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2 道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杨头的大老黑

魏永贵

大老黑在春天的一个夜晚莫名其妙地不见了,或者说飞走了。

老杨家的孩子们都觉得这是一个不祥之兆。

大老黑是一只八哥,一身羽毛油黑发亮,嗓音清亮,通人性,擅与人对话。对老杨头来说,那可是他的宝啊!眼下,孩子们都不知道如何跟躺在床上的老杨头交代。

多年前老杨头老伴走的时候,孩子们把母亲送上了山,突然觉得老杨头矮了许多,饭量小了,话也不多说了。孩子们提议轮番接他去家里住,老杨头对墙上的遗像说:“我得守着你们的妈。”大家只好默许了。过了很久,孩子们发现老杨头开始偶尔下楼跟邻居们聊天了。再后来突然有一天大女儿发现,邻居们开始着手给老杨头介绍老伴了。

大女儿一个电话把兄弟姊妹召集回来了。大家委婉的说笑明确表达了一个中心意思:老杨头找老伴是万万不可的。大女儿转天买了一对绿色金刚鹦鹉,配了一个金色笼子。鹦鹉叽叽喳喳热闹不已,老杨头的脸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精明的二女儿第三天就把鹦鹉送了人。二女儿说:“大姐你什么脑子!你不是故意刺激爹吗?你咋不干脆买一对小鸳鸯再配一曲《天仙配》循环播放呢?”

二女儿很快去花鸟市场买了一只八哥。卖鸟的老板说:“这个品种的八哥,稍微调教调教就能说会唱。”老板让旁边的一只八哥现场演示。可是,一周下来,买回的八哥不光不开口,几乎还不吃不喝。一边枯坐的老杨头说:“你把人家单个儿弄来了,人家没准还惦记着老婆孩子呢!”二女儿一听,赶紧又去市场买了一只。两只八哥在一起,依旧没有啥动静。老杨头又说:“它俩本来就不是一家的,你硬把它俩凑在一起,它们能开心吗!”没多久,第二只八哥在一个夜晚没了——死了。二女儿问:“咋就没了呢?”老杨头望着安了栅栏的窗户外,说:“你问我,我问谁去?没了好,一个不用被关着了,一个落了个清净。”

八哥到底还是只剩原先那一只了。老杨头对二女儿摆摆手:“你不用瞎操心了。”老杨头开始自己伺候八哥了。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大老黑。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俩都单身了,咱谁都别嫌弃谁了。”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都不找老伴了,不给别人惹麻烦了。”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先把饭吃了,咱往后的日子还得过下去。”

老杨头说:“你好大老黑,咱下去遛遛弯,晒晒太阳,憋在屋子里就成傻子了。”

老杨头吃饭前要先喂大老黑,喝茶前要给大老黑喂水,洗澡前也要先给大老黑刷一刷。老杨头还拿出以前老伴留下的梳子给大老黑划拉划拉,老杨头说:“大老黑你好,你看你的头发多么黑多么密多么亮。”

那天老杨头刚刷完鸟笼子坐着喝茶,突然听到一声:“你好!”老杨头一愣,以为产生了幻觉或者谁在卧室里,接着又听到一声:“你好!”这一声字正腔圆,还带着他的几分南方口音。

这一次,老杨头明确听到——准确说是看到——声音来自大老黑。老杨头急忙上前:“大老黑你好。”大老黑随即回应:“你好你好!”

老杨头哈哈笑了,手舞足蹈。

很快,大老黑会说的短句越来越多了,比如“拜拜”“恭喜发财”“回来回来”……一般四字的口语偏多。后来有一天,它还模仿老杨头的笑声,嘎嘎嘎的,猛一听就是老杨头自己在笑。孩子们偶尔回来的时候,大老黑就成了焦点,好不热闹。

那天是老伴的忌日,送走回来聚的孩子们,老杨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老杨头很久没有喝酒了。他举起酒杯瞅着墙上老伴的照片,正要说话,大老黑却先说了:

“别喝酒。”

老杨头愣住了,举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老杨头缓过神来,急忙问:“大老黑,你说什么?”

大老黑又一次清晰地回应:“别喝酒。”

老杨头彻底蒙了。不是因为大老黑说了他从来没教过的这几个字,而是因为,大老黑说话的腔调、语气,几乎跟老伴生前一模一样。

自此之后,大老黑似乎无师自通了。老杨头出门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带钥匙。”老杨头吃饭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别噎着。”老杨头睡觉的时候,大老黑会说:“喝药药。”——都是老伴的语调,都是老伴生前爱说的那些话,几乎都是三字一句。而且,这样的话,大老黑只给单独在场的老杨头说。

老杨头好多次泪眼婆娑。

时光不居。这个春天,儿女们频频聚在老杨头的家里,老杨头病入膏肓了。

儿女们在客厅背着老杨头商量墓地的事,大家意见不统一,声音有些大。突然,一个声音在他们身边炸响:“吵死了!”大家都愣了:这不是老娘生前的腔调吗?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大老黑。大老黑又说话了:“快走吧!”还是那个曾经熟悉的声音。

儿女几个在疑惑且有几分恐慌中匆忙下楼走了。

第二天他们再来的时候,大老黑不见了,笼子空空的。老杨头躺在床上,两眼看着天花板。

“大老黑怎么就没了呢?奇了怪了。笼子好好的,窗户也是关闭的。”眼下,大家不知道该不该告诉老杨头。不祥之兆啊!

