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群山,沟谷纵横交错,红旗渠如一条绿带蜿蜒而行,或挂在山腰,随弯就弯;或悬在空中,擦肩白云;或钻山入洞,又蟒蛇出穴。 引水闸、安全洞、空心坝、青年洞、放水闸,被绿带子串联起来,成了游人参观的风景。渠岸上,各路游人,各色服饰。 红旗渠又像一棵横卧的大树,枝干上生出许多杈来,延伸到厂里、村里或田里。正值吐翠返青的时候,连片的小麦绿油油的,已有半尺来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难忘今宵,难忘今宵,不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乔羽作词的歌曲,贯穿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记忆。

乔羽的歌词古典与现代、童趣与哲思。乔羽曾对媒体说:“我们应该去寻找一种可能,使我们文学艺术有可能做到这两点:一既是继承的,又是发展的;二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在乔羽看来,好歌因其和大众的心灵合拍,触动人们的感情共鸣,谱写一个时代的心愿而久唱不衰。一首歌如果跟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定然不可能流行开来,也不可能广为传唱。

在乔羽的眼中,写歌词并不是高贵神圣的创作,歌词应当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歌词应当像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

乔羽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歌词界都知道我有句话:歌词最容易写,因为它短,歌词最不容易写好,也是因为它短。”在乔羽看来,每一首歌词不足百字,必须创作一个完整的世界,这个世界应该 ,一唱三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①家喻户晓     ②兼具     ③南辕北辙     ④绘声绘色
B.①脍炙人口     ②具有     ③背道而驰     ④绘声绘色 .
C.①家喻户晓     ②兼具     ③背道而驰     ④有声有色
D.①脍炙人口     ②具有     ③南辕北辙     ④有声有色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好歌因其触动人们的感情共鸣,和大众的心灵合拍,谱写一个时代的心愿而久唱不衰。
B.好歌因其和大众的心灵合拍,激发人们的感情共鸣,传递一个时代的心愿而久唱不衰。
C.好歌因其和大众的心灵合拍,抒发一个时代的心愿,撩拨人们的感情共鸣而久唱不衰。
D.好歌因其表达一个时代的心愿,和大众的心灵合拍,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而久唱不衰。
3.请简要分析画横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
2023-10-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德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共计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的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大部分诗歌的《诗经》,集中反映了周王朝500年间由盛转衰的社会风貌和风土人情。

梁启超说,《诗经》是我国最古而最优美之文学作品。《诗经》之美,不仅在词,亦在情。不仅抑扬顿挫,音律和谐,朗朗上口,富有美感,还有真挚、纯粹而热烈的情感。所谓经典,大抵都是能让人情到深处,     ①      ……

《诗经》是古代学子们的必读书目,被孔子奉为经典。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儒家尊崇礼教,孔子将学《诗经》和学礼      ②     ,可见他将《诗经》放在了何等重要的位置。

孔子曾以一句话概括了《诗经》的宗旨,即“《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所表达的思想纯正无邪,所以就以《诗经》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来教育弟子。比如,《蓼莪》讲述报效祖国与为父母尽孝难以双全,当祖国需要时,仍会     ③     地选择为国尽忠,体现了家国情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诗经》收录了诸多情感真挚的诗歌,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周王朝对礼的重视,以及华夏民族的人伦美德。《诗经》中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对父母的孝心,对朋友的忠诚,对爱情的忠贞,对自由的追求……经过千年流转,依然能对今天的我们起到思想教化的作用。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10-27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万源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红巷,位于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武汉革命博物馆就坐落在这条小巷里。武汉革命博物馆下辖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是武汉最负盛名的红色文化圣地。

走进红巷,青砖灰瓦的檐墙、苔藓青石的路面、光影摇曳的大树,仿佛都在诉说那段风雷激荡的。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亲自倡议由国共两党共同筹办,192737日开始上课,44日举行开学典礼,619日毕业,共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多人。

讲课最多的是毛泽东,据学员回忆,毛泽东讲课,往往用浅显的例子道出深刻的含义,很受大家欢迎。学员们听了他形象生动的阐述之后,许多重要问题有了准确的理解,一些混乱思想得以解决。在武汉革命博物馆,收藏着两张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下方用俄文标记着“192745月中共五次代表大会,另一张照片则是与会代表们 地听取大会报告。这两张中共五大现场照片,是从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复制而来,填补了国内党史档案的空白。

农讲所的作息生活完全军事化,半天理论课半天军事训练,学员们要到野外进行作战演习和实弹射击,还要学习炸弹制作等技能。

可惜,好景不长。19277月,国民党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武昌农讲所也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停办。

而对于这800多名学员来说,他们的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奔赴全国各地农运一线,像星星之火撒向神州大地,形成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

