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D.今/齐地方/千里
2.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宫妇左右莫不   偏爱B.臣知不如徐公美   诚实
C.孙叔敖楚令尹     担任D.身己贵而骄人者民     离开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
2023-12-2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张桌子、两边各竖起一块挡板,隔出一个相对私密的沉浸式小格子间。不少人都对影视剧中的付费自习室印象深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付费自习室开始在国内多个城市出现。

广州越秀区的一家付费自习室,该自习室分为公共区域和自习区域,两个区域之间有两道门将其隔开,避免自习区受到噪音影响。公共区域中央摆放了一张大桌子,不时有顾客坐在桌旁吃零食、交谈等。该区域还布置了一整面墙的书架,可小憩的沙发,以及一些零食饮料。公共区域又称为讨论区,学习累了或者需要互相交流时可以前往公共区域就座。

公共区域的对面,则是付费自习室的关键:自习区。自习区分为经济区和舒适区两档,分别收费8元/小时和12元/小时,区别在于舒适区有独立的帘子遮挡,完全看不到其他自习座位。而在经济区,灯光比较暗,要看书只有到每个自习座位打开台灯照明。自习座位之间互相用厚厚的挡板隔开,座位上方设置了置物柜、充电插座等。

除了提供学习空间,付费自习室通常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则需要遵守。以越秀区这家付费自习室为例,该店的每个自习座位隔间都会张贴《会员守则及告知事项》,其中包括卫生整洁规定、违规处罚规定、零分贝规定等。守则中称,自习区严格禁言,讨论交流请使用小纸条,或到公共休息大厅。除此之外,该自习室还可提供学习计划监督提醒服务。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记者走访广州付费自习室》)

材料二:

根据百道新出版研究院11月26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沈阳、西安、天津、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的付费自习室均超过50家,其中沈阳付费自习室个数已经超过100家。

付费自习室自今年国庆以来,突然成了流行元素,甚至有不少年轻人把它作为假日打卡圣地。如今,媒体又报道付费自习室数量剧增。部分网友认为付费自习室只是一把虚火,那些买座自习的人不过是跟风、作秀。我以为,付费自习室突然时髦和热闹起来,固然有跟风的成分,但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样的跟风应该来得更猛烈些。

付费自习室的兴起,可以理解为一种必然的经济社会现象,是一把实火。随着我国经济长期较快发展,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日渐增大,人们更舍得花钱为自己的成长投资,是完全合乎情理的。这对于那些求上进、求发展的年轻人而言,属于刚需

有网友认为,去付费自习室学习就是作秀,放着家里宽敞舒适的环境不用,非得花钱在小小的幽暗隔间里找罪受。如果持这种观点的人去付费自习,就肯定是为了作秀,因为他不能理解学习对于生命的意义,更无法想象在小黑屋中与自己心灵对话、畅游知识海洋的乐趣。花钱买自习,对爱学习的人来说,不是作秀更不是折磨,而是享受,是充电。大多数人跟风去付费自习室,往往是因为自律能力不够强,需要花钱买环境。他们在家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就希望找到一个学习氛围比较浓的地方,倒逼自己沉下心来学习。当然,也有少数人坚持学习,完全出于自觉、自律。

关于环境与个人的关系,出淤泥而不染终究只是个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才是常态。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总体而言,环境对个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注重对正向环境的营造,潜移默化地达到以境育人的目的。一个自制力不是特别强的人,如果到了付费自习室学习,就能够静心读书,不是挺好吗?只要经济上能承受,又何须别人替他们喊委屈呢?

总之,让付费自习室来得更猛烈些吧,当跟风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成为一种常态的、正向的风气,何乐而不为?

