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这是西晋文学家束皙所写《饼赋》中的一段。试想,(甲),烈风阵阵,人们起床以后,又饿又冷,浑身颤抖,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一碗滚烫的汤饼下肚更舒服呢?

汤饼是什么?     ①      ,就是饼撕碎了泡在汤里,类似今天羊肉泡馍或牛肉罩饼。实则不然。古时所有的面制食品,包括蒸的、煮的、烤的,都称为饼。《水浒传》里武大郎卖的炊饼原本叫做蒸饼,其制作方法与馒头有不少类似,因避讳宋仁宗赵祯的名讳而被改称炊饼。汤饼则是在开水里煮熟的面食,即面条或面片。

北魏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九饼法里对汤饼制作有详细介绍:把面团揉搓成大拇指粗细,按扁,再以二寸为度,用手一段段掐断,投沸水中,用急火煮熟。       ②        ,不过改用刀削而已。

有趣的是,在很久以前,(乙)的汤饼却是人们盛暑的时令食品,《荆楚岁时记》所谓六月伏日进汤饼是也。伏日进食汤饼的习俗应与古代的伏祭活动有关。古时每年六月和十二月举祭祀仪式,祈福禳灾,分别叫伏祭和腊祭。《荆楚岁时记》所谓六月伏日进汤饼,名为辟恶,就是这个意思。

由汤饼辟恶,后世还进一步发展出了祈福的食俗。如孩子生日吃长命面,老人寿诞吃长寿面。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赠进士张盟》诗云:忆尔悬弧弓,余为座上宾。举箸食汤饼,祝辞添麒麟。可见,       ③        。当然,(丙)的盛夏吃热面条显然不太舒服。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一种宜于夏季食用的——冷淘

1.下列语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加点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C.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赢——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D.“呜——呜——呜”小男孩大声哭起来。
2.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不超过20个字。
3.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文中提到的“蒸饼”“汤饼”从构词角度看都使用了“制作方法+饼”的结构,比如“烧饼”。生活中还有哪些“饼”的命名也使用了这种构词法?请列举4个。
2024-06-11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检测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花喻人自《诗经》发端,屈原香草美人进一步丰富后,不仅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独特审美观,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牢不可破的抒情传统。

在《红楼梦》里以花喻人的现象     ①     ,众女儿不仅是有着如花的美貌,更有着花的品格。林黛玉是曹雪芹最钟爱的人物,他用菊花和木芙蓉花来为林黛玉塑造形象。菊花在中华文化中向来作为君子和文人风骨的象征。林黛玉是一个满腹才情的女子,她的诗发自肺腑,真切动人,她凌霜孤傲,特立独行,是为世外隐士,她的品格与菊的品性       ②      。此外,林黛玉掷的花签为木芙蓉花,盛开于秋季的木芙蓉花具有拒霜”“耐霜的特性,它在落木萧萧的秋天和菊花同样      ③      ,极具风骨。

曹雪芹用了丰富的花意象描绘林黛玉,将林黛玉与菊花、芙蓉相喻,熔铸成林黛玉的性情,逐层点染林黛玉的形象。

(节选自《<红楼梦>以花喻人探究》,有删改)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选项中的引号与文中“香草美人”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
B.兰考人民的除“三害”斗争达到了高潮。
C.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D.“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天已有二千年了。
2024-06-10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月球始终有一面背对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这时就需要一颗中继星,为地面和月球探测器之间架起信息联通的桥梁。取名“鹊桥”,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解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体现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

我国曾在2018年发射了首颗中继星“鹊桥”,为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中继通信。如今,“鹊桥”中继星已经在轨工作多年,处于超期服役状态。

1.下列句中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
C.2020年3月1日,“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第十五月昼的科学探测工作,进入月夜休眠。
D.“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解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
B.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形象体现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又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C.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形象解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D.来源于古老的民间传说,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形象诠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
2024-06-0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4月,事件视界望远镜(EHT)拍下了人类首张黑洞照片——M87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这张来自宇宙深处的甜甜圈状黑洞照片引起轰动,震惊世界。20234月,由上海天文台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换了个频道M87黑洞,首次拍摄到了M87黑洞的全景照片,将黑洞阴影、吸积盘和喷流同时展现在一张照片里。在这张全景照片中,不仅有甜甜圈,还能看到从甜甜圈向远处延展的尾巴,即黑洞的喷流。

既然黑洞是的,连光线都无法逃脱     ①     ?事实上,黑洞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②      。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这些气体会绕黑洞旋转,并被黑洞吸进去。而气体被加热到数十亿摄氏度高温时,便会发出强烈的辐射。同时,黑洞也会以喷流和风的形式向外喷射物质和能量。于是,我们将会看到一个由于黑洞事件视界形成的阴影,并在周围环绕着一个由吸积或喷流的辐射造成的光环。

