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俄国文学界提出普希金诗作具有民族性这一说法。这一说法是就普希金诗作体现的地方特色而言的。此后,民族性这一概念流传开来,广为评论界所用。

别林斯基说,民族性是民族特性的烙印,民族精神和民族生活的标记。文学的民族性强调每个民族的文学都应该表现本民族的意识,都要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性体现在每个民族的生活中和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别林斯基高度赞扬普希金诗作的民族性,正是因为普希金的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精神世界。

文学的民族性要求作品真实地表现民族的实际生活状况,揭示其中的各种关系。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如果生活描绘是忠实的,那(作品)也必然是民族的。果戈理的作品因具有真实性而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也描写了俄国的社会生活,但缺乏真实性,因而不能被视为真正的民族文学。别林斯基强调民族文学要具有真实性,这一观点显然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张一致。甚至可以说,提倡文学的民族性,就是在提倡现实主义文学。

别林斯基认为,要使民族文学具有真实性,就要把独特的民族精神渗入作品的形象塑造之中,使整个作品都渗透着民族的思想和感情,生动具体地表现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素质。别林斯基说:无论诗人从哪一个世界提取他的创作内容,无论他(笔下)的主人公们属于哪一个国家,诗人永远是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以自己民族的眼睛观察事物并按下她的印记。可见,反映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正是民族文学的本质要求。

文学的民族性还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作品要有独创性。没有独创性,就没有艺术。对于民族文学而言,没有独创性,就没有民族性。在论及独创性时,别林斯基往往将其与民族的”“纯俄国的联系起来,来证明他的侧重点是富含社会内容的风土人情、伦理观念、宗教信仰、自然景物等。文学作品中的风俗、风景是民族传统和民族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因此,独创性是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审美习惯。如果作家忽视了这一点,他的作品中的形象、画面就会黯然失色,他的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会大大降低。

(摘编自胡经之、王岳川《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们有理由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建构问题给予格外关注。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和把握文学民族性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呢?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事物都有自己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内容是主要的,起决定作用,而形式是受内容制约并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文学民族性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而且要看到文学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是文学内容的民族性。文学内容的民族性自然会由于内容的千差万别而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形态,但其共同的基本要素是贯串于文学作品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才是文学民族性的核心与灵魂。

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必须接受现代精神的洗礼,必须充分吸收全人类先进文化的养分,必须既能维护本民族的权益,又能充分体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如果考虑到中华民族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梦想就是奋发图强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民族精神”“民族意识这类抽象的短语置换为一个内容实实在在的短语,即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思想、情感、生活和斗争。可以说,作家作为民族良知的守护者,理应抱有崇高的民族使命感、责任感,怀着博大的仁爱之心、悲悯之心,时刻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关注同胞的生活和斗争。我们相信,只要作家做到这一点,不论他写什么,他的作品都必定是具有民族精神的,都必定是民族的。

强调文学内容的民族性是文学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轻视文学形式的民族化建构。第一,我们应该看到,某些外来文学形式完全可以被用于表现中国的民族精神,并在这种表现过程中逐渐被中国化。例如,新时期之初王蒙创作的《春之声》等小说就采用了西方的意识流手法,你能据此否定这些小说所具有的民族性吗?第二,文学形式的民族化建构当然要继承民族传统,但是传统不是固化不变的。五四新文学兴起以后,由于大量地借鉴和吸收了外来的文学形式,中国文学已形成具有世界视野的新传统,这种新传统同样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第三,文学民族性的形式不是单一的。京派作家创作的抒情写意小说,张爱玲创作的雅俗兼备的传奇小说,老舍创作的表现和批判市民社会的京味十足的小说,其形式都可以说是民族性的。

(摘编自张俊才《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学的民族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普希金的诗作关注俄国社会现实,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地方特色鲜明,但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受到俄国文学界的关注与研究。
B.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都重视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受作品风格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及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二者与文学民族性的关系,都认为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是文学民族性的灵魂,应贯串于文学作品中。
D.在材料二作者看来,一个作家只要充分吸收人类先进文化的养分,积极探索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就能创作出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作家只有深入生活,了解其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
B.信天游、章回小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在使用它们进行创作时,不可忽视对内容的民族性的要求,否则就难以创作出民族性鲜明的作品。
C.材料二作者之所以认为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必须接受现代精神的洗礼,主要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内涵会发生变化。
D.中国现当代作家积极探索文学形式民族化的建构路径,并形成若干流派,如借鉴外来文学形式流派、继承传统形式流派、自主创新流派等。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在简要阐述民族性的内涵后,从真实性和独创性两方面论述文学民族性对文学作品的要求。
B.材料一第三段综合使用引用论证法、举例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等方法论证观点,极具说服力。
C.对于“文学民族性”的内涵,材料二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述,与材料一的阐述角度有所不同。
D.材料二末段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国文学形式民族化建构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多次使用了举例论证法。
4.外来文学形式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概括。
5.鲁迅的《阿Q正传》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请根据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从内容、主题、结构形式三个方面说说《阿Q正传》是怎样体现民族性的。
2024-01-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和父亲

万方

①这几天温度上升得很快,今天的最高温度到了十四度。一个用得很多很俗的句子在脑子里浮现而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语言是人的创造,所以不管形容什么,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拟人化,其实春天怎么是走来的呢?春天是风,是气流,是站在万物间的种种诞生。灰褐色的土地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光屏,光秃秃的树木鼓出小小的蕊,空中出现了小飞虫一闪而过的影子……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四个字:猛如春天,说得真好。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③北京医院的午饭时间,爸爸趴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吃,他一边吃一边漏,我抓起纸巾给他擦了擦嘴。他想到了什么,说:“小孩儿也让人累,可是他可爱呀,怎么看怎么可爱。老人就不同了,丑,没有一点点可爱的表演。人老了,就该死了,该走了。”我爸爸从不忌讳说死,我完全习惯,就对他说,你也可爱呀,他看着我笑了笑,叹口气。

④他平躺在病床上,枕着一个薄薄的枕头,使肚子显得比原本要大,那样子说不出为什么像一个孩子。空间在一点点缩小,但他好奇心仍在,“给我说点什么呀?”他要求道,看着我的脸,我就说了儿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表现如何,或者说说朋友间的来往。很多时候他离得很近,看着我的脸,却已经不再听了。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他渐渐的抵达了一种自由境界。

⑤我该回家了,如果天气好,陪护小白就用轮椅推着他把我送到医院门口。他很愿意送我。接下来,他就留在医院的大门口看人,偶尔他也跃跃欲试:“咱们去公园看看吧,行吗?”小白略有顾虑,但还是会满足他的请求。

⑥隔着一条小马路,医院对面就是东单公园的后门,我也陪他去过。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跳得一个比一个认真,我爸爸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我想起来了,那时他还没有住院,夏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路上投下高楼长长的影子,晚饭后我陪爸爸出门散步,忽然我发觉他不见了,不在身边了,赶紧回头找,他落在后面,我叫了一声:“爸!”他背对着我,没有反应。我朝他走过去,“你看什么哪!”他依然不回答,顺着他的目光有一对年轻情侣正相拥走远。

⑦他能闻到青春的气味,能闻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气味。对人的兴趣已深入他的骨髓,用他自己的话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

⑧从某种角度看,蘩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鸷。我爸爸,终其一生都有一只鸷鸟在他心中扇动翅膀。他脆弱,胆子小,异常敏感,经常是悲观的,但同时又是凶猛的、热烈的,不达极致不甘休的。

⑨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第二天去医院看他,一见面他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不可能误解,他问的是演出效果。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你觉得还站得住?”他又问,显然是期待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我偏偏不想顺着他说,反问:“你说呢?”

