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2-13高二下·重庆·期末
其他 | 适中(0.65) |
1 .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 知 有 性 情 便 有 格 律 格 律 不 在 性 情 外 《诗 三 百》 半 是 劳 人 思 妇 率 真 言 情 之 事 谁 为 之 格 谁 为 之 律 而 今 之 谈 格 调 者,能出其范围否?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
(节选自《随园诗话》)
2016-11-17更新 | 7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4-15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其他 | 适中(0.65) |
2 .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世 之 治 也 行 善 者 获 福 为 恶 者 得 祸 及 其 乱 也 行 善 者 不 获 福 为 恶 者不 得 祸 变 数 也 知 者 不 以 变 数 疑 常 道 故 循 福 之 所 自 来 防 祸 之 所 由 至 也
(取材于《中论·修本》)
2014-12-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卷
14-15高一上·四川成都·期中
其他 | 适中(0.65) |
3 .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划线句子断句。(限划8处)
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司马迁《孔子世家》)
2014-12-1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4-15高一上·四川成都·期中
其他 | 较难(0.4) |
4 .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2014-12-08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市高一第一学期六校联考期中语文试卷
13-14高三·四川绵阳·阶段练习
其他 | 较难(0.4) |
5 .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于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之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2014-11-24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一次诊断试题语文试卷
14-15高三上·四川成都·期中
其他 | 适中(0.65) |
6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排列顺序应该是________(填序号)
“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中。
①也包含着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
②它是借凭吊诸葛亮       
③其间也自然包含当世缺少济世英才的感慨   
④一个“泪”字
⑤正是惺惺相惜   
⑥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
⑦抒发了古今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共同悲愤
2014-11-1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新津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3-14高三·四川绵阳·期末
其他 | 较难(0.4) |
7 .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段断句。(限8处)
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学知古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
2014-11-18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卷
14-15高三上·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其他 | 适中(0.65) |
8 .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选自《孟子》)
2014-11-03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12-13高三·四川成都·阶段练习
其他 | 适中(0.65) |
9 .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2013-12-30更新 | 6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邛崃市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13-14高三上·四川·期末
其他 | 适中(0.65) |
10 .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断10处)
故 师 之 教 也 不 争 轻 重 尊 卑 贫 富 而 争 于 道 其 人 苟 可 其 事 无不 可 所 求 尽 得 所 欲 尽 成 此 生 于 得 圣 人 圣 人 生 于 疾 学 不 疾 学 而 能 为 魁 士 名 人 者 未 之 尝 有 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2013-12-09更新 | 4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习评估检测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