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位堂姐去年刚大学毕业,留在大城市找了工作,从除夕到元宵,每拨儿拜访的亲戚都要关心她几句。往年总是皱眉沉默的堂姐,今年却是 A :“你有这么高速运转的机器进入中国……”

她讲了几分钟才停下,大家没听懂,扭头看看,亲戚们感觉好像有点 B ,但他们纷纷不再追问,甚至有人点头称赞:“不愧是大城市回来的大学生,越来越会讲话了,工作了是有点东西!”

这就是最近年轻人开发的面对亲戚新技巧——“已读乱回”,就是说一大堆看似很有道理、其实并没什么逻辑关联的话,堂姐说的那段话就是照抄了网上最火的一段文本。

走亲戚、相互问候,原本应该是 C 的,但总有人听到亲戚的问题时感觉像是在被“拷问”,感到压力重重、焦虑不安,担心给亲戚留下不好的印象、被亲戚看不起,甚至有时候亲戚发表了不合理的评价,他们也会委屈自己、不去反驳。

……所以,对人际敏感者来说,不再把亲戚当自己的考官,才能让自己身心健康。

其实,也不怪年轻人敏感,每年的亲戚聊天,本来就难免涉及到一些“尴尬桥段”。过往常见的如:长辈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以人生经验对晚辈进行询问、说教,将自己为人处事的“思考”和“感悟”一股脑“灌输”给晚辈。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年轻人比起长辈来反而更容易掌握新技术,并能利用掌握到的新技术看到更大的世界。在长辈的神秘感逐渐消解的同时,每年亲戚聊天时,年轻人聊起网络热梗等话题,反而是年轻人显得更“厉害”。

而所谓的“已读乱回”,可能是摆脱过年期间的人际敏感的方法中更为平衡的一种选择。“乱”回“乱”讲,像是在数学卷子证明题上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在语文作文题上画画,(       )。这样的回应,既解构了亲戚提问的严肃性,又能将问题糊弄、应付过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答: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四处引号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含义   反语   特殊含义   引用
B.特定称谓   反语   特殊含义   反语
C.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   强调   反语
D.特定称谓   特殊含义   强调   引用
3.文中第五段“……”部分省略的内容被打乱了,下列对该部分语句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针对成年人群体的研究发现,
②当我们还是孩子、是学生的时候,
③还有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④这其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⑤人际敏感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易感因素,
⑥往往对我们有利。
⑦对家长、老师的评价保持敏感,
A.④⑥①⑤②③⑦B.④②⑦⑥①⑤③
C.⑤④②⑦⑥①③D.④①⑤③②⑦⑥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表述烦琐,请删除冗余词语,使表达简洁通顺,但不得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文段写在答题卡上,不超过80个字。
5.请在文中括号中仿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不超过15个字。
2024-05-1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 (1) ,它们多是历史遗产中的精华,显示着一个城市文化创造的极致,自然是要首要保护的,而且这些名胜古迹是一座座建筑,比较好保护。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它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所在。就好比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不是在故宫,而是在胡同和四合院里。但民居没有独立的保护条例,而且民居是一片片城区,良莠掺杂,产权分散, (2) 。世界无论哪个国家,城市保护的最大问题都不在名胜古迹而在民居。城市的老屋绝不仅仅是建筑,老街也绝非仅仅是道路,它们构成了历史文化空间。城市中人的全部精神文化及其长长的根都深深扎在这空间里,这空间又绝非只属于过去。在文物中历史是死的, (3) 。从深远的过去到无限的未来,它血缘相连,一脉相承,形成一种强大和进展的文化与精神。割断历史绝不是发展历史,除掉历史更不是真正地创造未来。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如何保卫这个历史文化空间值得深思。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段中“历史文化空间”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B.坚守工匠精神,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C.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2024-05-15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高三4月模拟检测/济南市名校考试联盟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下面两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家》,(1)背景是觉新妻子瑞珏难产去世前,(2)是妻子去世一段时间后。

(1)他突然明白了,这两扇小门并没有力量,真正夺去了他的妻子的还是另一种东西,是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这一切全压在他的肩上,把他压了这许多年,给他①夺去了青春,夺去了幸福,夺去了前途,夺去了他所最爱的两个女人。他现在开始觉得这个担子太重了。他想把它摔掉。他在______。然而同时他又明白他是不能够抵抗这一切的,他是一个无力的、懦弱的人。他绝望了。他突然跪倒在门前。他伤心地哭着。这个时候他不是在哭她,他是在哭自己。房里的哭声和他的哭声互相______。但这是多么不同的两种声音!