最后,二女儿拿了主意:不告诉他。二女儿说:“爹已经这样了,哪还有心思管这个邪乎的八哥?”

两天后,老杨头走了。

后来的一天,物业的老李碰到老杨头的大儿子,犹豫了一下,说:“你爹走之前的一个晚上,干了一件事。”大儿子很警惕地问:“你什么意思?”

老李就把老杨头大儿子拽到物业监控室,让他看一个回放的画面:深夜里,老杨头费力地推开窗户,愣了许久,然后把手中的一个黑东西往外一抛。那个被抛的东西没有落下去,而是在窗前悬停了一会儿,最后在夜幕里消失了。

老杨头大儿子看清楚了:那是大老黑。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杨头因为妻子的离去而感到十分失落。但随着年月的流逝,老杨头渐渐开始重拾生活的信心。
B.天生聪明的八哥来到老杨头家一周后仍然不开口说话,是因为老杨头在家并没有调教它的兴致。
C.老杨头对大老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起初觉得彼此处境相似而心生悲悯,后来则把它视为老伴。
D.大老黑说话,将在老杨头的家中商量墓地的儿女们赶走,是希望给老杨头最后阶段独处的宁静。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倒叙起笔,将飞走的大老黑作为故事的开头,既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又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B.文章写老杨头与大老黑的对话时,多次用到相似的句式,使得文章叙述节奏张弛有度,彰显了小说语言的魅力。
C.文章中不仅灵活运用动作、心理描写,还使用了丰富的语言描写来展现主次人物间的对话,使得画面更加形象生动。
D.文章最后借物业的老李这个次要人物来揭示事情的真相,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增添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3.老杨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老杨头的儿女们并非真正关心他,只是在寻求自我安慰。请结合文本,为这一看法提供相关依据。
2024-04-30更新 | 494次组卷 | 4卷引用:语文(新高考Ⅱ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山西·二模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乌,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注】①柳市南头:汉代长安地名,著名的九市之一、②凡乌:典出《世说新语》,三国时吕安访好友嵇康未遇,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在门上题“凤”字离开,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典出《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献之闻吴中一家有好竹园,不访主人而直入其园,赏竹吟诵。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在首联中写出了此行的目的,桃源与世隔绝难以追寻,繁华人世中也可以寻访隐逸高人。
B.王维诗颔、颈两联借助典故和环境描写,突出表现了吕逸人的高雅脱俗,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C.韦应物的这首绝句首句写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诗人正逢休闲无事,于是他就去拜访友人。
D.这两首诗都写了寻人不遇,语言均简淡自然,既富有诗情画意,而又不失含蓄,意味深长。
2.这两首诗都写了访人不遇,作者抒发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30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语文(新高考Ⅱ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黑龙江大庆·三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交往实际上是一个说理的过程,公共说理是文化交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式。文化软实力之在于温润人心,而文化交往靠的是而不是,这个的显著特点就是。只有以的方式进行文化交往,不同文化之间才能以文化的方式实现交流、互鉴与发展。这个并非一己之理由,而是不同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共同认可的道理。因此,公共说理实际上关涉文明形象的塑造。

公共说理必须坚持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自由与民主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人类文明的核心要素,从而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基本内容。公共说理首先必须是自由的,说理当然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只有在大家共同认可之道理中,一己之理由才能获得自由的发展。

公共说理还必须是平等的。说理意味着平等的对话。居高临下、以强凌弱、盛气凌人都不是说理的正确姿态。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清谁对谁错,也不一定是达成共识,而是相互理解。在申说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时,认真倾听别人的心声,不把自己的立场、观点或主张强加于人。

公共说理还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的基本原则。说理不是空口无凭、信口雌黄,而是以事实为根据,以理服人。没有事实根据的理由即使不是谎言,也是经不起推敲的空洞说辞,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中华文明以明德为其基本的精神特质。明德不仅在于明明德,而且还在于明明德于天下。以明德为基础的积极说理,既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重要方式,也是塑造中华文明新形象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张三元任利鹏《公共领域、公共说理与文明形象塑造——兼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

材料二:

