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文学常识填空。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作者是德国作家________(写全名),1972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也获此殊荣的我国作家是________
2019-11-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给/下列文言语段正确断句。(限断七处)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着必有尊业而况富贵乎富贵而只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不知好礼则志不慑。 《礼记·曲礼上》
2019-10-0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1-12高一上·浙江杭州·期末
其他 | 适中(0.64) |
3 . 填空
1.荀子,《劝学》的作者,战国末期人,先秦       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2.欧·亨利,       (国籍)作家,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3.积善成德,                    ,圣心备焉。
4.吾师道也,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
7.想当年:金戈铁马,                   
2019-01-30更新 | 8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10-2011学年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语文卷
4 . 将下列五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第一处有三句话,第二处二句话,分别在答案处填上数字号码。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第一处) ,像一位开朗的小伙子、活泼的姑娘, (第二处) ,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②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③踏着轻快的脚步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唱着欢快的歌儿
答:第一处(三句话)______________          第二处(两句话)_____________
14-15高二上·浙江嘉兴·期中
其他 | 较易(0.85) |
5 . 文学常识填空。
许多古代的文学家也是当时文坛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代的韩愈倡导了        运动,而新乐府运动的领导者则是唐代的      (人名)。
2014-12-12更新 | 1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浙江桐乡茅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3-14高三下·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其他 | 适中(0.65) |
6 . 将下列句子排序填入横线,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佛隐于大市的哲人,带着慧眼观照芸芸众生。
①好的散文,就是性情文章,就像一篇文章题目“带着一本书去海边”,在自然之中还有书卷气息。
②散文门槛低,几乎谁都可以写,或闲赋或游记,或唱歌或感怀,或愤怒或喜悦,或叙事或抒情,只是好与坏的差别。
③但何谓好文章,何谓坏文章,争议较多,众口难调,有点“此法微妙,难以文字语言直说”的意味。
④我喜欢散文,觉得散文自由,不虚构,无伪饰,流露出个人性情。
⑤散文这东西,与围棋仿佛,易学难精。
2014-12-12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三第五次3月月考语文试卷
14-15高一上·浙江台州·期末
其他 | 适中(0.65) |
7 . 给下面画线处断句,用“/”表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荀子·劝学篇》)
2014-01-10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3年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统练语文试卷
12-13高三·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其他 | 适中(0.65) |
8 .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2013-12-30更新 | 6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浙江省衢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1-12高三上·浙江杭州·阶段练习
9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19.23)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___________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
2011-03-12更新 | 5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10-11高三上·浙江·阶段练习
其他 | 适中(0.65) |
10 . 阅读《论语》中的三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根据上文,写出一个相应的成语___________
2.分析上文内容,说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2010-11-19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杭十四中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语文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