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林冲)入的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①。入的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推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便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刮刮杂杂烧着……林冲便拿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前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②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乙】

林冲夜奔

(白)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秋赋。回首西山日已斜,天涯孤客真难渡。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俺,林冲。一时忿怒,杀死高家奸佞二贼③。多蒙柴大官人赠俺书信一封,荐往梁山。俺白日不敢行走,只得黑夜趱行。

【新水令】(唱)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得忠和孝。

(白)想俺林冲,在那八十万军中,作了禁军教头,征那土蕃的时节呵……

【折桂令】(唱)实指望封侯万里班超,(到如今)生逼做叛国黄巾,做了背主黄巢。恰便似脱扣苍鹰,离笼狡兔,摘网腾蛟。救国难谁诛正卯?掌刑法难得皋陶!似这鬓发焦烧,行李萧条。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高俅!)管教你海沸山摇。

【得胜令】望家乡,去路遥;想母妻,将谁靠?俺这里吉凶未可知,他那里生死应难料。呀,唬得俺汗浸浸身上似汤浇,急煎煎心内似火烧。幼妻室,今何在?老萱堂,恐丧了!劬劳,父母的恩难报。悲号,叹英雄气怎消,叹英雄气怎消!

【太平令】怀揣着雪刃刀,怀揣着雪刃刀,行一步哭号啕,急走羊肠去路遥。(老天!)怎能够明星下照,昏惨惨云迷雾罩。疏喇喇风吹叶落,震山林声声虎啸,绕溪涧哀哀猿叫。俺呵,唬得俺魂飘胆销,似龙驹奔逃。(呀,)百忙里走不出山前古道。

【煞尾】一宵儿奔走荒郊,穷性命挣出一条。到梁山请得兵来,(高俅,贼子!)誓把那奸臣扫!

(昆曲《宝剑记》节选)

1.甲文划线句①“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将过来靠了门”具有多重作用,请加以分析。
2.甲文划线句②中“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
3.阅读乙文中唱词,分析:林冲的内心煎熬体现在哪些方面?
4.下面各项中,对甲乙两文阐释不正确的一项(     
A.乙文描写林冲夜逃梁山,一路上纷杂矛盾的心境,唱词主要表现了林冲的抑郁之情。
B.乙文划线句③中,“高家奸佞二贼”指的是甲文中提及的高俅、高衙内二人。
C.甲、乙两文中的林冲形象很不一样,前者隐忍而机警,后者悲愤而刚烈。
D.甲、乙两文刻画人物的手法不同:前者侧重描写人物行动,后者侧重描写人物心理。
2023-04-08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感兴

[宋]杨万里

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

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

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

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


[注释]①蛮触:《庄子》一书中记载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左角上的叫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以“蛮触”比喻因小事争吵的双方。②无藉在:犹言无聊赖或无顾忌。③松醪[láo]: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
1.从题材上来判断,本诗最接近以下哪种类型的诗歌(       
A.山水田园诗B.登临咏怀诗C.政治讽喻诗D.闲情适志诗
2.以下各项对诗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远离祖国回到家乡已经一年有余。
B.作者身经百战,历经战火沧桑的洗礼。
C.作者顺适所遇,安于百无聊赖的生活。
D.作者心怀怨诽,冷眼旁观现实的政治。
3.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
2022-09-2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盖房(节选)

⑴没有谁能想到父亲会下世得那么急快,母亲、姐姐、哥哥及左邻右舍,谁都觉得他走得早了,早得多了,让他的子女们无法接受。但是父亲,他似乎自得了那病的第一天起,就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于正常的人,死亡是站在你人生的前方某处,在等着你一日日、一步步向它走近,待你到了它的面前,它能够伸手及你,它才会伸手携你而去。

⑵那么,一个身为农民的父亲,他活在世上到底应该做完一些什么事情呢?尽到一些什么职责呢?这一点,父亲和所有北方的农民一样,和所有北方的男人一样,和他周围所有做了父亲却最远的行程是到几十里外的县城、倘若能到百里之外的洛阳就是人生大事、就是生命的一次远足的农民一样,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几乎是所有农民父亲的人生目的,甚或是唯一的目的。