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到了就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是与人的和平常要结合在一起的,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进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匕首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情绪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理智理解力。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

说理的结构主要包括主张、理由和保证。主张是说理陈述中的最主要的部分,又称论点主要思想,往往由一个主题陈述来表述。理由则是用于支持主张的,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统计数据、个人经验等。保证是说理过程中的中介,包括普遍规律、权威、表现、价值等。上述三种因素实际上可以对应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三段论论证方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但这种形式逻辑论证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有其缺陷所在,是一种静止的推论,往往容易出现逻辑谬误。而图尔敏论证模式(Stephen Edelston Toulmin)是可以用来说明说理特性的非形式逻辑论证模式,模型由六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它们分别是:依据-Ground、主张-Claim、限定-Qualifiers、正当理由-Warrant、支持-Backing、例外-Rebuttal。这也是评估论证质量高低的要素。

依据(G),与论证相关的数据、事实、证据;

主张(C),被证明的论题、结论、观点等;

限定(Q),为确保主张/结论成立,而对论证范围和强度做的限定;

正当理由(W),连接依据和主张/结论的普遍性原则、规律;

支持(B),为正当理由提供进一步支持的陈述,以展示原则,规律的客观性。

例外(R),对已知反例的考虑,并进行补充性说明。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说到了公共说理靠的是“理”而不是“力”,二者具有相同的出发点和针对性。
B.材料一中指出“公共说理”离不开一己之理由,但一己之理由并不完全自由,需要大家共同认可。
C.材料二提出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通过叙述故事来引导对方感同身受,是创造共识,而不是说理。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说理的“平等”,二者都就说理的对话双方而言,指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事实为根据是说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空口无凭、信口雌黄,都不具有真理的力量。
B.以“明德”为基础进行公共说理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发展的重要途径。
C.说理就会避免发生战争和混乱,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D.“发表意见”被认定为说理,需要有理由支持,并且理由被评估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宗明义,提出“公共说理”是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文明形象、进行文化交往的有效途径。
B.材料二引用《伊索寓言》中《太阳与风》的故事,形象性和思辨性兼备,证明说理是说服而不是强制。
C.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观点鲜明,中间部分从公共说理的三个原则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D.材料二用“摊开手掌”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这种“说理”观念。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这幅“图尔敏模式”操作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主张(C)、依据(G)和正当理由(W)作为论证基本要素,构成论证的基本模式。
B.依据(G)是推断由之开始的材料,是支持主张的基础,相当于三段论中的大前提
C.正当理由(W)为由依据到主张提供桥梁和担保,探求正当理由是说理的关键环节。
D.例外(R)和限定(Q)这两个要素使论证更加周密严谨,体现说理者思维的辩证性。
5.2023年9月10日晚,在某直播间,一位网友吐槽眉笔太贵,却换来网红主播的激情回怼:“79元哪里贵了,有的时候找找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工资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工作……”请结合材料二中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里的说理构成三要素,简要分析这种表达的不当之处。
2024-04-30更新 | 419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新高考Ⅱ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海南·一模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宗以英武定天下,然其天姿仁恕。初即位,有劝以威刑肃天下者,魏征以为不可,因为上言王政本于仁恩,太宗欣然纳之,遂以宽仁治天下,而于刑法尤慎。四年,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六年,亲录囚徒,闵死罪者三百九十人,纵之还家,以明年秋即刑;及期,囚皆诣朝堂,无后者,太宗其诚信,悉原之。然尝谓群臣曰:“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吾有天下未尝数赦者,不欲诱民于幸免也。”自房玄龄等更定律、令、格、式,讫太宗世,用之无所变改。

(节选自《新唐书·刑法志》)

材料二: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节选自欧阳修《纵囚论》)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罪大A恶极B诚C小人矣D及施恩德E以临之F可使G变H而为君子。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约定,与《兰亭集序》中“终期于尽”的“期”意思不同。
B.嘉,赞许,与成语“嘉言懿行”的“嘉”意思不同。
C.录大辟囚,录囚是皇帝或上级司法机关对犯人进行复核审查的制度,大辟即死刑。
D.贼,揣测,与《人皆有不忍之心》中的“贼其君者也”的“贼”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登基之初,在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朝廷出现了不同意见,而魏征认为应以宽厚仁慈为本,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因此在刑法方面格外谨慎。
B.唐太宗时期出现了很多佳话,如登基之后四年间才总共有二十九人被判处死罪,如太宗亲自过问案情,因同情而放了近四百死囚犯暂时回家。
C.欧阳修认为应该对君子讲信义,但有的时候君子也很难做到为了信义而赴死;应该对小人施加刑罚,尤其是那些罪大恶极的被定成死罪的囚犯。
D.对于纵而复归的囚犯,偶尔赦免一次可以彰显皇帝的恩德,但如果多次这样做,就会使杀人犯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有悖于圣人常法。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语曰:“一岁再赦,好人喑哑。”
(2)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5.欧阳修对“太宗纵囚”一事持否定态度,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其理由。
2024-04-30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新高考Ⅱ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少尹赴凤翔

