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保定途中偶成

郭登

白璧何从摘旧瑕,才开罗网向天涯。

寒窗儿女灯前泪,客路风霜梦里家。

岂有鸩人羊叔子,可怜忧国贾长沙。

独醒空和骚人咏,满耳斜阳噪晚鸦。


【注解】①郭登:明朝靖边大将。曾以破瓦剌功,封定襄伯。英宗复辟,因事谪戍甘肃。卒赠侯,谥忠武。②羊叔子:名祜,西晋名臣。与吴将陆抗隔江对垒。陆抗生病,羊祜派人送药,众人怀疑有毒,独有陆抗说“岂有鸩人羊叔子”,服之不疑。
1.本诗颔联极为精妙,请赏析其主要表现手法。
2.有人说郭登此诗充满怨愤之情,其因何而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17-08-1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辽宁辽南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河中作

赵鼎①

尽日东风吹绿树。向晚②轻寒,数点催花雨。年少凄凉天付与。更堪春思萦离绪。

临水高楼携酒处。曾倚哀弦,歌断黄金缕③。楼下水流何处去。凭栏目送苍烟暮。


【注释】①赵鼎,解州闻喜人。宋时解州隶属河中府(治蒲州,今山西永济)。这首词作于崇宁五年(1106)赵鼎中进士前。②向晚:傍晚。③黄金缕:原指初生的鹅黄色柳条,此处也指离别之曲,乐府有《杨柳枝》
曲。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尽日东风吹绿树” 描绘了东风吹拂大地,树上绿意盎然的景象,点明了时令。
B.“向晚轻寒”一句,写傍晚时分,空气中伴着轻微的寒意,点名了具体的时间。
C.“年少” 本是青春与欢乐的时节,词人却把它和“凄凉”连在一起,并且认为这是“天付与”的,体现了词人的宿命思想。
D.“楼下水流何处去”一句化用杜牧的“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以“水流” 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
E.结尾句洗高楼上,凭栏远望,寄托遥思,不觉暮烟四合。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有着悠悠不尽的意味。
2.后人评价赵鼎这首早年词“情致缠绵”, 请结合相关词句分析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缠绵的情致。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小题。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①乘夕凉,开轩②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宵劳梦想。


注:①散发:将束发从头顶上放下。②开轩:开窗。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两句景物描写有是特色?请简要分析。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2.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6-11-18更新 | 861次组卷 | 2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土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有人说本诗颔联“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好像有些任性,但却妙趣神来”,试赏析其中的 “妙趣”。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7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明】 徐子熙

瀚海潮声万泒浑,鱼虾随势尽惊奔。

雄戈老甲瞠双眼,独立寒秋捍禹门

螃蟹咏(其三)

【清】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注】①泒(gū):水。②禹门:龙门。③皮里春秋:这里表示心机诡深。④空黑黄:这里指花样再多也徒劳。 ⑤月浦:有月光的水边,指螃蟹原来的生长处。
1.这两首诗歌分别塑造了怎样的螃蟹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回答。
2.徐子熙的《蟹》采用了哪些手法?请选择其中的两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晓至湖①上
【清】历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2016-11-17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后面小题。
登楼感怀
于 谦
晩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
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
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
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①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哪个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2016-09-06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庄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较易(0.85) |
10 . 阅读下面一首诗
游月陂(注)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注】陂(bēi)山坡,斜坡。
1.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16-06-2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实验东戴河校区高一周测八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