(2)“大哥,我不能够在家里再住下去了。我要走!”觉新一个人在房里,觉慧走进房来激动地对他说。天已经暗了,房里闪着灰白的光,电灯还没有亮。觉新坐在写字桌前,两手支着下颌,默默地望着桌面上的一个小镜框,里面嵌着他和瑞珏新婚时的照片。虽然屋里的光线不能使他看清楚照片上的面容,但是瑞珏的面貌早已深深地______在他的心上,②丰满的面庞,亲切的微笑,灵活的大眼睛,颊上两个浅浅的酒窝,似乎都在照片上现出来了。他含了眼泪地______着。忽然觉慧的声音打扰了他。他掉转头,看见了觉慧的光芒四射的眼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反抗     呼应          凝视
B.挣扎     应和          凝视
C.挣扎     呼应          注视
D.反抗     应和          注视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文中画横线部分使用了排比手法,请说说它们表意及语调的不同。
2024-05-14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部分学校/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泛知识类短视频深受青睐,公众有需求、行业有空间,发展前景不错。然而,有媒体此前推出的一项调查显示,“伪科学泛滥”被认为是当前泛知识类短视频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打着科学外衣的短视频更加让人难以辨别。伪科学内容充斥短视频平台,不仅是对公众注意力资源的浪费,更可能。比如,当反诈、自救等严肃知识被异化为收割流量的工具,很可能导致公众在现实中贻误宝贵的求救时机。

杜绝此类短视频,企业既要通过建立科学完备的审核体系来“做减法”,又要通过加强对原创知识内容的保护等途径来“做加法”,进一步增加优质内容的呈现。同时,有必要为用户提供意见反馈渠道,,让伪科学无立足之地。此外,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惩处力度,用切实有效的方式督促企业把好内容关、守好行业发展的生命线。当然,在享受短视频盛宴时,公众也要

1.下列选项与文中“做加法”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B.“神舟十二号”的三名宇航员将按计划返回。
C.尽管没说,但盲人“看”透了他的心思。
D.每个爱国者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大大的“中国”。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

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让我去上学,但既怕我受大个儿同学的欺侮,,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一个十多岁的贫而不识字的孩子,很自然的是去作个小买卖——弄个小筐,卖些花生,煮豌豆,或樱桃什么的。要不然就是去学徒,虽然母亲很爱我,但是假若我能去作学徒,或者提篮沿街卖樱桃每天赚几百钱,。穷困比爱心更有力量。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地来了。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

第二天,我像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

1.下列四处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破折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们不该丢掉好奇心,因为这颗星球上的缤纷生命还未被全部探明——差得远呢!
B.我们需要不断努力,为未来创造一个更加平等和公正的社会。——克劳迪娅·戈尔丁
C.苦苦追求的总是得不到,得到的却根本不想要——这也许就是人生的辩证法。
D.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官方页面上,甚至放了一个调查——你有没有读过福瑟的作品?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了“极富的人”给“穷朋友”带来的压迫感。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取得的?请简要赏析。
2024-05-14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来也奇怪,平时闲置不怎么看的书,被收拾着放起来后,突然就有了阅读的欲望,而且心情迫切,仿佛是酒鬼许久没有沾酒,酒瘾发作一般。于是,塞床下的箱子又拉出来,书桌下的箱子也打开来了……终于找到了心想的那本书,大喜过望,爱不释手,仿佛失而复得一般。如此反复,宿舍复又恢复到书巢的模样。看着满屋子书籍胡乱摆放的样子,心里反而窃喜起来。古人不是也有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的感叹吗?算了,不管了,仓库就仓库吧。

身在书巢,一颗躁动的心仿佛是安稳了,晚上睡觉也变得踏实了,就连一日三餐似乎也比之前两天有滋味。果然是           书巢大概是整理不成了。想起苏东坡《於潜僧绿筠车千》一诗中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句子来,我把它改动了数字,变作宁可遭人嫌,不可居无书,然后找了笔纸认认真真地抄写下来,送给自己,恭恭敬敬地放置于书桌上——权当自己懒散或者说是一种不良嗜好的借口。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句子,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鱼和熊掌不可兼得D.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2.文段中作者将宿舍说成是“书巢”,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3.第二段文字中的破折号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2024-05-1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也是一种“在”。

我的读书生涯竟像某些人玩“碟仙”,仿佛面对作者的精魄。对我而言,李贺是随召而至的,悲哀悼亡的时刻,我会说:“①我在这里,来给我念那首《苦昼短》吧!念‘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读那首韦应物的《调笑令》的时候,我会轻轻地念:“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一面觉得自己就是那从唐朝一直狂驰至今不停的战马,不,也许不是马,只是一股激情,被美所迷,被莽莽黄沙和胭脂红的落日所震慑,因而心绪万千,不知所止的激情。

看书的时候,书上总有绰绰人影,其中有我,我总在那里。

《旧约·创世纪》里,堕落后的亚当在凉风乍至的伊甸园把自己藏匿起来。上帝说:“亚当,你在哪里?”他噤而不答。如果是我,我会走出来,说:“上帝,我在,我在这里,请你看着我,我在这里。不比一个凡人好,也不比一个凡人坏,我有我的逊顺祥和,也有我的叛逆凶戾,我在我无限的求真求美的梦里,也在我脆弱不堪一击的人性里。上帝啊,俯察我,②我在这里。