张籍

诗名往日动长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学已行秦博士,南宫新拜汉郎宫。

得钱只了还书铺,借宅常时事药栏。

今去岐州生计薄,移居偏近陇头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关注朋友,既写其富有诗名,备受追捧,也写其收入微薄,倦宅而居。
B.诗人列举朋友曾任“博士”与“郎官”之职,实写其学识丰赡,才华横溢,
C.此去岐州,生活贫苦,诗人劝朋友一定要移居到陇头一带,言辞十分恳切。
D.诗人于平易自然、淡雅质朴的语言中深藏对友人的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诗歌以时间贯穿全篇,寄寓着诗人对朋友复杂的情思。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4-30更新 | 376次组卷 | 3卷引用:语文(新高考Ⅱ卷02)-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024·山西运城·二模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艺术魅力”的提法,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科学术语,而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那么,是不是无法对艺术魅力的现象进行本质规定呢?

在美学史上,人们探讨艺术的本质时,往往各执一端,形成对峙。影响最大的有两大派:一派坚持“艺术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摹仿和再现;一派主张“艺术表现说”,认为艺术是对主观情感的表现。从美学传统看,西方古典美学侧重于摹仿,从亚里士多德以来,这一观念雄踞了两千多年。因为西方的文学艺术实践,导源于希腊史诗、戏剧、雕刻等,无论是人物的动作或命运,还是人物的形体或相貌,都是对客观自然的摹仿。因此,探讨文学艺术是怎样摹仿自然以及摹仿什么样的自然,就成了西方美学的传统。而中国古典美学则偏重于表现,从《乐记》《文心雕龙》到明清的文论,这一美学理论同样贯穿了两千多年。因为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实践,导源于《诗经》《楚辞》和书法等,它们的主要特点偏重于抒情,因此它们都非常重视情感在创作中的作用,把情感的表现看成艺术生命之所在。着重探讨作家艺术家创作中的心理功能,就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优良传统。

由于人们对文学艺术的本质看法不同,因此对艺术魅力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比如,“再现派”更多地从作品的客观内容,从题材意义中去寻找魅力的根底,认为“美即生活”,艺术的魅力就是生活的魅力,一个作品只要正确反映出时代的本质、生活的真实,就有魅力,就能不朽。而“表现派”则更多地从作品的情感内容,从形式的表现性方面去探求魅力的秘密,认为艺术的魅力就是情感的魅力,是表现所生的愉快,认为艺术是生命的形式,人们就在艺术品中直观自身,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艺术魅力的这种种解释,都是抓住艺术本质的某一方面,因此不能把握艺术魅力的系统结构。

我们认为,如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来考察艺术的本质,那么,关于艺术本质的完整概念,就应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艺术的摹仿因素。这指的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属性的直接反映和把握。具体地说,是艺术家以摹仿冲动作为心理动力,从外部世界汲取素材,经过审美再现的程序,形成作品的题材,并通过其客观性的特征,提供一种认识的功能,从而作用于读者的认识能力。二是艺术的评价因素。这指的是作家、艺术家对生活的理性思考和价值评价。具体说来,就是艺术家以社会功利原则作为心理动力,从理性生活中汲取素材,经过审美评价的程序,形成作品的思想,并通过其思维性的特征,提供一种教育和宣传的功能,从而作用于读者的意志领域。三是艺术的表现因素。这指的是艺术家对情感体验的形象传达和潜意识内容的象征表现。具体地说,就是艺术家以对象化的需要作为心理动力,从情感生活(包括无意识生活)汲取素材,经过审美表现的程序,形成作品的审美意象和形式,并通过其象征暗示性的特征,提供一种陶冶性情和娱乐的功能,从而作用于读者的情感领域。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作为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它是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表现的统一体。文学艺术的本质类似于一个三维的立体结构。人们站在某一角度上,只能看到它的某一侧面,例如站在社会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无疑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往往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成为历史生活的画卷;但是站在社会功利的立场上来看,文学艺术又是社会的哲学、政治、伦理等观念的形象图画,它往往成为道德教化的得力助手,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如果从作家、艺术家的主观世界的角度去观察,文学艺术又是自我的表现,情感的象征,它也可以成为心灵陶醉、排愁解闷的手段。一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都是这样三维的立体结构,而不是一维的线性结构或二维的平面结构。

文艺作品的三大要素,即摹仿因素、评价因素和表现因素,可以间接地(通过想象等心理活动),成为对读者的外部环境刺激、认知评价刺激和身体生理刺激。这就是说,文艺作品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激发欣赏者情绪的刺激,是综合地作用于欣赏者的情感领域的,而不是孤立的一种表现因素作用于欣赏者的情感。