⑩他没有说话。那一刻在病房里,我忽然觉得他像个孩子,而我就是不愿意轻轻松松地安慰他。我劝他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的事。

⑪“怎么讲?”他问我。

⑫“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

⑬“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爱的老孩子又问,心狠的女儿竟然再次反问:“你说呢?”

⑭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爸爸,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正的意义。

⑮这样想着,不觉已走出一段距离,我回身向父亲招手再见,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吸引,不再看我。我一步步走远,忍不住回头看他,一个身穿病号服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坐在轮椅里,被高大的水门洞衬得那么小,孤零零的。

⑯不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

(选自《你和我》,有删改)

【注】①万方:作家,剧作家曹禺的女儿。曹禺23岁时创作《雷雨》。

1.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2.第⑨段、第⑬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2024-0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香雪

铁 凝

我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写于1982年,香雪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

1985年在纽约一次同美国作家的座谈会上,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要我讲一讲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我的小说无法当作故事讲;其次在我的内心深处,觉得一个美国青年是无法懂得中国贫穷的山沟里的一个女孩子的世界的。然而这位美国人把持着话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于那要求变成了请求。身边我们那位读过《哦,香雪》的美国翻译也竭力撺掇着我,表示他定能把我的故事译得精彩。于是我用三言两语讲述了小说梗概。

我没有想到在场的人们竟为这小说兴奋不已。一家名叫《毛笔》的杂志的主编对我说:你知道你的小说为什么打动了我们,因为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接着他又问我是否读过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我说很抱歉我从未读过。他说肯尼迪在演说里就向人们描述过他当年是怎样从家乡小村里走出来第一次坐火车的,肯尼迪的内心感受令人泪下。我没有过多地关注肯尼迪的感受,令我留意的是主编前边的那句话: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与其说我因这句褒奖而获得了虚荣心的极大满足,不如说是这句话使我忽然有点明白我为什么要写小说。

上述一切仿佛是旧话重提了。之所以重提旧话,是因为今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将我的《哦,香雪》拍成了电影。可以想象把《哦,香雪》拍成电影是怎样的艰难。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不仅会使人在将来的上座率、拷贝数上为之伤神,导演和摄影也会对它望而却步。

日子定在晚秋,我重返九年前曾经住过的那个小村苟各庄,当年它是河北涞水县最穷的村子之一。《哦,香雪》的拍摄点就在这村子附近——北京房山与河北涞水交界处的十渡风景区。我记得那年也是晚秋,我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路基下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户棂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白猪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土地的贫瘠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自己的一份日子,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他们四周那奇妙俊美的大山是多么的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于是就有了北京人只需乘二百华里的火车,用一斤挂面到这里换一只鸡的怪事。

如今苟各庄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他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

我乘了一辆面包车,去看摄制组最后的拍摄。一位在野三坡度假村当客房服务员的苟各庄姑娘小玉,因了对拍电影的好奇,也和我一同前往。一路上小玉不停地为什么事情咯咯笑着,一只项链式电子表在她胸前荡来荡去。我们在十渡站下了车,我看见白色站牌已换成小说中的站名:台儿沟。这是一个卧在大山之中的山区小站,几条单薄的铁轨寂静地伸向远方。此时没有火车通过,站台上也没有旅客等车。只在候车室那扇小小的绿色门前,并排挤着四五个挎着荆编篮子的半大女孩,篮子里有核桃和大枣。坚硬的山风把她们的嘴唇吹得发紫,她们把双手袖在薄棉袄的袖筒里,脚上是家做的花布单鞋。

哦,香雪!

我认出了她们,也认出了饰演香雪的薛白。现在她分明是苟各庄姑娘了,如同九年前我熟悉的女孩子一样。

这时与我同车来的小玉也发现,原来站台上这几个装束寒酸的女孩便是电影演员了。像!小玉说。她望着面前的薛白们,眼光有点惊奇,还有点居高临下:真像!小玉又说,和早先我们穿的一样。她对早先二字加重着语气。

那么,香雪仿佛是个早先的故事了,仿佛已是小玉们依稀可辨的一个遥远,又仿佛是无中生有的存在。一瞬间我几乎有点为香雪、为导演、为摄影师、为我自己感到沮丧:日子果真是那样的多变么?香雪已不复存在,为什么人们非要钻进这大山,苦苦地制造一个香雪出来?

然而香雪分明地站在我的眼前,她挎着一篮子核桃,是要卖给火车上的旅客的,可是她还不会讨价还价,只会说:你看着给吧!我想起我所尊敬的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明白了,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并非一个与小玉的早先衣束相像的女孩,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的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

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了我的无中生有,虽然香雪的确是我在那个小村苟各庄的发现。

我想无论对于小说还是电影,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无中生有对小说和电影的意义,就似乎不大容易。而我所说的无中生有,恰恰是指作家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你理应知晓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你更应懂得无中生有对于创造的重要。

越来越发觉因了我的无中生有,香雪才获得长久存在的意义;因了无中生有的香雪,才有读者觉出地表现着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

(摘编自《铁凝散文》2022年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三言两语”讲了《哦,香雪》的梗概,表现出“我”因小说本体和文化沟壑的原因而不想讲,却又不得不讲的尴尬。
B.作者专门写到小玉胸前荡来荡去的一只项链式电子表,以此展现了现代文明带给苟各庄的女孩子们的变化。
C.文章末尾,作者高度肯定了“无中生有”对文学、艺术等的作用,强调了创造精神对于创作者的重要性。
D.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苟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为了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语言虽朴实却不乏生动,如描写十渡站见到的场景时,“卧在大山之中”“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特征。
B.文中画横线的段落使用排比和问句,情感饱满而深沉,展现出作者因质朴纯净的香雪已远去而引发的思考,同时为下文的转折蓄势。
C.这篇散文回忆与现实交织,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但都是围绕着《哦,香雪》来组织材料,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
D.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不仅点面结合地呈现了苟各庄的发展变化,还传达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感悟。
3.面对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作者感慨将《哦,香雪》拍成电影很艰难。请结合教材及本文,谈谈艰难的原因。
4.文章后半部分反复提及“无中生有”一词,含义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中加点的三处“无中生有”的意义。
2024-01-09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菜花(节选)

冯德英

秋天了。漫山遍野都是黄色的,到收割庄稼的时候了。谷子被饱满的大穗儿压弯了腰,随着微风,一起一伏地荡漾着。

庄稼长得真好啊!可是,人们的心像铅块一样沉重。日本鬼子占了县城,汉奸、特务、伪保安队经常出来胡作非为,百姓除了交地租田赋,还要交维持费”“保安粮等苛捐杂税,日子越过越难了!