哪个黑洞最容易被看到?质量越大、距离越近的黑洞,其阴影从地球看来越大,1997年开始,科学家就用新方法不断提高观测精度,从而让无线电波的视线一步步逼近黑洞。黑洞全景照片的出现,也进一步激发了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未知的强烈信心。据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透露、造中国自己的亚毫米波望远镜、拍摄人类首部银河系中心黑洞的电影,是他们未来前进的方向。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有关文本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说明所拍摄照片的具体内容。
B.“逃脱”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光线人格化,突出黑洞引力之大。
C.“哪个黑洞最容易被看到?”运用了设问,启发思考,引起下文。
D.“视线”和“电影”两处双引号的作用相同,增强文章生动性。
3.将划浪线句子改为“在这张全景照片中,既能看到黑洞,也能看到黑洞的喷流”,请结合改句分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2024-06-0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四模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深愧于无以酬报

田里禾稻不自觉地

将曾栽育它的

阳光与河水

尽都染成金黄色

——梁兆安《日暮》

古往今来,人们表现日暮的场景,大多是写【甲】夕阳将世界万物染成金黄色来形容暮色将至,而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乙】不仅将丰收的景象描绘得极富动感,还饶富理趣,烘托出诗人对眼前景物的【丙】欣赏、喜悦和满足的心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一种陌生化手法,给人 A 的感受。陌生化手法是将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熟悉的场景,通过一定形式和手段的重新表述,从而使其与日常生活有所区别、变得陌生起来,以达到对美的展示。【丁】对于小诗中的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斜照田野的景色,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人们对太熟的景物的美往往 B ,要表现这种美就显得有些困难?采用陌生化手法就是要突出这种美的效应,这是一种技巧,实现这种技巧的方法很多,例如修辞新奇、感官混搭、跨行排列、主动与被动错位等。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夕阳将世界万物染成金黄色”使用的引号,具有强调的作用。
B.【乙】处加点的关联词“不仅……还……”不能替换为“不是……而是……”。
C.【丙】处“欣赏、喜悦和满足”三个词语的顺序可以调换,意思不改变。
D.【丁】处“对于”一词可以换成“对”,符合语境,不影响句意理解。
3.请从陌生化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诗。

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

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

——泰戈尔《飞鸟集》

2024-06-0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①5月1日上午,国家博物馆门前排队的观众摩肩接踵不绝如缕。②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达历史最高水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优秀传统文化受到热捧,“为博物馆奔赴一座城”,博物馆成为假期出行重要目的地。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在观众奔赴博物馆的同时,各大文博场馆也“双向奔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五湖四海的观众。⑦作为没有围墙的课堂,不仅博物馆成为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推动了研学旅游的发展。⑧近年来,博物馆越来越多有料、有趣的“出圈”背后,数以万计的馆藏珍贵文物和重要出土文物得到抢救修复一系列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有序推进革命文物阶段性保护利用工程圆满收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中加点的两个成语均使用恰当。
B.②“历史”后加“同期”更严谨。
C.⑥⑦两句中有一处存在语病。
D.⑧中的两处顿号应改为逗号。
(2)请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回③和⑤句中的横线处,使语意连贯、完整。要求:不用抄写原句,只需按照合理顺序,将“甲”“乙”“丙”“丁”“戊”“己”六字写在答题卡上。
【甲】文创上新       【乙】聆听历史故事                 【丙】观赏精美文物
【丁】讲解升级       【戊】带走文创产品                 【己】展览启新
2024-06-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月综合练习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山地震过后一个月,我家搬回翟山庄。疲惫不堪的家人实在提不起心劲做饭,大伯不由分说把我们拽到他家的窑洞里。一进门我就嗅到一股清香,大伯掀开锅盖,哇——!满锅挤挤攘攘全是黄澄澄的嫩稻黍。①那是辗转颠簸魂不守舍后的第一餐,我吃得贪婪,顾不得雅相,满头大汗,鼻涕直流。

稻黍就是玉米。相对于其他庄稼,我对玉米抱有非常特殊的感情,它陪伴了我整个懵懂的少年岁月,喂养我的身体,滋养我的精神,驯养我的性格和脾气。它们高大丰盈、英俊洒脱的样子,从一开始就感染了我。玉米是大秋作物,生长期长,从春播,夏间苗,开花孕育,结子,秋收获,要经历一年的大半时间。它们身子舒展,抬头挺胸,摆臂阔步,齐刷刷向上的姿容,跟七八岁拔节成长的我们多么神似。一阵风起,②它们勾肩搭背亲密无间的样子,窃窃私语分享秘密的姿态,跟年少好奇的我们多么神似。它们的绿外套,从嫩绿,浅绿,白菜绿,涩绿,到深绿,墨绿,成熟的绿,天然的色彩晕染着我们的心。

