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自本是京城女     凡六百一十六
B.使快弹            钟山只隔重山
C.曰《琵琶行》       如南山石
D.商人重利别离     绿杨烟外晓寒
2023-06-23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A卷语言文字运用专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1)吾得事之                           (2)人如恐不胜            (3)常以身蔽沛公
(4)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5)沛公霸上
(6)沛公欲关中                       (7)范增数项王            (8)芷阳间行
(9)项伯驰之沛公军                 (10)此其志不在          (11)项伯杀人,臣
(12)吏民,封府库                  (13)素留侯张良
A.(1)(2)(3)/(4)(5)(6)(7)(8)(9)/(11)(12)/(10)(13)
B.(1)(2)(4)(5)/(6)(7)(12)(8)(3)(9)/(10)(11)/(13)
C.(1)(2)(3)/(4)(5)(6)(7)(8)(9)/(10)(11)(12)/(13)
D.(1)(3)(9)/(2)(5)(6)(7)(8)(12)/(4)(11)/(10)/(13)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对加点字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先王之政     ②杀人如不能     ③冀君实或恕也     ④今君实所以教者
A.①②不同,③④不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蟹六跪二螯                      不舍,金石可镂
B.挟飞仙遨游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C.惟江上清风                      泰山
D.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不拘于时,学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倚叠(倚靠)如山             二川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
B.明星荧荧(美丽的样子)        缦立(久立)远视
C.廊腰(萦绕)回               戍卒(叫嚷)
D.多于在(谷仓)之粟粒        弃掷逦迤(连续不断)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乐毅奔赵。齐田单卒败燕军。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敝以伐燕,乃遗书使人让乐毅,且谢之。

乐毅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也。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赵若许,约楚、魏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夫免身全功,以明先主之迹者,臣之上计也。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注】①燕昭王用乐毅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军队攻破齐国。后来,燕国中了齐国的反间计,乐毅被迫出逃至赵,齐国大破燕军。燕惠王写信给乐毅,乐毅用这封信来回答。②畜幸:宠信重用。③霸国:齐桓公曾称霸诸侯,故称齐国为霸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B.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C.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D.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顺左右之心”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左右”含义相同。
B.“而又不白于臣所以事先王之心”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C.“南使臣于赵”与“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中的“南”含义不同。
D.“离毁辱之非”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中的“离”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毅被迫出逃后,燕国大败,燕惠王很后悔,且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机攻击燕国。乐毅希望通过回信表明自己的想法,借此打消燕惠王的顾虑。
B.燕昭王很欣赏乐毅,把他从宾客之中提拔出来,与族中长辈商议后,任命他为亚卿,位居群臣之上。乐毅因为燕昭王的宠信,接受了任命。
C.燕昭王为报国仇,问计于乐毅。乐毅认为齐国是“霸国”,提出要借助天下诸侯的力量来对付齐国的建议,得到了燕昭王的认可与支持。
D.乐毅给燕惠王的这篇回信,措辞委婉得体,体现了他长于谋划,精于用兵,善于保名的才能与智慧,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2)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
7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大德歌·冬景

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注】①大德:元成宗年号。此曲是关汉卿晚年漂泊在外时所作。②艖:木筏,小船。

1.下列对这首元曲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以梨花喻雪,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异曲同工。
B.前四句写冬雪,“舞”字描写北风紧吹下雪花狂舞的情状,大而密的雪让村落依稀难辨,让画家无法描形写画。
C.“看”字引出下文傍晚冬景,三句分别选取岸上、岸边、水中的典型景物,视角由高及低,层次清晰,色彩鲜明。
D.全曲描绘了一幅傍晚郊野雪景图,用字讲究,境界开阔,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寒而不冽、淡而有味之感。
2.“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写出了怎样的画面和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8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则曰:平日、平时                 今也民之产:规定          于家邦:治理
B.乎大国之间:夹处                  构怨于诸侯:结怨            中国而抚四夷也:统治
C.乃《经首》之会:合乎            彼节者有:间隙            刀而藏之:揩拭
D.批大郤,大窾:疏通               俯不足以妻子:养活       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约为婚姻             ②臣战河南                    ③沛公居山东                  ④项伯许诺
所以谴将守关者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⑦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⑧君王为人不忍
A.①④⑧B.②③⑥C.②⑤⑦D.④⑥⑧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作榜样。
B.对曰:将以衅钟                 衅:通“釁”,取牲血涂钟行祭。
C.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止。
D.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路途。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