山坡上一块狭长的谷地里,娟子和母亲正在割谷子。①干枯的谷叶儿相互摩擦着,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谷根儿带起的尘土飞扑到她们的眉毛,头发上。天气还真有些热呢。她们不断地用衣袖揩拭额上渗出的和流到脸腮上的汗珠,把滑到脸上的散发理到耳后去。

割到了地头,她们站了起来。母亲说:娟子,我们歇会儿再割吧!

你歇着吧,妈!俺不累。娟子说着,擦擦额上的汗珠,又弯下了腰……

母亲实在太累了。她疲倦地走向不远处的堤堰,坐在一棵柿子树下。歇过一会儿,母亲走出树荫,看到太阳快正南了,想着该回家吃午饭了。

她朝谷地里走去。

已经看不到女儿的影子了。她心里说:就不知道累,割这么远了。她顺着女儿割出来的趟子走去,发现女儿的镰刀放在一堆割倒了的谷子上,人却不见了。她就接着向前割去……

母亲割了一会儿,放下镰刀,开始捆割好的谷子。

她上哪去啦?怎么还不回来呢?母亲自语着。

母亲把谷子都捆好了,还不见娟子的影子。

母亲焦急地在四周找了一番也没找见,就大声叫道:娟——娟子——

妈,我在这呢。娟子突然出现在母亲身后,笑嘻嘻地说。

母亲急忙转过身来,说:看你,上哪儿去啦?天晌了,你难道没看见?一见女儿头上粘有草狗子,忙用手给她摘掉。

娟子有些犹豫不安,她看看母亲,撒着娇说:妈,你先回去好啦。俺,俺还有点事呢!

什么事,这么要紧,连饭都不吃啦?母亲有些吃惊。母亲顿了一会儿,又忙问道:娟子,你刚才到哪儿去啦?这么长时间才回来?!

母亲眼神里的怀疑和恐惧,娟子还是第一次看到,她更加不安起来。因不能把自己参加武装暴动的事告诉母亲,而令母亲心生误会,娟子又难受,又害羞,脸红到耳根。

妈,我,我没上哪去。娟子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嘴真笨死了,妈,刚才是……是德松哥叫我去有点事。妈,以后你就会知道……

孩子,你今儿是怎么啦?母亲见女儿的神情,心里愈发不好受,娟子,你有什么事好瞒着妈呀?

妈!娟子见母亲撩起前襟擦眼睛,忙抓住母亲的手。娟子一想,把事情告诉妈妈吧……可是不行!她仰脸望着母亲,心里镇静下来,轻轻地摇着母亲的手,说:

妈,不要瞎猜想啦,你还不知道自己的闺女吗?妈,你相信我,俺做的全是正经事……妈,这以后——不,不多会儿你就会知道啦。妈,就求你答应我,让我过一会儿再回家吧。

娟子的脸快靠到母亲的脸上了。母亲没有马上回答娟子的话,把手轻轻地放在女儿的肩上,又放在她的前额上,慢慢地抚摸着她的头发,端详着这张和自己相仿的脸。④看,这脸上流露出的是多么天真可爱的神情,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只有孩子对母亲才有的那种乞求。母亲的心软了,她微微地点点头,轻声说:去吧。如今世道不安宁,兵荒马乱的,要早点回家。

女儿的背影一在视线中消失,母亲立刻又紧紧地锁上了眉头。

做母亲的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吗?她完全知道。娟子是个最知道干活的孩子,有什么事,从来不瞒着母亲。想到这里,母亲宽慰地舒了口气。可是她的心马上又收紧了。

孩子大了,有什么心事都能说出来吗?这半年来她不是有时候夜很深才回家吗?母亲知道娟子是在远门侄子德松家里,同他妹妹兰子一起绣花。可是有时娟子回来讲的一些话,使母亲很纳闷。

妈,你说说咱们穷人为什么这样苦呢?娟子望着母亲问,像很不平似的。

那是因为咱的命不好呀!母亲愁悒地答道。

妈,这不对。妈,你再说是穷人多还是财主多?

自然是穷人多。咱村不也是吗?

那为什么多数人要受少数人的欺呢?

母亲随便支吾了几句。她不明白,女儿为什么提出这些很少有人问的问题。

更使母亲难忘的是,有一天晚上,娟子深夜回来,没一点睡意,脸上流露出少有的喜色,凑近母亲耳旁,悄声说:

妈,你说像王唯一这样的人,该杀不该杀?

母亲对女儿这个问话感到惊讶,可是一想起王唯一对丈夫的迫害,也顾不得去管女儿为什么这样问,叹了口气,说:会有那么一天?

妈,会有。那天会到来的!娟子很有把握地说。

母亲想前想后,心里有些明白,可又有些糊涂。她不自觉地抬眼望望女儿去的地方。那儿只有一望无际的在秋风中翻腾的山草和树木,一点别的动静也没有。她像为女儿的事放了心,可又像被一种更大的不安情绪压迫着,她的心更加沉重了。

天上大块大块的白云,在慢慢地聚集,渐渐转变成黑色。一阵秋风从山头刮来,刮得那谷叶儿和母亲的头发一起飘拂起来。

母亲全身一阵紧张,她预感到,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

(有删改)

【注】①德松哥:冯德松,这时是王官庄的党支部书记。②王唯一:王官庄的大地主,也是汉奸、伪乡长。中国共产党党员姜永泉领导王官庄群众发动武装暴动,暴动取得胜利,王官庄群众公审并枪决了王唯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娟子是个体贴、勤劳的农家女孩。她同母亲在田间割谷子,她见母亲累了,劝母亲到树下歇息,她自己却不歇息,接着割谷子。
B.母亲因疑心娟子有事瞒着她而感到不安,娟子做了解释,安慰母亲,但没有交代自己去德松家做的具体事情,母亲感到很无奈。
C.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母亲起初并不明白穷人命苦的根本原因,但在那个“难忘”的晚上,经娟子开导,母亲明白了根本原因。
D.这部分节选文本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但对母女二人的刻画很成功;文本提到德松、王唯一等人和武装暴动等事,为后文情节张本。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波浪线部分①从听觉的角度描写谷叶儿,从视觉的角度描写谷根儿带起的尘土,展现出收割谷子的场景,语言富有诗意。
B.画波浪线部分②中母亲的语言表明她既关爱娟子,又有责备娟子之意;摘娟子头上的草狗子这一细节体现出她对娟子的关爱。
C.画波浪线部分③中“眼神里的怀疑和恐惧”与“脸红到耳根”表达效果相似,既表现了人物的神情,又体现出人物的心理。
D.画波浪线部分④从母亲的视角细致生动地描写娟子的脸和眼睛,表现了娟子的纯真可爱,交代了母亲答应娟子请求的原因。
3.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写景各有何妙用?请简要分析。
4.请围绕“压迫·抗争·温情”这一组关键词,为文本写一则文学短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背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宪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刀的宪兵押上来,是一个二十岁的孩子,生得瘦伶伶的,两肩很窄,脸色灰白,脱了血色,身上穿着灰色长囚衣。他独自一个人坐在被告席上,皱起眉头瞧着走进法庭的人。这个孩子被控同一个伙伴扭开一个堆房的锁,从那里偷出几条旧的粗地毯,一共价值三卢布六十七戈比。根据起诉书上的说法,这个孩子同肩上扛着粗地毯的伙伴正在走路,却被一个警察拦住。这个孩子和他的同伙就立刻认罪,于是双双关进了监牢。这个孩子的伙伴是钳工,已经在监狱里死掉,现在只剩下孩子一人受审。那几条旧的粗地毯放在物证桌上。

