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9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几千年来,人们把从水中捕获的鱼带到人类世界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把它当作食物。捕鱼来吃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在英文里,“鱼(fish)”和“捕鱼(fish)”是同一个词。然而,“鹿”和“猎鹿”却不是,“野猪”和“猎野猪”也不是同一个词。捕捞野生鱼类是一种古老的技能。在日本冲绳县的一个洞穴里,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个距今至少有3万年之久、用贝壳制成的鱼钩。在北京近郊,人们也发现了一具4万年前的人类骨骼化石,对其进行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这个原始人吃了很多来自河流湖海的鱼。

如今,全球渔业每年捕获的鱼约达1万亿条至3万亿条,这些鱼为世界上大约1/3的人口提供了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对渔民而言,特别是从事小型渔业的渔民,他们的生活仍然与鱼的生命息息相关。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尤其在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不清楚自己吃的食物来自哪里。在英国,近1/5的儿童为炸鱼条是用鸡肉做的。通常,一条鱼死去很久之后,人们才能接触到它。这时,它的头、鳍、器官和骨头已不见了,只剩下用塑封袋整齐包裹着的残余部分,或是用罐头密封起来的残骸。同样,就像牛排不会让联想到哞哞叫、正在咀嚼食物的牛一样,那些白色和粉色的肉片也几乎不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野生的活鱼。在辨别鱼类时,这种认知断层则更为明显。我们都知道牛长什么样子,但对许多鱼的外表仍然很陌生。

在英国,人们每年吃掉7万吨大西洋鳕鱼,即大约每人吃掉1公斤,但只有1/3的海鲜消费者能认出这种2米长的鱼。它们的身长比人类的手臂要长得多,身体表面有闪闪发光的青铜色斑点,下巴上挂着与山羊相似的白色胡子。只有不到1/5的英国消费者能分辨出长满斑点、身体扁平、两眼突出向上、嘴巴扭在一起的是鳎目鱼,而身形似子弹、通体银色、长有宽大嘴巴的是鳀鱼。以上这些还都是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鱼类,就更别指望人们能够认出那些只偶尔出现在菜单上、鲜为人知的鱼类了。比如海鲂,俗称多利鱼,这种鱼背鳍上的棘形如“莫西干头”发型,古铜色的皮肤上布有大理石花纹以及带金边的大斑点;还有一种鲂鱼,全身呈猩红色,身体两侧各有3条手指状的鳍条,用于感知海底的食物。

除了我们吃的鱼,还有一些鱼因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而为人所知。在全世界各种文化中,都有关于鱼的故事,它们讲述了人们对这些深海居民的固有印象和常常相互矛盾的情感。神话中的鱼既可能是善良友好的,能给它们的人类同伴带来好运、繁荣、复兴和智慧也可能是暴躁易怒且危险可怕的,就像变幻多端的恶魔,能引发洪水、暴风雨和地震。有时是出于自愿,有时是作为惩罚,神仙们会变成一条鱼,或是双腿变成了鱼尾。在许多国家,原始版本的美人鱼故事通常阴森恐怖,令人不适。那些被驱逐的女人逃到水里,化身为美人鱼,然后诅咒、折磨遗弃她们的人类,并引诱他们去死。安徒生笔下的小美人鱼非常渴望改变自己半人半鱼的样子,于是心甘情愿与海妖做交易,割掉舌头,将鱼尾换成一双人类的腿。她觉得每走一步都像是踩在碎玻璃上,却心甘情愿忍受这种痛苦。

这些故事大多反映了人们难以理解鱼类的心理障碍,因而更谈不上喜欢甚至同情。鱼类似乎缺少任何我们能够解读并理解的情感,它们的嘴唇没有微笑的弧度,只是一成不变地噘嘴,仿佛永远在发脾气。当你把手放在一条活鱼身上时,可能感觉像在触碰超市冷冻柜里的死鱼一样冰冷,这种冰冷的感觉不像任何活物能够散发出来的(并非所有的鱼都是冷血动物)。我认识一些人,他们之所以不愿在海里游泳,是因为害怕碰到冷冰冰、黏糊糊的鱼。要克服这种恐惧,最好的办法不是任由这些臆想中的鱼游过,对其视而不见,而是把头埋进水里,仔细瞧瞧它们。

(摘编自海伦·斯凯尔斯《鱼的好奇心:关于生命、海洋及一切》,王小可、谭然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考古学家在日本冲绳县发掘出一个用贝壳制成的鱼钩,在北京发现吃过鱼的人类骨骼化石,都可证明早期人类生活与鱼有关系。
B.渔民熟悉鱼类,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与之相关,而多数消费者不清楚自己吃的鱼类的来源,是因为他们所关注的只是食物的味道。
C.在英国,大约每人每年会吃掉一公斤大西洋鳕鱼,令人遗憾的是,只有部分海鲜消费者能认出这种身长比人类的手臂长得多的鱼。
D.在许多国家,原始版本的美人鱼故事并非人们如今普遍听到的那样,通常是阴森恐怖、令人不适的,有的版本的美人鱼甚至是邪恶的。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捕获鱼的最重要的用途是食用,这一观念历经数千年而未曾动摇,但“猎鹿”“猎野猪”与“捕鱼”的目的完全不同。
B.文章第二段引用具体数据说明多数鱼类消费者对鱼的陌生,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缺乏从活鱼到鱼肉的联想能力。
C.对于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鱼类,很多消费者尚且不能识别,就更别指望他们能够认出偶尔出现在菜单上的海鲂、鲂鱼之类的鱼了。
D.海伦·斯凯尔斯认为,人们因为害怕碰到冷冰冰、黏糊糊的鱼而不愿去海里游泳,而且她认为这种恐惧心理是有办法可以克服的。
3.关于鱼的故事能反映出人们大都存在难以理解鱼类的心理障碍,你如何理解这种心理障碍?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2024-04-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期以来,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存在着不同理解。一些观点认为,中华文明属于大陆文明,中华传统文化以内陆文明为底色,与海洋关系不大。这种观点的形成原因较为多样和复杂,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来源,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是其中的代表,他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提出东西方拥有不同文明体系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内陆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是进取和创新的,这种文化差异造成了不同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且不符合历史事实。

