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上赐象昇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昇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昇闻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脰耳。”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昇,关、宁诸路属起潜。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顺义。

象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一军尽覆。

侯弘文者,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昇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象昇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节选自《明史卢象昇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起潜:人名,指杨嗣昌、高起潜。②脰:颈,脖子。
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刃及鞍勿(顾念、考虑)
B.不得死所(遗憾)
C.顺义(编次)
D.巡抚王梦尹以扰驿(使……听到)
2.下列句中的“之”与“象昇击却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下车引B.何陋
C.已而细柳军D.益慕圣贤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卢象昇每次上阵地,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和贼人搏斗,卢象昇的刀都碰到贼人的马鞍而不回头看,没有了马就徒步作战。
B.决策议战,然事多为嗣昌、起潜挠。
(卢象昇)定出计策讨论作战方案,然而事情再三被杨嗣昌、高起潜阻挠。
C.象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卢象昇带领军队跟敌人打仗,喊话(指挥的)的声音很大(震到云间),从上午到下午,炮弹发射光了,箭也没有了。
D.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老百姓因此为侯弘文的(遭遇)感到遗憾而赞叹卢象昇的(义举)。
4.文中的卢象昇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事见诬,逮下吏,,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事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释:①土木:明正统十四年,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兵败于土木堡。②宋神宗大办元宵节,欲购浙灯四千余盏,苏轼上书劝谏,反对奢华,神宗采纳其建议。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场民数千人阙乞留                 诣:到
B.,得白                                 已:结束后
C.敕录诸府重囚                       寻:不久
D.秋冬徙入塞                           辄:往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事见诬                                        具劾
B.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                    
C.转右副都御史                              
D.有旨市羊角                              九畴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退焚香读书
耿公(办完公事)回到家就烧香读书
B.多所平反
多处地方平反
C.徒冗食耳
徒然浪费粮食而已
D.请帝延儒硕
(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耿九畴治理两淮盐政,痛下决心革除弊端,收效明显。
B.耿九畴审理章瑾案件,刚正不阿,遭到诬陷后被捕入狱。
C.耿九畴前往凤阳巡视赈灾,及时招抚流民,安定民心。
D.耿九畴多次提出合理建议,大多被皇上采纳,并受嘉奖。
6.文中称赞耿九畴“廉正”,请举例说明。
2021-02-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举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庶吉士,进编修。二十六年召为左庶子,寻擢南京礼部右侍郎。三十五年五月,擢向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一月入朝。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当是时,帝在位日久,倦勤,朝事多废弛。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自独相,即请增阁臣,帝不听。及吏部尚书孙丕扬以荐贤不用求去,向高特疏请留,亦不报,遂引疾。屡谕,乃出视事。四十年春,向高以历代帝王享国四十年以上者,自三代迄今止十君,劝帝力行新政。复以用人行政请,不报。向高志不行,无月不求去,帝辄优旨勉留。向高复言:“臣进退可置不问而百僚必不可尽空台谏必不可尽废诸方巡按必不可不代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帷幄不得关其忠,六曹不得举其职,举天下无一可信之人,而自以为神明之妙用,臣恐自古圣帝明王无此法也。”熹宗初政,帝本冲年,不能辨忠佞,魏忠贤、客氏渐窃威福。刑部尚书王纪削籍,礼部尚书孙慎行、都御史邹元标先后被攻致仕去。向高争不得,因请与元标同罢,帝不听。忠贤益恨向高,而其时朝士与忠贤抗者率倚向高。忠贤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向高以时事不可为,乞归二十余疏。乃命加太傅,遣行人护归,所给赐视彝典有加。寻听辞太傅,有司月给米五石,舆夫八。向高既罢去,韩爌、朱国祯相继为首辅,未久皆罢。居政府者皆小人,清流无所依倚。熹宗崩,向高亦以是月卒,年六十有九。