这个案子的审讯工作完全像昨天一样,有供词,有罪证,有证人,有证人的宣誓,有审问,有鉴定人,有追根究底的盘问,总之各种花样无不齐备。充当证人的警察每逢庭长、公诉人、辩护人问他话,总是有气无力地回答几个字:“是,老爷,”或者“我不知道,老爷”然后又是“是,老爷”……不过,尽管他表现出士兵的愚鲁和死板,人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怜惜那个孩子,不乐意讲他逮捕孩子的情形。

另一个证人是失主,年老的房产主,那几条粗地毯就是他的。他分明是肝火旺的人,法庭上问他承认不承认那些粗地毯是他的,他很不高兴地承认说是他的。可是等到副检察官开始问他打算拿那些粗地毯做什么用,他是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他就冒火了,回答说:

“滚他娘的吧,这些粗地毯。我根本用不着这些东西。要是我早知道它们会惹出这么多的麻烦,那我非但不会找它们,反而情愿倒贴一张红票子,哪怕倒贴两张也成,免得让人家硬拉到这儿来受审。光是坐马车我就差不多花掉五个卢布了。况且我的身体也不好。我有疝气病,还有风湿病。”

证人们是这样说的。至于被告本人,对所有的罪行一概招认,像被捉住的小野兽那样茫然失措地四下里张望,用时断时续的声调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讲出来。

案子是清楚的,可是副检察官仍旧像昨天那样耸起肩膀,提出一些巧妙的、意在引诱狡猾的犯人上钩的问题。

他在发言中证实这个盗窃案发生是在一个住人的地方犯下的,而且是扭开锁进去的,因为这个缘故那个孩子应当受到最重的惩罚。

庭长也像昨天那样扮演着公正无私的角色,向陪审员详细解释和开导一些他们本来就知道,而且也不可能不知道的事情。法庭也像昨天那样有好几次宣布审讯暂停,大家就又去抽烟,民事执行吏就又吆喝一声:“升堂!”两个宪兵就又坐在那里,握着拔出来的军刀吓唬犯人,同时竭力不让自己打盹。

从这个案子的审讯可以了解到这个孩子原本由他父亲送到一个卷烟厂里去做学徒,在那里过了五年。今年厂主和工人们发生纠纷以后,他被厂主辞退,始终没有找到工作。他在小饭铺里碰见那个跟他一样的钳工,比他失业更早。有一天晚上他们两个人喝醉酒,扭开锁,从那儿随手拿走了一些东西。他们被捕了。他们照实供认了罪行,被关进监狱。钳工在候审期间死掉了。现在这个孩子就作为社会必须与之隔绝的危险人物受到审判。

“要说他是个危险的人物,那也跟昨天那个女犯人倒不相上下,”聂赫留朵夫听着法庭上人们所说的话,暗自想道,“他们危险,那么我们就不危险?……我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浪荡的人,骗子,所有我们这班人,凡是知道我的底细的人,不但不藐视我,反而尊敬我。那么我和我们这班人就不危险?”

“其实,事情明明白白,这个孩子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坏蛋,而是极其平常的人。这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他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也无非是因为他处在会产生这种人的条件之下罢了。因此,看来事情很清楚:为了不要再有这样的孩子,就得努力消除造成这种不幸的人的条件才对。”

“可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我们把他关进监牢里,使他处在十分闲散的条件下,或者要他从事于对健康极其有害而且无意义的劳动,让他交结那些跟他同样软弱而且在生活里迷失方向的人,然后由国库出钱把他同最腐败的人混杂在一起从莫斯科省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省去。”

“我们非但不去做任何事情来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反而一味鼓励那些制造这种人的机构……”

“是啊,当初他家里穷得把他从乡村送到城里来。自从他像个小野兽似的在城里住下,过学徒的生活,剃光了头发为以免生虱子,而且给师傅们跑街买东西的时候起,有心怜悯他的人却始终一个也没出现过。刚好相反,自从他在城里住下以后,他从师傅和同事口里听到的,抑无非是‘谁会骗人,谁会喝酒,谁会骂人,谁会打架,谁会放荡’之类的话。”

“到后来,对健康有害的工作、酗酒、放荡等,害得他生了病,戕害了他的身心,他就糊里糊涂,昏头昏脑,像在梦中那样,毫无目的地在城里流浪,一时莽撞,钻进人家的一个堆房,从那儿拿走了几条谁也不需要的粗地毯。可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这班衣食饱暖、家财豪富、受过教育的人,非但不去努力消除那些伤害这个孩子落到目前这个地步的原因,却要惩罚这个孩子。”

聂赫留朵夫专心思考这些事,已经不再听庭上的审问。在他脑子里展开的这些思想使得他自己也心惊胆战。他暗自惊讶,不明白他以前怎么会没有看清楚这种事,为什么别人也没有看出来。

(节选自《复活》,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出版,有删节)

文本二:

无论什么样的读者,他们对小说那样的大部头作品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得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识别作品中那些重复出现的现象,并进而理解由这些现象衍生的意义。

从细小处着眼,我们可以看到语言成分的重复:词、修辞格、外形或内在情态的描绘;以隐喻的方式出现的隐蔽的重复则显得更为精妙。从大处看,事件或场景在文本中被复制着,由一个情节或人物衍生的主题在同一文本的另一处重复出现。最后,作者在一部小说中可以重复他其它小说中的动机、主题、人物或事件。