完整地揭示艺术的本质,对我们认识艺术魅力的本源及其内在结构是十分重要的。由于艺术的本质是一个三维结构,它就必然产生三种方向不同的“力”,这种“力”在具体作品中表现为谐趣、意趣、情趣三种审美趣味形态,这三种审美趣味形态就形成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它们的巧妙组合产生文艺作品复杂的功能结构(包括社会认识功能、思想教育功能、陶冶情操功能、政治宣传功能、感官娱乐功能等)。这种功能结构,在文艺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欣赏者的审美心理结构,便产生出各种美感效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魅力现象了。换言之,艺术魅力是文艺作品中的谐趣、意趣、情趣等审美素质衍生出来的复杂功能系统所产生的综合性美感效应。

(摘编自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魅力”是一种综合性美感效应,它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而并非精确的科学术语。
B.在中外美学史上,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分为两种观点,即“艺术摹仿说”和“艺术表现说”。
C.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应从摹仿因素、评价因素、表现因素三个方面来考察艺术的本质。
D.系统论视域下的文学艺术是集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表现于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再现派”和“表现派”都是抓住艺术本质的某一方面对艺术魅力进行解释,因此都不能把握艺术魅力。
B.艺术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中的审美属性的直接反映和把握,这是东西方艺术家关于艺术本质的共识。
C.文学艺术是人类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物化形态,站在不同角度,人们所看到的文学艺术的本质不同。
D.文艺作品的各种因素,都可以成为激发欣赏者情绪的刺激,刺激性因素越多,越能激发欣赏者的激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艺术表现说”观点的一项是(       
A.艺术的第一目的是再现现实。——车尔尼雪夫斯基
B.艺术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没有生活就没有艺术,但生活不等于艺术。——欧阳予倩
C.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罗曼·罗兰
D.艺术与人生,只是一个晶球的两面,和人生无关系的艺术不是艺术,和艺术无关系的人生是徒然的人生。——郭沫若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下面这幅图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魅力包括诱导、启迪、感染、象征、净化、谐谑、证同、震惊等多种效应。
B.文艺作品通过认识、宣传、教育、陶冶、娱乐等功能,引起各种美感效应。
C.谐趣、意趣和情趣这三种审美趣味形态,形成了艺术魅力的深层结构。
D.艺术欣赏由再现、评价、表现三大要素构成,也在这三个方向上产生作用。
5.从美学传统看,西方古典美学和中国古典美学对于艺术本质和艺术魅力的探讨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2024-04-29更新 | 371次组卷 | 2卷引用:语文(新高考Ⅱ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戊申,中书奏以国用未充,请量留三省、寺、监官,余并停,俟见任者满二十五月,以次代之;其西班上将军以下,令枢密院准此,从之。人颇咨怨。

丁巳,以光胤为中书侍郎,与说并同平章事。光胤,赵光逢之弟;说,韦岫之子;廷珪,薛逢之子也。光胤性轻率,喜自矜;说谨重守常而已。赵光逢自梁朝罢相,杜门不交宾客,光胤时往见之,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

高季兴在洛阳,帝左右伶宦求货无厌,季兴忿之。帝欲留季兴,郭崇韬谏曰:陛下新得天下诸侯不过遣子弟将佐入贡惟高季兴身自入朝当褒赏以劝来者。乃羁留不遣,弃信亏义,沮四海之心,非计也。乃遣之。季兴倍道而去。丁酉,至江陵,谓将佐曰:新朝百战方得河南,乃对功臣举手云‘吾于十指上得天下’,矜伐如此,则他人皆无功矣,其谁不解体!又荒于禽色,何能久长!

初,胡柳之役,伶人周匝为梁所得,帝每思之。入汴之日,匝谒见于马前,帝甚喜。匝涕泣言曰:臣所以得生全者,皆梁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就陛下乞二州以报之。之。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以是不行。逾年,伶人屡以为言,帝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当为我屈意行之。五月,壬寅,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时亲军有从帝百战未得刺史者,莫不愤叹。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唐纪》)

材料二: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注】,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节选自《尚书•大禹谟》)