(选自《明史·叶向高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进退/可置不问/而百僚必不可尽空/台谏必不可尽废/诸方巡按必不可不代/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
B.臣进退/可置不问/而百僚必不可尽/空台谏必不可尽废/诸方巡按必不可不代/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
C.臣进退可置不问/而百僚必不可尽空/台谏必不可尽废/诸方巡按必不可不代/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馈盈
D.臣进退可置不问/而百僚必不可/尽空台谏必不可/尽废诸方巡按必不可/不代中外离心/辇毂肘腋间/怨声愤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首辅,明代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与内阁“次辅”、“群辅”相对而言。
B.冲年,意为幼年孩童,古人常以发型来区别年龄,如总角、垂髫、束发均指幼年。
C.削籍,旧时指削除名籍被革职,古人常用移病、乞骸骨等来表达自请退职。
D.清流,与“浊流”相对,常喻指德行高洁负有名望的士大夫,古人也称“白马清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叶向高忧国奉公,独撑朝政。皇帝长期懒于上朝,国事荒废,官职出缺不补;叶向高德高望重,独居相位,主持政事竭忠尽力。
B.叶向高执着尽忠,敢于直谏。他规劝皇帝推行新政,直言皇帝不信任百官、剐愎自用的做法,并不是圣明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
C.叶向高力抗奸臣,维护忠良。奸人窃取国家大权,朝中重臣遭到攻击、排挤之时,叶向高极力抗争,成为与魏忠贤对抗的朝臣首领。
D.叶向高志在救时,毫不恋栈。他多次因皇帝不听谏言主动请辞,皇帝以加封太傅、赏赐超过常法的荣宠挽留,他却辞去了太傅职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向高特疏请留,亦不报,遂引疾。屡谕,乃出视事。
(2)忠贤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向高以时事不可为,乞归二十余疏。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日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日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总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炮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法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张居正年少时才华过人,巡抚顾磷赏识他;徐阶等人器重他;张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慈圣太后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张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甚至抢劫府库,张居正下令捕获的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供应边防和海防用的钱粮达到一定数额的,张居正主张立即斩首,并追捕其家属。
C.张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区。国库银两多被调入宫中使用,张居正劝谏皇帝量人为出,节省无谓的开支,皇帝没有答复;他请求救济受灾地区,建议节省宫中用度,皇帝没有采纳。
D.张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张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谕”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财物作医药费;他去世后皇帝停止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2)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5.张居正作为少有的治世能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他为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主事。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①体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服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人服其鉴。天启初,谥贞肃。

(选自《明史•杨继宗传》,有删节)


【注】①宪:属吏称上司为“宪”,如宪台(御史官职的通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B.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C.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D.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刑部,封建时代官制六部之一,掌管法律、刑狱等,长官为刑部尚书,其他五部分别为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
B.社学,是元、明、清三代由民间出资兴办的地方小学,择通晓经书者为师,以教劝农桑为主要内容,子弟于农闲时入学。
C.秩满,官吏任期满届,古代官员任期多一任三年,此处“九年秩满”实为“九年考满”,意即他通过了多个任上的官员考核。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每三年于省城举行,因其时正值秋天的八月,故又叫“秋闱”,考中者被称作举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尊师重教,成效显著。任嘉兴知府时,他重视教育,要求八岁的孩子一律入学,对学官以礼相待,形成了教师文人学者竟相劝勉、文化教育繁荣兴盛的局面。
B.杨继宗为民申诉,得罪权贵。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杖死多位里老,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之后,他又入朝状告孔儒越职行事,这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为官清廉,抵制腐败。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与住所都很简朴,宦官路过其辖区,他只赠送普通物品;面对宦官索要钱财,他要求其出具收据,巧妙拒绝。
D.杨继宗慧眼识才,卓有远见。他在监察乡试时,发现两份优秀试卷,便断定这两位考生都将是天下的一流人才,后来,两位考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对此佩服不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2)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熊浃,字悦之,南昌人。正德九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宁王宸濠将为变,浃与同邑御史熊兰草奏,授御史萧淮上之。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出核松潘边饷。副总兵张杰倚江彬势,赃累巨万,诱杀熟番上功启边衅,箠死千户以下至五百人。又尝率家众遮击副使胡澧。抚、按莫敢言。浃至,尽发其状,杰遂褫职。嘉靖初,由右给事中出为河南参议。外艰归。六年,服阕,召修《明伦大典》。超擢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明年四月迁大理寺卿,俄迁右副都御史。《大典》成,转左。八年二月遂擢右都御史,掌院事。京师民张福诉里人张柱杀其母,东厂以闻,刑部坐柱死。不服,福姊亦泣诉官,谓母福自杀之,其邻人之词亦然。诏郎中魏应召覆按,改坐福。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浃是应召议,执如初。帝愈怒,褫浃职。给事中陆粲、刘希简争之,帝大怒,并下两人诏狱。侍郎许赞等遂抵柱死,应召及邻人俱充军,杖福姊百,人以为冤。当是时,帝方深疾孝、武两后家,柱实武宗后家夏氏仆,故帝必欲杀之。浃家居十年。至帝幸承天与近臣论旧人,乃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改兵部,参赞机务。二十一年召为兵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二品六年满,加太子太保,坐事夺俸者再。浃知帝意终不释,遂称病乞休。帝大怒,褫职为民。又十年卒。浃少有志节,自守严。虽由议礼显,然不甚党比,尤爱护人才,故其去吏部也,善类多思之。隆庆初,复官,予祭葬,谥恭肃。

