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游(1125-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11更新 | 283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梧州市蒙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26次组卷 | 5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双调】折桂令·田家

【元】卢挚

沙三伴哥来嗏,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涎刺塔,碌轴上渰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注】①沙三伴哥:元曲多用作村农名字。嗏:语尾助词。②太公:复姓。③涎刺塔:垂涎馋嘴的样子。④碌轴:又作“碌碡”;石滚碾。可碾豆、麦之类的农具。
1.《游山西村》中的“社”意思是________。这两首诗(曲)都写到________生活场景。
2.这两首诗(曲)在描写上有什么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2020-12-1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百校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转战万里不在话下,“立可乘”,表现其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了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此二物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2.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2020-12-08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139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5·浙江宁波·二模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5 .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雨夜读书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1.首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2.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11-15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方格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9月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朝无人①(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踏黄河冰。

铁衣度碛②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③。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①胡无人,古乐府篇名,多表现边塞生活。②碛():沙石堆积之地。③降款:投降的文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大丈夫驰骋疆场,正赶上边塞战机,“立可乘”表现其求战心切,斗志旺盛。
B.五、六句从听觉方面来写,身披铠甲的勇士在雨中穿过戈壁滩,在陇地的雷鸣中作战。
C.七、八句描绘了胜利后的场景,敌人势穷力竭,连夜送来降书,缴下的铠甲堆积如山。
D.“汗血马”“霜毛鹰”代指贡品,诗人借以表达“四夷宾服”“天下定一”的理想。
2.诗歌三、四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
2020-10-14更新 | 1475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0-07-09更新 | 9203次组卷 | 3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老学庵壁①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②。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①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老学庵是陆游书斋的名字。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②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古代也用来指房屋间数。因此,“数椽”就是“数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
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
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0-01-06更新 | 2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9 . 对下面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南乡子

陆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A.开头两句词写出了作者年轻时的胸襟抱负和交游名人雅士的繁华热阔的生活情景。
B.三十年来像梦一样, 一个“梦”字,写出了作者无尽的心酸和世事无常的不尽慨叹。
C.故地重游,不待人嘲,自感羞愧,写出作者年老体衰、事业无成,愁苦不堪的形象。
D.扁舟、月笛和烟蓑等意象,构筑了宁静淡远的图景,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的心境。
2019-03-1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48
9-10高二下·福建福州·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注】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 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1.诗人写景是怎样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诗的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就诗歌作简要分析。
2018-06-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三下学期回头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