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2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引论中提到:“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变换。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西洋史正如几幕精彩的硬地网球赛,中国史则直是一片琴韵悠扬也。”不难看出,中华文明高度均衡的文明特质,是其具有延续性和活力的重要原因。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因此东西方国家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也往往存在不同。关于“现代化”这个概念东西方之间的认识就存在一定差异。更不用说“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在国际社会被了解的更少。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4-01-1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中医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自此之后,千百年来的悠悠时光中,“治未病”便成为中医大家们的不懈追求。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治未病”的目的呢?中医典籍里给我们提供了以下三个答案:其一,勤于锻炼,强身健体以养生;其二,适时借助外物,弥补自身不足以养体;其三,顺应自然规律,调和阴阳以养气。

面对人类共同的疾病,我们需要“治未病”的态度和行动。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面对可能出现的灾祸也应如此。针对“治未病”的观点,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结合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1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辛夷坞说: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席慕蓉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雨果说:谁虚度年华,青春就要褪色,生命就会抛弃他们。

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学生:青春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青春是要靠脚踏实地的奋斗;青春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青春是靠在事上打磨的成长,青春是心中永远不凋零的花朵。

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身处价值多元、网络发达的社会,你是如何理解“青春”的?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1-03更新 | 274次组卷 | 54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育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天到了,家园前的草坪露出了红红绿绿的生机,一位新搬来的中年人回家不忍心践踏那片草坪,便绕了点路,没想到刚上楼时,邻居老太太微笑着迎上来,一番话让中年人颇感意外:我整天都在想,很有点担心新来的邻居是个什么样的人?顿了一下,老太太又说,当你刚才绕过那片草坪时,我算了解了你,知道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生活常常时这样,刻意为之往往不能缩短彼此的距离,而偶尔发生的一个细节、一个举动,却会在人与人之间架起美丽的桥梁。

请以“心灵的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要求以真实经历为素材,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

2024-01-0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春无非是两个动作:一个是体能动作引体向上,一个是战术动作低姿匍匐。青春本来的属性是向上的,可以热烈,可以张扬,可以逆风飞翔,可以破障奔跑,这是引体向上的青春。但有时青春也可以不必那么张扬,不必总在追求高光时刻,青春可以是潜伏的,可以是蓄势待发的,可以是韬光养晦的,贴近大地,丈量大地,做一个匍匐前进的孤勇者,这是低姿匍匐的青春。那么,什么样的青春是值得过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新华每日电讯》评论认为,不用“yyds”“绝绝子”就不会说话了?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除了“yyds”找不到其他赞美的词,万物皆可“绝绝子”,“文字失语”成为越来越需要重视的社会问题。

材料二:有网友认为“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用语主要是青少年群体在使用。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每一代青少年在表达上都追求语言的个性化。就像曾经的80后使用的“狂汗”“886”“顶”“灌水”等网络用语,90后创造的由字母、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等组成的“火星文”一样,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年轻人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无可厚非,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纽带,“yyds”“绝绝子”等个性化语言的大量使用,不仅可能造成语言交流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会伤害母语的纯洁性。

“流行语”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北宋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司马光和苏轼表示强烈反对,王安石也不退让。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面临被处死的危险,王安石却为其求情。虽政见不同,但王安石评司马光:司马君实,君子人也!司马光论王安石:介甫文章节义,皆有过人之处。王安石被罢相,与苏轼同游后,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王安石病逝,司马光请求朝廷对其厚加礼赠,苏轼为其起草制书,提笔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材料二:《论语》中有诸多关于君子的言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学校刊物将举办“君子之风”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略,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见所闻,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医护人员,精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等等。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他们的形象真实而丰满。

写一篇记叙文,展现一个你熟悉的劳动者,描写人物时要关注事例和细节。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高考在即,成人在即,学校将为高三学子组织以我们将代表时代为主题的成人仪式。

(1)自安于弱,而终于弱矣;自安于愚,而终于愚矣。---宋代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之会》

(2)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胡适《人生有何意义》

(3)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流沙河给中学母校的对联。

4)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刘同

5)可不敢一直躺平,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啊!——程民生教授在河南大学毕业典礼上致辞。

6)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马克思

请你结合其中的两三则寄语写一篇感言,谈谈你对现在的思考,对未来的规划。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3-10-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