⑶现在,我已经记不得我家那最早竖起在村落的三间土房瓦屋是如何盖将起来的,只记得,那三间瓦房的四面都是土墙,然在临靠路边的一面山墙上,却砌了从山坡田野一日一日挑回来的黄色的礓石,其余三面墙壁,都泥了一层由麦糠掺和的黄泥。春天来时,那三面墙上长有许多瘦弱的麦芽;记得那半圆的小瓦,在房坡上一行一行,你在任何角度去看,都会发现一个个瓦楞组成的一排排的人字儿,像无数队凝在天空不动的雁阵。记得所有路过我家门前的行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立下脚步,端详一阵那三间瓦屋,像懂行的庄稼把式在几年前路过我父亲翻捡、扩大过的自留地一样,他们的脸上,都一律挂着惊羡的神色和默语的称颂。我还记得,搬进那瓦屋之后,母亲不止一次地面带笑容给我们姐弟们叙说,盖房前父亲和她如何到二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去把那一根根杂木椽子从有着野狼出没的山沟扛到路边;记得母亲至今还不断地挂在嘴上,说盖起房子那一年春节,家里没有一粒小麦,没有半把面粉,是借了人家一碗乌麦面粉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人吃了半碗饺子,而父亲和她,则一个饺子都没吃。还说那一年她试着把白面包在红薯面的上边,希望这样擀成饺子叶儿,能让她的子女们都多吃几个白菜饺子,但试了几次,皆因为红薯面过分缺少黏性而没有成功——而没有做成饺子叶儿的,包了一层白面的红薯面块,就是父亲那年过节所吃的大年饭。

⑷这就是房子留给我的最初记忆,之后所记得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就是那新盖的三间瓦房,因为过度简陋而不断漏雨,每年雨季,屋里的各处都要摆满盆盆罐罐。为了翻盖这漏雨的房子,父亲又蓄了几年气力,最后不仅使那瓦房不再漏雨,而且使那四面土墙的四个房角,有了四个青砖立柱,门和窗子的边沿,也都用青砖镶砌了边儿,且临了路边的一面山墙和三间瓦房的正面前墙,全都用长条儿礓石砌表了一层,而礓石墙面每一平方米的四围边儿,也都有单立的青砖竖起隔断,这就仿佛把土瓦房穿了一件黄底绿格的洋布衬衫,不仅能使土墙防雨,而且使这瓦房一下美观起来、漂亮起来,它也因此更为引人注目,更为众多乡人惊惊羡羡。

⑸这就是父亲的事业。

⑹事实上,那所宅院和宅院中的日子,的确在那片村落和方圆多少里的村落中,都有着被夸大的影响和声誉,对许多农民的日子起着一种引导的督促。可是,只有为数不多的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们,方才知道父亲为了这些,付出了他的健康,也付出了他许多的生寿。记得最后盖我家东边那两间厢厦时,父亲领着我们,破冰过河去山沟里拉做地基的石头,因为车子装得太满,返回时车子陷在伊河当中,我们姐弟全都高卷起裤腿,站在冰河中用力猛推,不仅没能把车子推动半步,反而每个人的手脸都冻得乌青,腿和脚在水中哆嗦得不能自已。这时候,父亲回过身子,从车辕间出来,把我们姐弟从水中扶到岸上,用棉衣包着我们各自的腿脚,他自己又返回水中,同哥哥一道,从车上卸着一二百斤重的石头,一块块用肩膀扛到岸边,直到车子上的石头还剩一半之多,才又独自从冰河中把车子拉上岸来。父亲从水中出来的时候,他脖子里青筋勃露,满头大汗,手上、肩上、腿上和几乎所有衣服的每个部位,却都挂着水和冰凌。我们慌忙去岸边接着父亲和那车石头,待他把车子拉到岸上的一块干处,我们才都发现,父亲因为哮喘,呼吸困难,脸被憋成了青色,额门上的汗都是憋出来的。见父亲脸色青胀,咳嗽不止,姐姐赶忙不停地去父亲的后背上捶着,过了很久,捶了很久,待父亲缓过那艰难的呼吸,哥哥也抱着一块水淋淋的石头最后从冰河里出来,他把那石头放在车上,望着父亲的脸色说:“不一定非要盖这两间房子,不能为了房子不要命啊。”