1.请在文中横线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掌灯清影立,开卷暗香流,在阅读《乡土中国》《乡土情结》等作品时,很多人都会产生此种感触,并极其自然地想说说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地开展着,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般涌现。景德镇陶瓷、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漂洋过海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践证明。中国的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风霜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创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2023-10-22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音律和谐、____①____的二十四节气歌至今仍在广泛传诵,其中蕴藏的中国智慧也在_____②___地滋润着一代代中国人,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感悟节气的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农业生产____③____,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是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提高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今天的我们能有与天地感应的一种诗意浪漫。

当下,虽然很多节气已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多数人或许已经离农耕很远,但“二十四节气”却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仍然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也滋养着我们的精神。走进“二十四节气”,向祖先学习,跟随节气生活,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体验中华民族独有的乐趣与美好,或可让寻常生活更加有趣,让有限的生命历程体验更加丰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朗朗上口 耳濡目染 息息相关B.字正腔圆 潜移默化 休戚相关
C.字正腔圆 耳濡目染 休戚相关D.朗朗上口 潜移默化 息息相关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B.不断提高着节气的内涵,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
C.不断提高着节气的内涵,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与天地感应的一种诗意浪漫。
D.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今天的我们能有与天地感应的一种诗意浪漫。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2023-10-1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中国国家版本馆,开馆了!国家版本馆以“一总三分”的格局。充分展现了大国形象和新时代的风采,俯瞰京华的中央总馆,北望渭川的西安分馆,放怀江南的杭州分馆,臂挽流溪的广州分馆,向普罗大众讲述文明的故事。

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展品,让人。有记载“版”字的商代版方鼎,有铭刻着“中国”的何尊,有苏轼行草楷书法的宋拓本《西楼苏帖》,还有刻着《长恨歌》的清代象牙扇骨,等等。历朝历代的瑰宝,彰显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

除了展示外,版本馆还具有保藏功能。保藏区里收藏了数千年间各种类型的版本,如陶石、碧骨、金属、竹木、纸张、数字媒体等。版本上所承载的信息反映出了丰富多元的社会风貌。可见,建立专门的国家版本馆,收藏、征集各类图书典籍和具有文化与时代的资料、器物等,必能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彰显国家形象。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10-1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水赋》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整个舞蹈使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与惊艳众人的视觉效果高度统一。节目让传统文化、历史传说以及技术手段和匠心精神            ,把历史和现代重新做了连接,让古典浪漫的神话色彩,直观地展现给人们。其实现象级的古典舞蹈节目,在此之前已有先例,如           的《千手观音》《俏夕阳》等。河南卫视的可贵之处在于长期坚守,把古典文化内化成自身特色。除《洛神水赋》之外,端午奇妙游的其他节目如《龙舟祭》《丽人行》等也让人           ,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观感和回甘绵长的余韵。

近年来,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从《上新了,故宫》到《书简阅中国》,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类似的节目。这些节目围绕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励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我们相信,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厚积薄发,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我们一定能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更加            ,让文化自信成为心底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融会贯通       风靡一时       拍手称快       美轮美奂
B.兼收并蓄       蔚然成风       拍手称快       熠熠生辉
C.融会贯通       风靡一时       叹为观止       熠熠生辉
D.兼收并蓄       蔚然成风       叹为观止       美轮美奂
2.下列各句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3-10-16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80年代末,戏曲依然是中国老百姓最重要的娱乐方式,在中国的乡村,看戏如过节一般隆重。戏台上的一唱一吟、一招一式都是中国人独有的乡愁美学。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戏曲逐渐迷失在各种娱乐浪潮中,①有关部门尽管扶持力度不减,但戏曲仍不被大众青睐。②如今,新媒体飞入寻常百姓家,戏曲演员用个人账号发视频、开直播,③对着手机屏幕唱戏,吸引了广泛关心。④有不少年轻戏曲人,一鸣惊人,一夜成名。⑤通过戏曲直播所产生的流量,让戏曲演员有了存在的价值。

从露天演出,到勾栏瓦舍,再到现代化剧场,戏曲本来就是与时俱进的艺术。况且,戏曲如今已然处于大众娱乐的边缘,能通过直播收获更多受众,展现戏曲之美、之魅,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成功吗?对此现象,也有人⑴____________,认为戏曲演员对着镜头又唱又舞,一味地迎合观众、娱乐至上,过度曝光和商业化,失去了艺术家的尊严。殊不知,戏曲要遵循传统,但不能⑵____________。明珠蒙尘难放亮,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吸引更多人来看戏,让更多人爱看戏,已经成为戏曲传承的当务之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第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第一处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C.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D.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2023-10-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威远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我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1.下列语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
B.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C.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
D.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
B.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
D.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
3.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2023-10-14更新 | 804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