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B.“青年伞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气。”他说,“在牢笼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唯一的出路。”
C.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
D.脆弱的,武装的,不懂得表达的,恨铁不成钢的,壮志未酬的父亲。
2019-12-3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现在常有人说京剧的节奏太慢,不符合今天的生活规律。我以为统地说节奏慢是不对的。对于京剧表演艺术而言,有的节奏可以加快,有的却不能。细语微笑,浅低唱,这些地方必须放慢节奏,让人细细咀,缓缓领略,才能辨出个中韵味。难道能说这是艺术的弊病吗(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胧B.垄C.笼D.陇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项是
A.zhēn     jiáoB.zhēn     jué
C.zhuó     jiáoD.zhuó     jué
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B.。C.!D.……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儿迫切。
B.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
C.家园——这个饱含深情的温暖词汇,其基础全在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D.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2019-12-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________,历时悠久。书法和诗歌同在唐代达到了________的高峰。(             )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________、共同体现出盛唐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________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笼,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亭亭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源远流长       无可不可       大相径庭       新不间旧
B.源源不绝       无可不可       大相径庭       欣欣向荣
C.源源不绝       无可比拟       若合符契       新不间旧
D.源远流长       无可比拟       若合符契       欣欣向荣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如雕塑、骈体之于汉,工艺和赋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
B.正如戏曲、小说之于汉,绘画、词曲之于六朝,雕塑、骈体之于宋元,工艺和赋之于明清一样。
C.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
D.正如雕塑、骈体之于汉,工艺和赋之于六朝,戏曲、小说之于宋元,绘画、词曲之于明清一样。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划线句“当时年少春衫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B.我们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浸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D.这首诗将两种不同的情感——“伤心”与“庆幸”平列,展示爱情的美好与纯真,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2019-12-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中华文明以共同体为本位,强调责任伦理、崇尚家国情怀。中华文明的共同体意识和责任伦理,一方面立足于家庭、家族之“情”,强调亲情友爱;另一方面又通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仁道”,而超越家庭、家族之“私”,由“齐家”而“治国”而“平天下”,一步步推广基于家的亲情友爱,一步步经营和建构更大范围的共同体,一步步承担更大的责任,一步步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与共生。【乙】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家国天下的情怀和勇担责任的精神彰显无遗。与西方权利伦理相比,中华文明的责任伦理崇尚天人合一的和合论,更加注重整合、合作,推崇以道理服人的王道。【丙】这种伦理并不排斥自由与人权,只是要求两者必需符合和谐与正义的原则;这种伦理在保障个人合法权利的同时,更强调个人对于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1.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心比心B.天人合一C.必需D.保障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2-26更新 | 8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各句中,问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B.年仅22岁,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大学生,有这样的暴徒吗?
C.田华同志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交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D.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2019-12-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羌族人总是习惯把村寨住房建在河谷或半山腰,占据着高高的位置,所以羌族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由于羌族没有文字,除了世代口传心授的传递外,羌笛成为交流、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双簧气鸣乐器,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羌笛音色柔和、悠扬婉转,是旷野里最动听的天籁之声。【乙】羌笛是历代文人笔下的“宠儿”,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就曾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记述;羌笛更是边塞诗里的“常客”,王昌龄《从军行》中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之涣《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全唐诗900卷,竟有300余首与羌笛有关。何王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吹羌笛已经32年了,在他的传习所里,常能看到来学羌笛的学生。【丙】何王全说,“让更多人通过羌笛来了解羌族,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羌笛,去过大漠边关,进过诗词歌赋,那小小的笛管里吹出的音乐,婉转而苍凉,见证了羌族的历史变迁,如今羌笛更已走向世界,也让羌族文化更多展现在世人眼中。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口传心授B.也C.悠扬婉转D.变迁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几年,螃蟹券逐渐成为亲朋好友之间的秋季热门赠礼,但其中________的现象不少。媒体调查发现,很多蟹券存在货不对板、店家跑路、标价虚高等问题,如150元蟹券,大闸蟹采购成本仅50元;有的经销商一边高价卖券一边打折收券,即使一只螃蟹都没卖出,也能收益颇丰。对“纸螃蟹”这种异化了的礼券经济,其隐性危害不容小视,消费者不能________。一方面,“纸螃蟹”大量空转,无法反映真实供需情况,可能会误导蟹农盲目扩大生产,导致螃蟹滞销。另一方面,这破坏了市场秩序,使产品质量________,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蟹券作为礼品看似“体面”,但在让各方表面共赢背后,有可能为销售欺诈埋下隐患。

从________的月饼券,到螃蟹券,再到各种层出不穷的礼品券,作为实物等价物的“券”促进了商品流通,这本身代表着市场经济向着更高层次发展,也说明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体验在不断升级。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保持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等问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鱼目混珠     高枕无忧     参差不齐     名噪一时
B.弄虚作假     掉以轻心     参差不齐     风靡一时
C.鱼目混珠     高枕无忧     良莠不齐     风靡一时
D.弄虚作假     掉以轻心     良莠不齐     名噪一时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体面”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现在文坛相当浮躁了,认真读一个作家的作品才敢评论的越来越少,可大多批评家仍认为自己态度“严谨。
B.朱光潜在《悲剧心理学》中指出,“深切的命运感”“不详的命星的束缚”让人们感到畏惧,这是悲剧必然激起的情感反应。
C.重庆市创新扶持手段,以增信、提供风险准备金等方式,为民营企业破除发展路上的“玻璃门”。
D.武汉军运会期间,城市志愿者杜诚诚为盲人讲述运动会比赛情况,让他们也能“看到”军运会精彩时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维护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难以兑付甚至滋生诈骗等问题。
B.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保持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等问题。
C.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保持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难以兑付甚至滋生诈骗等问题。
D.礼品券确实更利于商品的流通,但只有始终与实际商品维护有机联系,才能避免礼品券滋生诈骗甚至难以兑付等问题。
2019-12-2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重庆南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教给学生许多知识,要求遵守制度等等……但忽略了怎样教会孩子们:谦让是学校教育内容的缺失。
B.个人梦想可能会千差万别?在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C.在酣畅淋漓,扣人心弦的阅读体验之外,吴承恩笔下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各路妖魔鬼怪,都有非常鲜明的性格。“
D.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有一个热词:“新型城镇化”,这不仅是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承接广大农民“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支撑点。
2019-12-2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2·13国家公祭日是一个令无数人心痛的日子,它昭示着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82年前的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横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一页。那段苦难深重的历史、山河破碎的血泪、满目疮痍的痛楚、生灵涂炭的悲剧,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深处,构成民族共同的记忆,每一次回想起来总让人痛彻心扉,每一次重温之时总让人悲痛不已。时光荏苒,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的危机,今日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能力的伟大国家;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宽广怀抱,(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时候,唯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来来。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设立国家公祭日5年来,爱国情感的力量在汇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坚定不移。“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在国家公祭日的庄严时刻,我们更要向历史做出承诺,永远铭记历史,怀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砥砺前行,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起民族复兴的坦途。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已经实现历史性转变的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B.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
C.今日之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
D.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老师反复讲“孝”,讲得阳阳都听得不耐烦了,他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
B.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C.连长摸摸我的后脑勺,看了看远处的大山,信心十足的说:“当然能!”
D.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B.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定格与复原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C.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的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D.以一段悲壮历史的复原与定格表达当代人的深切缅怀,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公祭仪式传递中国人不忘屈辱、守护和平的坚定信念,
2019-12-2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