⑺父亲没有马上说话,他瞟了一眼哥哥,又望望我们,最后把目光投向荒凉空无的远处,好像想了一会儿,悟透并拿定了什么主意,才扭回头来对着他的子女们说:

⑻“得趁着我这哮喘不算太重,还能干动活儿就把房子盖起来,要不,过几年我病重了,干不动了,没把房子给你们盖起来,没有在我活着时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那我死了就对不起你们,也有愧了我这一世人生。”

⑼其实,父亲的病是在他年轻时的劳累中得下的,而扎根难愈,却是他在为子女成家立业的盖房中开始的。在我们兄弟姐妹中,我排行最小,一九八四年十月完婚在那最后盖起的两间瓦屋之后,也便了却了父亲的最后一桩夙愿。于是,没过多久,他便离开我们独自去了,去另外一番界地,寻找着另外一种安宁和清静了。

——本文选自阎连科《我与父辈》,原文较长,有删节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⑶段中的画线句。
2.第⑹段的画线句中,作者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对于塑造父亲的形象有何表达作用?
3.第⑻段中,作者详细记述了父亲对子女们说的这段话,有何表达作用?
4.试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阐释作者在《一个比世界更大的村庄》一文中所提出的“那个村庄本身就有的它与人类世界共有、共存的互生、互动之关系”。
2022-09-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②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

③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

④维工草隶,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迭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⑤兄弟皆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荑沜、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⑥宝应中,代宗语缙曰:“朕尝于诸王座闻维乐章。今传几何?”遣中人王承华往取。缙裒集数十百篇上之。

(《新唐书·王维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以药下利,(     )          
(2)维工草隶,(     )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九岁知属辞(     )
A.连接词句       B.撰写诗文       C.归类言辞       D.嘱托辞别
(2)兄弟皆志奉佛(     )
A.切实       B.沉重       C.专一       D.真诚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4.第④段画“               ”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B.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C.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D.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
5.第②段写王维曾为安禄山所掳并任给事中,而最终只被降职为太子中允。请分析其原因。
6.分析第④段画横线部分写“客”的作用。
2022-08-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赠兄秀才从军

嵇康

良马既闲,丽服有晖。

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凌厉中原,顾盼生姿。


【注】①嵇康:魏晋时音乐家、文学家。②闲:娴熟。③繁弱:神话中的一把弓。④忘归:良箭名。
1.这首诗会被编入以下哪本书(     
A.《乐府诗选》B.《古诗菁华》C.《诗余选集》D.《律诗集粹》
2.下列关于这首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两句用“既”、“又”在口吻上造成气势。
B.三四两句用“左”、“右”对举加强力量。
C.诗中形象表现着作者对某种人生境界的向往。
D.全词不事雕琢,用语质朴,情思宛转。
3.作品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2022-07-25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行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交情

①运河一路蜿蜒,从烟雨江南伸到鲁地西北,像碧蓝丝带,绕德州城西,再蜿蜒向北,流向天津。德州徐家渡一带,码头集中,粮船如梭,游人如织,一派繁华景象。徐家渡到德州城有一官道,两旁遍布着店铺,冯家当铺和马家酒楼是其中较大的两家。

②冯家当铺老板冯英,德州当地人。冯家当铺对面就是马家酒楼。马家酒楼老板马戎,祖籍河北景州。酒楼主营鲁菜,最拿手的有熘黄菜、红烧肘子、九转大肠、十大蒸碗,日常迎宾之外,还承接附近商铺及村里大户人家的红白宴席,生意非常红火。

③这天中午,冯英和手下掌柜在马家酒楼喝个小酒,算是对一个月辛苦的犒劳,也顺便唠一唠生意上的事儿。正喝得高兴,伙计端一个菜上来。菜来了,九转大肠——伙计这一吆喝,旁边有个黑壮汉就拍桌子一声大吼,伙计!咱这桌的九转大肠咋还不上?伙计赶紧上前弯腰说,这位大爷,您比人家来得晚……胡说!谁看见了!客人站了起来,要发难。冯英马上喊了一声,伙计,把菜给那位贵客端去。伙计哪好意思,面露难色,冯英笑着说,怎么,还要我亲自送去?伙计这才赶紧将菜送了过去。

