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论语》,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1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


注释:1齐,同“斋”,斋戒。
上面三则《论语》中,孔子对“食”的态度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请简要概括。
2022-10-18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主要记述了下面的内容:

浩繁的省亲园林建造工程终于完工,贾珍遂请贾政亲自视察并赐题各处匾额。宝玉随贾政并众清客同行游览。贾政有意试一下宝玉之才,宝玉也得以在众人面前大显其才。


请根据此章节相关内容,简要概括“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事在小说中的作用。
2022-10-0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③。’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①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
2022-10-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五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阿Q作为文学殿堂中的典型人物,有着极为个性化的语言。请你举出一句,结合相关情节对阿Q说这句话时的心理进行分析。
2022-08-02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行酒令后第二天薛宝钗与林黛玉的一番对话,说道:

且说宝钗等吃过早饭,又往贾母处问过安,回园至分路之处,宝钗便叫黛玉道:“颦儿跟我来,有一句话问你。”黛玉便同了宝钗,来至蘅芜苑中。进了房,宝钗便坐了笑道:“你跪下,我要审你。”黛玉不解何故,因笑道:“你瞧宝丫头疯了!审问我什么?”宝钗冷笑道:“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说的是什么?你只实说便罢。”黛玉不解,只管发笑,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口里只说:“我何曾说什么?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你倒说出来我听听。”宝钗笑道:“你还装憨儿。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我竟不知那里来的。”黛玉一想,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那《 》《 》说了两句,不觉红了脸,便上来搂着宝钗,笑道:“好姐姐,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你教给我,再不说了。”


(1)画线的部分提到了昨日的行酒令之事,行令官是谁?__________
(2)填入横线的原文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12-10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四十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红楼梦》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请举出一例加以赏析。
2021-11-08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纨带领众人在芦雪庵里依题即景联句。凤姐以“一夜北风紧”开了个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其中,尤以湘云、黛玉、宝琴三个表现突出。而怡红公子再次落第,李纨于是罚他到栊翠庵求一枝梅花。宝玉果不负众望,取来一大枝梅花。
B.平儿的镯子被宝玉房中的小丫鬟坠儿偷去,平儿明知底里而不愿意声张。随后,玫瑰露失窃案爆发,平儿又顾全大局,让“宝玉”承担了罪名,保全了林黛玉的名声,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
C.元宵节,有人带进来两个说书女先生。因为题目是“凤求鸾”,讲的又是陈腐的书生与小姐相遇的故事,贾母认为这些故事都没有现实根据的,是作者编造出的,而真正大家闺秀不是这样的。
D.凤姐身体不适,王夫人只好请李纨、探春来管理诸事,并委托宝钗协助她们。探春做主取消了宝玉、贾环等人学里的公费,又学习依赖大家管理园子的方法,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交给专人管理,开源节流。探春的所作所为令凤姐称赞。
2021-09-2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


(1)请解释“不知其可也”与“耻躬之不逮也”。
(2)这两则材料中,孔子强调了什么主张?请谈谈对你的启示。
2021-09-1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论语》的内容,回答问题。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关于色难,大致有两种代表性解释:一是东汉包咸的色难,谓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也。(《论语章句》);一是东汉郑玄的和颜悦色,是为难也。

(《论语注》)。


翻译短文,并简要说明你同意哪一种解释及理由。
2021-09-17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交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论语》的相关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②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③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④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1.综合以上四则材料,分条概括学习“诗”的功用。
2.选择其中的一条功用,联系阅读积累(举出《诗经》或《诗经》以外的其他古诗句均可)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2021-08-29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