(摘编自李蓬国《打卡付费自习室,跟风又何妨?》)

材料三:

付费自习室的出现,首先,说明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构建卓有成效,活到老学到老理念也越来越得到认同。以往,很多人心中都认为,学习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其实不然,殊不知社会瞬息万变,知识随时都在更新,一旦放弃学习就可能与社会脱节。付费自习室的走红表明要我学正在向我要学转变。

其次,如何面对干扰因素,找回对学习的专注态度,也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了。没有主动屏蔽干扰的意识,即使身处付费自习室,手机照样也可玩得不亦乐乎。让处处都能变成付费自习室,那才是真本事。

最后,付费自习室的走红,也从侧面表明在自习室等学习场所的公共供给上,还存在短板与缺口。图书馆占座抢座的新闻未曾消失,下班后想继续充电的人只能望锁兴叹。如何在学习场所供给不足上破题,最大化利用好现有资源,既关乎着民众的切身权益,更影响着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花钱找罪受的付费自习室使用者们,我们当致以敬意,可如若能既不花钱也不受罪就能学习好,岂非两全其美?

(摘编自夏熊飞《付费自习室成打卡地映照出哪些现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多个城市出现付费自习室,并且付费自习室数量短时间内剧增。
B.付费自习室通常制定一些需要学习者共同遵守的特殊规则,并且将这些规则张贴在每个自习室的座位隔间内。
C.材料二是从付费自习室兴起的必然性这一角度,来阐述付费自习室的产生和存在是有着一定积极现实意义的。
D.材料三强调内因是关键因素,认为学习的主观意识、专注态度非常重要,这个观点和材料二是截然不同的。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习区是严禁交流讨论、发出声响的,以达到室内零分贝的效果,目的是让前来的人始终能够在安静的学习氛围中。
B.付费自习室的自习座位之间,不管是用帘子遮挡还是用厚厚的挡板隔开都着力营造独立的相对私密的学习空间。
C.对爱学习的人来说,到付费自习室来学习、来充电就是一种享受,在这里能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畅游知识海洋。
D.对于一个自制力不是特别强的人来说,到付费自习室这样的地方,倒逼自己沉下心来学习,应该说是理想的选择。
3.付费自习室成为“流行元素”“打卡圣地”,源于诸多因素的推动,请结合材料谈你的看法。
2023-12-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秤匠师

李世营

冷寂了多天的孙记制秤作坊终于忙碌起来。

老秤匠默默地用手钻在浸泡打磨好的秤杆上打着星花,然后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阳光下,秤上星花里的一个个铜丝,就成了一个个闪亮的秤星,炫得老孙头的眼也发出熠熠的亮光。

爹,这单生意一下可以挣万把块呢,有多少年没这样的好生意了!约秤的小秤匠看起来很兴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老秤匠仍然不作声,默默地铆着他的星花。

忙过这单活,我想到外面看看。小秤匠接着又说。

老秤匠猜得到小秤匠的心思:作坊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儿子早想去镇外的世界闯一闯。

老秤匠依然虔诚地铆着他的星花。秤杆上的星花一旦铆差一丝一毫,整杆秤就废了,尤其那颗定盘星,犹如杆秤的心,是杆秤的魂。

小秤匠抬起头,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狡黠地看看老秤匠,也默不作声,双手依旧熟练地用叨子测盘星、标星花。

老秤匠是镇上有名的孙记制秤作坊的大掌柜。据传孙氏先祖曾遇一不法粮商,欲在秤头上玩伎俩,制作黑心的吃客秤牟取暴利。但孙氏先祖不为重金所惑,不被威逼所惧,甚至不惜自残双手来维护作坊的信誉。孙记制秤坊由此盛极一时,享誉周边数百里。

小镇上的商贸交流,从不用电子秤,一直沿用传统的杆秤。小镇的商户尤爱用孙记杆秤来做买卖,是因为孙家从不做昧良心的吃客秤。小镇临山依水,以种植采集草药为业,药材生意特火,火了几辈人了,老一辈们归结为一个字,以诚待商,以诚会商,以诚经商。外地客商乐意到小镇购置药材,是因为小镇的人做生意厚道,从不缺斤少两,欺诈顾客。周边的乡亲们和来往的客商信得过的,还是小镇有名的孙记杆秤。