④这一切,马戎都看在眼里。马戎向来佩服冯英厚道豁达,遂有意亲近,有时见冯英在酒楼独酌,马戎便加个菜,或温壶酒,凑凑热闹。虽是生意人,难得他俩性情良善,都不太看重钱财。两人兄弟相称,非常投缘,冯英开玩笑说,因冯家曾使船,就加了两点水,马冯本是一家亲呢。

⑤夏天某夜,莫名一场大火,把马家酒楼烧个精光,更有三位住客遭难。天没亮,德州城里来了几个巡捕。马戎对为首的刘天说,住宿登记的本子也烧了,不知道这几人来路,我尽力找,能私了就私了,如果不成,我都接着。刘天拍了拍巴掌说,好好好,既然这样,兄弟也不难为马老板,只是——您家公子——要随兄弟回去,做个质押。马戎一听,急了,说,我儿体弱,而且,谁不知我马戎就住在运河边上,又有房产,还能跑了不成?刘天摇了摇头道,这可不好说。不由分说,就将马戎儿子带走了。

⑥两个月后的一天,冯英正在家,听伙计说马老板来访,赶紧迎了出去。未及寒暄,冯英就问,马兄,事情怎么样?马戎走到冯英跟前,一揖到地,说,冯兄,拉兄弟一把。冯英吃了一惊,赶紧扶他坐下,道,咱们本家弟兄,有话直说。原来,经过马戎努力,三家里找到了两家,花了大价钱私了,还有一家一直未能找着,可儿子一直在大牢里,有一顿没一顿,再这么下去,非毁在里边不可,马戎找到刘天,想把儿子保出来,刘天要一千大洋,马戎卖了房子,只凑得五百大洋……马戎说到这里,把手里提的精致木盒放到八仙桌上,打开盒盖,取出一件瓷罐,罐体正面朝前,呈给冯英说,冯兄,这是我家祖传一件瓷器,您先瞧瞧,若能入眼,就当给您。冯英把瓷罐捧在手里,仔细地看了又看,然后说,精品,精品呀,这是明成化年间的玩意儿呀!马戎有点儿紧张,站起来问,冯兄,能质五百大洋?冯英笑了笑说,不止不止。马戎松了口气,缓缓坐回了椅子上。

⑦拿了大洋,谢过冯英,马戎拱手告辞。刚迈出门槛,马戎又折了回来,双眼直直地看着冯英。冯英拍拍他的肩膀,马兄,有话请讲。马戎偌大的一个汉子,竟忸怩起来说,冯、冯兄,这个物件儿,确是祖传而来的……兄弟不想——在兄弟手上……冯英打断他说,明白了,兄弟放心,我一家老小不到讨饭地步,早晚等您来赎,绝不出手。马戎强忍住泪,别过头去,顿了一下,冲冯英拱了拱手,大踏步走出冯家。

⑧马戎儿子当晚就放了回来,由夫妻俩搀扶着来向冯英道谢。那一副瘦脱了形的可怜样子,冯英看了,也心酸不已。

⑨马戎在酒楼原址搭了个大草棚,卖上了烧饼,炸油条、蒸包子、代卖扒鸡这些老本行也都重拾起来。马老板并未垮掉,他仍一身清爽,声音洪亮。眼看生意日益红火,冯英也替他高兴,说,到时候再把酒楼盖起来,不盖三层了,咱盖五层。

⑩世事难料。这年十月,日寇攻打德州,兵荒马乱。马戎和冯英先后关了生意。马戎回景州老家避乱,到冯家道别,冯英拿出了装有瓷器的盒子说,马兄,这件东西,您带着。马戎摇摇头,涨红了脸说,不行,交情归交情,咱们兄弟,不能坏了您这一行的规矩。临分手,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

马戎走后就没了音信,只有运河的水日复一日流着。

二十年过去了。一天,冯英正在院子里坐着喝茶,家人递上一张发黄的纸片,说门外有一老人来访。冯英打开一看,竟是二十年前冯家当铺的一张当票。冯英脑子忽地一下就热了,一路小跑出去,嘴上不迭地喊马戎兄马戎兄。门外老人正是马戎,见到冯英,也是热泪盈眶。两人紧紧抱在一起。

