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请以《红楼梦》中的相关人物或情节为例,解读《乡土中国》中的“家族”“男女有别”“差序格局”或“礼治秩序”中的任意一个章节或核心概念。要求:言之有物,150字左右。
2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贾宝玉   林黛玉   王熙凤   薛宝钗
3 . 在《乡土中国》中,《系维着私人的道德》这一章在阐述观点概念时引述了若干儒家言论。请将相关儒家言论与论证目的进行对应填空。(只填序号)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万章曰:“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①伦理道德的基础在血缘关系。
②团体道德的缺乏体现在君王也得先完成他私人间的道德。
③仁是各种私人道德关系的总和。
④差序格局中的道德是由“己”向外推的,推的过程有各种路线。
4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两句话,然后回答问题。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2)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


根据(1)(2)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基本治学精神是什么?请你结合自己学习体验谈谈你对这种治学精神的理解。
2019-10-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天津中学、南开中学、实验中学等)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