(节选自《明史·熊浃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B.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C.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D.居二年代/许赞为吏部尚书/帝于禁中筑乩仙台/间用其言决威福/浃论其妄/帝大怒/欲罪之/以前议礼/故不遽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古代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名,主要负责纠弹朝廷、诸侯、官吏的失职和不法行为。
B.外艰,中国古代丧制之名,通常指父丧或作为长房长孙在父亲去世之后遭遇的祖父之丧。
C.服阕,指服丧期间。旧俗尊亲去世后,服阕时禁止娱乐、交际,以表示哀悼。
D.东厂,即东缉事厂,官署名,中国明代设立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浃尽责尽力,忠于朝廷。宁王朱宸濠意图发动叛乱,担任礼科给事中的熊浃与同乡熊兰一起草拟奏章,通过御史萧淮上报朝廷。
B.熊浃不畏权势,正直敢言。张杰依仗江彬势力,胡作非为,无人敢言,熊浃却尽发其状;张柱案中,熊浃不惧冒犯龙颜,支持魏应召。
C.熊浃坚守志节,仕途坎坷。熊浃年轻时候就有志节,自我要求严格,一生中不结党营私,不苟且违心,多次遭遇处罚,最终乞归终老。
D.熊浃富有才华,爱护人才。熊浃一生在礼部、兵部、吏部等多部门任职,颇有建树,还曾编撰《明伦大典》;在执任中,爱护人才,甚有口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濠仓卒举事,卒败,本两人早发之力。
(2)东厂奏法司妄出人罪,帝怒,下应召诏狱。
文言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冯从吾,字仲好,长安人。万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御史。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倾邪狡猾,累劾不去。从吾发其奸,遂调外。时当大计,从吾严逻侦,苞苴绝迹。

二十年正月,抗章言:“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御,章奏留中不发。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借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天下后世,其可欺乎!愿陛下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晏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帝大怒,欲廷杖之。会仁圣太后寿辰,阁臣力解得免。寻告归,起巡长芦盐政。洁己惠商,奸宄敛迹。既还朝,适帝以军政大黜两京言官。从吾亦削籍,犹以前疏故也。

从吾生而纯悫,长志濂、洛之学,受业许孚远。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家居二十五年。光宗践阼,起尚宝卿,进太仆少卿,并以兄丧未赴。俄改大理。

已,与邹元标共建首善书院,集同志讲学其中,给事中朱童蒙遂疏诋之。从吾言:“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因再称疾求罢,帝温诏慰留。而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复相继诋元标甚力。从吾又上言:“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因再疏引归。

四年春,起南京右都御史,召拜工部尚书。会赵南星、高攀龙相继去国,连疏力辞,予致仕。明年秋,魏忠贤党张讷疏诋从吾,削籍。乡人王绍徽素衔从吾,及为吏部,使乔应甲抚陕,捃摭百方,无所得。乃毁书院,曳先圣像,掷之城隅。从吾不胜愤悒,得疾卒。崇祯初,复官,赠太子太保,谥恭定。

