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注】①带湖,湖水名,作者曾在此营建别墅。②凡我三句:《左传·僖公九年》:“齐侯盟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篇作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带湖的喜爱,宽阔的湖水,宛如打开的翠绿色的镜匣一样,晶莹清澈。
B.下片首三句描写了作者划着小船荡开青萍,排开翠藻,看到了水下游鱼似在笑自己的痴心。
C.“废沼”三句忆起带湖昔日的荒废景象,此刻却明月清风,不禁感叹人世的兴衰变化。
D.结尾两句写作者要继续在带湖栽种杨柳,表明了作者久居长栖于这片属于自己的这片天地的决心。
2.请赏析“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2022-02-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和周显先韵二首

辛弃疾

暖日晴风晚蝶忙,平林先著夜来霜。

寒花毕竟无聊甚,野菜畦边惨淡黄。

怒涛千里破空飞,洗尽青衫辇路泥。

更惜秋风一帆足,南楼只在远山西。


[注]①辇路:天子驾车所经路,此指临安。②南楼:据《舆地纪胜》卷六六《荆湖北路·鄂州》记载,南楼在湖北鄂州境内黄鹄山顶。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诗人与周显先以诗相唱和时,依照周显先诗作的原韵而作的酬答诗。
B.“寒花”二句,以野菜边上生长的寒花风光不再为喻,表现其孤寒不俗。
C.第二首作于舟行江上之时,诗人虽赴任卑职,但仍然表现出满腔的热情。
D.两诗虽为组诗,但写法与情感却不相同,它们之间也没有诗意上的关联。
2.第二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用以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法各具特色,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借山写人,破题点明写作的缘由。群山联翩而来络绎不绝,意同高雅之人交流,暗示出词人渴望追随叶衡,挥戈跃马驰骋疆场。
B.三、四两句借烟雨之景,表现出无限的怅惘。无数青山被烟雨遮断,好像万马在烟雨中低回不前。叶衡主战,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词人的希望落空。
C.下阕前两句借白发直接点出愁,可见词人心中报国无门的愤懑已难以控制。后两句借鸥自笑:沙鸥全身雪白,怕是愁的最高境界了。拍手大笑实为词人的情感挣扎。
D.全词借用眼前青山、万马、烟雨、白发、沙鸥等自然之物,写出情感的变化:愁由无到有,由有到浓得无法消解。
2.在表达情感上,这首词除了借景抒情,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2022-01-12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

辛弃疾

戊申岁,奏邸忽腾报,谓余以病挂冠,因赋此

老子平生,笑尽人间,儿女怨恩。况白头能几,定应独往,青云得意,见说长存。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都如梦,算能争几许,鸡晓钟昏。

此心无有亲冤。况抱瓮年来自灌园。但凄凉顾影,频悲往事,殷勤对佛,欲问前因。却怕青山,也妨贤路,休斗尊前见在身。山中友,试高吟《楚些》,重与招魂。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辛弃疾因谗被劾落职已七年有余,邸报中突然出现其因病辞官的消息,词人百感交集,而作此词以自陈。②“抖擞……神武门”,《南史》载陶弘景身居要职但离群索居。后挂官服于神武门上,上表辞官。③《庄子》载,子贡过汉阴,见到一个老人一次又一次抱着瓮灌溉田圃,用力多而收效少,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以“老子”自谓,既增添了词的口语化色彩,又突出了词人才高不羁的形象特点。
B.这首词开篇即声明看透人间恩怨的态度,“笑尽”二字极写词人的潇洒意态,旷达豪放。
C.“抖擞衣冠,怜渠无恙,合挂当年神武门”三句用典,表明“早当勇退,不必待劾”之意。
D.这首词语言婉转多姿,句式上呈现散文化的特点;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抒情,风格沉郁。
2.下片描述了词人如今隐居的情状,其中蕴含了词人哪些复杂情感?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碎[注]

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注】本词作于乾道八年,作者时任滁州知州。范昂任滁州通判(停),是辛弃疾副手,这年秋天,范昂任职期满,调至临安,诗人作此词为他送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点题,同时也表现了词人因年华老去而产生的惊恐之情,暗含了他功业无成的感叹。
B.“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以责备口吻写流水的无情,含蓄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境况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C.“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滞酒只依然”与“归去朝端如有问,玉关门外老班超”写法相同,两者表达的意思也相近。
D.结句写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借“在醉中挽弓搭箭,频频射落大雁”来抒发报国无门的无限悲愤与凄凉之意。
2.这首词多处运用了虚写的艺术手法,请找出两例并作简要赏析。
6 .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释】①“造口”即造口镇。宋高宗建炎三年,金兵南下,一直深入到造口。②郁孤台,古台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词人把眼前的清江流水和在兵荒马乱中逃难的人们流下的眼泪联系在一起,表现当时人民受到的极大痛苦。
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抒发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壮志受到阻碍、无法实现的感叹。
C.“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表达了词人内心苦闷,只能寄情山水,逃避现实。
D.词人在上阕抚今追昔,抒发了对中原论陷区的深切怀念;下阕词人目睹抗金事业受到重重阻力,不禁又愁绪满怀。
2.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表达效果。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在淳熙八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所见所闻,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已长期断“烟火”;蝙蝠翻舞,形象写出了眼前所见。
C.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D.下片写词人只能在梦中见万里江山,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凉之情。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注]敷文韵

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注]赵晋臣,名不迂,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词人都在铅山赋闲。清风峡在铅山(今属江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谁占清风旧筑?”问中有答,自然地交代出了两人当前的处境。
B.“云来鸟去,润红山绿”写出了清风峡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特点。
C.“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
D.这首词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将唱和与自抒情怀结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园松竹高大,仿佛和天上的白云相连,清幽的环境描写突出了作者所居之地的特色。
B.上阕写作者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营造出了一片静谧和谐的氛围。
C.古礼每年春秋社日,四邻相聚宰杀牲畜祭祀社神并分享祭品,词中所写应是春社分肉。
D.这首词语言如同家常白话,而主人公的神情却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实在耐人寻味。
2.词人用语精当、有趣,请从下阕中找出两个字,赏析其妙处。
2021-08-2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   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注】,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飞鞚(kòng):纵马疾驰。鞚,马笼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浓密的柳树旁边纵马疾驰,露水拂落,衣衫湿润,行人心里感到沉重压抑。
B.宿鹭孤影轻动,词人猜想它应是梦见常以为食的鱼虾,想像合理,生动有趣。
C.词人上片写景,过片由景及人,摄取的沿途的几个镜头动静相生、形神俱到。
D.本词语言风格简朴淡雅清丽,环境清新秀洁,人物风韵悠然,富有诗情画意。
2.简要赏析“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两句的妙处。
2021-08-26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检测(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