中华传统文化是开放包容的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海洋文化是其重要特质。中国自古就是海洋大国,既有广袤的大陆,也有辽阔的海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悠久的海洋文化,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孕育于远古时期,考古学家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发现了海蚌壳、海鱼骨等遗存,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南沿海等地也大量分布着古代先民采食海贝、海鱼后抛弃贝壳、鱼骨所形成的贝丘遗迹。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海洋的认识逐渐深入,利用逐渐成熟。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上航行的明确记载是秦始皇派徐福率众东渡。在广州南越王宫殿遗址发掘出了大型造船厂遗址,《尚书》《庄子》《山海经》等古文献中对刳木为舟、煮海为盐等亦有记载。汉代开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与交流东到日韩,南至东南亚各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发现了不少与中国汉代海上航运及贸易相关的考古遗存,出土、发现了数量可观的汉代陶器、铜器、铁器等。这些器物正是海洋文化在汉代取得长足发展的实证。

六朝、隋唐时期,对于海洋的探索与开发显著推进。据史料记载,孙权曾派遣船队进行了数次大规模海上远航,远至台湾、东南亚等地,到吴国灭亡时,尚有大船五千余艘。唐代的造船技术更加高超,船体设计、船帆制造以及轮桥起重技术等诸多领域都有新的发明。唐代开始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这是针对海洋经贸最早的官方常设机构。沿海港口城市也随之快速发展,广州、宁波、福州(时称泉州)、扬州等地都有规模很大的港口。《新唐书•地理志》等典籍也记录了从广州出发,经越南、印尼等地绕过马六甲海峡到达西亚的远洋航线及沿线各国风貌。

宋元时期,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达到一个相对的高峰。宋代特别是南宋高度重视海洋贸易,明确提出了开洋裕国的基本国策,建立了更为完备的市舶机构,对海洋贸易采取了宽松开放的政策,航海技术进一步提升,海洋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

明清两朝是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时期。一方面,明代前期,经由海洋的对外交流达到巅峰,郑和率领规模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航路最远抵达非洲,时间跨度前后长达近30年,是古代航海史上规模空前的壮举。另一方面,明中叶之后,明清两朝不同程度推行过一些海禁政策,甚至发展为闭关锁国,阻滞了海洋文化的发展。

基于此进行研判,不难看出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的海洋特质。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同样也不是一个时期的停顿或波折所能截断的,历史长河在征途中激起的浪花乃至曲折的迂回,并不能改变其奔流入海的大势,明清海洋政策阶段性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也无法抹杀中华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海洋特性。

同时应当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同构的文化,就文化内涵的诸多构成特质而言,海洋文化特质与其他特质并非相互割裂、各自孤立的存在,而是有机共生、同构融合的关系。正因如此,中华传统文化天下大同、协和万邦、开放包容、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涵不断得到增强。首先,开放包容是中华海洋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开放包容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基本特质。纵观西方几百年的海洋史,可以说是一部殖民和掠夺的历史,充满血腥杀戮,具有侵略性和扩张性、相比而言,中华海洋文化则具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统。各民族之间和谐往来的例证在史书或沿海城市现存的遗迹中比比皆是,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海洋文化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思想。再次,开拓进取是中华海洋文化的重要精神特质。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地区的百姓很早就有搏击风浪、逐海谋生的传统,逐步形成了充满活力、敢拼会赢的社会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海洋特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中华古谚的思想内涵反映着大海浩瀚无垠的自然品格。面向未来,推进海洋文化研究、总结古代海洋文化发展历程与经验,对于纠正和破除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误区,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有着重要意义。

(摘编自林大志《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特质》)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文化思想使得一些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产生了片面的理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僵化和停滞的内陆文化。
B.“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启以及东南亚国家出土、发现汉代陶器、铜器、铁器等事实,说明汉朝时期海洋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C.唐代设置的专门管理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的市舶司,这是我国最早的针对海洋经贸的常设官方机构,可见唐代海洋贸易盛况。
D.在作者看来,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中华海洋文化只是其有机组成部分,与西方海洋文化不同,中华海洋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等特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传统文化既有内陆文化特质,也有海洋文化特质,这与我国拥有广袤的大陆和辽阔的海疆有关,更是各族人民长期向陆地、向海洋谋生活的必然结果。
B.“基于此进行研判,不难看出中华传统文化鲜明的海洋特质”中的“此”,指的是明清两朝海洋文化跌宕起伏、曲折发展的历史事实。
C.相比西方充满侵略性与扩张性的海洋史,中华海洋文化则展现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传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往来。
D.虽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但是面对误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观点,我们有必要加以纠正,这将有助于增强人们的海洋意识。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八段观点的一项是(     
A.宋代以来,妈祖信仰随着华侨的南渡遍布南洋各地,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地,都建有供奉妈祖的庙宇。
B.三国时魏国在青、兖、幽、冀四州大造海船;东吴拥有比较成熟的分隔舱技术,即使个别船舱受损进水也不影响航行。
C.《汉书•地理志》记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献见。”
D.宋元时期的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各地的人们齐聚于此,从事海洋商贸活动,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摩尼教等宗教并存。
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一个形象的表达,请简要说明其本意。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海洋特质?请根据文本概括。
2024-04-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新教材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家书

方敬

近郊的村庄都驻满了军队。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他们暂时在这里静候命令。

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但他们仍艰苦地干着。

午后休息时,篱笆旁有三个兵正起劲地争论着。

“四川不好,天干没有收成,米贵得要命,你看湖南的米多便宜。”一个说。

“四川不好?哪个说没有收成?这两年半收,你不晓得,是奸商囤积,想发国难财,米才贵的。”另一个不服气地反驳着。

“四川有些山高水低的好地方呢。”第二个说的倒是句老实话。

我站在后面失声笑了。三个回头看见我在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开始谈着。那个说四川不好的,个小精悍,说话急促,是地道的湖南人。当我问这个部队哪省人最多时,他便骄傲地说:“当然是湖南人!”那个年轻的四川人说:“我看哪个队伍也少不了四川人。”

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老一点,结实本分,没有军人的气息。他盘坐在草地上,卷着烟叶,善良地笑着。于是我故意引他开腔:“你打过仗没有?”

他摇摇头,脸红了,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也许他在想一个军人怎能没打过仗呢。

年轻的四川人说他从前在乡下种庄稼,也是四川人。

我说我也是四川人。

“你?”老点的兵似乎不大相信:“这连还有一个四川人,没有在,一共三个四川人。”

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

此后偶尔碰见,彼此总笑着打个招呼。站岗时,他背着枪踱来踱去,每逢我经过,他多少带点羞怯。有一次,他同一个弟兄在桥头闲谈,远远看见我,就偷偷指着我说:“他也是个四川人。”

元旦晚上,我去打水,碰着那个老点的同乡,打了个招呼,我顺口说:

“今天过年。”

“乡下人只会过旧历年。”

“你有几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

“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

“你也常接到家里的信吗?”