【注】神宗:古代指尧庙。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陛下A新得天下B诸侯不过遣C子弟将佐入贡D惟高季兴身自入E朝F当褒赏G以劝来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海,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与《阿房宫赋》中“六王毕,四海一”中的“四海”意思相同。
B.河南,与河内、河东并称三河地区,与《鸿门宴》“臣战河南”中的“河南”均指黄河以南地区。
C.许,答应、允许的意思。与《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中的“许”意思不同。
D.徂,去、往的意思。与《诗经•卫风•氓》“自我徂尔”中的“徂”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节省开支、充盈国库,中书省谏言裁撤官府机构,官员们大多叹息埋怨。
B.后唐帝以两个州来封赏救命恩人周匝,同时封赏随帝征战、累有战功的将士。
C.正月初一早晨,禹在尧庙里受任,率百官行礼,像舜当年受命于帝尧一样。
D.禹受命征伐不久便偃旗息鼓,舜帝广施恩德,向三苗表达诚意,最终三苗请归。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赵光逢自梁朝罢相,杜门不交宾客,光胤时往见之,语及政事。
(2)矜伐如此,则他人皆无功矣,其谁不解体!
5.为了使蠢蠢欲动的三苗臣服归附,禹是如何做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4-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和寇十一二首(其二)

陈师道

与世相违孰自量,资身无策漫多方。

逢场作戏真呈拙,误笔成蝇岂所长。

名字不归青史笔,形容终老白云乡。

可须五斗轻千里,赖有斯人未肯忘。

【注】①寇十一:寇国宝,师从陈师道,两人亦师亦友。②误笔成蝇:三国时,吴国画家曹不兴,为孙权作画。毛笔误点留下墨痕,但他巧妙地改画成一只苍蝇,孙权还以为是一只真苍蝇。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世相违”表达了作者与周围社会的脱节感,他也对自己的处境感到困惑和无奈。
B.作者认为没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不断尝试却无所成就,“漫”字表现出茫然状态。
C.“误笔成蝇”之典本形容画技高超,作者反用此典,“岂”表明自己不擅机变之道。
D.诗作中多处使用典故,让诗歌的语言在平实中增添几分蕴藉,呈现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请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蕴含的情感。
2024-04-2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薯,红薯

许心龙

一棵秧一嘟噜果。秋高气爽的田地里,奶奶拎着一根粗壮的红薯秧,连根拔出了一嘟噜大大小小的红薯块,还有毛茸茸数不清的因突然面世而羞赧的根须。那老秧根的威力,二孙子现场在红薯地里看到过,还用食指插入沟里费力地掏出了一块不规则的大红薯。这裂沟跟路边的大树根把地皮撑裂了一样醒目,令人遐想。

奶奶的兴奋总与十月有关。每到深秋十月,迫不及待这个词用在村里的田地上,更为贴切,更为令人欣慰。①十月的红薯地,被霜打的红薯叶,脱去绿衣,露出了黑色,一副脱胎换骨的模样。一地茂绿时,没有立足之地,一只虫子也难逮。半夜里下的一场一场的苦霜,把土地下了出来,同时,它还惊奇地袒露出了裂开的痕迹。那是地下迫不及待的大块红薯,要抛头露面了。这时,奶奶,还有黑压压的村里人,都充满了欢欣,充满了鼓舞,弯腰刨开红薯垄。

奶奶到底是有能耐的人,在红薯地翻红薯秧时,竟把五叔给生了下来。奶奶后来描述说,正翻着红薯秧,突然感到肚子一阵坠疼,直疼得弯腰蹲在了地上,腿发软了,一会儿上气不接下气了,②就顺手插入垄上的裂沟里,抠出了一块红薯,嚼了一口,口生甘津,又有了力气。多亏吴大奶奶,她正巧赶来……所以,红薯对于奶奶来说就无比神圣了。那感情是融入了奶奶周身血液里的。

五叔身上的元气都是红薯之气。奶奶给了他非一般的体能,无论田里干活,还是后来当兵拉练,都是一把好手,力道得很。这红薯块,是多好的东西啊,养出了人的精气神,又发展了人的德智体。五叔十分敬爱奶奶就不言而喻了。五叔给奶奶买了台洗衣机。奶奶不太相信洗衣机能洗干净衣服,说那还要手干啥?奶奶的手伸进洗衣机滚筒里,忙又抽了出来,问:那不搅烂了衣服?奶奶关切地问这自动的洗衣机要花多少钱。五叔却笑了,举着手机,说: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钱都存在这里呢。奶奶一愣:咋?钱都存里面了?奶奶摇摇头,叹息一声,又说:那时我们的口粮可是都存在红薯窖里啊。

就在老鼠也饿得到处乱窜的年景里,奶奶用大半袋红薯为二伯铺了一条路。奶奶把二伯送去了学校,当了教书匠——只不过是个临时工。可没有这临时,也就没有长远,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正式。政策来了,二伯转正了,二伯成了名正言顺的人民教师。那半袋红薯,改变了二伯的命运,却让一家子人忍饥挨饿了好几天。那几天里,大人小孩都在找红薯皮红薯头吃,问题是连红薯皮红薯头也很难在地里觅到了。地上一干二净,地下也一干二净。