不久前老街扩建,外地来的王老板看准了小镇的商贸市场规则和人脉,更看上了孙记杆秤的信誉。他要在镇上建一个药材和山果批发市场,就找到了老秤匠的儿子,私下商谈好久,按其提供的规格,以高于平常10倍的价钱订制了50杆大秤、50杆中秤、50杆小秤。作坊内,父子二人之间仍是沉默,寂静的空气里流动的,只有打钻、铆星花和打磨的声音。突然,沉默的老秤匠皱起了眉头,拿过一个秤杆,用叨子测测定盘星,然后又拿一个,接着又拿一个……

老秤匠在秤杆的定盘星上,发现了儿子鼓捣的猫腻。老秤匠的眼神瞬时变得异样地呆滞而浑浊,脸黑得吓人。他陡然站起身,用一双粗大的手,抢起身边的铁砧子,狠狠地砸了下去……

夜里,听着儿子在隔壁炕上嘤嘤地哭,炕头上的老秤匠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取过好久没抽过的旱烟袋,坐在炕头,吧嗒吧嗒猛抽几口。他看看窗外,夜空星星点点:世界这么大,明天是该让儿子出去闯一闯了!他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磕烟嘴,起身出门。

第二天,老秤匠送儿子出镇。临行,他拿出一把精致的准星秤送给儿子,告诉儿子:不管世界有多大,你能够走多远,这杆秤,都要随身带着。人有良心,秤有准星,做人,什么时候都要秤平斗满。

头天夜里,老秤匠用上等的楠木连夜赶制了这杆精致的准星秤,杆秤上的两个醒目的金字孙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炫目,直炫得儿子的双眼泪盈盈的。

那天夜里,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秤匠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

1.下列关于小说的基本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文学体裁中的一大样式,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
B.小说的本质是虚构性,虽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所以,小说故事的可信度相对较低。
C.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段多样,可以是概括介绍,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写人物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可以“杂取种种,合成一个”。
D.小说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它通过季节、气候、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物心情或渲染气氛。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在曲折含蓄的故事情节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多角度地塑造了小镇里的秤匠师父子形象,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B.小说运用插叙的写法叙写了孙记杆秤世家的历史渊源、面临的新的社会现状,这些内容都交代了小说的写作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C.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夜里老秤匠取出旱烟,“猛抽几口”“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磕烟嘴”等细节,表现出了他打定主意要让儿子出去闯一闯的果决。
D.“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秤匠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这体现出小匠师知错能改的特点。
3.老秤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写到老秤匠送儿子出镇,故事情节已经完整了,作者却增加了最后两段,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3-12-21更新 | 4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东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地劳动”,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上述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理论指导,是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重大任务。

2013年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劳动者杰出代表,既包含体力劳动者,又包含脑力劳动者;既包含简单劳动者,又包含复杂劳动者;既包含物质生产劳动者,又包含精神生产劳动者。诚实劳动与创造性劳动一样,都是对劳动的性质规定,前者是强调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后者则是强调劳动要素、方法和结果的发展性。

(摘自《论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劳动教育》)

材料二: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教育是成长成才的题中之义。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立德树人的理念,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劳”与“学”在历史上从未分离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儿童劳动教育应谋求手脑相长。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融入改造自然、创造历史、发展自我的过程中,发挥了兴国利民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在学校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口头上重视、课程上忽视”等情况,劳动教育内容大多以活动的方式呈现;社会和家庭对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推动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就要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常规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形成劳动树人、协同育人的格局。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意见》强调,“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社会劳动,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意见》同时提出,“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包括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有序安排学生集体劳动,等等。而从社会角度看,企业公司、工厂农场可以开放实践场所,工青妇、公益基金会、社会福利组织等可以搭建多样化劳动实践平台。

在推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更应倡导创造性劳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注重生活实践、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锤炼,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就是着眼于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就能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更能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国家发展的广阔天地。

马克思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广大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推动他们从小接受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之美,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习惯,从而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用劳动之手创造幸福生活。

(摘自吕文利《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材料三:

人生活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要受到方方面面社会条件的制约,教育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马克思说:“要改变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在教育中,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中,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在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方面,让学生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主动分担家务,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在服务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志愿服务,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参与社区治理。在生产劳动教育方面,强调让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丰富职业体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这样对劳动教育的进一步细化,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独特育人价值。

(摘自陈云龙《劳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诚实劳动是就劳动性质而言的,它强调了劳动目的、方法和手段的正当性,党和国家对此比创造性劳动更加重视。
B.勤劳创业、耕读传家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是由春秋时期儒学的倡导而开始的。
C.劳动者只要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在劳动中拓宽个人成才的天地,就能树立肯学肯干肯钻研的精神。
D.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学校要起主导作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可以搭建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强调劳动教育对推动劳动创新、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
B.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出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重点都是为了强化和落实劳动教育。
C.马克思主义认为,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才能改变人的本性,只有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D.近年来,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这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劳动教育存在不足有关。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畴,而且是道德的范畴,因此不劳而获是可耻的。”
B.“当劳动是快乐时,生活是美的;当劳动是一种责任时,生活就是奴役。”
C.“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
D.“加强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是一个关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课题。”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为什么要在大中小学生中加强劳动教育?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自古就有尊崇和弘扬工匠精神的优良传统,一些工艺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瓷器、丝绸、家具等精美制品和许多庞大壮观的工程建造,都离不开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映的就是古代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等时精益求精、反复琢磨的工作态度。《庄子》中讲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道也,进乎技矣。可以说,我国古代非常注重工匠精神,形成了很浓厚的尚巧工的社会氛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无论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还是高铁、大飞机等的设计与制造,都离不开工匠精神,都展现出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总体而言,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关键在于提高创新能力,而工匠精神是助推创新的重要动力。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而是在坚守中追求突破。把工匠精神融入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敬畏职业,追求完美,才能实现突破创新。我们要通过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劳动者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形象的亮丽名片。近年来,我国品牌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在国际上真正叫得响的品牌还不多,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提升品牌形象,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设计、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做到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实现产品从重量重质的提升。通过弘扬工匠精神,让每个劳动者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进而培育众多大国工匠,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建设品牌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共同推动。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劳动者努力进取的方向。当前,社会上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不重视技能人才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社会风尚,为弘扬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还要形成相应体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注意提高劳模和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社会待遇,为劳模和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宽广舞台,使他们经济上有保障、发展上有空间、社会上有地位。

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中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摘编自陈昊武《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材料二: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古代劳动者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国的工艺如瓷器、丝绸、家具等的水平在世界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B.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匠气”,而且需要追求突破创新,这对我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意义重大。
C.从社会层面而言,弘扬工匠精神应双管齐下,既要倡导尊崇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风尚,又要构建与之相应的体制。
D.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工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庖丁解牛游刃有余都体现了工匠精神,我国古代尊崇工匠的社会氛围也非常浓厚。
B.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这得益于我国对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坚持。
C.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D.两则材料话题相同,但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价值及如何弘扬工匠精神,材料二侧重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留守女孩钟芳蓉高考获取佳绩,不顾非议选择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B.施品芳加工大型客机C919的一个小小零件,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
C.吴书瑞“十年磨一剑”,探索并掌握了古建筑彩绘修复的沥粉技巧。
D.顾秋亮安装深水载人潜水器的零部件,精密程度达到了0.02毫米。
4.在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现实紧迫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
5.材料一说“弘扬工匠精神,还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概,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逝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代领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十五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成祖是庙号,是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祖、太宗。
D.“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能概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押送至京城,百姓拍手称快。
C.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按察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
(2)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
5.皇上升任熊概为大理寺卿的原因具体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2023-11-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蝴蝶

刘诗伟

那棵桃树生长在我们老家的台坡口。春天,一树粉红的桃花遮云蔽天。祖母坐在柴垛旁的矮椅上,睡着了,花白的头发蒙一层桃花筛落的光斑。她的的藏青棉袄泛白,颜色接近柴草;皮肤干皱,已然融入三寸小脚下泥土的灰黄与安宁。一片花瓣闪闪飘下,一只白蝴蝶飞在祖母和桃花之间。

