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②。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③。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④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⑤不辞。都督怒,起更衣⑥,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作《唐家千岁历》。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②交构:相互构陷。③唐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宋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④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⑤泛然:漫不经心,随意。⑥更衣:如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B.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C.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D.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麟德是唐高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对策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就政事、经义等设问,有应试者对答。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第一”或“高第”。
C.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山西永济的鹳雀楼。
D.翼轸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翼宿和轸宿。文中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祥道就向朝廷上了表章称赞他。
B.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都推脱不为滕王阁聚会写序言,他毫不推辞,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了厕所的都督闫公欣赏赞叹,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帮祖父王通补写其撰写《尚书》中的残缺内容并定稿二十五篇。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2022-06-1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九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白十岁通诗书,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天宝初,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召入,而白已醉,使高力士脱靴,左右以水酬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惰。后白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月夜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浔阳。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1.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以学:年少时
B.仙人也:贬谪
C.帝欲白:授予官职
D.转侧宿松、匡庐间:辗转流徙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B.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D.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才华横溢。苏颋称赞他才高可比司马相如,贺知章惊叹他为谪仙。
B.李白狂放不羁。玄宗下诏让他供奉翰林后仍与酒徒在集市中酣饮。
C.李白蔑视权贵。李白入宫为玄宗作诗,让玄宗亲信高力士亲自为他脱靴。
D.李白晚年多舛。安史之乱中,因做永王幕僚获罪,后得郭子仪倾力相救。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2)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浔阳。
2022-05-3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阯令。勃往省,渡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对文中划波浪线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B.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C.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D.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麟德:年号纪年法,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B.及冠:男子满十八岁之后,举行“及冠”之礼,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可以取字。
C.阙下: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阙下指帝王所居住之处,又可指宫廷,本文借指朝廷。
D.左迁:降低官职,即“降官”。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天资聪颖,才情过人。他六岁便善写文章,九岁的他读完颜师古注的《汉书》,即写了《指瑕》指出颜氏的过失和疏漏。
B.王勃浮躁浅露,拖累家人。他在写《檄英王鸡》被贬出沛王府后,求补虢州参军,又杀死官奴曹达,其父也因此事受到牵连。
C.王勃才华横溢,文不加点。他写文章的时候,先磨墨、酣饮,再蒙被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
D.王勃闻名当世,为人称颂。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杨炯认为自己文章胜过卢照邻,不如王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2)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5.课内文言文翻译。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022-05-30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九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中立,无为,以门荫历太子通事舍人。开成初,文宗欲以公主降士族,谓宰相曰:民间修昏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诏宗正卿取世家子以闻。中立及校书郎卫沫得召见禁中,拜著作郎。月中,迁光禄少卿、驸马都尉,尚真源长公主。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卫尉二少卿历左右全吾大将军。京师恶少优戏道中,具驺唱珂卫,自谓卢言京兆,驱放自如。中立部从吏捕系,立棰死。迁司农卿。绳吏急,反为中伤,左徙庆王傅。久之,复拜司农卿,入谢,帝曰:卿用法深,信乎?答曰:毂下百司养名不肯事,如司农尤丛剧。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帝许之。初,度支度六宫飨钱移司农,司农季一出付吏,大吏尽举所给于人,权其子钱以给之,既不以时,黄门来督责慢骂。中立取钱纳帑舍,率五日一出,吏不得为奸,后遂以为法。加检校右散骑常侍。京兆尹缺,宣宗将用之,宰相以年少,欲历试其能,更出为义武节度使。旧徭车三千乘,岁挽盐海濒,民苦之。中立置飞雪将数百人,具舟以载,自是民不劳,军食足矣。大中十二年,大水泛徐、兖、青、郓,而沧地积卑,中立自按行,引御水入之毛河,东注海,州无水灾。卒,年四十八,赠工部尚书。中立居官精明,吏下寒栗畏伏。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B.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C.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D.中立数求/自试愦愦不乐/因言朝廷/法令备具/吾若不任事/何赖贵戚挠天下法耶/帝闻异之/转太仆少卿/历左右金吾大将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与本名意思有一定关联的名字,字与名的意思不得相反。
B.门荫,指子孙因先辈有功而获得入仕的权利,是除科举考试之外入仕的一条途径。
C.司农,即司农寺,古代官署名,掌粮食积储、仓廪管理等事务,长官为司农寺卿。
D.六宫,指天子的正寝和五处燕寝,即皇后和妃嫔的住处,也可用于指皇后和妃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中立执法严明,重惩不羁恶少。他执法严格,皇帝也有所耳闻;有京城恶少在路上耍杂戏,言行不羁,他派随从官吏前去抓捕,并处死恶少。
B.杜中立实施新规,防止官员舞弊。有官员舞弊,挪用款项,六宫的饭食钱不能及时下发,他将相关款项收归钱库,及时发放,解决了这一问题。
C.杜中立以船代车,减轻百姓之苦。他任义武节度使时设置“飞雪将”,以船运输物资,改变了徭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状况,减轻了百姓负担。
D.杜中立妥善治水,保障治所安全。大中十二年,大水泛滥,多地发生水灾,他亲自巡视,运用导引之法治水,使徐、兖、青、郓四州皆免遭水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无遽信流言,假臣数月,事可济。
(2)中虽坐累免,及复用,亦不为宽假。
2021-12-3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酬张器判官泛溪

