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我不是说诗人和小说家就不凭实力,而是诗人和小说家用力的方式比较间接,所以实力几何,不易一目了然。诗要讲节奏、意象、分行等技巧,小说也要讲观点、象征、意识流等等的手法,高明的作家固然可以运用这些来发挥所长,________。散文是一切文学类别里对于技巧和形式要求最少的一类:譬如选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装。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色。

诗人的笔下往往是(       ):【甲】“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样的话并不一定要说给谁听,好像是无意间给人听到的。许多诗真像心灵的日记,只取其神,不记其貌,诗人眼前似乎没有读者,可谓【乙】“目中无人”。小说家对读者的态度也可谓“目中无人”,反之,读者目中也不应该有小说家。小说家应该像剧作家,尽量让他的角色发言,自己只能躲在幕后操纵。有些小说家不甘寂寞,跑到他的人物和读者之间来指指点点,甚至大发议论,这种夹叙夹议的小说体便有散文的倾向。这种小说家如果真是散文高手,则这种笔法却也大有可观。拿张爱玲和钱钟书的小说比较一下,便可见张无我而钱有我,钱钟书的小说里充满了散文家钱钟书的个性。

散文家必须目中有人,②读者和他往往保持对话的关系,③可以无拘无束,④随时向读者发言。在一般情形之下,诗人和小说家毕竟另有职务,不便像散文家这么公然、坦然地面对着读者。反之,读者面对散文家也最感亲切、踏实,因为散文家是为自己发言,【丙】而所说的也是“亮话”,少用烘托、象征、反讽之类的技巧。

1.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低声细语B.自言自语C.闲言细语D.窃窃私语
2.根据上句,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
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一处表述不当,请标出原句序号后再做修改,并使改后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流畅自然。
4.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文中【甲】【乙】【丙】三处的双引号作用各有不同,请任选两处,分别做出分析。
5.请结合你所熟悉的一篇散文,谈谈你对“譬如选美,散文所穿的是泳装”一句话的理解。
2024-05-18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燕博园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想象着这一对夫妻的生活,不受任何灾殃祸变的干扰,诚实、体面,两个孩子更是规矩可爱,肯定会继承和发扬这一家人的地位和传统。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俩的年纪越来越老,儿女却逐渐长大成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结婚成家。最后这一对夫妻告老引退,受到子孙敬爱,过着富足、体面的晚年。

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种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摘编自毛姆《月亮和六便士》,傅惟慈译)

1.下列各选项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经过学者近十年的编纂,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完成初稿。
B.果戈理创作《钦差大臣》,使演员直接对看客说:“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上没这句。)
C.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
D.我默认天意的安排,现在我开始占有这种安排,开始相信一切安排已是最佳。(《鲁滨孙漂流记》)
2.本文在叙述时穿插了“我”“他们”“你”三种人称,下列选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他们”客观叙述世间无数对夫妻的常见生活模式。
B.用“你”交流这种平静生活产生的莫名的不安,以引起读者共鸣。
C.用“我”陈述这种平静的生活带给“我”的不安,以及“我”对惊险生活的渴望。
D.三种人称的穿插使用,让文章显得更加的严整有序,使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意。
3.杭杭在研读《月亮和六便士》时,发现不同版本的翻译有一些区别,如文中画线句,刘勇军的译文为:“会让人想起一条缓缓流过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草如茵的牧场,在郁郁葱葱的树荫庇护下,汇入汪洋大海。”原文和刘版,你更倾向哪个?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2024-05-18更新 | 2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演练(三)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燕子吱吱叫着飞来了,落在门楣上。主人们善意的笑容使它们欣喜若狂,立即千百次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就是我的燕子季,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奔向刚刚返青的草地、树林和山溪,追逐蝴蝶,捕捞蝌蚪。当小燕子能够飞出来,和老燕子一起捕捉小飞虫的时候,田垄的蝈蝈叫了。蝈蝈季宣告开始,孩子们更加放任和自由了。除了在水里打扑通的时间,就是编蝈蝈笼,捉蝈蝈,喂蝈蝈,赛蝈蝈。当蝈蝈不再振翅欢唱的时候,墙缝里出现了新的、彻夜不倦的歌手,那就是蟋蟀。蟋蟀季更加热闹。白天,孩子们集中在街角里,竞相展示各自拥有的五虎上将,蟋蟀的战斗打得昏天黑地,一天下来,有人欢喜有人愁。残兵败将缺了胳膊断了腿,却 ① _,有了自由,再也不会被征召入伍了。夜间,我和孩子们走进坟地。因为大家都认为坟地里的蟋蟀,十有八九都是猛将。我弯着腰, ,侧耳倾听,从它们的音色和音量去发现赵子龙式的英雄。有时是为了复仇,像燕太子丹一样,苦苦地寻找着“荆轲”;有时是为了保持霸主地位,招募战略后备队。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竞相展示各自满意的蟋蟀,蟋蟀之间的战斗非常激烈”,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
3.语言文字运用I和Ⅱ中的三处引号,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2024-05-17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果说,最近有什么审美风格席卷了我们的生活,那一定是“新中式”。

