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陈选字士贤,台之临海人。天顺庚展试礼部,丘文庄得其文,曰:古君子也,置第一。授监察御史。罗一峰论夺情被谪,先生抗疏直之。出按江西,藩集以素服入见,先生曰:“非也人臣君服视其品秩于御史何居?”不事风裁,而贪墨望风解授。已,督学南畿,一以德行为主。试卷列诸生姓名,不为弥封,曰:“吾且不自信,何以信于人邪?”每按部就止学宫,诸生分房诵读,入夜灯火萤然,先生以两烛前导,周行学含,课其勤惰,士风为之一变。

归奔母丧。丧毕,除广东布政使。肇庆大水,先生上灾伤状,不待报,辄发聚赈之。市舶阉书眷横甚,番禺知县高瑶发其赃钜万,都御史宋受不敢话。先生移文奖瑶,眷深憾之。眷乃证先生党比属官,上怒,遣刑部员外郎李行会巡按御史徐同爱共轴。两人欲文致之,谓吏张者,先生所黜,必恨先生,使之为诬。褧曰:“死即死耳,不敢以私恨陷正人也。”爱书入,诏锦衣官速问,士民数万人央舟而哭。至南昌,疾作,卒于石事寺,年五十八。友人张元祯殓以疏络,或咎其薄,元祯曰:公平生清苦,殓以时服,公志也。

(节选自黄宗羲《明懦学案》)

【注】①爱书;古代记录囚犯供词的文书。

材料二:

陈选自幼端悉寡言笑,以圣贤自期。天顺四年会试第一,成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尽黜贪残吏。广寇流入赣州,奏闻,不待报,遣兵平之。宪宗即位,尝劾尚书马昂、侍郎吴复等。言虽不尽行,一时惮其风采。以母丧离任,行李萧然,车一辆而已。士民号泣而送,为立生祠。久之,进按察使,决遣轻系数百人,重因多所平反,囹圄为空。治尚简易,独于赃吏无所假。二十一年语减省贡献,而市舶中官韦眷奏乞均摇户六十人添办方物。选持语书争,帝命与其半,眷由是怒选。番人马力麻诡称苏门答刺使臣欲入贡,私市易。眷利其厚贿,将许之,选立逐之去。眷憾选甚。

(节选自《明史·陈选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非也A人B臣觐君C服D视其品E秩F于G御史H何居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夺情,指古代官员遭父母之丧,但丧期未满而强使出仕。“夺”与《齐祖晋文之事》中“勿夺其时”的“夺”意思相同。
B.弥封,把试卷上填写姓名的地方折角或盖纸糊住,以防止舞弊。“弥”与《六国论》中“奉之弥繁”的“弥”意思不同。
C.会试,即共会一处,比试科艺,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应考者为各省举人。
D.囹圄,指监狱。成语“身陷图图”即指失去人身自由,正在监牢里受苦;有时也指好人蒙受冤屈,也可表示陷入困难或束缚中。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选从小端正诚实,不苟言笑,以圣贤为榜样来要求自己。丘文庄看到他,说他是个古代的君子,将他的文章评为会试第一。
B.陈选勇于表达意见。他上奏章为被贬谪的罗一峰辩护,也曾弹劾尚书马昂、侍郎吴复等。他的意见虽未被完全采用,但其风采令人敬畏。
C.陈选为官决策果敢。肇庆发大水和广寇流入赣州时,他上报朝廷但不等朝廷回复,就开仓赈济百姓、派遣士兵平叛。
D.陈选一生清苦,为政崇尚简易。因母亲去世而离任时,行李只有一辆车罢了,士民嚎哭着为他送行,给他立了一座生祠。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事风裁,而贪墨望风解绶。已,督学南畿,一以德行为主。
(2)两人欲文致之,谓吏张褧者,先生所黜,必恨先生,使之为诬。
5.材料一中说“眷深憾之”,材料二中说“眷憾选甚”,请简要概括韦眷“憾选”的原因。
2024-01-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欲兴师,必先教战。三军之士,素习离、合、聚、散之法,备谙坐、作、进、退之令,使之遇敌,视旌麾以应变,听金鼓而进退。如此,则战无不胜。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战国时魏将吴起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百战奇略·教战》

材料二:

戚继光,字元敬。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先后九战皆捷,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明年倭大举犯福建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隆庆初,给事中吴时来因蓟门多险,请召俞大猷、戚继光专训戍兵。继光乃议立车营。车一辆用四人推挽,战则结方阵,而马步军处其中。又制拒马器,体轻便利,遏寇骑冲突。寇至,火器先发,稍近则步军持拒马器排列而前,间以长枪、锒筅。寇奔,则骑军逐北。蓟门军容遽为诸边冠。

《明史·戚继光传》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明年A倭大举B犯C福建闽中D连告急E宗宪复F檄继光G剿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旌麾,古代指挥军队用的旗子,现代汉语中“麾下”一词即来源于此。
B.“馘”字从“首”,杀死敌人后割其左耳计功;俘馘,即俘获和斩杀的敌人。
C.隆庆,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载垕的年号,中国古代常以帝王年号纪年。
D.冲突,即碰撞、冲撞,这里指因为列阵不当导致己方骑兵产生相互冲撞。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主要阐述军队教育训练的重要性;为提升训练效果,吴起提出“抓骨干带全体”的训练方式,放到今天仍不失借鉴意义。
B.戚继光虽然出身贫苦平民,但自幼有豪放不凡之志,且喜好读书、知晓经史大义,这为他后来取得非凡成就奠定了道德和文化基础。
C.在攻击横屿的战斗中,戚家军遇到壕沟拦路,戚继光下令士卒携带草束前进,最后大破敌军,这显示出戚继光长于谋略的智将风采。
D.隆庆初年,皇帝调戚继光训练边军,说明他善于练兵的名声已经传遍朝野上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5.戚继光的军事活动怎样体现了材料一吴起的主张。
2023-10-3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仁宗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也。幼端重沉静,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太祖尝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

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僭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裁决庶政。四方水旱饥馑,辄遣振恤,仁闻大著。而高煦、高燧与其党日伺隙谗构。或问太子:“亦知有谗人乎?”曰:“不知也,吾知尽子职而已。”十年,黄俨等谋立高燧,事觉伏诛,高燧以太子力解得免。

二十二年即帝位,大赦天下。戊戌,赐吏部尚书蹇义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银章各一,曰“绳愆纠缪”,谕以协心赞务,凡有阙失当言者,用印密封以。癸酉,诏有司:“条陈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辛巳,崩于钦安殿,年四十有八。

赞曰:当靖难师起,仁宗以世子居守,全城济师。其后成祖乘舆,岁出北征,东宫监国,朝无废事。然中遘媒孽,濒于危疑者屡矣,而终以诚敬获全。善乎其告人曰“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有谗人也”,是可为万世子臣之法矣。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选自《明史本纪》,有删改)

文本二:

诏免山东、淮安、徐州夏税之半。停罢一切官买物料。时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东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问蹇义,义对亦同。上命杨士奇草诏蠲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户部、工部与闻。”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须臾缓。有司虑国用不足,必持不决。”因命中官给笔札,士奇就西角门草诏。上览毕,即遣使赍行,顾士奇曰:“卿今可语部臣,朕悉免之矣。”左右或言宜有分别,庶不滥恩。上曰:“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可与民较锱铢耶!

(选自《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有删改)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僭世子/
B.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僭世子/
C.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僭世子/
D.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僭世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小过不足渎天德”的“顾”,与《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的“顾”字意义相同。
B.“监国”,指政治制度,皇帝外出时由重要人物(通常为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
C.“用印密封以闻”的“闻”,与《殽之战》中“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的“闻”字意义不同。
D.“工部”,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是负责工程的机关。掌管全国土木、水利工程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宗幼年时端重沉静,勤奋好学,跟从儒臣讲经论史。他回答太祖问题,得到太祖赞赏。
B.黄俨、高燧等人暗中谋划夺取嫡长子之位,想要陷害世子,成祖差点因为谗言杀了世子。
C.仁宗赐予蹇义等人“绳愆纠缪”银章,以便仁宗可以及时发现大臣过失,直接处置问题。
D.靖难之师兴起时,仁宗以世子身份居守北京,保全了城市。在位时,政绩优异,不胜枚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条陈政令之不便民者以闻,凡被灾不即请振者,罪之。
(2)恤民宁过厚。为天下主,可与民较锱铢耶!
5.作者评价仁宗“使天假之年”,“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仁宗在位期间的“德化”体现在哪里?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条概括。
4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