(节选自《小说与重复》,有删节,作者:J·希利斯·米勒)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了容貌、服饰、神态等肖像描写和比喻的手法,以形传神,生动地刻画了那个孩子的形象。
B.作者列出粗地毯具体价格,意在说明孩子与伙伴虽然是他们随手拿走的粗地毯,但确实构成了犯罪。但这两人最后却一人死亡、一人面临“最重的惩罚”,则突出了惩罚的不合理。
C.聂赫留朵夫的心理活动内容,一方面让读者明白孩子之所以“会成为现在这样的人”的原因,也为聂赫留朵夫情感上复活做铺垫,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D.小说描述那个孩子是“极其平常的人”,除了说明孩子不是“危险人物”外,还有深层的含意:这个孩子的遭遇在当时的社会,太常见、太普遍了。
2.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复活》后文说,一般所谓的刑事犯的遭遇“还能多多少少见到一点依照法律办事的影子”,可见庭长,检察官们审讯这个孩子、玛丝洛娃等的刑事案件是依照法律办案的。
B.托尔斯泰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和分析,展现人物心灵变化的过程,评论家称其为“心灵辩证法”,文本一中对孩子和聂赫留朵夫都有这样的心理描写与分析。
C.文本一作者借聂赫留朵夫的思考,探讨“消除产生这种人的条件“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D.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卫·科波菲尔》也采用了同样的人称和视角。
3.鲜明的对比往往具有讽刺意味,这也是《复活》突出的艺术特点,请从对比角度赏析文本一的讽刺艺术。
4.文本一中多处出现“重复(或相似)”,请结合文本二,从语言、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中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这些“重复”的作用。
2023-12-30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敬评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20224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如此巨大的读者群,提示我们要重视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构建,对中国网络文学如何经典化做出更为深入的科学思考。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无根之木,它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元末明初成书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大概是中国最早用通俗冠名的历史演义小说。根据史实讲故事,将大众作为目标,追求文本阅读的最大化,并从中体现文化思想和道德品质,这就是这部小说被命名为通俗之意。这部小说所创造的文体也就被称作通俗文体。根据小说的创作实践以及社会影响,晚明时的冯梦龙对中国小说文类作了进一步分类,明确提出了通俗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私爱以畅其悦,仇憾以伸其气,豪侠以大其胸,灵感以神其事,痴幻以开其悟,秽累以室其淫,通化以达其类……至冯梦龙时,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形态已基本成型,表现为阅读最大化的大众性、传统文化的劝俗性和讲故事的类型性。《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通俗小说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主流,并出现了《隋唐演义》《水浒传》等一系列优秀小说。善与恶、美与丑、悲与喜、曲与直,中国人深浸其中,在阅读中形成了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

中国通俗小说所形成的美学形态在众多优秀小说创作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的众多读者阅读中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创作与阅读、传播与接受、作家与读者共同构建了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传统。中国小说要想被中国大众最大化地美学性接受,毫无例外地要依据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创作,因为这已成为民族传统

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视野和美学呈现都有其当代性,然而,无论有什么变化,它们还都是在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中创化与前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中国网络文学受到了很多外来大众文化的影响,例如欧美奇幻小说的魔戒文化、日本动漫的虚拟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增强了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给小说的文化设定和人格表现增添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中国网络文学有一种底线原则,那就是最终的是非判断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人格标准,国家意识、道德伦理评判着人物的善恶是非,即使是在那些想象力非凡的架空历史小说中,那些极度的个人欲望追求者都难善终,例如江南等人的九州系列、猫腻的《庆余年》等小说。同样,即使是在那些魔戒气息浓厚的灵异空间中,中国的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还是人的生命意识最高境界,无论是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中的斗气,还是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中的斗魂,都是如此。

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传统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这不仅仅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客观存在,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优势所在。根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底气。中国文学的审美传统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中国读者熟悉之、认可之,并赋予它巨大的生命力。网络文学之后中国一定会有新的文类出现,新的文类如果想获得中国读者最大程度的接受,也一定会赓续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传统。

(摘编自汤哲声《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

1.下列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标尺,优秀作品能够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B.优秀作品必须真正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不能只是作表面文章。
C.优秀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文艺工作者要能够舍弃浮华,精心搞好创作。
D.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创造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等的优秀作品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B.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越多越好,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C.能否“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评价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
D.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构建需要作家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七龙珠》《我的孙悟空》等日本动漫作品,摘录了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相关内容,《最游记》对《西游记》要素进行摘录并进行了搞怪改编。
B.《苍兰诀》和西方的《魔戒》同为魔幻题材,但却绽放出截然不同的艺术色彩,它继承了《红楼梦》“木石前缘”的情感设定,让读者倍感亲切。
C.据2023年5月“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
D.不管是《龙族》还是《荆棘王座》,江南在他的作品中都生动地描述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可以看出他对外国文化的引经据典简直是信手拈来。
4.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国网络文学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这一观点的?请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分析说明。
5.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请以《窦娥冤》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2-24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全真模拟卷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一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一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儿,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儿。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儿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儿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个人,一个老乡。他背对着棚口,席地坐着,正就着一盏油灯,低着头,紧张而有力地做着什么。

“老乡!”伍原稍稍放大了声音,那人依然低着头,急急地朝一个口袋里搓着玉米。看来,是一个聋子。伍原只得爬进棚去,正伸手想拉他一把,突然之间这老乡像背后长着触角,敏捷地跳起,把灯吹灭,然后转身想跑。伍原哪里肯让他跑掉,两臂一伸,把老乡的腿抱住了。那个人也不作声,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矮棚里,和伍原扭打起来。伍原不肯还手,一边抵挡着,一边死死抱住不放。明知他是个聋子,可还是大叫着:“老乡!老乡!”

老乡却毫不理会,只是“唔唔”地叫着,挣出手来进行袭击。

伍原绝望了,这个人不但是聋子,还是个哑巴。伍原只得利用自己的重量,把他牢牢地揿在地上,但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自己是共产党,是野战军。伍原捉住老乡的一只手,把它贴到自己帽子上,想让他明白,这不是国民党的大盖帽,这是八路军的帽子。可是老乡并不理解,他死死捏紧举头,硬勾着肘子,不肯就范,后来又忽然利用这个机会,迅速灵活地向伍原脸上猛击几下。

急,痛,头昏,眼前金星直冒,浑身大汗淋漓,不知如何才能摆脱这一窘境。伍原突然觉得疲惫至极,手脚发软,不住地冒汗。却不知怎么,流下了眼泪,好像刚才在路上没来得及流下的泪水,一齐奔涌而出。伍原伏在老乡身上,大哭了起来,为自己,为前面走不完的路,为小榕,为老邹,也为这个倒霉而顽强的老乡。

忽然,伍原觉得有只手轻轻地摸着自己的头,自己的帽子,自己的脸颊。老乡顿时“哇哇”地大叫起来,那一只手还拍着伍原的肩,一边挣扎着要起来。伍原松了手,但说不清为什么,人却仍伏在地上抽抽噎噎。

老乡挣脱了出来,急忙摸了火镰打着,点上了灯,上上下下地打量着伍原。猛然,他似乎省悟了什么,双手直向棚外挥动,又急急地拿起灯,拉着伍原爬出窝棚。他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然后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一双眼睛急切地盯着伍原。伍原点头,然后敬礼,然后转身走去。