中式夹袄搭配牛仔裤、盘扣皮衣叠穿帽衫、针织毛衫配马面裙……很多年轻人穿着如此搭配的“新中式”出游、逛街。从写意水墨到梅兰竹菊,从旗袍、中山装到马面裙,“新中式”服装设计元素多样,款式类型丰富,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融入“日用而不觉”的日常穿搭中。      ① ?新在既保留传统特色,又时尚实用。比如,一些“新中式”服装中的花鸟、山水暗纹融入得十分巧妙,这些精致的图案在阳光下(          ),低调典雅,既能穿上出游,也能穿着上班。

让人意外的是,与其他(             )的流行不同,这股潮流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淡去,反而走向了世界。      ② ?其实,这都得益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深厚积淀。不管是旗袍、马褂、曲裾,都有其独特魅力,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着独具特色的气韵。细看这些服饰,从纹样到配色,从纽扣到针脚,无不散发着传统文化(             )的美。

新中式的“火”,已经从服饰延伸到了家居、美妆、餐饮等多个领域。敏锐的商家嗅到了这场商机,借着这场新中式的“东风”开始加码营销。人们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矿,与现代时尚设计相融合,创意表达东方美学。“新中式”的走红,既是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③ 。它“点燃”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以自己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白晓晴认为,不仅“新中式”风潮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性元素,也润物无声地承载了大众的审美意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四处引号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处的一项是(     
A.将深厚的中华文化内涵融入“日用而不觉”的日常穿搭中。
B.新中式的“火”,已经从服饰延伸到了家居、美妆、餐饮等多个领域。
C.敏锐的商家嗅到了这场商机,借着这场新中式的“东风”开始加码营销。
D.它“点燃”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根据材料内容,筛选、整合相关信息,给“新中式”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2024-05-16更新 | 2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语言基础运用。

①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的一种构件,位于屋顶筒瓦之端,屋檐橡头之上,既便于屋顶排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又增加了建筑的美观。②早期的瓦当素面无文,后来逐渐加上了动物纹、葵纹、云纹、网纹等纹饰。③秦汉时期,瓦当上开始出现文字,并逐渐流行开来。④瓦当本是实用物件,加上文字后就具有了人文内涵,表达了民众的心理意愿。⑤瓦当文字有四种表意作用:把建筑主人的姓氏标记出来,把建筑的名称或功用标明出来,记载某件值得纪念或炫耀的大事,寄托瓦当主人美好的祈盼等。⑥除此之外,瓦当文字还有装饰作用。⑦为了获得理想的装饰效果,往往会对瓦当文字的排布和形体进行设计变化。⑧所以,瓦当文字的构形、用字和读法,跟通用文字会有一些不同。⑨东汉以后,文字瓦当急剧减少。⑩隋唐期间,文字瓦当基本上绝迹,目前所见仅有“长安宝庆寺”瓦当一种。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中加点词“既”可以去掉。
B.②③句位置互换,衔接更恰当。
C.⑦句中的画线部分缺少主语。
D.⑩句中引号不可改为书名号。

(2)不改变原意,对⑤句画波浪线的部分进行改写,使之与⑤句后半部分结构基本一致。将改写后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024-05-1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昌平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二月,我又踏上了故乡的土地。田野里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远远望去,广袤的原野如一张绿油油的地毯平铺在碧蓝的天空之下。风柔柔的吹着,如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狗,萦绕在脚旁,伸出柔软的舌头舔食着脚面,像是在欢迎我这个久违的游子。

走进村庄,一排排青砖蓝瓦的起脊房屋错落有致排列着。故乡的房屋的屋顶都是小青瓦建造的。从屋檐开始,由下而上覆瓦。覆瓦一般采取小青瓦凹槽朝上,露出小青瓦的三分之一,上边的压着下边,一个压着一个向上均匀排列,直到屋脊。这种环环相扣的方式做出来,让雨水顺着瓦楞中间的小水沟直溜溜地流淌到房檐的滴水处,倾泻而下。