我背着书包出了堂屋,看见桃花、祖母与蝴蝶,不由愣住。那景象让我迷狂而惊异。但我没有叫唤祖母,正要悄悄离开,不料,祖母喊了一声我的乳名,我即刻停下,笑嘻嘻地向祖母走去,在她膝前蹲下,把头递给她。她抬手摸过我的头顶,熟练地在我的额头亲吻一下,说“记得,下回莫忘了。”我勾着头,连连点头……

谁也没有见过自己祖母如花芳华。我七岁那年,祖母六十五岁;那时的人老得快,祖母已是白发、缺牙的老态。我以为天下的祖母原本就是这个样子。但隔壁家的杨奶奶说,她见过祖母的年轻,那时,祖母刚嫁过来,一张鹅蛋脸,粉白红润,抹过油的黑头发用木簪绾在后脑勺,身子饱满,两只小脚走起路来像铁杵一样咚咚咚地敲在地上。

那片花瓣在空中闪闪飘下,让人联想到蝴蝶的由来:祖母头上的木簪换成了一枚蝴蝶银簪。

祖父带我去过姑爷爷家,我在那里见过这枚银簪。姑爷爷住在两里外的珠玑街上,膝下无儿无女,房屋的门楣上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子。他们是一对怪老头,分明乐意坐在一起,可坐在一起又很少说话。姑爷爷从内衣口袋取出一枚银簪,放到祖父面前。那银簪是一只蝴蝶,既精致又光亮……祖父对姑爷爷说:“留着吧,总是个念想。”姑爷爷回应:“我这身体怕是扛不了多久,拿去给嫂子,我也落心。”接着两人都不说话,碰一下杯,不说话,再碰一下。离开时,祖父把银簪又放在姑爷爷座位前的桌上。

正月初二,姑爷爷来我家拜年,后来我知道,这是延续姑奶奶在世的礼俗。他来了,照例在堂屋的方桌上放一盒茶。然后,他走到祖母面前,拿起祖母的一只手,把银簪放在祖母手里。祖母一看,连忙大呼:“这使不得!”姑爷爷捏住祖母的手,说:“嫂子,它陪了我几十年,也让它得陪你。”祖母再看那银簪,眼泪就哗啦一下奔涌而出。

一天,我看见祖母身上歇了许多桃花,手里正抚摸着那枚银簪。祖母告诉我:蝴蝶银簪是姑奶奶的陪嫁,姑奶奶叫刘春桃,十八岁出嫁,不满十九岁就成了烈士……我听到这里,呆望着无边春天的深处。祖母还沉浸在从前没有回来,叹息一声说:“你的姑奶奶不满十九岁,像一朵桃花儿,又像一只蝴蝶……”

我问祖母:“姑奶奶怎么闹革命的?”祖母说:“跟大姑奶奶学的。”我问:“还有大姑奶奶?”祖母说:“大姑奶奶走得更早,蝴蝶银簪就是她留给小姑奶奶的陪嫁。”我问:“大姑奶奶怎么走的?”祖母吻我的额头,让我快去上学。

到我七岁时,小姑奶奶已牺牲三十四年。往事中的大姑奶奶、小姑奶奶凝固在那段时空里……那是充满血色的岁月,祖母不讲,外人只能简略讲述。大姑奶奶在武昌上学,因为闹革命牺牲了;小姑奶奶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党的地下通讯员,被“白匪”刺死在桃树下。

现在时间又过去半个多世纪,祖母早已去世,我的记录也只能如此简略。时间让繁密过往成为简史,尽管我童年时不断用想象填补那些故事。只是,这种想象反过来又常常加重对于过往的怀想。

当年,隔壁杨奶奶跟祖母是说私心话的朋友,祖母每次生病,她都守在祖母的床边;她说她来生也做祖母的邻居;父亲出生后,杨奶奶喂奶,湾子里的人送米送鸡蛋;祖父送父亲读私塾,先生不收钱;父亲学医,先生倒付工钱。