(选自《明史·冯从吾传》,有删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B.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C.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D.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吉士,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言官又称谏官,职在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统治者既然把特权赋予言官,也就会对言官的政治素质提出特别的要求。正如宋代司马光所言:“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
C.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其中《乐经》已失传,所以通常称“五经”。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按照封建礼法,官员欲退,则皇帝必称社稷所倚而加以挽留,官员则以不能阻塞后人予以坚持,反复数次之后,皇帝不再勉强,以优厚待遇让官员回乡安度晚年。“乞骸骨”“丁忧”也可理解为告老还乡,退休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从吾向上奏说皇帝不理朝政,祸乱四起,而皇帝还闭目塞听,掩耳盗铃般,身边之人稍有不慎,就招致重责,希望皇帝能以江山社稷为重。
B.冯从吾与邹元标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者在这里讲学。并以宋朝能强盛和王守仁坚持讲学为例,强有力地反驳那些诋毁讲学与书院的官员们。
C.冯从吾性格纯朴诚实,受业于许孚远。罢官归家后,研读先贤著作,加之以修习,有很大成就。在家中一待就是二十五年,直至光宗登基再次为官。
D.魏忠贤党人上书诋毁冯从吾。不仅如此,更有甚者,后来派人搜查冯从吾等人的罪证,查无实证,便毁掉了书院,推倒圣贤塑像。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最终因此得病离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罢官归,杜门谢客,取先正格言,体验身心,造诣益邃。
②乡人王绍徽素衔从吾,及为吏部,使乔应甲抚陕,捃摭百方,无所得。
2018-04-10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4月模拟仿真预测卷(A)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

成化二年,廷试,对策万余言。直斥时弊,名震都下。逾二月,大学士李贤奔丧毕,奉诏还朝。伦诣贤之,不听。乃上疏曰:“臣闻朝廷援杨溥故事,起复大学士李贤。臣窃谓贤大臣,起复大事,纲常风化系焉,不可不慎。窃谓明人伦,厚风俗,莫先于孝。在礼,子有父母丧,君三年不呼门。

夫为人君,当举先王之礼教其臣;为人臣,当守先王之礼事其君。昔宋仁宗尝起复富弼矣,弼辞曰:‘不敢遵故事以遂前代之非,但当据《礼经》以行今日之是。’仁宗卒从请。此君者,未尝以故事强其臣;此臣者,未尝以故事徇其君。故史册书之为盛事,士大夫传之为美谈。无他,君能教臣以孝,臣有孝可移君也。陈宜中、贾似道徒,皆援故事起复。然天下坏乱,社稷倾危,流祸当时,遗讥后代。无他,君不教臣以孝,臣无孝可移于君也。陛下必欲贤身任天下之事,则贤身不可留,口实可言。使贤于天下之事知必言,言必尽。陛下于贤之言闻必行,行必力。贤虽不起复,犹起复也。

且陛下无谓庙堂无贤臣,官无贤士。陛下诚于退朝之暇,亲直谅博洽之臣,询政事得失,察民生利,访人才贤否。舍独信之偏见,纳逆耳之苦言,则众贤群策毕萃于朝

臣伏见比年以来,朝廷以夺情为常典,缙绅起复为美名。臣不忍圣明之朝致纲常之坏、风俗之弊一至此极也。愿陛下断自圣衷,许贤归家持服。将朝廷端则天下一,大臣法则群臣效,人伦由是明,风俗由是厚矣。”疏入,谪福建市舶司副提举。

伦为人刚正,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衣食粗恶。或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晨留客饮,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金牛山人迹不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十四年卒,年四十八。

赞曰:词臣以文学侍从为职,非有言责也。激名义,侃侃廷诤,抵罪谪而不悔,岂非皎然志节之士欤?夺情之典不始李贤,然自罗伦疏传诵天下,而朝臣不敢以起复为故事,于伦理所,岂浅鲜哉。

(取材于《明史·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释:①起复:封建时代,官吏有丧,守丧尚未满期而重新起用。②夺情: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诣贤               沮:哭丧
B.官无贤士               庶:众多
C.察民生利               病:弊端
D.于伦理所               裨:益处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有父母                    陈宜中、贾似道
B.君三年不呼                 仁宗卒从
C.缙绅起复为美名             金牛山人迹不至
D.臣有孝可移君也             名义,侃侃廷诤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伦独赐而后受             唯独罗伦把(果)分给别人后自己才享受
B.未尝以故事徇其君       不曾用旧例顺从他的君主
C.则贤身不可留,口实可言     那么李贤人不可留在朝廷,但他的嘴却可以说话
D.亲直谅博洽之臣            亲近那些正直诚信学识渊博的臣子
4.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则众贤群策毕萃于朝。
②或遗之衣,见道殣,解以覆之。
5.概述罗伦上疏不同意起复李贤的主要理由。
6.罗伦为人刚正,敢于直言。历朝历代不乏罗伦这样的人。结合文本,联系你的阅读积累,谈谈认识。
2018-02-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幼颖异,元至顺间,举进士,除高安丞,有廉直声。行省辟之,谢去。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