小青瓦如鱼鳞一样排列下来,屋檐上的滴水瓦,恰似分了叉的鱼尾。远远一望,犹如一条条鱼停栖在屋檐上。地处中原腹地的故乡夏季雨水较多,但时间不长久,往往是一场疾风暴雨刚过就会晴空万里,而雨水较多又长久的当属秋季。“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当一场场春风刮过,一场场细密绵软的秋雨就会接踵而至。此时的中原大地正是秋意正浓之时,烟雨空濛的田野,烟雾笼罩的村庄,青黄相间的色彩在雨雾中氤氲着,给人无限遐想。一场又一场的雨,如金线,如银丝,像从无数细密的网眼中筛落,飘洒在乡间的小路上,飘洒在秋天的田野里,飘洒在房顶上的小青瓦上,飘洒在门前的槐树上,飘洒在袅袅的炊烟里,飘洒在一两声犬吠声里。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文中多次出现“小青瓦”,与“瓦”相比,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文学作品中,标点标示的停顿,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具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024-05-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______:或许是搬入高楼后未改的陋习,或许是吵架或醉酒状态下的一时冲动,或是手一滑掉落的……然而,高空抛物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为。民警曾用假人进行高空实验,实验结果显示,②______。近年来,高空坠物事件屡次出现,这类“飞来横祸”给公众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减少此类现象,《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了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构成高空抛物罪。对于是否属于“高空”的判定可以参照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抛物点与物品实际落点之间的高度达到2米即可认定为“高空”。而是否属于情节严重,③______,而是根据物品坠落地点的人流量、抛物的高度、物品的重量与硬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1.根据图表和文段内容,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5个字。
2.对新闻作品来说,引号表示的词语有时起到强调的作用,请你结合文本分析引号是怎样使词语起到强调作用的。
2024-05-16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精诚联盟/部分高中高三三模(适应性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一代代传下的山水画里,莽莽苍苍翳翳垒垒,是 A 的群山和山上不绝的石头。石头①载土,载水,载风,载云,载众生,载着一部人类史。

陕北的石头是一种粗犷霸气的美。它们刀劈斧砍的棱角,那刺破黄土层的棱角,只能用毛辣二字形容;它们原油流贯般的线条,那②骨力感、顿挫感、节奏感极强的线条,除了天才画家石鲁,没有人能够描绘出来。那几笔确是 B ,画出了陕北石头的真魂,恢宏磅礴。

宝塔山山根的石头,就是如此。这石头上的面和块,没有笔墨和宣纸之气,是铁打钢铸,是史前洪水的凝固。在这里,我多次赏读范仲淹题刻的八字隶书: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是他对这些石头的讴歌。这些石头所显露出的强劲力量,就是数万甲兵。若非如此,巍巍宝塔山,何以能被托起?

延安的城墙也是用石头砌的。我最先看到的世界,是炕头上宠物一样陪着我的小石狮,然后是石床、石桌、石凳……上学时,我常走到清凉山下,遍布山川的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石头。当地人 C ,将一块块的好石头实锤细雕,镶满了延安街道的路面,砌出了延安城的朴拙和诗意。

1.请在材料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的“世界”与文中加点的“世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想要把这个世界看清,先要沉淀自己的心。
B.陶渊明生活在自己田园世界里,“善万物之得时”。
C.现在这样和平、安宁的世界,我们怎能不珍惜?
D.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伟大的母亲。
3.材料中①②处都是并列的短语,而①处用逗号,②处用顿号,请说明原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言和文字表达需调动个人的知识积累进行遣词造句,背后体现的是思维和认知。现实中,不少年轻人正面临着表达匮乏的“词穷”困境——心中虽有千言万语,但表达出来就很匮乏,甚至________。

提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最好办法是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思维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融合发展、相得益彰。 身处信息时代,我们或许无法回避“快浏览”,但不能抛弃“深阅读”。对于经典作品,只有慢慢品味、反复咀嚼才能觅得好书中的真味,参透书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读书贵在________,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善于把各种零碎时间利用起来读书,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夯实语言文字基本功。

在多读书、读好书的基础上,还应注重________。年轻人既要常读常新、常读常悟,也要常用常练,该动笔的时候就要动笔,该进行语言交流时也不要逃避,假以时日,才能熟能生巧,使自己变得能说善写。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A.你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D.“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号啕大哭起来。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古诗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2024-05-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____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携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8日正式公布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头像“复原图”及相关考古成果。这是我国首次以科技考古方式复原古代帝王容貌,赋予历史以鲜活气息。

复原中国古代帝王容貌,最大的困难在于获得古代帝王完整的颅骨和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幸运是,1994年至199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孝陵成功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宇文邕颅骨、肢骨以及天元皇太后玺,明确了这位鲜卑族帝王的身份。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团队用专门适用于古DNA的捕获探针,从北周武帝肢骨样本上获取了约100万个可用的基因位点,还原北周武帝头发、皮肤、瞳孔等关键特征。经过6年的反复尝试,终于“描绘”出宇文邕头像。还原后的头像显示:他拥有黑色头发、黄色皮肤和棕色眼睛,符合典型的东北亚、东亚人长相,与人们想象中鲜卑族相貌须发茂盛、发色偏黄和高鼻深目大不相同。

“复原北周武帝容貌,开历史研究先河。”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认为,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不仅科技考古为相关历史研究提供了证据,也增长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解。

1.文中画线处应填入“不怒自威、清瘦英武、头戴帝冕”三个词语,请按照顺序填入。
2.请分析文中“描绘”“复原北周武帝容貌,开历史研究先河”两处引号的作用。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