互诉离情后,冯英递上当年那件瓷器,马戎拿出一本早准备好的存折。冯英看了看存折上的数字后说,不行,太多了,只收约定的半年利息,半年之外,都是交情。

不料,马戎抱着那个瓷罐跪了下去。冯英想拉,没拉住,“咚”的一声,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磕下头去。冯英见他肩头颤抖,赶紧将他扶起。

马戎说,冯英兄弟,马某对不住您,当年拿一件赝品骗了您,马某向您谢罪!

冯英抱住马戎的肩膀,说,马兄言重了,您说的,我一开始就知道,别离死生,乃见交情,我一直都相信您,不管您来不来。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

1.小说第①段运用动态的视角进行环境描写,很有镜头感,请加以赏析。
2.分析第③段“让菜”的场景对塑造冯英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3.本小说最后两段的情节出人意料,细加品味又合情合理,这与诸多细节的成功刻画密不可分,请从这一角度对第⑥段画线部分的细节描写加以赏析。
4.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感人小说”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楠竹林

徐鲁

①江南三月,细密的雨声中,传递着温煦的杏花消息。这时候,应和着天边隐隐滚过的隆隆雷声,青青的楠竹林里,也迎来了生机勃勃的爆笋时节。

②竹林爆笋,那真是一种激动人心的生命景象!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的默默积蓄,泥土下的幼笋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破土而出的力量。伴随着淅沥的春雨,迎着和煦的南风,应和着隆隆的春雷的呼唤,一株株粗壮的幼笋,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一股伟力,奋力拱开了在泥土和腐叶下纠结交错的竹鞭,甚至“哗”的一声就顶开了压在地面上的巨大的顽石。像鸡雏顶破蛋壳,像幼蝉冲破蝉蜕,那一株株幼笋,是一种静谧的、绿色的生命力的爆发。它们从厚积的枯叶和泥土下脱颖而出,在一瞬间,似乎只有一个念头、一个目标:冲破束缚自己的箬壳,扩展开翅羽状的枝叶,向上,向上,再向上!哦,这似乎已经不是在生长,分明更像飞翔。张爱玲曾这样描述茶花:“它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在猝不及防间,整朵整朵任性地鲁莽地不负责任地骨碌碌地就滚了下来,真让人心惊肉跳。”她写的是茶花的凋谢。而我想说的是,在春天的楠竹林里看爆笋,同样也让人觉得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③在八百里洞庭湖边,我见过竹竿上有着紫褐色斑点的斑竹,即传说中的“湘妃竹”。也许是传说故事本身的悲情,使我觉得这种竹子缺少一种清新和挺拔的朝气。在四川广安乡村,云遮雾罩的川西坝子一带的农家院落里,我见过一丛丛的慈竹。慈竹虽美,竹竿却过于纤细,只适宜栽植在窗前宅后,装点庭园居所。在云南的少数民族村寨里,我见过美丽的凤尾竹,又叫观音竹,它只喜欢温暖湿润和半阴的环境,不耐强烈的阳光和风雪严寒,而且株丛密集、竹竿矮小,也只适宜充当低矮绿篱。在赣南井冈山地区,我也见过满山满岭的毛竹,即老作家袁鹰散文里写到的“井冈翠竹”。然而,众多品种的竹子里,最让我难忘的,还是要数遍布鄂南大地上的楠竹。

④是的,在竹子的高大、茁壮和挺拔的风采上,也许只有鄂南的楠竹,能与赣南的毛竹相媲美。每年的清明和谷雨时节,是楠竹林里幼株茁壮、老竹吐翠的季节。这时候,走进生机勃发、绿意荡漾的楠竹林,抚摸着青青的、粗壮的竹竿上的新鲜粉霜,仰望着直指青天、高入云端的竹梢,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吞吐大荒,睥睨寒岁”,什么叫“不折不从,坚贞魁伟”,什么叫“天地与立,剑叶葳蕤”,什么叫“骨节凌云,寸心春晖”。