“没有,从来没有接到。”他自己倒发过单挂号,在湖南,在广西发过。都没有回信,不晓得收到没,他怪惦念的。我安慰他:“收总是会收到的,有回信你也收不到,你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

“嗯嗯!”他觉得说得对:“家里老二也跟我一样不识字,他也会请人写,我们那有个教书的老先生,他肯帮忙,那回老二走了,他还帮我写过一封信。多好一个人!”

“你常写信回去就好了。”

“嗯,接不到信,我还是要常写信回去,不要让家里人担心,这回我想寄封航空信回去,不然到了XX,那地方更远,寄信收信都不容易。”他好像在自白,突然一转:“航空的邮费多少?”

“四角一,平常航空,挂号要八角。”我回答。

“嗯嗯,”他点头,好像理会了,口里算着:“几天可以到?”

“快两三天,乡下就难说了。”

他点头,好像在想着什么。

一个下午,房门外忽然有人的响声,仿佛想敲门又怕敲门,我把门打开,呵,那位老实的同乡严肃地站立着,好像要向长官报告似的。他下垂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他是来让我替他写家信的。我请他坐,但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我便说:“把你的意思说说吧。”“没有别的,”他说:“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他用心用意地慢慢地细述了一遍,时断时续。

我愿做个忠实的记录,想着又问着,写着又念着:

“从前寄回的两封挂号信不知收到没有,没有接着回信,挂念得很。儿离家后,到湖南,到广西,现在又到了云南,一年来儿的身体都平安,千万请放心!”

他点头,默默地笑着。

“母亲在家里不要太劳神操心,大小事情都可让老二管。如家用不够,叫老二多拿点钱回家,也可以找姐夫帮帮忙。儿的饷很少,每月剩下的钱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不能寄钱回家,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

写到这儿,我的笔停住了。他又说:“还有我走了人手不够,是找哪个在做活路?今年庄稼有几成收?”

“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我问。

他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我也毫不在意地微笑着。他踌躇好一会,才吞吞吐吐说:

“还有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

把信写完了,我又从头至尾念了一遍,他感谢地点着头:要得,要得。我问他知道邮政局不,知道怎样寄不,他摇摇头。他说托人去寄,军人不能自由上街,礼拜天也只能在附近。我当即说:“我替你寄好了。”起先他不肯,我说我时常进城,很方便。他才愿意了。

“多少钱?”

他从袋里摸出来几张角票数着。

“不,我替你寄了好了。”

我认为我应该替他寄。我不肯接钱,他一定要给。争来争去,最后他把角票放在桌上,就跑了,生怕我去追,回头说了句“哪有又劳神又出钱的道理”,人就不见了。

一天清早,我刚起床,他忙慌慌地跑来,急急地说:“我们队伍马上就要开了!”

我很惊诧,还没来得及说,集合号就响了,他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跑了。

我也跟着出去,站在门前,看见他们站好了队,一会儿就走了。

一九四二年二月

(有删改)

【注】①单挂号:邮件的一种,指没有回执的挂号邮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军队来到村庄和学校,以及第二段的“四年了”都暗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代写家书做了铺垫。
B.三个士兵有关四川的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三人性格不一,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
C.小说写那个“老一点”的同乡“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既写出了他对“我”的敬意,也写出了他对写信一事的认真态度。
D.“我”问“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语意上则体现了“我”代士兵写信时的认真和细致。
2.小说中写家书前铺叙的内容与写家书这一主要内容关系十分密切,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3.小说多次描写那个“老一点”的同乡的神态,这些神态表现了那个同乡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先秦儒家的君子理念并非凭空产生,其渊源有自。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官学、私学紧密相关,私学并没有完全抛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而“君子”是联结二者的一个重要概念。

所谓官学,是指周朝官方之学,官学受教育的对象主体是贵族子弟,也包含平民百姓。官学主要教授《诗》《书》《礼》《乐》。官学的教授内容与孔子开创的私学之教并非没有关联,孔子曾教诲其子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以及传授七十子之徒“礼乐之教”,都说明了私学和官学的共通性。开办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地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选士”。但官学随着周室的东迁而逐渐没落,春秋时期,官学已经严重失能。

至孔子时代,官学失能现象愈演愈烈,孔子曾说“学在四夷”,感叹官学的没落。官学没落,私学便乘势兴起并延续了官学的职能,先秦儒家君子观念正是在这一趋势下,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孔子大力提倡私学,主张君子“文”“质”兼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华君子文化。不过,应该注意到,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代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

首先,从培养目的上看,官学追求“德行”“道艺”与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相一致。开办官学本身是“兴贤”之举,是为了选拔出周王朝的行政人员,所以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其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迹中亦有体现。从“德行”“道艺”来看,孔门培养的文质彬彬的“君子”学生,和官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既有“德”又有“艺”。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不甚相符。

其次,从教学内容上看,官学主张“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和“孔子以《诗》《书》《礼》《乐》教”相一致。孔子对《诗》《礼》的重视,于孔鲤承庭之训可见一斑。《诗》学、《礼》学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仍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在当时的宴会饮酒、朝聘祭祀、诸侯盟会等政治活动中,无不渗透着《诗》《礼》精神,如孟釐子曾嘱咐其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向孔子学礼。孔子的《诗》教、《礼》教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与周制在当时仍然施行有关。孔子教育理念中“文质彬彬”之君子是集仁、知、勇三达德于一体的贤能之士。

再次,从官学的“兴贤”职能来看,官学通过三年一期的“大比”之制,选贤举能,使俊杰之士进入行政系统,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保证。官学下移后,士人入仕往往借助师长的荐举,如孔子“使漆雕开仕”、子路“使子羔为费宰”等。这些通过师长举荐的士人,需要得到师长对其“德行”与“道艺”的肯定,否则是无法被荐举的。战国时代儒家对弟子“德行”“道艺”的要求则更加严苛,要求弟子“言必称师”“不悖师说”,否则绝无入仕之可能。

(摘编自马爱菊《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学传承了官学的部分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君子”理念将官学、私学联结起来。
B.官学没落失能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私学的兴起,使先秦儒家的“君子”观念得以发展。
C.后人常常认为“君子”是一个抽象的道德概念,这与先秦儒家的理念完全不相符。
D.孔子注重教授《诗》《书》《礼》《乐》,可能是想培养出“文质彬彬”的君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明确“君子”理念联结官学与私学的重要性,再紧扣“君子”行文。
B.文章在展开论证时,注重将官学和私学进行关联分析,以凸显二者的紧密联系。
C.文章先阐述官学和私学的共通性及私学兴起的背景,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D.文章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外,还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详实而又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与私学不同,官学并不是为了普及国民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
B.孔子主张君子应该“文”“质”兼备,这是对周代官学理念的直接传承。
C.官学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使得孔子特别重视培养弟子的“德行”和“道艺”。
D.如果师长肯定了某人的“德行”与“道艺”,他就可能被师长举荐而入朝为官。
2024-04-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华大新高考联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 棉 袄