当是时,川抚邵捷春捉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山巅,俯瞰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今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已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十七年春,献忠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悲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肭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良玉)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B.(秦良玉)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C.(秦良玉)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D.(秦良玉)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
2.下列对文中相关词句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其计不用”与“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谢”含义不同。
B.“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与“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两句中的“以”含义相同。
C.“逊之深然之”与“成然之”(《促织》)两句中的“然”用法相同。
D.“良玉邀之马家寨”与“浴乎沂,风乎舞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都是状语后置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绩显赫,从不居功。万历时期,良玉曾与丈夫一同作战,大破贼众,建立赫赫战功,但她从不向朝廷邀功请赏。
B.纾解国难,忠心耿耿。永平失守,良玉率兵勤王护驾有功,崇祯帝特别为她写诗褒奖。
C.慷慨解囊,深明大义。崇祯时期,战乱不休,朝廷空虚,良玉不但出兵,还先后两次输出家财作为军饷。
D.忠义报国,宁死不降。张献忠攻陷蜀地,良玉召集部众,严防死守,誓死不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
(2)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
2022-09-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时太祖操重典绳群下,守令坐小过辄逮系。闻其贤,旋遣还,且加赏赉,有因以超擢者。周荣,字国华,蓬莱人。初为灵璧,坐累逮下刑部,耆老群赴辇下称其贤。帝赐钞八十锭,绮罗衣各一袭。礼部宴荣及耆老而还之。无何,擢荣灵璧知县。二十九年,荣坐事逮讯,部民为叩阍。太祖喜,立擢为知府。由是长史竞劝,一时多循良之绩焉。史诚祖,解州人。洪武末,诣阙陈盐法利弊。太祖纳之,授汶上知县,为治廉平宽简。永乐七年,成祖北巡,遣御史考核郡县长吏贤否,还言诚祖治第一。赐玺书劳之曰:“守令承流宣化所以安利元元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实鲜尔敦厚老成,恪共乃职;持身励志,一于廉公。平赋均徭,政清讼简,民心悦戴,境内称安。方古良吏,亦复何让。特擢尔济宁知州,仍视汶上县事。其益共乃职,慎终如始,以永嘉誉。”并赐内酝一尊,织金纱衣一袭,钞千贯。御史又言贪吏虐民无若易州同知张腾,遂征下狱。诚祖既得旌,益勤于治。土田增辟,户口繁滋,益编户十四里。成祖过汶上,欲徙其民数百家于胶州,诚祖奏免之。屡当迁职,辄为民奏留。阅二十九年,竟卒于任。士民哀号,留葬城南,岁时奉祀。是时,县令多久任。蠡县吴祥,永乐时知嵩县,至宣德中,阅三十二年卒于任。临汾李信,永乐时由国子生授遵化知县,至宣德中,阅二十七年始擢无为知州。以年老不欲赴,遂乞归。涓县房岩,宣德间为邹县知县,至正统中,阅二十余年卒于任,吏民皆爱戴之。