⑤上个世纪70年代,诗人郭小川在鄂南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楠竹歌》。诗人喜爱楠竹,把楠竹比作南方的秀丽少女,赋予了她与众不同的气质风采:“她的忠贞本性,世世代代不变易:一身光洁,不教尘土染青枝;一派清香,不许歪风留邪气。她永远保持蓬勃朝气,风来雨来,满身飒爽英姿;霜下雪下,照样活跃不息……”诗人对楠竹的自然生命力,也了然于胸:“一株幼笋出生,半月升高十尺;一月长成大竹,几年就是战士。”这既是抒情,也是写实。楠竹的生长力,正是这么旺盛、迅猛。

⑥如果拿一株楠竹与一棵树木相比,要长到同样的高度,树木需要60年的话,楠竹却只需要60天。因此,在中国南方的大地上,青青的楠竹林随处可见。它们不仅是广袤大地上的青葱植被和自然物产,也是大地母亲赐予江南山乡的丰厚的经济资源。

⑦在江南农村,随处可见的竹椅、竹床、竹席和竹毯,农民头上的竹笠、肩上的扁担、手上的提篮,建筑工地上的竹板、脚手架,江河里的竹排,新农村建设中的屋舍栋梁,还有集贸市场上的竹筷、竹帘、竹杖、竹扇,甚至我们书桌上的竹纸、笔杆、笔筒和各种竹器工艺品……哪一样不是楠竹的奉献呢!

⑧这一片片楠竹林,和四季的风霜雨雪一起,和一簇簇散发着药香的野菊花一起,和那些临冬的苦荞一起,和一道道永远流淌不尽的山泉一起,和山乡人家飘不散的山歌与炊烟一起,在那幽深而多雾的山冈和山谷间……

1.分析第②段画线处景物描写的好处。
2.第③段写作者见过的诸多种类竹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文中引用张爱玲对茶花的描写恰当且极具感染力,也有人认为这个引用并不恰当,对此请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4.文章结尾处并没有结束全文,请补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楠竹诸多品质的赞美。(60字左右)
2022-04-0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当她十八岁的时候

王开岭

·巴乌斯托夫斯基在《一篮枞果》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挪威少女达格妮是一位守林员的女儿,(A美丽的森林使她出落得像仙子一样亭亭玉立,像花朵一样感人。十八岁那年,为了迎接新生活,她告别父母,来到遥远的首都奥斯陆。

傍晚,她在公园边散步,远处飘来了美妙的交响乐声。

原来在举行盛大的露天音乐会。她挤在人群中,使劲地朝舞台那儿眺望。突然,她一阵颤动,报幕员在说什么?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⑤“下面,将演奏我们的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的最新作品……这首交响乐的献辞是:献给守林人哈格勒普·彼得逊的女儿达格妮·彼得逊——当她年满十八岁的时候。

达格妮惊呆了。这是给自己的?音乐响起,如梦如幻的旋律似遥远的松涛在蔚蓝的月夜中汹涌,渐渐,少女的心被震撼了,她虽然从未接触过音乐,但这支曲子所倾诉的情感、所描述的景象、所传递的语言……她一下子就听懂了它!那里有西部大森林的幽静、脆美的鸟啼、黎明的雾、枞果的清香、露珠的颤动、溪水的流唱、松软的草地,还有一个拾枞果小女孩颤颤的身影……啊,她看到了故乡,看到了童年的自己!多么熟悉的旋律啊,她被深深地感动了,隐约想起了什么……不错,是他!一定是他!只有那人才会……

十年前,她还只是个满头金发的小丫头,八岁。秋日的一天,她挎着一只小篮子,在森林里采摘枞果和鲜花,一条幽静的小路上,她突然看见一个穿风衣的陌生人在散步,看样子是从城里来的,那陌生人看见她便笑了……他们成了好朋友,陌生人给她讲故事,帮她摘枞果、采鲜花……明亮的笑声回荡在森林,她快乐得像一只云雀,最后,陌生人又一直把她送回家。就要分手了;她恋恋不舍地望着他:我还能再见到您吗?陌生人也有些惆怅,末了,突然神秘地一笑:谢谢你,美丽的孩子,谢谢你给了我快乐和灵感,我也要送你一件礼物——不,不是现在,大约是十年以后……记住,十年以后!