孙犁

①风把山坡上的荒草,吹得俯到地面上、砂石上。云并不厚,可沉重得怕人,树叶因昨夜初霜的侵凌焦枯了,正一片片坠落。

②我同小战士顾林从滚龙沟的大山顶上爬下来,在强登那峻峭的山顶时,身上发了暖,但一到山顶,被逆风一吹,就觉得难以支持了。顾林在我眼前,连打了三个寒噤。

③风还是吹着,云,凌人地往下垂,我想要下雨了,下的一定是雪片吧?天突然暗了。

④远远的在前面的高坡上出现一片白色的墙壁,我尽可能加快了脚步,顾林也勉强跟着。这时远处山坡上已经有牧羊人的吆喝声,我知道天气该不早了,应是拦羊下山入圈的时分。

⑤爬上那个小山庄的高坡,白墙壁上的一个小方窗就透出了灯火。我叫顾林坐在门前的一块方石上休息,自己上前打门。门很快地开了,一个姑娘走了出来。我对她说明来意。问她这里有没有村长,她用很流利的地方话回答说,这里只是一个小庄子,总共只有三户人家,过往的军人有事都是找她家的,因为她的哥哥是自卫队一个班长。随后她就踌躇了:今天家里只有她一个人,妈妈去外婆家了,哥哥还没回来。

⑥她转眼看了下顾林,对我说:他病得很严重吗?

⑦我说:是。

⑧她把我让到她家里,一盏高座的油灯放在窗台上。浮在黑色油脂里的灯芯,挑着一个不停跳动的灯花,细碎地爆炸着。

⑨姑娘有十六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我想,屋里要是没有那灯光和灶下的柴火的光,机灵的两只大眼也会把这间屋子照亮的吧?她挽起两只袖子,正在烧她一个人的晚饭。

⑩我一时觉得我们休息在这里,有些不适当。但顾林躺在那只铺了一张破席子的炕上了,显然他已是精疲力尽了。我摸摸他的额头,又热到灼手的程度。

你的病不会又犯了吧?

顾林没有说话,我只听到他的牙齿的得得声,他又发起冷来。我有些发慌,我们没有一件盖的东西。炕的一角好像有一条棉被,我问那正在低头烧火的姑娘,是不是可以拿来盖一下,她低着头没听完我的话,便跳起来,爬到炕上,把它拉过来替顾林盖上去,嘴里一边说,她家是有两条棉被的,哥哥今天背一条出操去了。把被紧紧地盖住了顾林的蜷曲的身体,她才跳下来,临离开,把手按住顾林的头,对我蹙眉说:

一定是打摆子!

她回去吹那因为潮湿而熄灭的木柴了,我坐在顾林的旁边,从门口向外望着那昏暗的天。我听见风还在刮,隔壁有一头驴子在叫。我想起顾林明天是不是能走,有些愁闷起来。

姑娘慢慢地对我讲起话来。炉膛里的火旺了,火光照得她脸发红,那件深红的棉袄,便像蔓延着的火焰一般。

她对我讲,今年打摆子的人很多,并问我顾林的病用什么法子治过。她说有一个好方法,用白纸剪一个打秋千的小人形,晚上睡觉放在身下,第二天用黄表纸卷起来,向东南走出三十六步,用火焚化便好了。她小时便害过这样的病,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治好的,说完便笑起来:这样是不是迷信呢?

夜晚静得很,顾林有时发出呻吟声,身体缩拢起来,我知道他冷,我摸摸那条棉被,不只破烂,简直像纸一样薄。我已经恢复了温暖,就脱下我的军服的上身,只留下里面的一件衬衫,把军服盖在顾林的头上。

这时锅里的饭已煮好。姑娘盛了一碗米汤放在炕沿上,她看见我把军服盖上去,就沉吟着说:那不抵事。她又机灵地盯视着我。我只是干笑了一下,表示:这不抵事怎么办呢?我看见她右手触着自己棉袄的偏在左边的纽扣,最下的一个,已经应手而开了。她后退一步,对我说:盖上我这件棉袄好不好?

没等我回答,她便转身去断然地脱下来,我看见她的脸飞红了一下,但马上平复了。她把棉袄递给了我,自己退到角落里把内衣整理了一下,便又坐到灶前了,末了还笑着讲: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穿上的。

她身上只留了一件皱褶的花条布的小衫。对这个举动,我来不及惊异。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体温的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是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自己幼年病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

我凝视着那暗红的棉袄,姑娘凝视着那炉膛里一燃一燃的余烬,一时,她又讲话了。她问我从哪里来,走过什么地方,哪里的妇女自卫队好,又问我什么时候妇女自卫队再一次检阅。一会儿我才知道,在去年,平山县妇女自卫队检阅的时候,打靶,她是第三名。

(节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⑨段中头发梳得“平”写出姑娘的干净利落,和人说话时眼睛“盯”住人,表明姑娘善于观察,聪慧机警。
B.想到要接待陌生人时表现出踌躇以及提出治疗打摆子的迷信方法,这些情节使姑娘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C.从人物的身份角度考虑,本文中的“姑娘”比《百合花》中的“新媳妇”更能体现出军民鱼水情的主旨。
D.《百合花》中新媳妇为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棉被的悲剧结局比《红棉袄》的结局更耐人寻味,更有感染力。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②③段中对风的描写,既渲染充满寒意的氛围,也推动两人需要落脚休息和顾林打摆子需要保暖等情节的发展。
B.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渲染手法,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绘得生动传神。
C.本文中的物象“红棉袄”具有象征意味,“红色”象征革命精神,“棉袄”象征着温暖与关爱,表达对前方战士的有力支持。
D.文中姑娘并无名字,可见作者想要表现的不仅仅是某个具体的女性形象,同时也以小见大表现冀中女性的群体形象。
3.小说《红棉袄》中的“我”,并非故事的主人公,但在文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为什么?
4.这篇《红棉袄》和教材中的《百合花》存在很多相似点,请结合文本,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书

方敬

近郊的村庄都驻满了军队。

我们学校也来了两排人,是一个摩托连。他们暂时在这里静候命令。

四年了,他们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从战争到战争,穿的是破烂布军衣,吃的是粗粝的饭,睡的是枯草,一月剩下来的薪饷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但他们仍艰苦地干着。