(节选自《明史循吏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令承流宣化/所以安利/元元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实鲜/
B.守令承流宣化/所以安利元元/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实鲜/
C.守令承流宣化/所以安利元元/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实鲜/
D.守令承流宣化/所以安利/元元朕统御天下/夙夜求贤/共图治理/往往下询民间/皆言苦吏苛/急能副朕心者实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文中指担任地方官职的县丞,其在县里的品级要低于县令。
B.耆老,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原指六七十岁的老人,后多指德高望重的老人。
C.叩阍,指中国古代平民或案件当事人直接向皇帝申诉冤屈。
D.乞归,同“乞骸骨”。指古代官员到年龄交还官职,正常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重视吏治,树立榜样。太祖对周荣这样有才能、得民心的官员不计小过,提拔褒奖,从而在官员中形成了守法勤政之风,循吏辈出。
B.成祖也重视吏治,赏罚分明。成祖对史诚祖这样政绩第一的循吏大加褒扬,迅速提拔;面对张腾这样贪污暴虐的墨吏则果断处置。
C.循吏勤政爱民,深得民心。循吏对百姓有惠政,百姓爱戴他们。循吏有小过,百姓为之奔走说情;循吏要调任,百姓极力挽留。
D.地方循吏升职缓慢,灰心丧气。当时有很多任职年限超过20年的县令,譬如李信,被升迁为知州时,已兴趣索然,不愿升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太祖操重典绳群下,守令坐小过辄逮系。
②平赋均徭,政清讼简,民心悦戴,境内称安。
2022-07-2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四十七年以进士第三人授翰林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崇祯初,起子壮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流贼犯皇陵,帝素服召对廷臣。子壮言:“今日所急,在收人心。宜下罪己诏,激发忠义。”帝纳之。乃会诸臣,列上蠲租、清狱、使过、宥罪等十二事。帝以海内多故,思广罗贤才,下诏援《祖训》,郡王子孙文武堪任用者,得考验授职。子壮虑为民患,立陈五不可。会唐王上疏,历引前代故事,诋子壮,遂除名,下之狱,坐赎徒归。久之,廷臣交荐,起故官,协理詹事府。未上,京师陷。福王立,起礼部尚书。至芜湖,南京亦失守,乃归。唐王立福建,召相子壮。以前议宗室事,有宿憾,辞不行。顺治三年,汀州遗变,丁魁楚等拥立桂王子永明王由榔于肇庆。苏观生又议立唐王弟聿,子壮沮不得,退居邑之九江村。永明王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广东、福建、江西、湖广军务。会大兵入广州,聿被执死,子壮止不行。明年春,张家玉、陈邦彦及新会王兴、潮阳赖其肖先后起兵,子壮亦以七月起兵九江村。兵多蜒户番鬼,善战。乃与陈邦彦约共攻广州,结故指挥使杨可观等为内应。事泄,可观等死。子壮驻五羊驿,为大兵击败,走还九江村,长子上庸阵殁。会故御史麦而炫破高明,迎子壮,以故主事朱实莲摄县事。实莲,子壮邑子也。九月,大兵克高明,实莲战死。子壮、而炫俱执至广州,不降,被戮。子壮母自缢。永明王赠子壮番禹侯,谥文忠,荫子上图锦衣卫指挥使。

(选自《明史·陈子壮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
B.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
C.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
D.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阉竖/魏忠贤怒/假他事削子壮及其父给事中熙昌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典礼、科举、学校、赋税、水利等。
B.素服,居丧期间或遇到凶事时所穿的白色或本色衣服,也指日常穿的便服。
C.除名,削除名籍,我国古代一种用来惩处犯罪官员的方法,即革职免官。
D.詹事府,明清时期的中央机构之一,主要职责是从事皇子或皇帝的内务服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子壮担任礼部右侍郎时,朝廷发生了流贼侵犯皇陵的事情,他劝说皇帝下罪己诏收拢人心,建议被皇帝采纳。
B.皇帝打算任用郡王子孙中有才能的人,陈子壮担心会给百姓带来祸患而加以反对,结果触怒皇帝,被关进监狱。
C.明亡后,陈子壮起兵抗清,与陈邦彦相约一同进攻广州,并联系杨可观等人里应外合,然而事情泄露,导致失败。
D.清兵进攻高明,陈子壮战败被捕,因为拒不投降,最终被杀,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得到永明王的肯定与褒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唐王立福建,召相子壮。以前议宗室事,有宿憾,辞不行。
(2)子壮驻五羊驿,为大兵击败,走还九江村,长子上庸阵殁。
2022-07-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默,字时言,瓯宁人。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嘉靖初,改户部主事,进兵部员外郎。调吏部,历验封郎中。真人邵元节贵幸,请封诰,默执不予。十一年为武会试同考官。屡迁浙江左布政使,入为太常卿,掌南京国子监事。博士等官得与科道选,自默发之。历吏部左、右侍郎,代夏邦谟为尚书。自正德初焦芳、张彩后,吏部无侍郎拜尚书者。默出帝特简,盖异数也。

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已意,嵩衔之。会推辽东巡抚,列布政使张臬、谢存儒以上。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未几,复命兼翰林学士。给事中梁梦龙劾默徇私,帝为责梦龙。会大计群吏,默戒门下谢宾客,同直大臣亦不得燕见,嵩甚恨。赵文华视师还,默气折之。总督杨宜罢,蒿、文华欲用胡宗宪,默推王诰代,两人恨滋甚。