1.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辗转颠簸”“勾肩搭背”后面本来应该用顿号,但是作者故意缺省了,使表现力更强。请任选一处,分析这种缺省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第二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表现不同的“绿”,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3.第一段的“贪婪”,第二段的“驯养”,在文中都被赋予与平常不同的含义。请简要分析。
2024-06-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说草滩吧。自然要从春天说起,从零零星星的鹅黄说起。米粒儿大的草芽拱出土层的时候,异想天开地顶起一小撮泥土,像顶了一个小小的斗笠。也有穿蓑衣的,那是一丝鹅黄沿着干枯的草棵往上窜,①鹅黄,嫩绿,浅绿,草绿,当这根温度计的水晶柱到达翠绿的高度时,阳光已是夏日的温度。草滩上,草不像嫩绿的时候那么内秀:到处乱跑,勇敢而又偏执;自信满满,甚至有一些疯狂。熟草蔓,单是这名字,就有鸡鸣、炊烟、羊肠小路的味道。在草滩上,它是熟练的偷渡客,巧舌如簧的媒婆。一棵草分枝发杈,波纹一样四散开去,前脚路过一蓬野蒺藜的家,后脚跟已在一株灰灰菜那里安家落户,拉拉扯扯,盘根错节,但看上去,②翠绿墨绿深绿碧绿覆盖了整个草滩。

1.下列句子中的“还”与文中加点的“还”,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也许我的眼睛骗了我?难道中学教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B.周围的顾客不约而同地笑起来,赞扬张秉贵比当妈妈的想得还周到。(林为民《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C.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沈从文《边城》)
D.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鲁迅《祝福》)
2.文中画波浪线的两处都连用了四个表示颜色的词语,①处用逗号隔开,②处却没有。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各自的表达效果。
2024-06-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地球上的天气变幻莫测,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狂风暴雨。在九霄云外的外太空,也同样存在着天气,科学家称之为空间天气。

空间天气中的是太阳风,则是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雨。太阳活动是空间天气变化的主要源头,因此, A :在太阳活动弱年时,空间天气较为平静;在太阳活动强年时, B 。太阳上的耀斑像是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而日冕物质喷发则像台风。这些,都如同外层空间的狂风暴雨

①空间天气看似遥远抑或和我们不相干,②其实它无处不在,③充塞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④它能影响空间、地面技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⑤以及危害人类生命乃至健康。⑥由此可见,读懂太阳脸色的空间天气预报就非常重要了。⑦2012年,空间天气中心首个高层大气综合观测网建成。⑧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空间天气预报正从经验预报时代迈向数值预报时代,⑨为我国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地面技术系统等保驾护航。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⑴ 序号      ,修改为
⑵ 序号      ,修改为
⑶ 序号      ,修改为
3.下列选项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脸色”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来说:“不用打针了”。(茹志鹃《百合花》)
B.热情的“北京话”还告诉她,她爱人有个亲戚就住在站上。(铁凝《哦,香雪》)
C.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鲁迅《拿来主义》)
2024-06-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雅礼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的夏天怎少得了石花冻。熬煮好的石花菜用小铝锅盛着,盖上盖子,小锅放进竹篮子,竹篮吊根绳浸到井水里。数小时后,母亲拉起绳子,一股凉气扑面而来,我和弟弟直盯着锅子,揭盖后才松一口气,真怕有人偷吃了。母亲舀出石花冻,我一碗,弟弟一碗,分别浇上红糖水,一汤匙入口,冰冰凉凉,清甜柔滑,哧溜滑入食道,滑进肚子,顿觉暑气全消。

夏夜,露天电影放了一场又一场,周边蹲满了小贩,卖炒瓜子、棒冰、汽水、烤花生,当然还有石花冻。小贩为吸引顾客,会在石花冻里加入红豆沙或红枣,透亮的水晶里点缀了红色,美如琥珀,让人移不开眼睛。看着电影,石花冻一勺一勺入口,滑滑嫩嫩,几番品咂,终究揪到了隐匿于甜味里的海的气息。那些夜晚,电影,石花冻,时不时拂过的夏风,让少时的我莫名滋生出了幸福感。

趁石花菜多的时节,母亲采摘起来,晒干收藏。这样,无论我们什么时间回去,都能吃到她做的石花冻。它已然不只是用来解馋的食物,更多的,是珍贵记忆与情感的载体。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水晶”所加引号作用相同的是(     
A.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新的杂交水稻品种,他们称之为“多年生稻23”。
B.中国儒家伦理奉行的是一种“善”文化,并且通过教化渠道使它成为主流。
C.“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对竹子情有独钟。
D.如此看来,考古人才和考古事业实现“双向奔赴”确实不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让少时的我莫名滋生出了幸福感的是那些夜晚的电影、石花冻和时不时拂过的夏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6-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宿迁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