午后休息时,篱笆旁有三个兵正起劲地争论着。

“四川不好,天干没有收成,米贵得要命,你看湖南的米多便宜。”一个颇有一些抑彼扬此的意味。

“四川不好?哪个说没有收成?这两年丰收,你不晓得,是奸商囤积,想发国难财,米才贵的。”另一个不服气地反驳着。

“四川有些山高水低的好地方呢。”第三个说的倒是句老实话。

我站在后面失声笑了。三个回头看见我在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们开始谈着。那个说四川不好的,个小精悍,说话急促,是地道的湖南人。当我问这个部队哪省人最多时,他便骄傲地说:“当然是湖南人!”那个年轻的四川人说:“我看哪个队伍也少不了四川人。”

那个默默不语的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他老一点,结实本分,没有军人的气息。他盘坐在草地上,卷着烟叶,善良地笑着。于是我故意引他开腔:“你打过仗没有?”

他摇摇头,脸红了,好像做了亏心事似的。也许他在想一个军人怎能没打过仗呢。

年轻的四川人说他从前在乡下种庄稼,也是四川人。

他吸着烟,偏着头听,不多言不多语。

我说我也是四川人。

“你?”老点的兵似乎不大相信:“这连还有一个四川人,没有在,一共三个四川人。”

他纯粹的土话流露着家乡味,一份乡情便从口音传到了心里。我们是同乡,但并没细说哪县哪乡,笼统说个四川就够了。

此后偶尔碰见,彼此总笑着打个招呼。站岗时,他背着枪踱来踱去,每逢我经过,他多少带点羞怯。有一次,他同一个弟兄在桥头闲谈,远远看见我,就偷偷指着我说:“他也是个四川人!”

元旦晚上,我去打水,碰着那个老点的同乡,打了个招呼,我顺口说:

“今天过年。”

“乡下人只会过旧历年。”

“你有几个年没有在家里过了?”

“就一个。说起年,我就想起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

“你也常接到家里的信吗?”

“没有,从来没有接到。”他自己倒发过单挂号,在湖南,又在广西发过一封单挂号。都没有回信,不晓得收到没,他怪惦念的。我安慰他:“收总是会收到的,有回信你也收不到,你今天在这儿,明天在那儿,军队生活是流动的。”

“嗯嗯!”他觉得说得对:“家里老二也跟我一样不识字,他也会请人写,我们那有个教书的老先生,他肯帮忙,那回老二走了,他还帮我写过一封信。多好一个人!”

“你常写信回去就好了。”

“嗯,接不到信,我还是要常写信回去,不要让家里人担心,这回我想寄封航空信回去,不然到了××,那地方更远,寄信收信都不容易。”他好像在自白,突然一转:“航空的邮费多少?”

“四角一,平常航空,挂号要八角。”我回答。

嗯嗯,他点头,好像理会了,口里算着:“几天可以到?”

“快两三天,乡下就难说了。”

他点头,好像在想着什么。

一个下午,房门外忽然有人的响声,仿佛想敲门又怕敲门,我把门打开,呵,那位老实的同乡严肃地站立着,好像要向长官报告似的。他下垂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几张信纸,他是来让我替他写家信的。我请他坐,但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我便说:“把你的意思说说吧。”“没有别的,”他说:“只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信。”他用心用意地慢慢地细述了一遍,时断时续。

我愿做个忠实的记录,想着又问着,写着又念着:

“从前寄回的两封挂号信不知收到没有,没有接着回信,挂念得很。儿离家后,到湖南,到广西,现在又到了云南,一年来儿的身体都平安,千万请放心!”

他点头,默默地笑着。

“母亲在家里不要太劳神操心,大小事情都可让老二管。如家用不够,叫老二多拿点钱回家,也可以找姐夫帮帮忙。儿的饷很少,每月剩下的钱有时还不够买一双草鞋,不能寄钱回家,①国难期间,能尽忠就不能尽孝。把敌人打走就好了。”

写到这儿,我的笔停住了。他又说:“还有我走了人手不够,是找哪个在做活路?今年庄稼有几成收?”

②就是这样,还有什么没有?”我问。

他的脸莫名其妙地红了。③我也毫不在意地微笑着。他踌躇好一会,才吞吞吐吐说:

“还有阿毛的妈要好好孝敬婆婆,料理家务事,抚养三个孩子。”

把信写完了,我又从头至尾念了一遍,他感谢地点着头:“要得,要得。”我问他知道邮政局不,知道怎样寄不,他摇摇头。他说托人去寄,军人不能自由上街,礼拜天也只能在附近。我当即说:“我替你寄好了。”起先他不肯,我说我时常进城,很方便。他才愿意了。

“多少钱?”

他从袋里摸出来几张角票数着。

“不,我替你寄了好了。”

我认为我应该替他寄。我不肯接钱,他一定要给。争来争去,最后他把角票放在桌上,就跑了,生怕我去追,回头说了句“哪有又劳神又出钱的道理”,人就不见了。

一天清早,我刚起床,④他忙慌慌地跑来,急急地说:“我们队伍马上就要开了!”

我很惊诧,还没来得及说,集合号就响了,他行了个军礼转身就跑了。

我也跟着出去,站在门前,看见他们站好了队,一会儿就走了。

一九四二年二月(有删改)

【注】①单挂号:邮件的一种,指没有回执的挂号邮件。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写军队来到村庄和学校,以及第二段的“四年了”都暗示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为下文代写家书做了铺垫。
B.三个士兵有关四川的争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我”和他们闲聊起来,他们三人性格不一,但“我”喜欢那个“老一点”的。
C.小说写那个“老一点”的同乡“无论如何都要站在我的桌旁”,既写出了他对“我”的敬意,也写出了他对写信一事的认真态度。
D.书信既写了那个“老一点”的同乡在外的情况,又写了他对家里的牵挂和思念,如母亲不要太操劳、没钱咋办、家务活安排以及对妻子的嘱咐等。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国难期间”是忠孝不能两全的前提,“不能尽孝”写出了普通老百姓的大义。
B.句子②在结构上是承上启下,语义上则体现了“我”代人写信时的认真和细致。
C.句子③中“我”“毫不在意”是避免让他觉得更尴尬,“微笑”则可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D.句子④中状语富有表现力,“忙慌慌地”“急急地”表现出他因部队出发而不知所措和焦急。
3.小说中写家书前铺叙的内容与写家书这一主要内容关系十分密切,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小说多次描写那个“老一点”的同乡的神态,这些神态表现了那个同乡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这时候,探监的人纷纷出去。副典狱长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说探望的时间结束了。

