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一)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决意南归。金主完颜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弃疾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节选自《宋史》)

注:①掌书记,节度使属官,相当于军师参谋。②行在,天子巡行所到之地。③佥判,宋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

(二)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ān),战袍。②燕兵,此处指金兵。③娖(chuò),整理。④银胡䩮(),银色或镶银的箭袋。⑤金仆姑,箭名。

1.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弃疾间与之     游玩,旅游B.我三日期        乞求,请求
C.京益            器重,赞赏D.高宗师建康     慰劳,犒劳
2.下列关于阅读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书文字重点叙述了辛弃疾两次成功抓捕义军叛徒的经过:一次是抓捕和尚义端,一次是抓捕张安国和邵进。
B.在辛弃疾立下大功回到南宋后不久,朝廷就“改差”他为“江阴佥判”,此处已暗示了他后来的郁郁不得志。
C.史书文字叙述的主要事件和词作上片描述的事件都发生在辛弃疾的青年时期,此时他加入义军,直面金兵作战。
D.因客人谈起功名,晚年辛弃疾感而作词,追忆自己豪迈的青春岁月,感慨而今壮志难酬,虽曰戏作,其实不戏。
3.下列关于词作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从旌旗、人众、军装、兵器等方面烘托义军军容之盛和南奔时战斗之紧急,写得极为饱满,富有感染力。
B.一“追”一“叹”,既表现了经历的岁月之长和遭受的挫折之多,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过渡到下片的叙今。
C.“春风”句感叹青春不再,又在“白髭须”与上片的“壮岁”、句中的“春风”的对照中透露不甘年老的意味。
D.这首词上片气势恢宏,下片淡泊平和,在激昂豪壮与平淡宁静的对照中,展现了抗金志士辛弃疾的传奇人生。
4.下列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最接近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C.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翻译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2)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2023-03-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自主招生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辛弃疾

酒罢且勿起,重挽使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屈指吾生余几,多病妨人痛饮,此事正愁余。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注】①本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为送别被贬为泾原路(今宁夏一带)都监的信州(今江西上饶)太守王乘所作。②挽须:出自苏轼赠王庆源诗“时有野人来挽须”称赞王庆源不摆做官的威仪。③黄阁:中书门下省。④紫枢:枢密院。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从别宴写到田头,作者写到父老,着意表现了王秉虽身为太守,但和善宽厚、仁德亲民的形象。
B.上阕后两句取义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表达对王秉处事过于执着于完美的委婉劝告。
C.下阕写别后场景,尾句中“雁”与范仲淹《渔家傲》“衡阳雁去无留意”中“雁”传达的情感不同。
D.全词运用了侧面烘托、用典、直抒胸臆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质朴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2021-06-09更新 | 13067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新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③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④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⑤。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①《艺蘅馆词选》中梁启超语:此南渡之感。②刬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只是”。③云屏:云母镶制的屏风。④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巷。⑤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述说词人故地重游,追忆当年曾与一歌女在此离别情景,展现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现实。
B.“棠花”“东风”“垂杨”“飞燕”等意象的运用,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春风和煦、垂杨轻摆的春景。
C.“旧恨”是指词人感叹春天已逝,“新恨”则是缘于凄风苦雨天气恶劣,本来不佳的心情更加糟糕。
D.词人由借景抒情到直抒胸臆,由回忆而现实,由浅入深,起于抒情终于抒情,寄寓难以言说的理想。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注】①易安体:易安词“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时人称之“易安体”。②旧盟:指“鸥盟”,即言“隐居者与鸥为伴侣也”。
1.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景怎生图画”写出了词人对雨后山中清新明丽景色的由衷赞美。
B.上片“只消”两句,透露出词人此时摒除尘世烦扰、唯求闲散安宁的心境。
C.“青旗”二句,点出了酒店,交代了作者的去处,既与下阕“午醉醒时”相呼应,同时又点出作者闲居生活感到百无聊赖。
D.结尾作者假托与白鸥对话,表达出自己欲积极进取的态度。
2.下阕 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
2020-11-0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程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的描写中可以推测,这是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B.开头两句展现的景象神态毕现地村托出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柳塘新绿”,这令人倍感温柔的景色减却了思妇心中的离愁。
C.“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日头”一句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指出“离恨”是“人间有白头”的祸根。
D.辛弃疾虽是豪放词人,但这首词却写思妇的离愁别恨,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在风格上比较特别,是一首优美婉约词。
2.辛弃疾的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实则“别有怀抱”。请结合词中最后两句加以赏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查核,此指游览。②社肉:祭神用的肉。③床头:指酿酒的槽架。
1.下列有关这首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作者写住处山园有高大的松竹,村民有酒有肉,邻里关系和睦。
B.下阕的“偷”字将一个穷困、胆怯的儿童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
C.这首词的语言流畅自然,朴素清新,不用奇字丽句,没有任何雕饰。
D.“清平乐”是词牌名。这首词上阕写闲居带湖的满足,下阕书所见。
2.这首词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是哪两个字?请指出,并说说你的理由。
2019-09-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延,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注]①这首词是孝宗淳熙七年(1181年)秋,作者为张仲固奉调兴元(治所在今陕西汉中)知府设宴饯行时所作,当时作者亦将赴任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②三秦:指关中地区,项别破秦入关,把关中之地分给秦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因称关中为三秦。③一编书是帝王师:指张良从圯上老人处获得《太公兵法》而成为帝师。
1.“开汉业”在上阕中具体指哪两件事?上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2.请简要赏析下阕“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
2019-07-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回,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注:①茂嘉:辛弃疾族弟,时因事贬官。此词大约作于词人闲居铅山期间。②燕燕:《诗经·邺风》有《燕燕》诗,相传为卫庄公之妻庄姜送别卫庄公之妾戴妫而作。③向河梁:指李陵送别苏武归汉。

1.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借三种悲鸣的鸟声起兴,渲染强烈的悲戚气氛,寄托自己的悲痛心情。
B.“算未抵、人间离别”一句是把“离别”和啼鸟的悲鸣作比较,为下文的“别恨”作铺垫。
C.“谁共我,醉明月?”一句收尾点题,把上文中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议论归结到了送别茂嘉之事上。
D.这首词以事例连贯上下片,内容上几乎完全抛开对茂嘉的送行,而专门罗列古代的“别恨”事例。
2.请从情感内涵方面比较分析“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与《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句的异同。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一剪梅 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忆”字点明是回忆从前,“中秋”扣题,同时点明时间,“丹桂”和第二、三句的“花” “月”意象写出了环境:皓月当空,桂花飘香。
B.“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与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杯中无酒、身边无人的无奈。
C.“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 一样,只不过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 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E.这首词上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阴湿;而下阕则写赏月不得, 用拟人手法写出酒杯和歌声的淡定反衬自己的忧愁。
2.全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