祖母极瘦。晚上她坐在竹床边,弯成一道弧线,可以清晰看见前胸、两肋和后背的骨头。我不晓得别人的祖母是不是这样,但记得父亲说过:祖母是一个不幸的母亲,他是祖母的第六个孩子,前面五个都死了,最大的不满两岁。为什么?不单因为穷,娘吃不饱没奶水,娃儿病了买不起药;主要是为了两个小姑子,她们都是孩子,祖母要照顾她们闹革命。我看着祖母头上发亮的银簪,想起祖母必须摸过她的孙儿们的头才让他们离开……那里有祖母如花如蝶的岁月。

我一生沉迷于那幅图景;祖母坐在桃树下,桃花灿烂,祖母如土,一只白蝴蝶在祖母和桃花之间飞。

为什么是桃花与蝴蝶?在祖母的年代,平原上草木芜长,唯有这两样是世间罕有的绽放与娇艳,是生命的密语,是离世的安魂曲……它们那么轻盈而亲切,让人永远无法全然抵达和拥有。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写到祖母抚摸、亲吻孩子的头再让孩子离开,表现了祖母的慈爱,也显示了烈士的牺牲和孩子的夭折在祖母心头留下的痛楚。
B.小说中“碰一下杯,不说话,再碰一下”这一细节,写出祖父与姑爷爷的不善言谈,也借此表达对姑爷爷晚年凄苦生活的同情。
C.小说中“正月初二,姑爷爷来我家拜年”,“照例在堂屋的方桌上放一盒茶”,这一习惯体现了他对小姑奶奶的怀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D.小说写当年村民们对“我”父亲的多方照顾,既显示出村民对革命家庭的敬重,也暗中透露出革命最终能够成功的原因。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构思新颖,语言优雅清丽,读来十分感人,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隽永的人性美、人情美,是一篇优美的诗意小说。
B.小说中对祖母的几处肖像描写,不仅细致刻画出祖母的外貌形态,让形象具体可感,更借前后样貌的改变,暗示出祖母的人生遭际。
C.小说以“我”七岁时为时间节点,写了晚年的祖母,回忆大、小姑奶奶,意在以孩子的视角冷峻地观照时间的流逝和人物的经历。
D.小说显著的特点是时空交织,实虚穿插,引领读者感受一个革命家族半个多世纪家风传承的同时,领略沧桑变化的历史厚重感。
3.文中多次写到“蝴蝶”,请简要分析其意蕴。
4.作为革命题材作品,小说没有详写大、小姑奶奶两位烈士,而集中笔墨写了祖母,对此你怎么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停车难是造成城市拥堵的重要原因。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浙江杭州的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周边道路拥堵程度位居全国三甲医院榜首。近来,通过摸清、用好医院周边车位资源,浙大一院“看病20分钟,排队找车位1小时”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路侧导视牌上,医院及周边停车场路面距离、拥堵情况、剩余泊位等一览无余;手机APP里,停车场余位信息、周边路况实时更新,综合计算的停车方案触手可及……一段时间以来,杭州多家医院借助数字化手段,使得周边具有承载余量的商场、酒店、社区成为“备用停车场”,在“化零为整”的基础上实现统筹调度。可视化、透明化、智慧化的车位管理,让医院门口排队的队伍短了。而这背后,“城市大脑”功不可没。

城市大脑搭载于互联网,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城市实施全域全程的即时分析和管理。治堵不仅要在做大增量上下功夫,更需在优化存量运用上持续发力。杭州以城市大脑为车位管理赋能,正是一次推动存量优化的管理创新。

从信息感知到事件感知再到具备基本认知能力,城市大脑不再局限于提供信息,还能辅助决策、预判风险。城市大脑会思考,建立在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之上。停车需求有多大,车位存在多少富余,知悉这些信息才能合理调配、精准匹配;知晓实时位置和停车场车况,了解司机对于停车费、停车距离等因素的关注,让数据“动”起来、“跑”起来,才能精准制定推送最优方案。