“再见,我还有许多话要对您说,可是,您看,现在没时间了。”聂赫留朵夫说着伸出一只手。“我还要来的。”

“话好像都已说了……”

她伸出一只手,但是没有同他握

“不,我要设法找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再同您见面,我还有些非常重要的话要对您说。”聂赫留朵夫说。

“好的,那您就来吧。”她说,做出一种要讨男人喜欢的媚笑。

(以上节选自教材69页结尾部分:第一次探监结束。)

……

“您好!”她拖长声音说,脸上挂着微笑,使劲握了握他的手,这跟上次大不一样。

“喏,我给您带来了状子,您来签个字。”聂赫留朵夫说,对她今天见到他时表现出来的那副活泼样子,感到有点奇怪。

“行,签个字也行。干什么都行。”她眯缝着一只眼睛,笑嘻嘻地说。

他指点她该怎么签,签在什么地方。

她拿起笔,用心在墨水缸里蘸了蘸,抖掉一滴墨水,写上自己的名字。

“我有些话要跟您说。”聂赫留朵夫接过他手里的笔,说。

“好,您说吧。”她说。

典狱长站起来,走了出去,屋子里剩下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两个人。

他说:“要是这个状子不管用,那就去告御状。凡是办得到的事,我们都要去办。”

“唉,要是当初有个好律师就好了……”她打断他的话说,“要是当初人家知道我跟您认识,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了。”

“我还有一件事要跟您说。我们那儿有个老婆子,人品挺好。可是有人控告她放火,她就坐了牢。她呀,说实在的,知道我跟您认识。怎么样?好人儿,您就给她帮个忙吧!”玛丝洛娃说,对他瞧瞧,又垂下眼睛笑笑。

“好的,我来办,我先去了解一下。”聂赫留朵夫说,对她的态度那么随便,越来越感到惊奇,“但我自己有事要跟您谈谈。您还记得我那次对您说的话吗?”他说。

“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

“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

“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

“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我决定跟您结婚。”

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

“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

“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

“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

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

“您安静点儿!”他说。

“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喝醉了吗?”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还是找您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

“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我觉得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我知道,我知道,”聂赫留朵夫说,“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

“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

“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米世还想利用我米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副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

聂赫留朵夫站在她前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时看守又走过来,提醒他们该分手了。玛丝洛娃站起来。

“您今天有点激动。要是可能,我明天再来。您考虑考虑吧!”聂赫留朵夫说。

玛丝洛娃一句话也没有回答,也没有对他瞧一眼,就跟着看守走出去。

“嘿,姑娘,这下子你可要走运了!”玛丝洛娃回到牢房里,柯拉勃列娃就对女人说,“看样子,他被你迷住了。趁他来找你,你别错过机会。他会把你救出去的,有钱人什么事都有办法。”

“怎么样,我的事你提了没有?”那个老婆子问。

玛丝洛娃没有回答同伴们的话,却在板铺上躺下来。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墙角。她就这样一直躺到傍晚。聂赫留朵夫那番话使她回到了那个她无法理解而对之满怀仇恨的世界。她在受尽了折磨后离开了那地方。现在她已经无法把往事搁在一边,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要清醒地生活下去又实在太痛苦了。到傍晚,她就又买了些酒,跟同伴们一起痛饮起来。

(以上节选自教材同译本《复活》第一部47-48章:第二次探监。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柯拉勃列娃和老婆子等次要人物既衬托了主要人物玛丝洛娃的形象,又反映出牢房中成员和环境的特点。
B.小说主要借助对话描写来展开情节,其中个性化的语言和玛丝洛娃的几次“笑”的描写,多角度地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C.“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白己”,面对聂赫留朵夫急于赎罪的表现,玛丝洛娃出奇的清醒和镇定。
D.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见面时一般用“您”称呼对方来表示尊敬,中间改用“你”,说明此时的他急于拉近与玛丝洛娃的距离。
2.关于小说选文的最后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玛丝洛娃已有酗酒的习惯,与上文聂赫留朵夫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相呼应。
B.聂赫留朵夫把玛丝洛娃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唤醒了,但她又无法摆脱困境,因而要借酒浇愁。
C.“买酒”和“痛饮”等动作描写,让人感受到玛丝洛娃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引发读者的同情。
D.聂赫留朵夫的求婚让玛丝洛娃十分痛苦,对他的抗拒表明玛丝洛娃已经顺利走上“复活之路”。
3.小说画线部分在玛丝洛娃的动作背后是人物心理的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托尔斯泰认为“人在失足后仍可以重新站起来,并在道德上获得新生”,即“托尔斯泰主义”中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小说节选片段中男、女主人公在哪些方面表现了“道德的自我完善”?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4-01-02更新 | 26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深圳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 子

何俊锋

①我的脑海不止一次地浮现出麦子的模样,尽管就是坐在钢筋与水泥构筑、蓝玻璃与铝合金镶嵌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办公室里。当然,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种催收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于是,我就做梦,梦见我跟在母亲身后乐颠乐颠拾捡麦穗的童年。所有这些都只能在瞬间完成。办公室的人与烦俗的事务像麦子一样,一茬茬地等着我种我收,容不下我太多的怀想。

②然而,我还就是想家,想象自己就是农田里的一株麦子,植根于乡土的沃野,经历漫长冬季的涅槃,用我的成熟与丰腴绘就一幅壮烈的图腾,倒伏在农人的怀里,芳香在岁月的流痕里,沸腾在乡村的月月年年里。

③麦子,这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千万里田畴之上,开在世代农业的中心。它就是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圣洁的崇拜,与水稻、大豆、玉米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饥饿年代,麦子就是我心中最美好的事物;温饱时期,麦子就是家人脸上的骄傲;小康盛世,麦子就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父亲与麦子的颜色就是我生命的原色,我就是一株粘着故乡泥土长在城市的麦子,绵绵的根系永远扎在故乡的心里。

④麦子,原本就是一粒草籽,经过神农始祖的精心打磨,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与水分,成为世间温暖无比的粮仓。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这些能量又最终回到土地,抽出满地金黄灿烂的麦浪,数千年舒展着农人的目光。

⑤麦子浅褐色的皮肤,就是千百年来土地的颜色,就是一种内聚敛收的颜色,虽不金黄高贵,但绝不惨淡平庸;它中间深深的沟纹,就是千万条大河流淌的印痕,就是无数木犁犁出的简洁线条,就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东方农人脊梁的缩影;麦子饱满的身体,装载着血汗与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输送着养分与热爱。