初,文华为帝言余倭无几,而巡按御史周如斗以败状闻。帝疑,数诘嵩。文华谋所以自解,稔帝喜告讦。会默试选人策问,言汉武、唐宪以英睿兴盛业,晚节用匪人而败,遂奏默诽谤。帝大怒,下礼部及法司议。奏默偏执自用,失大臣体;所引汉、唐事,非所宜言。帝责礼部尚书王用宾等党护,各夺俸三月,而下默诏狱。锢于狱,默竟瘐死。时三十五年二月也。

默博雅有才辨,以气自豪。有所恃,不附嵩。凡有铨除,与争可否,气甚壮。然性褊浅,用爱憎为轩轾,颇私乡旧,以恩威自归,士论亦不甚附之。默既得罪,继之者视嵩父子意,承顺惟谨,吏部权尽失。隆庆中,复默官,予祭葬。万历中,赐文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
B.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
C.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
D.帝问嵩/嵩言其不任/夺默职为民/以万镗代/默掌铨仅七月/逾年/镗罢/特旨复用默/命入直西内赐直庐/许苑中乘马寻进太子少保
2.对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又称春闱或者礼闱,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考中者成为贡士。
B.国子监,晋武帝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明清两代,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
C.礼部,古代官署名。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
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由朝廷授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默秉公持正,办事坚持原则。他担任吏部验封郎中时,道士邵元节深得皇帝信任,地位显贵。请求朝廷封赠诰命,但李默坚决不同意。
B.李默才干突出,受到破格任用。他掌管南京国子监后,博士等官员可以从科道官员中选拔;他接任吏部尚书,改变了吏部多年来没有由侍郎升任尚书的局面。
C.李默刚正不阿,决不同流合污。他以气势力压严嵩的心腹赵文华,坚决抵制严嵩及其同伙结党营私,针锋相对地推举王诰担任总督职务。
D.李默正气凛然,招致奸党忌恨。赵文华谎报军情后,为了自保而诬告李默,皇帝听信谗言,责成礼部及司法部门处置,礼部尚书王用宾将李默定罪入狱。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严嵩柄政,擅黜陟权。默每持已意,嵩衔之。
(2)初,文华为帝言余倭无几,而巡按御史周如斗以败状闻。帝疑,数诘嵩。
2022-06-0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

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礼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

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一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辨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

(选自《明史·徐光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B.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C.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D.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B.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隋朝以后为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朝廷重要典礼及科举考试等。
C.元年,在古代专指帝王即位的第一年。崇祯元年即崇祯帝朱由检即位的第一年。
D.朔,农历每月初一。最初古人是以新月初现为一月之始。每月的十五称为“望”,十六为“既望”,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擅长学习,知识广博。他曾经跟随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后来又学习军事、屯田、盐政、水利等书籍。
B.徐光启熟悉军事,力主练兵。在通州练兵时,他上奏陈列了十条建议。后来,又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之用。
C.徐光启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他为官起起落落,等到被信任而掌权时,年纪已老,又逢周、温独断专政,难以建议和陈述主张。
D.徐光启才华出众,志向高远。他不仅熟悉农业,精通天文、测算等科学技术,而且还有经济学方面的才能,并且立志用于当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2)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
2022-06-0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五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转吏部,采古二十二君行事可法者。曰《鉴古录》,上之。英宗复位,进尚书。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逾月,复尚书,直内阁如故。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当亨、吉祥用事,贤顾忌不敢尽言,然每从容论对,所以裁抑之者甚至。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贤因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曹钦之反也,击贤东朝房,逼草奏释己罪。赖王翱救,乃免。门达方用事,锦衣官校恣横为剧患。贤累请禁止,帝召达诫谕之。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达衔次骨,因袁彬狱陷贤,贤几不免。宪宗即位,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知经筵事。五月大雨雹,大风飘瓦,拔郊坛树。贤言:“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成化二冬卒,年五十九。帝震悼,赠太师,文达。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B.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C.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D.孛来近塞猎/亨言传国玺在彼/可掩而取/帝色动/贤言衅不可/启玺不足宝/事遂寝/亨益恶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又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举人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B.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C.御史,自秦朝开始,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为皇帝耳目,故又称耳目官。
D.谥,谥号,指古代帝王、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味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本文中属于官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贤才华横溢。考中乡试第一,所献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略,也被皇帝认可,命令他抄写好放置在身边,以备随时审阅。
B.李贤关爱百姓。山东发生饥荒时,他反对徐有贞的说法,请求放赈;在长江南北水灾后,请求朝廷能废除一切征敛。
C.李贤刚直不阿。当石亨、曹吉祥当权,李贤虽有顾忌但他仍能从容回答皇上的提问,对石亨等人起了很大的抑制作用。
D.李贤曾两次遭遇危险。曹钦谋反时,逼他起草奏章开释自己的罪行;门达因李贤进谏而借袁彬的案件陷害他,李贤几乎不免于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达怙宠益骄,贤乘间复具陈达罪,帝复召戒达。
(2)天威可畏,陛下当凛然加省,无狎左右近幸。崇信老成,共图国是。
2022-03-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本公,朔州卫人。正德九年进士。历御史。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不报。世宗嗣位,及冬而乾清宫成,帝由文华殿入居之。本公上言:事之可思者有六。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慎终如始,兢兢业业,常若天祖之临;求言益切,访政益勤,用防壅蔽之患。持圣心远货色,毋溺于鸩毒;重兴作,惜财力,永鉴于先朝。帝嘉纳之。