“我在”,意思是说我出席了,在生命的大教室里。

几年前,我在山里说过的一句话,请容许我再说一遍,作为终响:“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节选自张晓风《我在》)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上面选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今年过年时,不少人买了烟花“加特林”燃放。
B.无论你是真弱,还是“装弱”,总之,示弱,你就输了。
C.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可谓一腔忠诚,一腔热血。
D.太阳一出来,山峰尖尖上的“帽子”,马上就消失不见了。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短句“我在这里”含意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回答。
2024-05-13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仿真联考二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双河口有四十余户人家,守着百余亩山田。村里的住户沿溪、沿山谷分布。山高耸起来,海拔高达千米。山中有高山田畈,遂名上田山。

在上田山里,栖息着黑熊、豺、云豹。我家的邻居汪氏,娘家就在上田山。她爸爸(①)个头偏矮,像水泥墩一样结实,脸皮如松树皮一样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她爸爸(②)每年都会来她家。来了,她爸爸(③)跟她说,熊拱翻了蜂箱偷蜜吃,豹袭击了牛犊,豺叼走了鸡。

山坳日日腾起烟尘。猴在山麓嘶吼。猴是短尾猴,只有一条腿,眉须浓白,眼眶颜色如红漆,鼻子皱如核桃。这是一只老公猴,白天在公路上晃悠,不惧行人和车辆。见了停下的车或行人,老公猴就乞食。它吃面包,吃饼干,吃肉,吃玉米,吃苹果,喝酒,喝可乐。不给它食物,它就发怒,直起身子抓人、抢东西。路过的客人见了猴子,就停下车,给它吃食,和它合影。它拉开易拉罐,喝起饮料来。

我见过三次老公猴。它长得肥胖,腆着下腹,和村里的狗一起玩耍。自从2023年3月以后,老公猴再也没现身了。不知它是死了,还是去了别处的山林。有村中采药人说,这是上田山来的过山猴,原是猴王,斗败后,被驱逐出了猴群,在群山中孤独游荡。一个曾经的猴王,却“落草为寇”,成为山中的游魂。

1.下列对文本中语言现象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第三个加点的“她爸爸”与上文重复,删去更好。
B.第三段加点的“晃悠”形象地写出了猴子的姿势和神态。
C.第四段画横线的句子中“这”,表近指,应该换成“它”。
D.第四段中成语“落草为寇”所加的引号表示引用和讽刺。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续使用了五个“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24-05-1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霁初晴,朝霞满天。辽宁舰劈波斩浪向预定海域驶去,被激荡的海水如蛟龙般紧随着。

“各部门注意:03号试飞员驾驶333号歼-15战机,已于xx起飞,预计xx临空!”飞行塔台的广播响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起飞惊天大戏帷幕拉开了,“刀尖上的舞蹈”即将开演。这的确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高速飞行的战机,必须精确地降落在后甲板跑道上4根阻拦索之间,而每根阻拦索间隔只有xx米,整个有效着舰区域仅为xx米。

“各部门注意:333号即将临空!”轰鸣声越来越大,已经可以看清楚“空中飞鲨”矫捷的身影。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03号试飞员娴熟地操纵着战机,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进入下滑道,迅速下滑……

908分,惊心动魄而又精彩万分的一幕出现了:

500米……300米……100米……

在震天动地的轰鸣声中,“空中飞鲨”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甲板上的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飞如箭的“空中飞鲨”,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平稳地停了下来。

半个小时后,779号试飞员驾机滑行至起飞位。位于机右侧的两位起飞助理,拉着弓步,右臂指向前方,发出了起飞指令。试飞员驾驶着战机冲向舰艏,以[A]之势,跃过滑跃14甲板,猛地仰头拉起,直插云天……

1.文中画线句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这的确是一场“刀尖上的舞蹈”。
A.已经可以看清楚“空中飞鲨”矫捷的身影。
B.“各部门注意:333号即将临空!”
C.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
D.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024-05-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叶子变红,奥秘就在于植物色素在叶片中的含量与相对比例的变化。植物叶片中主要有叶绿素、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三大类色素,其中,对叶子变红“贡献”②最大的当数花青素。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及少数裸子植物器官中的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③在碱性条件下呈蓝色。

秋冬季节,气温降低,光照减少,叶绿素的合成被抑制,此时叶绿素的合成速率小于降解速率,(A)。与此同时,在一些种类的植物中,叶片细胞中的花青素含量迅速增加,细胞质积累的可溶性糖也逐步增加,呈酸性。花青素(B),因此叶片逐渐变红。

不过,大自然不只在秋天才会赋予叶子红色。在正常养护情况下,一些植物会积累花青素,在其他季节,叶片也会呈现红色。此外,有些植物新长出的嫩叶也是红色的,例如紫薇、接骨木等……④。

影响色素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基因数量众多,任何一个关键基因的突变都有可能引起叶色异常。利用这一点,科学家通过遗传转化等技术手段,培育出越来越多的红叶植物种类。近年来,有关彩叶植物叶片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起色,人工调控叶色不再不是遥不可及的梦。

1.文中四处画横线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A.①B.②C.③D.④
2.文中画波浪线处有语病,请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