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赠王介甫

欧阳修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朱门歌舞争新态,绿绮尘埃拂旧弦。

常恨闻名不相识,相逢罇酒盍留连?

奉酬永叔见赠

王安石

欲传道义心犹在,强学文章力已穷。

他日若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

抠衣最出诸生后,倒屣尝倾广座中。

只恐虚名因此得,嘉篇为贶岂宜蒙。

【注】欧阳修反对当时浮艳的文风,大力提倡诗文革新。他欣赏王安石的才华,希望王安石能够接过古文运动的大旗,于是写下了《赠王介甫》一诗。罇,通抠衣,提起衣服前襟,这是古人迎趋时的动作,表示恭敬。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kuàng,赠、赐。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借指李白;吏部,借指韩愈(一说谢朓)。欧诗中将王安石比作二人,足见对其才华的推重。
B.王安石的奉酬之作,既是对欧阳修赠诗的答复,也抒写了自己的志向和理想,感情深挚,口吻谦谨。
C.欧诗后四句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败,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流露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D.王诗后四句写出了对欧阳修的尊敬及受到隆遇的感戴之意,也写出得到赠诗而过蒙宠信的惶恐。
2.两首诗中,欧阳修的“心尚在”,王安石的“心犹在”。请结合诗歌,谈谈对两人之“心”的理解。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襄陵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泽。③紫檀,有人说应为“紫貂”。④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欧阳修对李君治下民淳政简、百姓和乐的赞许。
B.首联重在刻画李君意气风发的外在形象,李县令容光焕发,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精力尚佳,老而犹壮。
C.颈联对仗工整,虚实结合,给读者描绘了秋收时节红枣成熟、春寒之际百姓生活和美的景象。
D.尾联勾勒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
2.本诗妙用了关于陶渊明的典故“不为五斗米折腰”,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这一用典。
2024-04-12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襄陵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津。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做官要为民的期许。
B.首联刻画了一位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新任县令李君形象——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
C.颔联化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意在表扬李君善于享受生活,保持愉悦态度。
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
2.赏析颈联“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2024-01-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注]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景祐三年(1036)作,时被贬夷陵令。夷陵,今属湖北宜昌。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上句描写山县景况,虽与《归园田居》同样选择鸡、犬作为意象,但意境却全然不同。
B.首联下句与诗题“岁暮”相呼应,表明岁月匆匆流逝而自己却穷途末路,一事无成。
C.颔联承接上联,描绘了游女的形象,她们的发髻保留着古老的样式,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
D.颈联诗人由夷陵的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2.前人论此诗,感伤中带有豪放,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2024-01-06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①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这首诗为诗人途经岳阳所写。②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③失江路,指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④清辉:皎洁的月光。⑤阕:乐曲终止。⑥短楫:小船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途经岳阳而暂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诗人闲卧舟中,心中不由生发思绪。
B.“空江”,写出了洞庭湖口冷寂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从遐想中回过神来的茫然。
C.诗人的视线由明月转向江面,江面云水茫茫,烟霭沉沉,诗人探寻那归去的水路。
D.当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夜已深,诗人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
2.这首诗的后四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后四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的情感和情感抒发的方式均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劳停驿

欧阳修〔宋代〕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①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白日舟行之景。一只孤舟转过山中弯曲的山路,一片开阔的平川便出现在眼前。
B.颔联写暮夜泊舟后的景。抬头看,船帆好似从树梢降落,远山顶上月正圆。
C.颈联描写作者走到荒野,看见几户农民聚在一起劳作,他们很快就将田园清理打理好了,作者顿感欣慰。
D.尾联描写面对弯曲的险滩、高耸的山崖,漂泊之人正在为明早如何渡过这艰难的前路而发愁。
2.简要分析颈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2023-11-05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一中等三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注】

欧阳修

萧条鸡犬乱山中,时节峥嵘忽已穷。

游女髻鬟风俗古,野巫歌舞岁年丰。

平时都邑今为陋,敌国江山昔最雄。

荆楚先贤多胜迹,不辞携酒问邻翁。

【注】景祐三年(1036)作,时被贬夷陵令。夷陵,今属湖北宜昌。元珍、表臣,分别是诗人的两位友人丁宝臣、朱处仁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扣题,上句描写山县景况,下句感叹岁月流逝,“穷”指诗人的境遇。
B.颌联承接上联,描述当地相沿已久的年末习俗:梳妆出游,载歌载舞,欢庆丰年。
C.颈联运用对比,诗人由夷陵的今日联想到它的往昔,“平时”是太平时日的意思。
D.尾联叙事,写诗人携酒访邻,问询古事,与杜甫《客至》最后两句情感不同。
2.近人高步瀛评价此诗“兴会飙举”,即意兴昂扬超逸。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题沙溪宝锡院

欧阳修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

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

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

【注】①宝锡院:寺庙名,在欧阳修的家乡江西。②无生:佛教语,不生不灭。③坐结跏:佛教坐禅之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十分喜爱自己的家乡,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还曾写诗向人夸赞自己的家乡。
B.颔联充分调动视觉、嗅觉等感官来展现秋日美景:枫叶随风飘落,稻花随风飘香。
C.“酿酒烹鸡留醉客”一句表现了当地民风之淳朴,与陆游“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相近。
D.诗人着一“遍”字,形象地展现了当地家家户户织苎的景象,表现出了百姓勤劳的品质。
2.全诗塑造了怎样的野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4-1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重庆外国语学校、重庆育才中学拔尖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


【注】①归:一说“栖”。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序,仲春时节正是一年春光最美的时候,人们会在此时结伴游园、踏青。
B.上片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马长嘶,青梅结子,柳如眉,蝴蝶翩飞,好一幅春光图。
C.下片写暮色来临,花上露重欲滴,春草如烟;望人家重帷深下,词人顿觉困乏欲睡。
D.全词文辞兼美,清秀典雅,读后余音袅袅,代表了欧阳修词作中清新、深婉的一面。
2.前人论此词,认为结尾句“画堂双燕归”将主人公踏青时的心情“略予点泄”,对此应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

欧阳修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


【注】①西湖:此处指颍州西湖。②朱轮:古制,太守所乘之车,以朱漆涂轮。作者曾任颖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③辽东鹤:出自晋陶潜《搜神后记》,写辽东人丁令威修道升仙,化鹤归飞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一定有词牌名,不一定有题目,后人为了区别同词牌的词,往往取首句为题目。本词即如此。
B.“归来恰似辽东鹤”化用典故,与上片第二句“来拥朱轮”形成对照,感叹久别归来时世事变迁。
C.“城郭人民”三句,写颍州百姓看到的是年年更替的新上任的太守,没人再认识以前的太守了。
D.这首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特别是下片,运用故典,化用成语,一气蝉联,略无停顿,自然流畅。
2.请赏析这首词的三、四两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