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首联精选风、渚、天、沙等意象,多角度写出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营造氛围。
B.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形象,想象空间更广阔。
C.颈联作者点明诗旨,全诗前四句抒发登台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台所见的秋景。
D.全诗每联对仗,用字精确;起承转合,句法谨严,沉郁顿挫,富有节奏感。
2024-06-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颔联工整,“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集中表达了诗人的复杂情感,雄浑苍凉中又显出豪迈悲壮。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与景浑然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2024-06-1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用“风急”二字领起,写夔州的特定环境。接着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一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密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更能让人在秋日的种种情景中品味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的感伤。
C.颈联中多处地方都与前面形成呼应,比如“悲”“独登台”暗合首联中的“哀”,“万里” “百年”分别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与上一联的“无边” “不尽”相呼应。
D.尾联进一步抒发悲秋苦恨之情。 “艰难苦恨”写出了诗人潦倒的生活之苦和无法释怀的国难家愁,对杜甫来讲,这种“艰难苦恨”也是人生的艰难。
2024-06-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有感慨人生短暂之意。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意思是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体现求贤若渴。
D.“周公”两句原写周公为贤才设宴,这里借用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2024-06-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5 . 从《玩偶之家(节选)》选文可以看出,娜拉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024-06-0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12 玩偶之家随堂检测
6 . 下面对两首诗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道,今年乘兴却东游。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A.陆诗首联回顾了在川陕的岁月,以及沿长江东下的行程。虽看似“乘兴”,飘逸洒脱,实则心事重重,深忧自己年老体衰。
B.杜诗颔联写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坼”与“浮”两字富有动态感,写出了洞庭湖水的力量和宽阔,极具恢宏气象。
C.陆诗颈联融情于景,雨中浓云笼罩江面,城中深秋落叶纷飞,萧瑟黯淡的眼前之景烘托出诗人的忧愁忧思。
D.杜诗意境开阔宏丽,诗人心胸博大。首联交代登楼缘由,蕴含强烈的今昔对比之感;尾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写出对国家战局的忧思。
2024-05-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7 . 文章共描写了六幅风景,请仿照示例用四字词语按顺序概括四幅风景的内容。
(1)沙漠驼铃→(2)____________→(3)延河夕照→(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7-1 风景谈 预习自测
8 . 对下面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

杜甫[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A.首联的“昔闻”“今上”,重在表达作者因向往洞庭湖却迟迟未曾到来的遗憾。
B.颔联“日夜浮”三字,写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着自己长期漂泊无归的感情。
C.颈联表现诗人此刻落寞情景,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加重了诗人“孤危感”。
D.尾联中诗人涕泪交织,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起来,意境深远,余韵无穷。
2024-04-2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A.诗的首联点题,今昔对照,抒发登楼的喜悦之情,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拆”“浮”二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C.后两联转写孤舟老病之身世与时局动荡之现实,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思。
D.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融记叙、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
2024-04-2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雷雨》的两个节选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节选一】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

鲁侍萍:(泪满眼)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

周朴园:(由衣内取出皮夹的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接过支票)谢谢你。(慢慢撕碎支票)

【节选二】

鲁大海:(惊,怒)怎么矿上警察开枪打死三十个工人就白打了吗?(又看电报,忽然笑起来)哼,这是假的。你们自己假造的电报来离间我们的。(笑)哼,你们这种卑鄙无赖的行为!

……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 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 萍: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鲁大海:妈,别理这东西,您小心吃了他们的亏。

鲁侍萍:(呆呆地看着周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亦下。

三处画线部分是对鲁侍萍三次“哭”的描写,请结合台词及舞台说明的内容,谈谈鲁侍萍这三次“哭”背后的心理及其变化。
2024-04-2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