太祖闻基及宋濂等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筑礼贤馆以处基等,宠礼甚至。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基曰:“贼骄矣,待其深入,伏兵邀取之,易耳。”太祖用其策,诱友谅至,大破之,以克敌赏赏基。基辞。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自讨之,自旦及暮不下,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其龙兴守将胡美遣子通款,请勿散其部曲。太祖有难色。基从后蹋胡床。太祖悟,许之。美降,江西诸郡皆下。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寻拜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及善长罢,帝欲相杨宪。宪素善基,基力言不可。又问胡惟庸,曰:“譬之驾,惧其偾辕也。”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后宪、惟庸皆败。三年授弘文馆学士。十一月,授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禄二百四十石。明年赐归老于乡。胡惟庸方以左丞掌省事,挟前憾,使吏讦基,谓谈洋地有王气,基图为墓,民弗与,则请立巡检逐民。帝虽不罪基,然颇为所动,遂夺基禄。基惧入谢,乃留京,不敢归。未几,惟庸相,基大戚曰:“使吾言不验,苍生福也。”忧愤疾作。八年三月,帝亲制文赐之,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年六十五。基在京病时,惟庸以医来,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其后中丞涂节首惟庸逆谋,并谓其毒基致死云。

(节选自《明史•刘基传》)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B.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C.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D.会陈友谅陷/太平谋东/下势张甚/诸将或议降/或议奔据钟山/基张目不言/太祖召入内/太祖曰/先生计安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象纬之学,指的是象数谶纬之类的学问,古人研究星象经纬等的天文现象,也研究谶纬卜象吉凶预兆等。谶纬是古代汉族官方的儒家神学,谶书和纬书的合称。
B.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是古时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即马扎。古代诗文中的“床”多指“胡床”,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便是此意。
C.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明清废御史台设都察院,设都御史、副都御史,行使监察职责。
D.顿首,古时的一种最重的拜礼,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及地即起。通常用于下对上以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臣子上朝见君王时所用的拜礼,拜师礼、拜祖,民间的拜贺、拜别,也用此大礼。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结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基善于谋略,明太祖多用其策,龙兴守将胡美意欲投降后要求不解散旧部,用钱财买通关节,对此太祖十分生气,刘基暗地踢胡床提醒后,太祖终于答应。
B.当太祖询问继任宰相人选时,刘基提出了一些见解,评论胡惟庸时用一比喻,就像驾车时可能掀翻车辕一样,具有潜在的危害性,暗示不可用。
C.刘基与李善长有些构怨,但在太祖责罚李善长时,刘基为他说好话,用大柱木喻之,而把自己比喻为小木柱。
D.胡惟庸拿一块地做文章,唆使一些官员在太祖面前诋毁攻讦刘基,皇上虽然没有罪怪,但心存芥蒂,停了刘基的俸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
②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
2017-12-08更新 | 108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临川育人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之。守仁娠十四月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击之湖中,蔑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取材于《明史·王守仁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                           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          薄:攻打。
C.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逆:迎面。
D.守仁不赴,请归                           省:探望。
2.下列每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守仁娠十四月                              无信,不知其可也
B.三十五日而贼平                              四方之土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C.忠、泰轻守仁文士,强                项王则受璧,置坐上
D.其为教,专致良知为主                       美于徐公
3.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皇帝之难
B.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每二天早晨,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
C.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地弃船上岸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D.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
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有很深厚的家学渊源,他的父亲就很有才学,很受皇帝器重;弘治十二年,王守仁考取了进士。
B.王守仁为人正直、敢于进言,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上疏论救,反遭贬谪;后来刘瑾被诛,他得以再度升迁。
C.王守仁宽厚仁慈,张忠、许泰等人纵使京军冒犯他时,他不为所动,对其更加宽厚,最终感化了京兵。
D.王守仁虽然是一介文士,射箭却能三发三中,赢得京军一片欢呼,让张忠、许泰对他更加佩服。
5.在宁王军队逼近安庆时,王守仁不去救援安庆而去攻打南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原因。他的这一做法与“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相吻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