她真的记住了。时光荏苒,森林里的枞果熟红了一个又一个秋季,那个叔叔没有再来。但当她每次到林间采枞果和鲜花的时候,都会不由地想起那场快乐的邂逅,那份神秘的礼物……直到后来长大了,长成一个成熟的姑娘,她对那件礼物的热望才渐渐平淡下来,她想,或许那位陌生人早就把这事给忘了吧……

此刻,达格妮什么都明白了。那曾陪自己共度一个美好秋日的,就是眼前音乐会的主人:尊敬的爱德华·格里格先生。

演出结束了,达格妮再也抑制不住激动,B)她像一只羞红的小鸟,朝着海滩跑去,似乎只有大海的胸怀,才能接纳自己内心的澎湃。在海边,在六月的月夜,她大声地笑了……

巴乌斯托夫斯基如此评价道:有过这样笑声的人是不会丢失生命的!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我立即被它的美强烈地震shè住了。被大自然的美,童年的美,少女的美……

这样的经历,会对一个孩子的生命和灵魂产生多么深远而奇特的影响啊!少女的淋漓笑声中包含了多么巨大的憧憬,多少对生命的信心、感激和热爱啊……谁也不会怀疑,这个幸运的少女会一生正直、勇敢、善良、诚实……她会用一生来报答这份礼物,决不会duò落,决不会庸俗,决不会丑陋……她会用一生来追求美,她会在很久以后的某个夜晚,深情地将这个故事讲给子孙们听,她会在弥留之际,同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要求再听一遍那支曲子……

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

这是我所知道的、由艺术送出的最灿烂最浪漫的花篮,最贵重的成人礼!而达格妮,也是世上最幸福和幸运的少女。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震shè_______                    duò_____
2.从达格妮的角度概述故事情节。(30个字以内)
3.选文语言很有特色,请分析文中A、B两处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4.阅读第⑥自然段,概括达格妮听音乐前后的心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来看,第⑦自然段运用什么叙述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6.联系上下文,你如何理解“达格妮,也是世上最幸福和幸运的少女”这句话的?
7.第⑪段中,作者转述了巴乌斯托夫斯基的评价“有过这样笑声的人是不会丢失生命的”请你结合全文,联系生活,谈谈你对“生命”的看法。
2022-03-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隅田川的水

芥川龙之介

①我生长在靠近隅田川端的横纲街,街上净是黑土围墙。走出家门,有一条小路,路边长着枝叶茂密的槠树。一穿过这条满是树荫的小路,就到了沿河岸的百本杭,一条宽阔的大河顿时展现在眼前。从儿童时期一直到中学毕业,我几乎天天看到这条河,看到水、船、桥、沙洲,看到那些生在水上、长在水上的人们过着忙忙碌碌的生活。盛夏时期,过了正午以后,我踩着发烫的沙土,去河里学游泳,那股径自钻进鼻孔、沁入肺腑的河水气味,随着岁月的流逝,至今还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亲切感。

②我为什么如此酷爱这条河呢?为什么隅田川那泥沙浑浊的温吞吞的河水总会引起我无限的缅怀与依恋呢?我自己也觉得有点不知其所以然。可是,从很早以前开始,我每看到这河水,就会一阵鼻酸,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安慰感和寂寥感在滋生,似乎眼泪都要止不住地往下掉。我仿佛觉得自己已完全远离这个栖身的现实世界而进入了思慕和怀念的国土。因为有着这样的情绪,因为能够品味这种安慰感和寂寥感,所以我尤其爱隅田川的水。

③最近这三年间,我在书斋里过着平静的读书生活,每天专心致志地埋头在书本中间。书斋坐落在东京郊外职员阶层集中的高岗地区,在杂树林的荫翳之下。即便是这种情况,我还是不会忘记每个月两三次去眺望一下隅田川的水。书斋里寂然无声,总是孕育着兴奋和紧张的气氛,我在其中无休止地忙忙碌碌,脑子不得片刻空闲。河里的水似静而动,似止而流,这水色把我的心引入一个冷落萧索、可以无拘无束思慕怀念的境界,这和一个人经过长途跋涉的朝香之后,总算又踏上故乡土地时的心情别无二致。有了隅田川的水,我才得以重新生活在古朴纯正的感情里。