二孙子是一大群晚辈中最聪慧的。奶奶执拗地认为二孙子的聪慧跟那块大红薯脱不了干系。有一年红薯地里长了一块巨大的红薯,足有八九斤重,奇石一样壮观。二孙子不知天高地厚地用锄头给砍了个稀巴烂。二孙子稀罕啊,这块红薯咋长那么大的块头呢?里面会藏有啥宝贝吗?二孙子在一群人的鼓动下,亢奋地拿起锄头劈了个痛快淋漓。细碎的红薯渣溅了二孙子一腿一裤子,也溅了围观的众人一身。二孙子惹了祸,奶奶被罚了一百斤红薯。奶奶当时就哭了,恨不得要剐了二孙子。现在奶奶再回忆起这段情形时,也不过多地指责谁了,光说二孙子淘气,又说淘气鬼有出息。二孙子读大学,又在城里上了班。二孙子光宗耀祖了呢!你说是不是那块大红薯助了二孙子一臂之力?敢劈大红薯的人,这样的人会简单吗?奶奶不无自豪地说。

在我们镇被授予长寿之乡的典礼上,坐拥最大两位数年龄的奶奶和吴大奶奶应邀出席。一名镇干部笑着给奶奶和吴大奶奶一人戴上一朵大红花。奶奶还接受了黑色话筒的采访。奶奶说:啥秘方?也没啥秘方,大鱼大肉那时候吃不上,现在也不咋吃。我觉得还得感谢那红薯,这一把年纪真是吃红薯吃出来的。吴大奶奶指着奶奶说:她能吃着红薯,就把儿子给生了下来,嘻嘻。奶奶和吴大奶奶说着,都笑了,笑得没露出一颗牙,倒把红薯颜色的牙床全露了出来。

冬日里,气吞山河的引江济淮工程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一条宽大的深沟匍匐前行。置于沟内的粗大的圆柱形水泥管道,足能跑辆小四轮车。这时,奶奶说:让我去看一眼吧,这稀罕不见见,死了也不值。众人一愣,一惊,只得点头,遂了奶奶的心愿。奶奶坐在轮椅上望着一地麦田,望着那宽大的深沟和水泥管道铺成的水泥路,几根白发随风摇曳。许久,奶奶咕哝道:这多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啊!还真像当年冲开的红薯沟,我们咋没想起来呢?众人望着奶奶,感觉奶奶就是块红薯变的活人。奶奶与红薯,须臾也不能分割。④众人感叹,世事变迁,沟里已不是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了,沟里躺着的是一个一个紧密相连的水泥筒子。筒子是水的通道,能把滚滚长江之水引到淮河里来,供周边人饮用。

奶奶昏迷了,植物人一样。其间又苏醒了一次,像回光返照。奶奶咕咕哝哝半天说,她梦见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尖尖的土堆上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红薯苗,这根独苗很快变粗变大,枝繁叶茂,土堆上很快裂出了几条沟纹。

一旁的二姑闻听后,把头俯在奶奶的胸口,抽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从视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秋高气爽、丰实高产的景象,为人物提供了特定的环境背景。
B.“红薯”一词在标题中重复出现,并且作为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不断叠加分量,是小说抒情的载体。
C.小说多次写到土堆上裂出的沟纹,凸显奶奶对土地以及与土地有关的一切拥有一种质朴自然又深沉丰富的情感。
D.“不需要花钱,只需扫码就行了”“对村里大块麦田动了剖腹手术”等都表现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使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被霜打之后的红薯叶颜色的变化,引出下文红薯丰收的情节。
B.句子②“插入”“抠出”“嚼”几个动作,写奶奶在红薯地劳作时生下五叔,突出其对红薯的依赖。
C.句子③既强调收成不好的年景里红薯的珍贵,又表明奶奶在极度贫穷的情况下仍不放弃孩子的前途。
D.句子④一嘟噜一嘟噜鲜活的红薯与沟里躺着的水泥筒子的今昔对比,暗示了人们对世事变迁的无奈。
3.请以奶奶这一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小说结尾写奶奶梦到自己被埋进了院子那口红薯窖里,一夜之间长出了一根秧苗,且“枝繁叶茂”。这样写有何丰富意蕴?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2024-04-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雅俗之辩源远流长,并且广泛分布于诸多领域,造就不同的分支。从诗词格律的形成到叙事文学的兴盛,从白话文的倡导到先锋派名噪一时,尽管雅俗之辩的导火索时常由文学或者艺术充当,但是,分歧往往会迅速扩展到亚文化乃至文化整体。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双方互为他者分庭抗礼,这种对立至少可以追溯至孔子。《论语》中的《卫灵公》与《阳货》分别记载两段著名的表述: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孔子推崇庄重肃穆的雅乐而贬抑放浪浮靡的曲调,这种审美趣味可以在他的诗学观念之中得到证实,譬如思无邪或者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儒家学说相信美学与世道人心存在特殊呼应,譬如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如此等等。因此,雅俗之辩的意义远远超出美学范畴而成为匡时济世的意识形态。