伍原走上大路,回头望望,那一星豆子似的灯光,不飘忽,不移动,像是镶嵌在夜空当中。

夜空下的世界,依然斗转星移。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迷路的八路军战士伍原,为了把档案和掉队战友的消息及时送到部队,始终以执着的信念、乐观无畏的心态勇敢地前行。
B.“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这句话表明如豆的一小点儿光给伍原带来了继续前行的希望,也预示着他会成功完成任务。
C.老乡虽然又聋又哑,但内心明亮,在与伍原扭打后上下打量伍原,知道了伍原的身份,并最终给了伍原帮助。
D.老乡又聋又哑,出乎伍原的意料,使本来看到希望的伍原感到绝望。一路上的疲惫、辛苦涌上心头,使他放声痛哭。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连续运用多个“没有”,暗示了环境的死寂与空旷,与战士伍原不轻言放弃的内心形成强烈的反差,扣人心弦。
B.“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叠词的使用,既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又舒缓了紧张的氛围,表明伍原要顽强活下去的决心。
C.本文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写老乡“一手擎着灯,一手直指东北方向”“做了个正步走的姿势”,表现了老乡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D.本文以“绿豆”比喻荒野中的灯光,这灯光虽然微弱,但是它具有路标的作用,指明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3.这篇小说是如何塑造伍原这个形象的?请结合文本分析。
4.结合文本,概括主人公伍原的心理变化过程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2-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0667个集体,31515人次——这是自1950年至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召开的15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总数。2020年,这个数字再次刷新——将有新一批劳动楷模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至高褒奖。70余年来,劳动模范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用劳动的双手浇筑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不朽丰碑,鼓舞亿万劳动群众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1978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学生刘文清从报纸上看到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我国科技工作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对于接受表彰的全国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24岁的刘文清充满了崇敬。

这一年,刘文清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带领科研团队只做了一件事: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对环保领域的需求完美结合,特别是在国内率先系统开展了光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集成创新研究。当获悉自己成为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刘文清内心百感交集,认为科技工作者的中国梦是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

2020110日一线技术工人何光华与潘从明的创新成果斩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何光华有个响当当的称号——电缆医生,她攻克了高落差环境下高压电缆施工损伤引发故障的世界性难题;潘从明则有一项独门绝技——用一双眼睛就能在浑浊的液体中,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稀有贵金属。

时代为劳模创造了展现才干的舞台,劳模也成为一个时代的创造者——刘文清带领团队构建了我国大气环境综合立体监测技术体系。今天,人们最关注的大气细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就是由他的团队提供技术设备支撑。何光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不仅在全国电力、石油、钢铁、化工等各行业规模化应用,还推广至德国、瑞典、新加坡等国,有效提高了城市供电可靠性。潘从明的创新成果可以从铜镍冶炼同时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而这正是精密电子、航空发动机、燃料电池、光纤制造等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

他们是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始终坚守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志向,在日复一日的默默耕耘中,创造令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70余年来,扛起这份担当的劳动模范群星璀璨有高炉卫士孟泰、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也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离去,但他们的事迹依然是传奇,激励着一批批生于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劳动者,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拼搏奋斗、攻坚克难,勇立时代潮头。

(摘编自《唱响劳动最光荣的时代乐章》,《工人日报》20201123日)

材料二:

202011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一届表彰大会上的讲话,青年在今年被提到更醒目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过去,不少人觉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是属于功成名就者的荣誉,与年轻人没有太多交集。但实际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要靠劳动、靠劳动者,这其中既包括在工作岗位耕耘几十年的资深劳动者,也包括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青年。

当前有一些青年对待劳动的态度,与中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当代青年成长的物质环境比父辈要优渥很多,有一些年轻人的劳动观出现了偏差,他们没有意识到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央对很多90后进行表彰,尤其对一线劳动者的认可,客观上有助于引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在见贤思齐中学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传承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培育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这些年,我们在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的成绩,都是广大劳动者用双手创造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还需要继续奋斗。在这个过程中,青年群体应该更积极地开展工作,多一些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

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离不开青年劳动者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落实十四五规划,传承工匠精神,也离不开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青年产业工人队伍。崇尚劳动,应成为一种青年自觉。

(摘编自《让劳动光荣成为青年自觉》,《新华每日电讯》2020112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几十年来,刘文清专注于国家环保领域的需求,用专业知识开展相关创新研究,带领团队构建了大气细颗粒物PM10和PM2.5监测系统。
B.何光华、潘从明的成果或推广至国内外,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或为国家战略高科技产业提取关键基础材料,郡有很强的创新性。
C.当代一些青年成长的物质环境优渥,因缺少劳动机会,致使劳动观出现偏差,所以除了引导其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外,还要多提供劳动机会。
D.当前我们之所以在青年中提倡崇尚劳动的意识,是因为青年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2.下列对材料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劳动模范不但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还塑造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B.材料一以时间为顺序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刘文清的事迹和研究成果,而何光华、潘从明两位人物则主要是概述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整个材料详略得当地赞扬了他们的劳模精神。
C.材料二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论述了应该引导青年人崇尚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强了文章的权威性
D.两则材料都是新闻体裁,但前者是通讯,侧重议论,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介绍劳动事迹,后者是新闻评论,侧重叙述。
3.关于劳动模范与劳模精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24岁的刘文清受此激励,做出了非凡成就,当代青年也能受其引导培养正确的劳动观。
B.时代和劳动模范相互成就,时代能为劳动模范创造展现才干的舞台,而劳动模范能在此基础上贡献劳动,创造更辉煌的时代。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靠的是劳动和劳动者,与年龄没有绝对关系,资深劳动者和青年群体都有可能凭劳动成为劳动模范。
D.劳模精神就是要在时代发展的重要领域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逻辑思路。
2023-1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发现大地的星星

迟子建

春天里家家烧荒草、翻地、上粪肥、打垄,做着播种的准备。我很吃惊那些小小的种子埋进土里,隔不多久,会长出绿苗。菠菜、小白菜、生菜、水萝卜,要不了多久,就水灵灵地上了餐桌,菜窖剩下的萎靡的冬储菜,只能烀猪食了。杂草总是伴着庄稼生长,所以菜地最少不了的活儿,就是拔杂草。杂草中有猪喜欢吃的灰菜、车轱辘菜、荠菜、苣荬菜,采到它们丢到猪圈,猪享用时眼神都是温柔的。

到了夏天,我们会在院子临时搭灶,把餐桌搬到灶旁。这时菜园的茄子、豆角和西红柿都下来了,姹紫嫣红的它们进了油锅,若是再有几片肉加持,炖煮时满院子都是香味了。吃过饭,蚊子也起来了,赶紧拢一堆艾草熏蚊子。蚊烟缭绕时,常有串门子的来,主妇就泡一壶家常的茉莉花茶待客,人们喝茶聊着季候天气、家长里短、婚丧嫁娶、生老病死、雷公发怒、河神镇妖等天上人间的事,听得我们这些小孩子一惊一乍的。蚊烟散了,月亮和星星也出来了,①极北的星空四季都是花园,而星星花儿是开不败的。

