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论语》五则,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②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③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④子曰: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⑤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


(1)请解释孔子眼中“讷”的内涵。
(2)简要概括孔子对“言”“辞”的主张。
2021-10-1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


注释:①仆:御车。②庶:人口众多。
短文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请用自己的话概述,并举例谈谈你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材料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怒’手!己所不欲,勿拖于人。

(《论语·颜渊》)

材料三: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论语·先进》)

材料四: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


(注)①椁: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问其                       目:详情。
B.举直措                    诸:诸多。
C.子                           恸:悲伤过度
D.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徒行: 徒步行走
2.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
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
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说行仁德既在于自己,也需要外界的监督,表明了孔子对待人生所采取的积极进取态度。
D.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
3.请评析材料四中孔子不为颜渊做椁的行为。
2021-05-27更新 | 43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B.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才是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四书”指《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