④我好几度看到过,初夏轻柔的熏风拂过下临青流翠水的重合欢树,树上洁白的落花,簌簌如飞雪。在雾气弥漫的十一月的夜晚,我好几度听得,从昏暗的河水上空传来鸟有若畏寒的鸣叫声。凡我看到、凡我听到的,这所有的东西都引起了我对隅田川的新的爱慕。一颗容易颤动的少年的心,像夏天河川里生长出来的大黑蜻蜓的翅膀一样抖动不已,这颗心每次都不能不张着新的惊异的大眼睛注视着这一切。

⑤隅田川沿岸的诸多街巷,承恩于河水的沐浴、爱抚之中,对我来说,这些街巷都使我依恋难忘。从吾妻桥沿河岸往下游数,有着驹形、关木、藏前、代地、柳桥这些市街,还有多田的乐师前、梅堀、横纲——无处不叫我留恋。隅田川的水像块磨砂玻璃板,散射着青色的光亮。冷清清的潮水卷起一股清香。与此同时,从伫立在日光下的土窖土仓的白墙和白墙之间,从装饰着花格子门窗的光线黯淡的房子和房子之间,或是从绽出银褐色幼芽的杨柳和金合欢街树之间,河水发出一种令人思慕和怀念的声响,和从前一样向南流去,这声响还传进街巷行人们的耳朵里去了呢。啊,令人依恋的水声哟,你喃喃自语,执拗乖戾,你咋着响舌似的让青草嫩汁般的翠流去洗濯两岸的崖石,不舍昼夜。

⑥水声尤其富有情致而使人感到依恋可亲的,恐怕莫过于在渡船之中聆听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从吾妻桥到新大桥之间,原来有五个渡口,其中驹形、富士见和安宅三个渡口,不知何时已次第告废,现今只剩下从一桥向滨町的渡口以及从御藏桥向须贺町的渡口了。我童年时期的河流如今改了道,芦荻茂密的汀洲一度星罗棋布,如今旧踪迹不复存在,完全没于土中了。可是,唯有这两个渡口,至今无所变异,在相同的浅底小船上站着两个似乎相同的老船夫,渡船一天好几次在河里横渡,青绿色的河水,颜色和岸边的柳树叶子相仿。我常常并不需要摆渡却去乘渡船。随着水波的动荡,像是在摇篮里似的,身体也会轻轻地摇晃。特别是晚上,时间越迟,乘渡船的寂寞和喜悦之情就越渗入肺腑。

所有的城市,都具有它自己固有的气味。佛罗伦萨的气味,就是伊利斯的白花、尘埃、雾霭以及古代绘画的清漆气味。要是有人问我东京的气味是什么,我大概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隅田川的水味。不独水的气味,隅田川的水色、隅田川的声响,一定就是我所爱的东京的色彩,就是我所爱的东京的声响。因为有隅田川,我爱东京;因为有东京,我爱生活。

⑧又听说一桥渡口废了,大概过不了多久,御藏桥渡口也要告废吧。

(有删节)


【注】①此为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22岁(1914年)时的处女作;隅山川,日本东京都内的一条河流。②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
1.第⑤段划线句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请自选角度加以赏析。
2.文章最后一段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作者说“东京的气味”就是“隅田川的水味”,请结合全文说说“隅田川的水味”的内涵。
2022-03-2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1.选出下面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     
A.王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C.王昌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D.高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下列关于盛唐诗人与诗歌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田园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两种,一种只是刻画外表的形貌;另一种是写山水给诗人的感发,孟浩然的诗歌就不局限于前者。
B.王维受其母影响,笃信佛法,由于内心深处有诸多矛盾痛苦,他一生安心于隐,创作了大量叙写山水自然、山居生活的诗作。
C.有两个中国古代诗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其中“仙而人者”的代表是苏轼,“人而仙者”的代表是李白,他们皆有辽阔高远的精神气质。
D.盛唐边塞诗的“气象”指的就是边塞景物的开阔博大,最能代表这种气象的就是岑参,他善写七言绝句,感发总是兴象高远。
2022-03-22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