又不拜。王曰:拜者去,不拜者前。曰:寡人今观父老幸而劳之,故赐父老田不租,父老皆拜,先生独不拜,寡人自以为少,故赐父老无徭役,父老皆拜,先生又独不拜,寡人得无有过(     )?

闾丘先生对曰:惟闻大王来游,所以为劳大王,望得寿于大王,望得富于大王,望得贵于大王。王曰:天杀生有时,非寡人所得与也,无以寿先生;仓廪虽实,以备灾害,无以富先生;大官无缺,小官卑贱,无以贵先生。闾丘先生对曰:此非人臣所敢望也。愿大王选良富家子,有修行者以为吏,平其法度,如此臣少可以得寿焉;春秋冬夏,振之以时,无烦扰百姓,如是臣可少得以富焉;愿大王出令,令少者敬长,长者敬老,如是臣可少得以贵焉。今大王幸赐臣田不租,然则仓廪将虚也;赐臣无徭役,然则官府无使焉。此固非人臣之所敢望也。齐王曰:善。愿请先生为相。

(选自刘向《说苑》)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寡人所得(     )   (2)其法度(     )
2.第一段填入括号内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A.焉B.哉C.乎D.矣
3.闾丘先生两次“独不拜”的原因是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人物对“寿”的看法对“富”的看法对“贵”的看法
齐宣王增加天年授予官职
闾丘先生得到公平
5.联系《齐桓晋文之事》,概括闾丘先生谏言从哪些方面体现孟子的仁政思想?
2023-08-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音乐学院附属安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