秋天一到,风又硬了。燕子离窝了,大雁南飞了,林间落叶,河水枯瘦。人们抓紧时间秋收,因为这时天变得小心眼,说变脸就变脸,常常是庄稼没收完,雪就来了。这时节的女人最忙碌,给家人做棉袄棉裤,大人的通常翻新一下,再加一层棉絮;小孩子长得快,几乎年年都得接裤腿和袖管,不然会冻手脖子和脚脖子。收了秋,把土豆、萝卜、白菜下到地窖,腌上咸菜,再腌上一大酸菜,趁着正午的太阳还是热心肠,赶紧打了糨糊,裁好窗纸,把窗户缝溜了。不然寒风的小舌头三九天伸进来,你就会有被咬的感觉。此时在菜园角落自由了半年的鸡,就不能成溜达鸡了,鸡架被抬进灶房一角,鸡被圈了起来。冬天时我就多了一项活儿,每天早起烧火前,要把炉膛的灰掏了,用笤帚均匀搬到鸡架下,打扫鸡屎。把鸡屎撮到园田攒起来,开春时用于种倭瓜,倭瓜会特别面;用于种花,花朵则会饱吸了颜料似的,格外艳丽。

冬天一拉开帷幕,就是一出长达半年的大剧,我们偎在火炉旁吃东西、听故事的时候,山林的狍子、野兔正努力扒开厚厚的积雪,寻找干枯的浆果和蘑菇,留鸟在树缝中探寻僵死的虫子果腹。一场又一场壮丽的日落染红了西边天,一场又一场辉煌的日出,让我们懂得黑暗不是没有尽头的。人们进入腊月就忙年了,买春联、年画、蜡烛、爆竹,买烟、酒、糖、茶和罐头,买冻梨、冻柿子,买花生、瓜子,当然女孩子还要买漂亮的发夹和鲜亮的头蝇,让彩蝶先于春天落到我们头上。大人们宰年猪、蒸年干粮、洗被扫尘,当然还得惦记死去的人,只要小年一过,人们就可以带着烧纸和供品去山上祭奠。上坟人挂着泪痕从坟场回来,洗把脸,叹上一口气,又忙年去了。这让我打小就懂得,死是必然的、平凡的,从未有死者远离过我们,就像从未有生者会长生一样。

我们的日子就在这四季中,随日月和流水,艰辛而踏实、朴素而温暖地缓缓流转。发生在山镇的每一个变革和进步,都令我们欣喜和激动。记得电灯取代了蜡烛的那天,全家人盘腿坐在炕上,简直不能相信头顶这颗小小的玻璃圆脑袋,发出的光比蜡烛要亮上几百倍,能照清人脸上的雀斑,照明花瓶的蜡花,照亮地板上匍匐的蜘蛛。而镇子首户买了电视的那年,我们一拨拨拥入这家,炕上地上站满了人,但见一个灰白的四方盒子通上电后,雪花点闪烁,随着主人拨动旋钮,黑白的画面出现了,要山有山,要水有水,人能说话,鸟能飞翔,跟看电影一样,却不知放映员藏身何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更忘不了铁轨铺到山镇,第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时,一帮人追着火车啧啧惊叹,③这可不就是森林的神龙么。

我在小镇抢过婚礼的喜糖,也跟着大人吃过丧饭。我喜悦地看着姐姐穿着鲜艳的嫁衣出嫁,也悲伤欲绝地看着父亲在阴冷的冬天吐出最后一口气。母亲寡居的那年,我第一次恐惧她会自杀,但父亲去世一个月后的除夕,她依然在灶上为我们煮饺子。永远记得饺子将熟时,她拉开沉沉屋门,朝寒风凛冽的户外撇了一勺饺子汤,召唤父亲吃饺子的情景。所以去年初春,我爱人二十周年忌日时,我一个人在哈尔滨的家中,也包了他生前爱吃的饺子,煮熟前也往门外撇一勺饺子汤,叫着他的名字,召唤他吃饺子。两个画面相隔近四十载,真是生死契阔,天上人间!

我最初走上文学之路,采撷的正是那片土地现世与隔世的花朵。风云变幻的大自然,动植物,生灵的欢欣与悲苦,万物的雨露与寒霜,都是我下笔的动力。几十年过去,熟悉的多土无论是人口结构还是情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东西富庶了,可又贫瘠了;有些东西生动了,却又僵化了。当熟悉的乡土已经陌生时,我们要跟上认知,④摸不到它的脉搏,作品又怎能血肉丰满。

我很难定义文学是什么,只能说天地间有两个星空,一个是澄明上苍赐予的,要抬头仰望;一个是悲欢人间赐予的,需低头拾取。一个作家不断深入地挖掘人性之光,就是发现大地的星星,一块顽石会发光,一条河流会唱歌,一朵花会讲前世今生的故事,一只鸟会把人间消息传遍四方。在浩瀚宇宙中,所有的房屋都是陆地的船,载着芸芸众生,朝着星光的灯塔,远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交代家家做着播种的准备后,描写了各种蔬菜由种子变成绿苗,最后水灵灵地上了餐桌的过程,突显了春天的美好。
B.家乡夏日夜晚串门,喝茶和聊天的具体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也变成了她对家乡生活的美好回忆。
C.文章通过对自然风光的变化,家乡秋收的忙碌以及人们为迎接冬天所做的准备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眷恋。
D.父亲的去世带给母亲自杀的恐惧,而作者在爱人周年忌日召唤他吃饺子时,才真正明白生死契阔、天上人间的哀恸。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花园”“花儿”运用比拟手法,赞美了家乡星空和星星的美丽。
B.句子②承接上文,总领下文,突出了家乡冬天的漫长和活动内容的丰富。
C.句子③用否定句式表达肯定之意,表达人们对山镇变革的震惊和感叹。
D.句子④“摸”“血肉丰满”二词极为形象,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文学主张。
3.如何理解“一场又一场壮丽的日落染红了西边天,一场又一场辉煌的日出,让我们懂得黑暗不是没有尽头的”的含意?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家乡·文学;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星空。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2023-12-02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全真模拟卷三)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 匠

余 华

①我的祖父,二十三岁的孙有元,跟随着他的父亲孙石匠,和一班师兄弟来到了一个叫北荡桥的地方,准备建造一座石拱大桥。

②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我的曾祖父租了一条木船,载着他和一班徒弟在宽阔的河上顺风而下。曾祖父坐在船尾,吸着旱烟兴致勃勃地看着他的儿子,孙有元敞开胸膛站在船头,初春的冷风把他的胸膛吹得通红一片。船头微微起伏着,劈开的河水像匕首一样锋利地迅速后退。

③就在这一年冬天的时候,民国的一位官僚准备回家省亲。

④他当初是烧了一家财主的房屋,逃命时游过那宽阔的河面后开始发迹。多年后他要衣锦荣归,县里的官员不能让他再游过河去回家。于是我曾祖父拿到了民国的银元,他嘱咐手下的徒弟:

⑤“这次造的是官桥,大家都要用心。”

⑥我曾祖父在踏勘地形的时候,不住地回过头去,吆喝着他众多的徒弟。我的祖父则时时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动着,还用舌头去尝一尝。他们在河两岸踏勘完地形,画出图形以后,曾祖父吩咐徒弟们搭工棚开采石料,自己则和我祖父背上干粮和工具进山去了。