逾月帝欲加兴献帝皇号,本公力言不可。嘉靖改元,出按辽东,劾罢副总兵张铭、都指挥周辅。还朝,论救给事中刘最,忤旨切责。二年十月,时享太庙,帝不亲行。本公与同官彭占祺极言遣代非宜,报闻。

明年三月,帝欲考兴献帝,立庙禁中。本公偕同官力争,谓:陛下潜邸之日则为孝宗之侄,兴献王之子。临御之日,则为孝宗之子,兴献帝之侄。可两言决也。至立庙大内,实为不经……帝怒,责其朋言乱政,夺俸三月。

其年六月,以席书为礼部尚书,召张璁、萼入京。本公偕同官四十四人连章言:萼首为乱阶,璁再肆欺罔,黄绾、黄宗明、方献夫、席书连汇接踵。尚书之命,由中而下。行取之旨,已罢再颁。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不纳。已,偕廷臣伏阙哭谏。系狱,廷杖还职。当是时,争大礼者,诸御史中,本公言最切中。

寻迁通政参议。九年不调,以疾请改南京。乃授大理寺丞,稍迁南京太仆少卿。谢病归。二十年,言官邢如默、贾准等会荐,诏用不赴,卒。

(节选自《明史·郑本公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B.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C.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D.是宫八年/营构一旦告成/陛下居安思危/当远群小节/燕游以防一朝之患/重妃配/广继嗣/以为万世之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祖,是高祖之父,即五世祖。曾祖之父为高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B.改元,指封建时期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也指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
C.潜邸,又称潜龙邸,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皇帝继位后,不能再作为任何人的居所,而是改建为宗教寺庙或祭祀场所。
D.行取,是明制,地方官知县、推官,科目出身三年考满者,经地方高级官员保举和考选,由吏部、都察院协同注拟授职,称为行取。文中指授予官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本公尽职尽责。世宗即位,迁入乾清宫居住,他上书的六件值得深入思考的国家大事,得到皇帝嘉奖并被采纳。
B.郑本公敢于直言。他先是反对世宗给其生父兴献帝加皇号;后又反对世宗尊兴献帝为皇考且在宫中建庙祭祀,被责骂并罚俸。
C.郑本公憎恶奸恶。曾与同僚痛劾张璁、桂萼、席书等人,还跪在宫阙下痛哭劝谏,结果被抓进监狱,在朝廷上遭受杖刑,后还任原职。
D.郑本公任通政参议,多年没有调动;后因生病改任南京,先后任大理寺丞、太仆少卿;又因病辞官,后来虽有言官举荐,但皇帝不同意他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宗不豫,国本未建、本公请慎选宗室亲贤者正位东宫,系天下望。
(2)大臣因此被逐,言官由之得罪。虽往日瑾、彬之奸,流祸不若是酷也。
2022-01-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