欧阳修

园林初夏有清香,人意乘闲味愈长。

日暖鱼跳波面静,风轻鸟语树阴凉。

野亭飞盖临芳草,曲渚回舟带夕阳。

所得平时为郡乐,况多嘉客共衔觞。


【注】①此诗创作于欧阳修被贬颍州期间。溪:指西溪。②飞盖:飞车。③为郡:做郡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题可以看出,张器判官写了一首诗给欧阳修,于是欧阳修写了这首诗回赠他。
B.“飞盖”明写车子速度迅疾,暗写诗人一行匆忙赶路、欣赏自然美景的迫切心情。
C.诗歌从动与静视觉和听觉等角度描绘一幅西溪初夏图,展现了壮阔的自然风光。
D.诗歌语言平易流畅清新自然,如“园林初夏有清香”等类似于口语,通俗易懂。
2.从诗歌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2021-12-29更新 | 29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智慧上进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总复习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风吹沙

欧阳修

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

当冬万物惨颜色,冰雪射日生光芒。

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揽鞍鞭马行勿迟,酒熟花开二月时。


[注]①确荦:凹凸不平的石头,形容土地、路径多石不平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句照应题目,写出了北风之大,又为下文写马行之难做了铺垫。
B.时值寒冬,万物凋零,色彩惨淡,阳光照射下冰雪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C.诗人眺望前方村落,村酿已熟,花开朵朵,于是欣喜地策马扬鞭前行。
D.这首诗融叙事、描写、抒情等手法为一体,既情感真挚,又韵味悠长。
2.诗歌两处写到“马”这一意象,分别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①《平台秘略》。书成,王爱重之。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②。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③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④不辞。都督怒,起更衣⑤,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②唐道名。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宋陆游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剑南”称之。③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④泛然:漫不经心,随意。⑤更衣:如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B.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C.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D.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麟德是唐高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对策是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就政事、经义等设问,有应试者对答。答策出色者,可以评为“第一”或“高第”。
C.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江南三大名楼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山西永济的鹳雀楼。
D.翼轸是二十八星宿中的翼宿和轸宿。文中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文章表露才华,祥道就向朝廷上了表章陈赞他。
B.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判处死刑,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都推脱不为滕王阁聚会写序言,他毫不推辞,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了厕所的都督闫公欣赏赞叹,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的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2)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2021-10-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征贤,诏访其后,汝士荐为右拾遗。谟姿宇魁秀,帝异之。

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起居舍人,帝因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讳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

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

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

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


注:①“副贰”,专有名词,特指太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
B.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
C.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
D.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B.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C.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D.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谟心系朝纲,秉公劝谏。对于皇帝要赦免董昌龄一事,魏谟认为董昌龄杀害无辜的事实确凿,如果赦免他,会紊乱朝纲。
B.魏谟坚持原则,敢于直谏。皇帝偏袒一位乐工并授官扬州司马,宰相也授意谏官不要再言,虽劝谏失败,魏谟仍进言不已。
C.魏漠正气凛然,不畏权势。宣宗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使皇亲国戚的骄横气焰得以收敛。
D.魏谟忠于职守,从不越职。他从谏官转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时,皇帝仍要求他评价自己言行,他直言拒绝了该请求。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逍遥游》中所选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021-10-1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恭仁,隋观王雄子也。仁寿中,累迁甘州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文帝谓雄曰:“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大业初,转吏部侍郎。杨玄感叛,诏率兵经略,与玄感战破陵,败之。遂与屈突通追获贼。炀帝召见曰:“比闻与贼战尤力,向但知卿奉法,而乃勇决如此,朕用自愧。”苏威曰:“仁者必有勇,殆谓此邪。”时威及宇文述、裴蕴、裴矩参掌选事,皆受赇不法,恭仁素廉正,故恶之,出为河南道大使,使捕寇贼。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江都宇文化及弑逆署吏部尚书为化及守魏县元宝藏执送京师高祖素知之授黄门侍郎封观国公 寻为凉州总管。