⑦他们进山去采凿龙门石。那时候石匠的功夫全体现在这块龙门石上,这是准备放在大桥中央的大石块,要在大桥竣工合拢时放上去,既不能大一寸,也不能小一分。

⑧我的两个祖辈在山里凿出了一块四方的龙门石,正面是双龙戏珠的浮雕,两条腾空而起的石龙争抢着中间那颗滚圆的石珠。

⑨三个月后,将石料开采齐全的徒弟们,进山去迎接我的两个祖辈了。于是在那个炎热的夏日中午,我的曾祖父端坐在龙门石上,由八个徒弟扛出山来。他赤裸着上身,吧哒吧哒地吸着旱烟,眯缝的眼睛能让人感到他的心满意足。我的祖父孙有元满脸红光,健步走在一旁,他每走十步就用嘹亮的嗓音喊叫一声:

⑩“龙门石来啦。”

⑪大桥竣工合拢的日子终于来到。桥的两端搭起了彩牌楼,五彩的纸片在风中哗哗作响,那时候鼓乐喧天香烟缭绕,方圆百里赶来看热闹的乡亲人声鼎沸。

⑫我曾祖父万万没有想到,在北荡桥这里翻船了。

⑬事实上我曾祖父早就觉察那里土质松散,桥正在下沉。但他过于胸有成竹,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觉得桥总是要沉下去一点的。可随着竣工的日子越来越近,下沉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⑭当八个徒弟抬着龙门石走上顶端,吭哨吭喃的号子声戛然而止,当他们小心翼翼将龙门石往豁口处放下去时,鼓乐齐喑,围观的人群也立刻变得无声无息了。就在那时我曾祖父听到了“格”的一声,而不是他预料中的“咔嚓”声,于是他比在场所有人都先知道灾难降临了,霍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祖父后来告诉我们,那一刻他像一条临死的鱼一样,直往上翻白眼。

⑮那时的龙门石紧紧夹在豁口上了,那八个强壮如牛的年轻人憋红了脸,想把龙门石重新抬出来,可那块大石头纹丝不动,龙门石就如一块翘翘板似的斜在了那里。

⑯我不知道孙有元是如何度过那个要命的白昼的,我曾祖父那时逃之夭夭。孙有元要承受双倍的耻辱,他除了像师兄弟那样垂头丧气,还必须以我曾祖父儿子的身份羞愧不已。

⑰我的曾祖父是天黑以后回来的,他虽然无颜面对围观的乡亲,对他的儿子和徒弟依然可以自命不凡,他内心慌乱却给予他一班不知所措的徒弟一顿劈头盖脑的训斥:

⑱“不要哭丧着脸,我还没死,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想当初……”

⑲我曾祖父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回顾了激动人心的过去,又向他的徒弟们描述了更为美妙的前景,然后突然宣布:

⑳“散伙吧。”

㉑他决定连夜赶到县城,去向民国的官员负荆请罪,他竟然觉得自己很像传说中的英雄一样深明大义,他对我祖父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声音的颤抖完全是出于激动。

㉒可是我曾祖父的壮士气派走出十来步后就荡然无存了,他的错误在于回头看了一眼那座石桥。翘起的龙门石在月光里闪闪烁烁,仿佛是一头梦中的野狼向我曾祖父露出可怕的獠牙。曾祖父走去的身影,在我祖父眼中突然颤颤巍巍了。他完全不像孙有元后来向我们描述的那样,雄赳赳地走进了城里的大牢,他当初的模样比一个垂危的病人抬入诊所时更为糟糕。

㉓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有元都被父亲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他没有像父亲临行前嘱咐的那样去改行干别的,不少师兄弟背上包袱回家以后,我祖父继续留在那里,他发誓要挽救这座石桥。我祖父的聪明才智在他父亲离去以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带着七个师兄弟在桥身下面凿出了十六个小洞。随后又削了十六根木桩。他们将木桩塞进小洞以后,八个如狼似虎的年轻人,抡起了十六个榔头猛击木桩,龙门石十分平稳地放进了豁口。

㉔我激动无比的祖父在那条小路上撒腿跑开了,嗓音嘹亮地呼喊着我的曾祖父。他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路,跑进了县城。当我曾祖父从大牢里昏头昏脑出来时,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就像雨中淋了一夜似的浑身湿透了,可那时正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我祖父把体内的水分差不多都快跑干了,孙有元叫了一声:

㉕“爹……”

㉖随即扑通一声倒地休克了过去。

㉗北荡桥的失败尽管令他宽慰地被儿子挽回,可曾祖父本人则从此难以意气风发。

㉘他迈着老年农民迟钝的脚步,走向了我那位年轻时水灵漂亮的曾祖母。这两个老人将在生命的尾声上,开始从未有过的朝夕相处。

㉙而我的祖父,带着一班石匠继续着祖辈开创的事业,饱尝了那个时代对他们的冷漠。方圆几百里的河面上已经有不少石拱桥耸立在那里了,祖上过于精湛的手艺,使他们无法指望那些石桥在一夜之内全都塌掉。这支饥饿的队伍,在江南的水乡游来荡去。唯一得到的一次机会,使他们造起了一座石板小桥,而且还是座歪桥。

(选自《在细雨中呼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为主,又加入祖父的视角,如“他完全不像孙有元后来向我们描述的那样”“祖父后来告诉我们”等,使小说叙事灵活多变,别有意趣。
B.孙有元敞开胸膛站在船头,我的曾祖父赤裸着上身端坐在由八个徒弟扛着的龙门石上。这一组相似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们劳动人民的身份,具有一种粗犷的力量美。
C.当八个徒弟抬着龙门石走上顶端,准备将龙门石往豁口处放下去时,号子声戛然而止,鼓乐齐喑,人群变得无声无息的状态营造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D.我的祖父则时时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动着,还用舌头去尝一尝来考察土壤的情况,这也与下文曾祖父早就考虑到水边“土质松散”的情节形成对比。
2.下列对小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里的官员不能让准备回乡省亲的官僚再游过河去回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地官员造桥的出发点是为了让那个官僚回家,而不是为百姓谋福利。
B.“翘起的龙门石在月光里闪闪烁烁,仿佛是一头梦中的野狼向我曾祖父露出可怕的獠牙。”这一句写出了造桥的失败对曾祖父心理折磨之深。
C.“老年农民”曾祖父走向“年轻时水灵漂亮”的曾祖母,写出了他内心的落寞和欢喜,“开始从未有过的朝夕相处”,也便于我们想象石匠一生行走江湖谋生的艰辛。
D.在曾祖父造桥失败之后,我的祖父,具有石匠天分的孙有元,却没有接银元造桥的机会,尝尽了那个时代对他们的冷漠。
3.余华小说的叙事很有特色,这篇小说去掉⑫、⑬两节并不影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试分析这两段文字的作用。
4.余华是一位书写底层,善于传达底层人民的呼声与诉求的作家,小说中的曾祖父就是一位来自底层的农民形象。小说㉓节中这样写到:“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有元都被父亲的英雄气概激励着”。试分析文中“英雄气概”的深刻意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