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并且与阶级、阶层等举足轻重的社会学范畴相互解释。各种新型历史主题的巨大动能,使得雅俗与这些概念形成各种程度的结合,制造声势浩大的文化交锋。因此,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一些古代诗话词话曾经围绕俗字的运用展开小规模的争论,譬如杜甫诗歌之中的字与字。不少批评家的分析表明,巧妙的俗字运用仍然可能形成佳句,重要的是去除俗意。薛雪的《一瓢诗话》说:人知作诗避俗句,去俗字,不知去俗意尤为要紧。单字作为一个要素,进入句子结构,其性质即为诗句所同化。雅字可为俗句,俗字也可为雅韵。

(摘编自南帆《论雅俗之辩》)

材料二:

陶渊明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那是一些素心人的乐事,素心人当然是雅人,也就是士大夫。这两句诗后来凝结成赏奇析疑一个成语,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然而又出现了雅俗共赏这一个成语,共赏显然是共欣赏的简化,这是雅人和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这大概是在宋朝或者更后罢。

唐朝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在这之后,门第迅速垮了台,社会的等级不像先前那样固定了。士人多数是来自民间的新的分子,他们多少保留着民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他们一面学习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却还不能摆脱或蜕变那些俗的。雅俗共赏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标准。

宋朝不但古文走上了雅俗共赏的路,诗也走向这条路。胡适之先生说宋诗的好处就在做诗如说话,一语破的指出了这条路。自然,这条路上还有许多曲折,但是就像不好懂的黄山谷,他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梅圣俞、苏东坡都是好手,而苏东坡更胜。黄山谷在《再次韵杨明叔》一诗的中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他将以俗为雅放在第一,因为这实在可以说是宋诗的一般作风,也正是雅俗共赏的路。

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词后来虽然渐渐雅化或文人化,可是始终不能雅到诗的地位,它怎么着也只是诗余。词变为曲,不是在文人手里变的,而是在民间变的;曲又变得比词俗,虽然也经过雅化或文人化,可是还雅不到词的地位,它只是词余。从晚唐的俗讲演变出来的宋朝的说话就是说书,乃至后来的平话以及章回小说,还有宋朝的杂剧和诸宫调等转变成功的元朝的杂剧和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更多半是些不登大雅俗文学。可是虽然俗,大体上却俗不伤雅,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的玩艺儿。

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固然,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伤雅才成;雅方看来太俗,以至于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赏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之下才会让俗人所的,雅人也能来共赏呢?孟子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这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谓人情不相远。《西厢记》无视传统的礼教,《水浒传》无视传统的忠德,俗人固然同情这些,一部分的雅人,跟俗人相距还不太远的,也未尝不高兴这两部书说出了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这可以说是一种快感,一种趣味,可并不是低级趣味。

(摘编自朱自清《论雅俗共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或者艺术常充当雅俗之辩的导火索,但雅俗之间的分歧往往会扩展到亚文化乃至文化整体。
B.“俗字”被巧妙地运用到诗句中,其“俗意”性质可被同化去除,也能成为雅韵。
C.古文之后,宋诗亦走上“雅俗共赏”之路,黄山谷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首先进行实践。
D.元朝的杂剧、戏文乃至后来的传奇以及皮簧戏,大半属“俗文学”,但大体上“俗不伤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推崇庄重的雅乐而贬抑浮靡的曲调,这种审美趣味体现在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等诗学观念中。
B.雅文学和俗文学交融的一个前提就是社会变迁造成的社会阶层的融合,如唐朝的安史之乱就是社会变迁的一条分水岭。
C.“雅俗共赏”以雅化的标准为主,所以身为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没有参与“赏奇析疑”雅事的资格。
D.用现代“论雅俗共赏”的立场解读传统,虽然《西厢记》无视传统礼教、《水浒传》无视忠德,但并不低级。
3.下列诗句,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风来震泽帆初饱,雨入松江水渐肥。
C.袅雨拖风莫无赖,为我系著使君船。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阅读列表信息并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段落要点归纳主要论证方法
第一段      举例论证
第二段雅俗的美学起源      
第三段      比喻论证
第四段雅字可为俗句,俗字也可为雅韵引用论证
A.图表①处可以填写“‘雅俗之辩’源远流长且分布广泛”。
B.图表②处可填写“雅俗之辩经久不衰的原因”。
C.图表③处填写“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均可。
D.材料一并不局限于美学范畴谈论“雅俗之辩”的话题。
5.请结合材料的观点,简要分析为什么说柳永的《蝶恋花》实现了“雅俗共赏”?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24-04-19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