⑥您椭圆的、长吊式的造型,多像伏在炎热的土地上光臂劳作的农人,有时风雨不调,显得不够圆满,但您从不萎缩。您没有拥有高度,却占据了深沉;您没有张扬的个性,却有积淀的深刻。平凡就是您的外表,深邃就是您的内心。默默地生长在民间,虽没有理想主义的花朵,却有现实主义的麦穗,一如朴实无华的农人,好似她们磨难与意志并行的精神、信念与实实在在的思想。

⑦您长在历史与时间的土地上,长在农人的心里,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对时间的衰老,您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⑧我朝麦子走去,一直走进麦子的深处,与麦子对视,一如瞧见我年迈的父亲。父亲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懂得麦子可以吃饱肚子与让人活着。父亲的双手满就是老茧,粗糙得无法瞧清掌纹。经父亲抚摸过的麦粒,却就是那么新鲜动人。我走近父亲,我说不清,父亲弯腰时,就是以怎样一种姿势,面对着苍茫的麦子。

⑨入夏,鸣叫的布谷又一次催促麦秆爬上五月的高度。农人的一滴汗水,压弯了所有成熟的庄稼,成群结队的麦子,又一次占领了我的田野,而我的牵挂与乡思,被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潮,冲击到了收割的前线。每到这个季节,我都会听到父亲磨镰刀的霍霍声,而我年迈的母亲,此刻就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为充满希望的麦粒,准备灯火,清扫粮仓。我不知道,麦子丧失生命的成熟,就是因为阳光的恶毒还就是恩典。我明白,沉甸甸的季节,被镰刀割倒,不过就是麦子生命的又一次递进。

⑩当一头高大的秦川牛,在六月的麦茬地上拉动木犁,身后的农事,又卷土重来。

(选自2009年《中华散文》)

1.作者在⑥⑦段把“麦子”变为第二人称“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请简要分析画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种催收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
(2)您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
3.本文充满深情地赞美了麦子,麦子有哪些方面值得赞美?请分条概括。
4.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2023-12-3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课-《风景谈》分层作业-提升版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没有被斗败的人(节选)

海明威

[主人公老斗牛士曼纽尔在大病初愈后,全然不顾老板的压榨和朋友的劝阻,坚持要求斗牛,成为不卖座的夜场候补斗牛士。]

如今,他面对着公牛,同时意识到许多事情。牛角就在那儿,一个裂开,另一个又尖又光滑,他得侧着身子朝左边那个角又快又准地逼近,放下红巾,叫牛跟着红巾下去,然后在牛角上面扑过去,把剑扎进像一个五比塞塔硬币那么大的一小块地方,然后必须从两个牛角中间缩回身子。他意识到必须做所有这一切,但是他唯一的念头:“又快又准。”

“又快又准,”他一边挥动红巾,一边想。又快又准。又快又准,他把剑从红巾上抽出来,侧身朝着裂开的那个牛角,放低红巾让它横在他身前,使自己握着剑的右手齐他的眼睛,顺看下垂的剑锋瞄准牛肩中间那块隆起的地方。

他又快又准地扑到牛身上。

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上。牛在他上面。曼纽尔躺在那儿,像死了似的,牛在抵他。抵他的背,抵他那埋在沙土里的脸。他感觉到牛角戳进他交叉着的胳臂中间的沙土里。牛抵着他的腰。他把脸埋进沙土里。牛角抵穿他的一个袖子,牛把袖子扯了下来。曼纽尔给挑了起来甩掉了,牛便去追披风。

曼纽尔爬起身,找到剑和红巾。“把脸擦干净,”他说。

曼纽尔又朝牛跑过去,用手帕擦着被血染污的脸。

公牛就在那儿。它现在离围栏很近。该死的牛。也许它全身都是骨头。也许没什么地方可以让剑扎进去。真倒霉,没地方!他偏要扎进去让他们瞧瞧。

他挥动着红巾试了试,公牛不动。曼纽尔像剁肉似的把红巾在公牛面前一前一后地挥动着。还是一动不动。

他收起红巾,拔出剑,侧身往牛身上扎下去。他感到他把剑插进去的时候,剑弯了,他用全身力量压在上面,剑飞到了空中,翻了个身掉进观众当中。剑弹出去的时候,曼纽尔身子一闪,躲开了牛角。

黑地里扔来的第一批坐垫没打中他。接着,有一个打中他的脸,他那血污的脸朝观众看看。坐垫纷纷扔下来,散落在沙地上。有人从附近扔来一个空的香槟酒瓶。它打在曼纽尔的脚上。他站在那儿望着扔东西来的暗处。接着从空中“呼”的一声飞来一样东西,擦过他身边,曼纽尔俯身把它捡起来。那是他的剑。他把剑放在膝头上扳直,然后拿着它向观众挥了挥。

“谢谢你们,”他说,“谢谢你们。”

呸,这些讨厌的家伙!呸,可恶的、讨厌的家伙!他跑的时候,脚底下给一个坐垫绊了一下。

公牛就在那儿。跟以前一样。好吧,你这讨厌的、可恶的杂种!你不动!好!他跨前一步把杆子的尖头塞进公牛的潮湿的嘴。

他往回跳的时候,公牛扑到他身上,他在一个坐垫上绊了一下,就在这时候,他感到牛角抵进了他的身子,抵进了他的腰部。他双手抓住牛角,像骑马似的往后退,紧紧抓住那个地方。牛把他甩开,他脱身了。他就一动不动地躺着。这没关系。牛走开了。

他站起身来,咳嗽着,感到好像粉身碎骨,死掉了似的。这讨厌的杂种!“把剑给我,”他大声叫道,“把那东西给我。”

富恩台斯拿着红巾和剑过来。

埃尔南德斯用胳臂搂着他。

“上医务所去吧,老兄,”他说,“别做傻瓜了。”“走开,”曼纽尔说,“该死的,给我走开。”

他挣脱了身子。埃尔南德斯耸耸肩膀。曼纽尔朝公牛奔去。公牛站在那儿,庞大而且站得很稳。

好吧,你这杂种!曼纽尔把剑从红巾中抽出来,用同样的动作瞄准,扑到牛身上去。他觉得剑一路扎下去。一直扎到齐护圈。四个手指和他的拇指都伸进了牛的身子,鲜血热呼呼地涌到他的指关节上,他扑在牛身上。

