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上世纪初,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漂洋过海到美国,又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B.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互联网外交”中自信地展示实力,与世界各极实现“沟通中互信,合作中共赢。”
C.故乡啊,你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么?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
D.青年男女骑着自行车穿梭长安街,他们“叮铃叮铃”拨响车铃;头戴花环、高举红纱巾的少女们洒下欢声笑语,这一幕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2019-12-21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做事的高度大于数量。数量再大,如果没有高度引领,就是堆砌而已。(       )先有建筑蓝图,搬砖才有意义;先有思想境界,文章才有启发。

人的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读很多书才是最重要的。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

人们常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有太多人,受尽苦难,只能在苦难中沉浮;历经波折,也只是在波折里挣扎。

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人最需要的,是豁然开朗的境界,人生的精彩质胜过量。高手不一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寸之间,就能为生命玩出大千世界。

人,不能变成工具和机器,不断重复自己一成不变的语言、行为和思想。人的发展应该像登山,尽管脚步重复,但实际是登高的,直至登上思想的山顶,心旷神怡。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
B.就像不管写多少字,都不可能成为传世佳作;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
C.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传世佳作也并不是由写字的数量决定的。
D.就像传世佳作并不是由写字的数量决定的;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
2.文章中的四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但不读书,人生一定没有高度。
B.人们常常困惑的是为什么经历多,却未必能看透人生?
C.有太多人,受尽苦难,只能在苦难中沉浮;历经波折,也只是在波折里挣扎。
D.读书,行走,经历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思考,总结,怀疑,反思,领悟,是通过领悟走向更高层次的能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开阔、眼界更成熟、思考更深邃。
B.人在一生中不是要读书,而是要读很多书。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
C.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读书应该以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深邃、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成熟为目的。
D.人在一生中不仅要读书,而且要读很多书,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考更深邃。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超越性文化,讲究言外之意,境外之境,味外之旨。老子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传统的礼乐教化就是一种强调超越性的、提升境界的教育。《礼记》所记,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行天下”。这里的“五至”指志诗礼乐哀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而“三无”则指超越性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       )。其实,“境界”一词原为佛学用语,意即个人意识所达到之处,近代王国维则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修养与事业的“三境界”,突显“境界说”的美育意蕴。丰子恺则明确将“境界说”运用到艺术教育之上,认为人生犹如三层楼即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精神生活要以艺术为主,距离灵魂生活最近。冯友兰则在《新原人》中提出从“自然境界”经“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到“天地境界”的“人生觉解论”,进一步完善“境界说”。不仅美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更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最具精神与情感力量,与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形成不可或缺的互补。美育的境界提升作用有助于我们抛弃教育上的功利主义,将精神、情感与心灵的塑造放到极为重要的位置之上。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五至”“三无”都是指超越性的境界,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
B.“三无”是最高境界,“五至”是超越性的境界,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
C.人们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三无”是最高境界,“五至”是超越性的境界。
D.人们将礼乐教化提到提升境界的高度,“五至”“三无”都成为超越性的境界。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三重境界——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灵魂生活”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C.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倘是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育虽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更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
B.不仅美育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
C.美育既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又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
D.美育既是提供艺术教育之熏陶感染、灵魂撞击的心灵塑造过程,又是润物细无声的感化提升过程。
2019-12-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媒体报道,在中科院物理所,一群年轻科学家在某网络社区开直播,做实验,和弹幕互动,回答稀奇古怪的物理问题,短短几个月就成为网红。

长期以来,一些传统人士认为网络交流的碎片化太不严肃,不值一提。一些新潮青年则认为传统表达太过老气横秋,不好玩。两个文化场域虽并行于世,却泾渭分明,在一些问题上还互不买账。人们常说的“老派和潮流的冲突”看起来尖锐,很多时候往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的差异。同一个科学现象,用高深莫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理论去推导,用密密麻麻的公式去推演是一种方式,用轻松活泼的生活体验去解释,用有些俏皮的搞怪话语去通俗解答也是一种方式。(       );也很难要求个性十足的年轻人都与“主流表达”保持整齐划一。尽可能多一些交流融合,并不难做到。“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学术研究上讲究新老相继、取长补短,文化交流上也应注重相互了解、交流互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和网民一起以网红身份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既好玩又有意义。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有科学家不能被要求都去开直播、当网红,迁就新潮网民
B.不能要求所有科学家都迁就新潮网民,去开直播、当网红
C.不能迁就新潮网民,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去开直播、当网红
D.不能要求所有科学家都去开直播、当网红,迁就新潮网民
2.下列各项中引号的作用,不同于另外三项的是(       
A.人们常说的“老派和潮流的冲突”看起来尖锐。
B.很难要求个性十足的年轻人都与“主流表达”保持整齐划一。
C.“青丝与白发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学术研究上讲究新老相继、取长补短。
D.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既好玩又有意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一起和网民以网红身份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
B.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以网红身份和网民一起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
C.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和网民以网红身份一起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
D.中科院物理所的年轻人一起以网红身份和网民认真讨论“如何炸掉月球”之类的荒诞问题
11-12高一上·上海·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飞乃厉声大喝曰 “我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我决一死战 ”声如巨雷 曹军闻之 尽皆股栗。(          
A.:。?。,B.:,!,,C.:,?。,D.,!!,:
2019-12-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重点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业的研究一般有学院学术训练背景,专业基础扎实,对于各种新潮理论       于心,运用自如,其笔力多集中于某一点,发振细密,心态上是“完成任务”。职业化有其必要,但满足子这一状态,就往往屈已从人,疲于奔命,很难施展才华,也常使研究       为一种批量制作,困于“金路”,这类研究者不少,其中固然有“我”,只不过还未走出“小我”,难以推动学术大发展。

