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蔡元培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

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好一颗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袁隆平

上述材料能给成长中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自己的思考给高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写一封信,给他们传递出正确的导向。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一: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在这场伟大的保家卫国战争中,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毛岸英……还有很多无名战士,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活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们,彭德怀、孙桃芳、王海、李延年……默默奉献,不计荣辱,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复兴奋斗一生。

材料二:2021年,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电影《金刚川》《长津湖》等影视剧热播,上甘岭、金刚川大桥、长津湖……;一个个地名,一场场战役,一个个英雄,让无数观众感动泪目。例如宁可冻死也要坚守阵地的冰雕连;靠着一把炒面(不是现在的炒面,是和出的面疙瘩直接炒)吃一把雪的战士,用落后于敌人的武器装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打出了军威国威!

材料三:抗美援朝精神内涵: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演讲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交流体会,分享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有人说,任何命运,无论多么漫长复杂,实际上只反映于一个瞬间:人们大彻大悟自己究竟是谁的瞬间。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2024-01-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此之后,千百年来的悠悠时光中,“治未病”便成为中医大家们的不懈追求。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呢?中医典籍里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三个答案:其一,勤于锻炼,强身健体以养生;其二,适时借助外物,弥补自身不足以养体;其三,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以养气。

面对人类共同的疾病,我们需要“治未病”的态度和行动。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面对可能出现的灾祸也应如此。针对“治未病”的观点,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1-03更新 | 274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育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说过:君子不器。

管子有言: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庄子也讲: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器物,泛指外物、工具,或某种具体的知识技能。人追求物,利用物,创造物,离不开物,但也容易被物所束缚。君子本当求道,而如果舍本逐末,受限于用以载道的器物,不知融会贯通,则容易把自己也变成了器物。

以上材料对我们认识人与物的关系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北宋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司马光和苏轼表示强烈反对,王安石也不退让。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面临被处死的危险,王安石却为其求情。虽政见不同,但王安石评司马光:司马君实,君子人也!司马光论王安石:介甫文章节义,皆有过人之处。王安石被罢相,与苏轼同游后,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病逝,司马光请求朝廷对其厚加礼赠,苏轼为其起草制书,提笔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材料二:《论语》中有诸多关于君子的言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学校刊物将举办“君子之风”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星堆遗址二次发掘,让人们对这个不同于中原文明却又与中原文明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古蜀文明再一次惊叹,这远古文化值得我们骄傲。

1921,红船起航,中共百年航程,一路走来不断成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让我们看到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这让我们信心满满。

2021,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于1011日到24日在中国云南昆明举办。这既是世界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的肯定,也是人类携手自信前行的努力。

在从古到今,中外共生的世界环境中,中华民族在努力中不断增长自信,建立大国自信,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是这一过程的见证者,也必将成为参与者,如何实现个人与家国共同自信成长呢?请你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体现你的思考。

任务一:写一封信给自己,作为即将成年的一种鼓励;

任务二:你即将作为学生代表在学校论坛上发言,请以“自信成长,我是中华一份子”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10-26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对于本章,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有德者是不会孤单的,因为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你为邻;另一种理解是:一个人能够养成好的品德,一定有善邻的影响。

选择其中一种作为立论的出发点,以“德不孤,必有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能结合现实,立意明确,在论证中必须引入“虚拟论敌”、不少于800字。

2023-10-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根据要求写作。

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小说元素,或让人感动,或引人深思,或令人开怀……

试着从中采撷一二,以“善意的谎言”为题,写一篇小小说。

要求:思想健康、有现实意义、想象合理,有描写。不少于800字。

2023-10-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一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