城市大脑善思考,建立在广泛的信息共通、数据共享之上。有人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红绿灯到交通摄像头,它们在同一根杆上,但没有通过数据被连接过,摄像头看到的东西不会变成红绿灯的行动。海量数据是一座潜力无限的富矿,但孤立的数据很难转化为生产力,数据不通则交通不畅。打破数据壁垒,连通“数据孤岛”,才能让数据转化为洞察力、生产力、决策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深耕产业链供应链具体场景,推动各类数据标准和数据接口互认互联互通,“城市大脑”必将更加耳聪目明,为我们绘制更丰富、更生动的智慧城市生活图景。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1015日《“城市大脑”绘制智慧生活》)

材料二:

城市建设的智慧化,是一种新趋势和新特征。理解智慧城市和市域治理现代化,要理解其智慧性、有机性和系统性。智慧城市是一个智慧的有机体,如同人一样,要有能感知采集城市事态数据的“感官”、存储和思考分析数据的“大脑”、传输往来数据的“神经”、推进各项应用的“肢体”。同时智慧城市是人、事、物多元融合系统,也是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融合的系统。在智慧有机系统的支撑下,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才能回应社会需求、赋权赋能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有机融合的智慧系统,是人生产生活和相关治理的系统,遵从人的价值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因此,智慧城市不是“零”与“一”组合的、冰冷的信息系统,而是体现人的价值和追求的、有温度的有机系统。城市智慧化不是便于监督管理人,而是有利于服务人。所以智慧城市建设成果,不仅要体现为通信系统、数据底座、算力和应用平台建设,而且更要体现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的积极成果。未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应基于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在党委统筹各方和政府负责下,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市域社会治理各项能力的实现,有赖于并要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治理运行机制一体联动。在市域社会治理各领域,要完善信息系统和平台,形成准确感知、及时反应、智能预判、科学决策、协同行动的运行流程,达成市县乡村联动、部门联动、政社企联动、军地联动的运行机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市城社会治理现代化,要坚持人民性、整体性、系统性和智慧化,基于市城社会治理特定优势和作用,锻造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实的中间环节,坚强有力支撑“平安中国”建设。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10210日《用智慧城市建设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赋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停车难是造成城市拥堵的重要原因,而杭州市正是借助“城市大脑”有效解决了这一长年困扰城市发展的棘手问题,给全国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B.有人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从红绿灯到交通摄像头”,这说明海量数据是一座潜力无限的富矿,孤立的数据很容易转化为生产力。
C.智慧城市不只是“零”与“一”组合的、冰冷的信息系统,而且是体现人的价值和追求的、有温度的有机系统。
D.作者引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意在说明“人民性、整体性、系统性和智慧化”等理念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和泉源。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大脑对城市实施全域全城的即时分析和管理时,不能仅局限于提供信息,还要具备基本认知能力,辅助人们决策、预判风险。
B.搭载于互联网,凭借海量数据和强大算力,城市大脑才可能会思考;有了广泛的信息共通、数据共享,城市大脑才可能善思考。
C.城市智慧化不仅要便于监督管理人,更要有利于服务人,所以智慧城市建设更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为宗旨。
D.智慧城市是一个智慧有机体,像人一样,要有能感知采集数据、存储思考数据、传输往来数据、推进各项应用的多种器官和部位。
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在武汉疫情期间,共有3、4万名干部职工下沉到街道社区,全天候全覆盖拉网式入户排查“四类人员”,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B.成都简阳市“大联动、微治理”平台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推动治理服务向每户、每人延伸,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杭州“城市大脑”打通了交通、卫生健康、基层治理、文化旅游等10多个系统,日均协同数据1.2亿条,有效推进了治理的整体性。
D.巴黎公交站具有多功能智能巴士亭,人们可通过亭内显示屏查询公交换乘信息、登录新闻网站、搜寻便利的生活信息、购买商品等。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结合材料,谈谈怎样推进城市建设的智慧化,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除夕的夜

