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怀古抒情,词人以“千古江山”起笔,气势豪迈,喷薄而出。
B.词的下片借古事影射现实,寓议论于叙事之中,既有警示又暗含忧虑。
C.本词在短小的篇幅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体现出作者深切的思索和博大的胸怀。
D.本词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同为怀古词,意境上均雄浑壮阔,抒情上多直抒胸臆。
2.本词用典贴切,寄意深远。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由景及人,由眼前江山联想到历史人物,风格豪放雄迈又悲壮苍凉,江山开阔辽远,英雄功业卓著,但词人政治境遇坎坷,不免悲凉。
B.“四十三年”与“可堪”两句,回忆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沦陷区到处是抗金烽火,联系当前严峻的抗金形势,抒发感慨。
C.全词勾画了词人忠于国家、渴望疆场杀敌、急于收复失地,却又屡遭排挤、恐因被弃用终将报国无门的爱国志士形象。
D.本词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廉颇等多个历史人物的相关史事在京口发生,其题旨又切合词人渴望北伐但反对轻率冒进做法的思想。
2.本词多处对比,请结合相关内容选择两处作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注】 ①据《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与匈奴战,敌众我寡,重伤被俘……广佯死,突然跃起夺得胡儿骏马,南驰以整残部。②李蔡:李广之堂弟。③芸:同“耘”。④笕竹:剖开竹子。⑤力田:汉代设“力田”(努力耕作),选拔人才的科目。
1.下列对这首词下阕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阕一、二句与其他句有所不同,一改散句之状,讲究对仗,工整清新,重在写实。
B.“芸草去陈根”表面上是说自己根除园中杂草,实则表达对金军要斩草除根的态度。
C.“笕竹添新瓦”句写了自己对乡间屋舍的修缮,给人以在此营生,长期居住之感。
D.“朝家”指朝廷,此二句意指朝廷有朝一日选拔任用“力田”,一定会非他莫属!
2.请从表现手法、思想感情两个方面对本词上阕加以赏析。
2023-08-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课时作业(九)

4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此时辛弃疾约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饥鼠”“蝙蝠”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半夜眼中所见,表明这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
C.上阕四句语言平淡,运用白描手法,渲染出独居的环境氛围,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D.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写出词人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
2.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①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②,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属于同时期。②兜鍪:头盔,代指兵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何处望神州?”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引出登临地点和远望之景,从而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思。
B.“不尽长江滚滚流”化用杜甫《登高》中“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地表现出词人心中无尽慨叹。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表达了对孙权虽统率千军万马,却难以使东南战争平息的惋惜。
D.全词通过三问三答,将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层次分明,意境高远,令人心生悲怆雄壮之感。
2.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写到孙权,请简要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宋]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近远,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①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②《高唐赋》载,楚襄王爱慕神女并苦苦追求,而神女无意。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
B.上片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眉来眼去”看到的“水光山色”。
C.“倦客”当指陈季陵,称之为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佳人已卜归消息”也是一种婉转的说法,指佳人将离开陈季陵。
D.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还多处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如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
2.上下阕末尾运用的典故在本词中各有什么具体含义?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送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部属,部下。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苡,有人告发他私藏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老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句中的“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属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
C.五、六句夸赞部属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
D.作者借写为部属送行,表现了关爱部属的可贵精神,又饱含对现实的感慨。
2.本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体现了辛弃疾“怨而不怒,乐观昂扬”精神品质,请分别加以赏析。
8 .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阅读。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2.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2-05-25更新 | 1086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①

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志西窗②眠不得,卷地西风。


【注】①本词创作于作者闲居带湖、瓢泉时期,其间除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②西窗:思念,代指抱负。
1.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以“万事皆空”总摄全篇,充盈家国身世之感,风格沉郁悲凉。
B.“雨打风吹”原指花木遭受风雨摧残,比喻恶势力对弱小者的迫害,此处表达出作者舍身报国决心的坚持。
C.下阕写少年梦被山僧撞破,惊醒后难眠,只有西风呜咽。写出了词人渴望逃避现实的悲凉之感。
D.在写作手法上,本词结构整齐严密,通过联想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具有开阖顿挫的跌宕气势。
2.辛弃疾诗歌创造中特别崇尚英雄,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也曾感慨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试比较分析两首词中词人对英雄有着怎样共同的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著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注】①更筹:古时夜间计时工具,即更签。此指时间。②鲸饮未吞海: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中“饮如长鲸吸百川”的诗句。③中州:指当时沦陷的中原地区。④蕞尔:微小。⑤扶头:指饮酒。
(1)下列对本词的解说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题目中的“和”指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或体裁做诗词。
B.上阕中词人用“冰雪”“百川”比喻自己的胸怀,用“吞海”“剑气”寄语着壮志。
C.下阕中“浮”“迥”“幽”等词描绘了月光浮动、天空高远、景色清幽的画面。
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行文波澜起伏,写景生动形象,细腻柔美,抒情真切动人。
(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稼轩之词豪”。请结合本词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简要赏析辛弃疾的词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