恭仁久乘边,习种落情伪,悉心绥慰,由葱岭以东,皆奉贡贽。就加纳言。突厥颉利率众数万猎其境,恭仁应机设拒,张疑屯虚帜示之,颉利惧而走。瓜州刺史贺拔行威叛,朝廷未即讨。恭仁募趫荡【注】,倍道进,贼不虞其来,遂克二城。纵所俘还之,众感悦,遂相与缚行威降。召吏部尚书,兼中书令,检校凉州诸军事。迁左卫大将军。武德末,拜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迁洛州都督。太宗劳谓曰:“洛阳要重,朕子弟不为少,恐非所任,故以委公。”

恭仁性冲厚,以礼自闲卫,未尝与物忤,时人方汉石庆【注】。既贵,不以势尚人,故誉望益重。病,乞骸骨,诏以特进归第。卒,赠潭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孝。

(选自《新唐书·杨恭仁传》)


【注】趫荡:轻捷勇健的人。汉石庆:汉武帝时期的丞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江都/宇文化及弑逆/署吏部尚书/为化及守魏县/元宝藏执送京师/高祖素知之/授黄门侍郎/封观国公/
B.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江都宇文化及/弑逆署吏部/尚书为化及守魏县/元宝藏执送京师/高祖素知之/授黄门/侍郎封观国公/
C.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江都/宇文化及弑/逆署吏部尚书/为化及守魏县/元宝藏执送/京师高祖素知之/授黄门侍郎/封观国公/
D.至谯/郡为朱粲所败/奔江都/宇文化及弑逆/署吏部尚书为化及守魏县/元宝藏执/送京师高祖素/知之/授黄门侍郎/封观国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寿,在文中是隋文帝的庙号。仁寿在古代有“仁德而长寿”之意,如《汉书·董仲舒传》中就有“尧舜行德,则民仁寿”的记载。
B.河南道,是唐朝地方行政区名。道在隋唐属于监察区名称,在唐前期是监察机构而非正式行政机构。文中河南道相当于现在的山东省、河南省全境,江苏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
C.拜,在古代是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也有授予官职之意,如《战国策·秦策》记载:“秦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D.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常称“乞骸骨”,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也省作“乞骸”。文中的“乞骸骨”就是自动请求退职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恭仁不苛求细节,令边民安宁。他曾多次迁任为甘州刺史,处理政府的事不在细节上作严格的要求,边境地区的老百姓非常安定。
B.杨恭仁因清廉正直,遭贪官憎恨。杨恭仁向来清廉正直,宇文述等受贿做不法之事的人因此憎恨他,他出京任河南道大使,讨捕盗贼。
C.杨恭仁作战很勇敢,得皇帝赏识。他奉命平定杨玄感叛乱,打败了叛贼;又和屈突通追赶捕获叛贼,因此隋文帝夸奖他是难得的人才。
D.杨恭仁全心为部落,受百姓拥戴。他长期在边远地区担任官职,全心抚慰部落的百姓,从葱岭以东的百姓,都来朝贡他,并给他献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比闻与贼战尤力,向但知卿奉法,而乃勇决如此,朕用自愧。
(2)太宗劳谓曰:“洛阳要重,朕子弟不为少,恐非所任,故以委公。”
2021-10-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杜)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杜审言:杜甫的祖父。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的意义多有关联。字是为便于他人称谓,对他人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B.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因《乐经》失传,故称“五经”。
C.徙,徙居,搬家,迁徙。也指流徙,即古代的流放刑罚,流放有罪之人到边远地区。
D.金銮殿,唐代宫殿内有金銮殿,是文人学士待诏之所。后来小说戏曲中泛称皇帝接受朝见的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B.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骜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