他伏在牛身上的时候,牛踉踉跄跄似乎要倒下;接着他站到了地上。他望着,公牛先是慢慢地向一边倒翻在地;接着突然就四脚朝天了。

然后他向观众挥手,他的手刚给牛血暖得热呼呼的。

好吧,你们这些家伙!他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咳嗽起来。又热又闷。他低头望望红巾。他得过去向主席行礼。该死的主席!他坐了下来,望着什么。那是公牛。它四脚朝天,粗大的舌头伸了出来。肚子上和腿底下有什么东西在爬。毛稀的地方有东西在爬。死牛。让牛见鬼去吧!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挣扎着站起来,又开始咳嗽了。他再坐下来,咳嗽着。有人过来,扶他站直。

他们抬着他,穿过场子到医务所去,医生和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正等着他。他们把他放在手术台上,给他剪开衬衣。曼纽尔觉得很疲乏。他整个胸腔感到发烧。一道电灯光照着他的眼睛。他把眼睛闭上了。

他听到有人踏着很重的脚步上楼来。然后他就听不见了。然后听见远远的声音。那是观众发出的声音。医生朝他笑笑。雷塔纳在那儿。

“你好,雷塔纳!”曼纽尔说。他听不见他的声音。雷塔纳朝他笑笑,对他说了些什么。曼纽尔听不见。

让这手术台见鬼去吧!他以前在许多手术台上躺过。他不会死。要死的话,会有一个神父在场。

舒里托对他说了些什么。举着剪刀。

对了,他们要剪掉他的辫子。他们要剪掉他的小辫子。就按曾经约定的那样,若今晚表现不好,就剪掉辫子,不再做斗牛士。

曼纽尔在手术台上坐了起来。医生气愤地往后退了一步。有人抓住他,扶着他。“你不能干这样的事,舒里托。”他说。

舒里托的声音他突然听见了,听清楚了。

“我干得好,”曼纽尔说,“我只是不走运罢了。”

曼纽尔又躺了下来。他们在他脸上放了一样什么东西。那东西很熟悉。他深深地吸着。他感到很疲乏。他非常、非常疲乏。他们把那东西从他脸上拿开。

“我干得好,”曼纽尔有气无力地说,“我干得出色。”曼纽尔张开眼睛,望望舒里托。要舒里托表示同意。“当然,”舒里托说,“你干得出色。”

医生的助手把个圆锥形的东西罩在曼纽尔脸上,他深深地吸着。舒里托手足无措地站着,看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曼纽尔对斗牛战术的周密安排,表现出他娴熟的斗牛技巧和坚定信念。
B.面对一动不动的公牛,曼纽尔像刺肉一样挥动红巾的细节,体现出曼纽尔内心的焦急。
C.向观众说“谢谢你们”和杀死公牛后挥手、向主席行礼,都突出表现曼纽尔的心虚。
D.《老人与海》中“老人”以失败告终,而曼纽尔成功刺死公牛,但他们都是坚毅的代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曼纽尔多次充满信心的进攻与结果的惨淡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波澜起伏、惊心动魄。
B.“又快又准”虽是曼纽尔心理活动,但是引号的使用增强了音响效果,像对自己的呼喊一样。
C.小说以“舒里托手足无措地站着,看着”的细节结尾,表现了舒里托对曼纽尔崇敬又担心的复杂心理。
D.小说写公牛庞大、勇猛和观众对曼纽尔的厌恶、不耐烦,反衬出曼纽尔的弱小、备受凌辱。
3.小说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4.小说以全知视角(或第三人称)叙述斗牛过程,“展示”斗牛景场,请分析这样叙事的好处。
2023-12-29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小说阅读(1)(考点剖析+对点训练)-【寒假自学课】2024年高二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短视频单元”评选活动收官。本届上影节短视频单元共收到报名作品近1500部,最终评审团遴选出20部入选作品。

但今年的上影节短视频之所以引人注目,也在于前不久的一则“负面”新闻给了它们一个“反差”的背景:一位视频平台网站的CEO公开斥责短视频为“简单洗脑式”“拉低用户心智”的“猪食”。

“猪食”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对于用户规模接近9亿、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的短视频而言,毋庸讳言,盗版、重复、趣味低下等问题常见且突出,流量大于内容的现象也严重,“猪食”论虽是激愤之言,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过,短视频这种“从大屏到小屏,从横屏到竖屏,从几小时到几分钟”的新事物,打破了传统审美与创作习惯,造就了无处不传媒、无物不媒介、无人不作者的新传播形态,也消除了技术和身份的边界,又绝非“猪食”论所能涵盖。它不仅应该成为拍摄者记录日常生活的方式,还应该成为发掘和培养优质原创的渊薮,展现个人才华和趣味的平台。总之,对于艺术而言,它是一片能够有无限可能性的无人区。

“猪食”还是艺术?既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心态:如果只是将它当作吸引用户、赚取流量、哗众取宠的工具,它就很可能游走在低质、雷同、无底线的边缘;如果更将它当作忠于内心、尊重自我、“在情绪碎片中提取大众情感最大公约数”的途径,那么它一定会充分利用自身“短、精、趣”的叙事优势、碎片化和视听一体化的传播优势,走向“大胆、积极、纯粹”的艺术表达。

律诗是诗,截律(绝句)也是诗,艺术从不以长短分高下;电影、电视剧、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短视频,艺术也从不以形态分高下。只要“修辞立其诚”——对社会、生活、历史、艺术、自我、观众充满诚意,艺术便无处不在。从这点说,我们不仅希望看到电影节里的短视频“艺术”,更希望看到无论电影节内外短视频的诚意。

(摘编自周劼《只要修辞立其诚,短视频也是艺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辞立其诚”的原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在本文中是指坚持唯物主义,把自己的思想理解真实地表达出来。
B.人在观察现象、认识事物的时候,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但是追求真理应力求避免主观干扰。
C.上海国际电影节中的“短视频单元”评选活动收到众多报名作品,说明活动深受全国人民的热爱。
D.各种艺术短视频,可以获得人们的认可,因为艺术从不以形态分高下,就像诗歌不以长短论优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艺术和诚的关系,但是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无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表现世界,还是制作短视频都要有诚意。
C.材料一中的许多材料来自经典作品,整个文章显得厚重,有很强的说服力。
D.两则材料立论公允,持之有据,文气沛然,思辨有道,语言活泼,能感染人。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朱光潜《望舒诗稿》:“思想必须与语文同一,人格必须与风格同一。”
B.孔颖达《周易正义》:“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
C.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些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D.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4.对于艺术而言,短视频是一片能够有无限可能性的无人区。请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说法加以分析。
5.如何推动中国短视频的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2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 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4课知能达标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