阿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点样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等等,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造(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早日康复。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2019年第1期《长城》,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交代“我”老伴的病情严重,既是“我”在除夕夜外出买菜的原由,也暗示了“我”在特定环境下的伤感心情。
B.文中插叙“我”小时候逃避父亲的打而离家之事,意在用那时的感受来突出“我”现在的孤独无依以及对家的眷恋。
C.文章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突出了“我”受到陌生人祝福时的感动,第二次表达了“我”找到小饭馆时的感喟。
D.出租车司机的感叹,意蕴丰富,既有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又有对“我”的劝慰,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但叙述时却将其它人物推到前台,让读者来认识其言容笑貌,而“我”隐身其后,不再参与其中,处于次要地位。
B.文章开头点出“迷茫和感伤”,它是“我”心情的写照,又让读者产生疑问,从而自然引出对老伴病情的叙述。
C.“街上商家、饭馆等都关门了”一句蕴含了“我”的失落、凄凉与孤寂之情,又与最后找到小饭馆形成了对比。
D.文章构思巧妙,以“我”买菜为线索,将所写人物及事件一一展现,使得文章既层次分明,又脉络清晰,浑然一体。
3.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从本文人物的身上可看到浓浓的人性之美,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10-15更新 | 398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铁一中学、广外三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有人可能觉得匠人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的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人民日报》)

材料二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劳模荣誉称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身怀绝技,在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戴银的重要原因。

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比如复兴号列车,一列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这三万七千多道工序,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成。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是传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摘编自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人民政协报》)

材料三 对于教育而言,弘扬工匠精神就是精心培育每一位学生,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突出的高素质人才。

弘扬工匠信仰坚定、矢志报国的爱国精神,激励广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弘扬工匠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索取与奉献、平凡与崇高等人生课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典型引路、正向激励等多种措施,弘扬中华民族勤劳节俭、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倡导通过劳动来实现人生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着力形成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主流意识,真正让劳动成为最光荣的价值追求,让劳动者成为社会最受尊敬的人。

工匠的成长路径和事迹表明,一勤天下无难事,成功之路就在脚下;只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就能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要把传播工匠故事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工匠进学校、工匠进讲堂等活动,组织老师学生聆听工匠事迹,弘扬工匠精神,以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和工匠的事迹引导青年大学生勤勉为人、勤奋学习、勤恳工作。

面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成名的浮躁情绪和心态,广大教师要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工匠精神,在长期的教书育人中形成自身的价值追求。广大教师要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以师德建设为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教师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人师表、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建立完善的师德激励机制,重师德激励,将师德表现作为评奖评优的首要条件,引导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摘编自李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弘扬工匠精神》,《工人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工匠与新时代新世界有些脱节,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丰富了人类文明。
B.坚守“工匠精神”,要以强化中国制造、传承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力量为落脚点。
C.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继承,时移世易,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则只追求创新。
D.只要广大教师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就可克服目前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和心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新时代,“工匠精神”须追求极致、一举取得成功。
B.新时代工匠大多承担大机器生产下众多工序中的一环,产品须靠团队协作生产。
C.培育工匠精神,教育重点要放在政治素质、劳动情怀、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方面。
D.学校践行“工匠精神”,要强化思想引领,也要传播工匠故事,还要践行工匠品格。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赞美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精雕细琢鲁班传,欲抱不平牵苦缘。造就斧斤单面砍,休从墨线两头弹。栋梁有榫知轻重,案几无钉试易难。鸡翅紫檀精品鉴,钩心斗角悟方圆。
B.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悠悠默无闻。春秋梓庆削钟鐻,簨业兽形工鬼神。爵禄不怀名利澹,巧拙已忘敬畏真。术达极致近于道,专注走心风骨魂。
C.今逢华诞意如潮,放眼中华尽舜尧。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繁荣富裕民心悦,舒畅和谐积弊消。国阜政廉家运畅,复兴大梦看今朝。
D.先辈唯求制器真,考工铸范戒欺心。曲突徙薪治未患,琢磨切磋郢匠斤。邀利目前失大义,内诚外信可为根。既急蹄乃需徐步,勇毅笃行工匠魂。
4.请结合材料二,概括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
5.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