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问题。

(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表示,“吾与女弗如也”应理解为“我与汝均不如”。据此联系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孔子的教育技巧。
2023-09-3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论语》三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②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③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闻义不能
(2)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3)结合这三则《论语》,简要概括孔子认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达到“仁”的境界。
2023-01-1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名著阅读。
①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两段文字中,孔子认为,贫困的生活中仍然要奉行自己的信仰,体现了他怎样的高尚情怀?请用四个字来概括。
____________
2023-01-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孔子用两个比喻谈了立身处世的道理,请对句子加以理解,并阐明它的现实意义。
2023-01-07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为政》)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


注释:【1】格:归服。
(1)请解释“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与“草上之风,必偃”。
(2)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阐释孔子的治国思想及其意义。
2023-01-0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子曰:“衣敝组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注释:①忮:嫉妒。②臧:善,好。
(1)请解释“耻躬之不逮”和“匿怨而友其人”。
(2)综合以上材料,孔子对“耻”有哪些认识?请分条简述。
2023-01-0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

②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1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2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

③子曰:“为命3,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4。”

(《论语﹒宪问》)


注释:【1】说:通“悦”。【2】器:使用。【3】命:指外交辞令。【4】裨谌、世叔、子羽均为郑国大夫。行人,官名,古代外交官。子产,郑国的卿。
(1)解释第①则中画横线的句子。
(2)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在使用人才方面有着怎样的见解?请任选两则简要说明。
8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之不也。”(《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1)请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躬____________               ②逮____________

(2)请概括选文中孔子关于“言”与“行”的主张,并且联系现实生活或阅读经验,谈谈你的理解。
2023-0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1)请分别结合下列语录,概括“刚”“毅”“木”“讷”四种品德的特点。
《论语》语录特点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公冶长》)刚: 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毅: ②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木: ③
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讷: ④
(2)请从“刚”“毅”“木”“讷”四种品德中任选两种,结合下列语录(任选)分析它们为什么“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

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

10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1.对上面两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理解了《诗经》中诗句的道理:人有了好的品质,还要致力于更高的精神追求。
B.子夏探寻出《诗经》中诗句的言外之意:人要有美好的品质,礼是建立在美好品质之后的。
C.孔子认为子贡从“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联想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道理是举一反三。
D.孔子认为子夏从“绘事后素”联想到“礼后”是能由此及彼,是善于学习的表现。
2.从上面两则材料,我们能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教育观?
2023-01-0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