趣味的研究则是有灵性的精神劳动,是关乎生命价值、系乎人生况味的生活方式,因而研究者能够不慕虚荣,不从流俗,任天而动,触事兴感,见微知著,纵谈古今。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也甚为重大,这种自动的工作因为机心全息,力究本来、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这是一种类似爱情的工作,知之深,爱之切,触处生春,若俯若偃,俱从其情,天趣盎然,启人心扉。总是有一种清淡与准确,蕴藏大量尖新的学术      。这是世间顶好的妙文,可惜      。这种研究有“我”,有“大我”,正如杂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所云:“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这些研究能将阅世、说理、论学三者合而为一,吐淬淋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中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熟稔          量变          创造          风毛麟角
B.熟练          蜕变          创造          九牛一毛
C.熟稔          蜕变          创见          风毛麟角
D.熟练          量变          创见          九牛一毛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从来才大人,面目不专一”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棒接一棒跑下去。
B.2016年,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却甚为重大,这种自动的工作因为机心全息,力究本来,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
B.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也甚为重大,这种自动的工作因为机心全息,力究本来,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
C.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却甚为重大,因为这种自动的工作机心全息,力究本来,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衍。
D.此类研究不从事功上着想,价值与意义也甚为重大,因为这种自动的工作机心全息,力究本来,总是竭尽了心力,决不模糊敷行。
2019-12-11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合肥八中、阜阳一中三校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今年8月,四条贯穿浙江全省的“诗路”成为研学旅行的热门之选。【甲】古越大地钟灵毓秀。自古便受文人墨客青睐:从吴越时发轫,到唐宋时繁盛,再到明清时集大成,历代文人留下了上万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乙】历经岁月淘洗,这些诗词融入青山绿水,写进楹联碑文,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白居易《杭州春望》)”。它们不仅成为“诗画浙江”的生动写照,也循着水系流动蔓生出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浙东唐诗之路和瓯江山水诗路四条水路。

【丙】永嘉——瓯江山水诗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成立谢灵运研究会、出版《谢灵运在永嘉的踪迹》 《寻访谢灵运卷》以及举办国家级诗坛盛会三种形式,真正让诗歌走进百姓生活中。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灵毓秀
B.发轫
C.蔓生
D.等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2019-12-11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普通高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11-12高二上·上海崇明·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B.夜读《西游记》,悟出“取经唯诚,伏怪以力,”不觉怀多感激,临风而叹息。
C.对于一个毕生以征战为业的武将来说,还有什么比生擒敌酋更大的满足呢?
D.现在,对于他的诗,我一句也不说——因为我不能。
2019-12-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崇明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位西方学者总结说:“一部西方小说史,就是一部不断淡化英雄的历史。”此话不仅对小说而言,也可以理解为对整个西方文学发展历程的总括:那正是一个脱离圣雄豪杰的神话传奇、不断向平民生活靠拢的过程。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明代“四大奇书”中,《西游记》说佛论道,离世俗生活甚远,可以____________。《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至《水浒传》讲说民间英雄豪杰传奇,已经向市井读者大大跨近了一步,不过打虎的武松,拔杨的鲁智深,到底还是身边难觅的超人。至世情小说《金瓶梅》,则开长篇小说专写市井人物的_________,读者在书中常能发现___________的影子,却再难见割据的雄主、超凡的英雄。——作者视点放得越低,文学进步的脚步就越大。这可能就是学者把《金瓶梅》推为“白话小说____________”甚至是“真正的小说”的重要原因吧。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按下不表     先例     下里巴人     分水岭
B.存而不论     先河     左邻右舍     里程碑
C.按下不表     先河     下里巴人     里程碑
D.存而不论先例左邻右舍分水岭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作者视点放得越低,文学进步的脚步就越大”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还有你,我的儿!”
C.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D.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不免脖子发酸。
B.《三国演义》讲说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不免脖子发酸。
C.《三国演义》讲说帝王将相的纵横捭阖,让平民读者须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
D.《三国演义》讲说纵横捭阖的帝王将相,平民读者需仰视才见,令人不免脖子发酸。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说是“不恨”,其实,字里行间已经透露了个中原委。那么,恨的又是什么?西风吹老英雄梦,等闲白了少年头。一种牢骚、怨望的情怀呼之欲出。【甲】“就中冷暖”没法去说,“如鱼饮水”只能自伤,自叹,他酷爱身心自由,渴望摆脱宦海的羁绊,去过清静的生活。

词人说,我修筑茅屋的目的,是为了要过闲适自在、无拘无管、无忧无虑的海鸥般的生活。过去,浮名束身,实在耽误得太多了。【乙】其实,那些如烟如梦,覆雨翻云的仕宦生活,看穿了也真是没有什么意思。真不如西窗剪烛,纵酒闲吟,雪后观松,雨余种绿,过一番平常人的日子。当然,就连这“些些”想望,对他来说,也是甜蜜蜜的妄想,不可能兑现。在手握王权、口衔天宪的尊神面前,是进既乏术,退亦无方。【丙】唯一能够获得解脱的,只有死之一途,那样就苦啊,忧啊,痛啊,闷啊,“百感都随流水去”了。

1.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个中B.呼之欲出C.清静D.覆雨翻云
2.文中的划线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2019-12-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40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