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对课文内容解读不正确的项是(     
A.《长征胜利万岁》通过一些具体场面和细节记录这一重大历史时刻,融入恰当的议论和抒情来表达感受,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
B.《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事件通讯,视角独特,抓住几个重要时刻,真实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历史画面。
C.《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
D.《兼爱》中,墨子通过浅显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和充满层次感的结构来论述“兼爱”对于治理天下的重要性。
2023-09-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是因为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
2023-09-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小阅读-课内 | 较易(0.85) |
名校
3 . 《滕王阁序》多用典,表意精练含蓄,下列各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处用龙泉宝剑的典故,一处用徐孺子的典故,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
B.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的胸怀抱负,用宗悫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英雄气概。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用两个典故来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也因此找不到像孟母寻找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用孔子和孔鲤父子对话的典故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
2022-08-3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小阅读-课外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名未详。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渤澥:渤海的古称。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
C.“凛生寒”呼应“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
2022-02-2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1-22高二上·江苏·开学考试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5 . 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
2021-09-2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十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自主学习调研语文试题
6 . 下列各句中,对相关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韩愈《师说》一文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B.苏轼《前赤壁赋》中缅怀了曹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实在是一个盖世英雄。诗人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后,是为了表明自己虽然被贬黄州,但是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渴望为朝廷效力的心迹。
C.从整体结构来看,杜牧《阿房宫赋》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如第三段对秦皇奢华生活的描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并没有像汉大赋一样堆砌华丽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D.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两组比喻,从而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先设置这两个形象性和哲理性都很强的比喻,而后引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这种手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2016-11-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