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麟,字元瑞,本安仁人。世为南京广洋卫副千户,因家焉。绩学能文,与顾璘、徐祯卿称“江东三才子”。弘治九年成进士。言官庞泮等下狱,麟偕同年生陆昆抗疏救。除刑部主事,进员外郎。录囚畿内,平反三百九十余人。正德初,进郎中,出为绍兴府知府。刘瑾①衔麟不谒谢,甫五月,摭前录囚细故,罢为民。士民醵金赆不受,为建小刘祠以配汉刘宠②,因寓湖州。瑾诛,起补西安。遭父忧,乐吴兴山水,奉父枢葬焉,遂居湖州。起陕西左参政,督粮储。都御史邓璋督师,议加赋充饷,麟力争。会陕民诣阙诉,得寝。寻迁云南按察使,谢病归。嘉靖初,召拜太仆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请捐天津三卫屯田课及出库储给河间三卫军月饷征逋课以偿皆报可帝因谕户部中外军饷未给者悉补给之再引疾归大理卿,拜工部尚书。四司财物悉贮后堂大库,司官出纳多侵渔,麟请特除一郎官主之。帝称善,因赐名“节慎库”。已,上节财十四事,汰内府诸监局冒破钱,中贵大恨。及显陵工竣,执役者咸觊官。麟止拟赉,群小愈怨。会帝纳谏官言,停中外杂派工役,麟牒停浙江、苏、松织造,而上供袍服在停中。中官吴勋以为言,遂勒麟致仕。久之,显陵殿阁雨漏,追论麟,落职。麟清修直节,当官不挠。居工部,为朝廷惜财谨费,仅逾年而罢。居郊外南坦,赋诗自娱。守为筑一台,令为构堂,始有息游之所。家居三十余年,廷臣频论荐。晚好楼居,力不能构,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文征明绘图遗之。年八十七卒。赠太子少保,清惠。

(节选自《明史·刘麟传》)


【注】①刘瑾:明代大宦官。②刘宠:东汉著名廉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请捐天津三卫屯田课/及出库储给河间三卫军月饷/征逋课/以偿皆报可/帝因谕户部/中外军饷未给者/悉补给之/再引疾归/
B.请捐天津三卫屯田课及/出库储给河间三卫军月饷/征逋课/以偿皆报可/帝因谕户部中外/军饷未给者/悉补给之/再引疾归/
C.请捐天津三卫屯田课/及出库储给河间三卫军月饷/征逋课以偿/皆报可/帝因谕户部/中外军饷未给者/悉补给之/再引疾归/
D.请捐天津三卫屯田课及/出库储给河间三卫军月饷/征逋课以偿/皆报可/帝因谕户部中外/军饷未给者/悉补给之/再引疾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又名江左。
B.大理卿,是中央司法机构大理寺的长官,掌邦国折狱详刑之事,位九卿之列。
C.致仕,指官吏将自己执掌的权柄归还给君主,与致政、致事等词语意义相同。
D.谥,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有名望者死后被迫加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麟恪尽职守,纠正冤假错案。担任刑部员外郎时,他在京城辖区内省察在押囚犯是否存有冤情,并加以记录,近四百人的冤屈得以洗雪。
B.刘麟为官清廉,受到人们拥戴。绍兴被罢官后,人们凑钱给他作为盘缠,他不接受,人们就想办法在东汉廉吏刘宠的祠堂旁边给他建了一座生祠。
C.刘麟革除积弊,为国节约财用。工部财物暗受侵吞,刘麟请求专任一名郎官掌管大库,得到皇帝认可。此外,他还裁汰了许多虚报冒领之钱。
D.刘麟仕途坎坷,一生饱受打击。刘瑾恼恨他未曾晋见道谢,将他罢官为民;吴勋巧进谗言,使他被迫辞官;显陵殿阁漏雨,他又被追究责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御史邓璋督师,议加赋充饷,麟力争。会陕民诣阙诉,得寝。
(2)晚好楼居,力不能构,悬篮舆于梁,曲卧其中,名曰神楼。
5.显陵竣工后,为什么“群小愈怨”?请依据文本简要说明。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崔恭,字克让,广宗人。正统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提举京畿学事。出理延绥仓储,有能声。以杨溥荐,擢莱州知府。内地输辽东布,悉贮郡库,岁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别构屋三十楹贮之,请约计岁输外,余以充本府军饷,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师,意欲厚索礼币,恭遣朔方民兵数千入援。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居府六年,莱人以比汉杨震。

景泰中,超迁湖广右布政使。诸司供给,率取之民。恭与僚佐约,悉罢之。公安、监利流民擅相杀。恭下令愿附籍者听,否则迨秋遣归,众遂定。寻迁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广济库,官吏干没五十万。恭白于巡抚韩雍,典守者咸获罪。定均徭法,酌轻重,十年一役,遂为定例。

天顺二年,宁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护卫,王稍戢。迁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抚苏、松诸府。按部,进耆老言利病,为兴革。与都督徐恭浚仪真漕河,又浚常、镇河,避江险。已,大治吴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鹤江,又自白鹤江至嘉定卞家渡,迄庄家泾,凡浚万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汇塘、新泾诸水。民赖其利,为立生祠。初,周忱奏定耗羡则例,李秉改定以赋之轻重递盈缩。其例甚平,而难于稽算,吏不胜烦扰。恭乃罢去,悉如忱旧。

吏部缺右侍郎,李贤、王翱举恭,遂召用。置“劝惩簿”,有闻皆识之。翱甚倚恭,转左侍郎。父忧起复。宪宗即位,乞致仕。不允。成化五年,尚书李秉罢。商辂欲用姚夔,彭时欲用王概,而北人居言路者,谓时实逐秉,喧谤于朝。时称疾不出,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越五月,母丧归,比其去,王翱以诗赠之。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罢诸司不识者数人。十一年春,命参赞机务。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赠太子少保,谥庄敏。

       (选自《明史•崔恭传》,有删改)


【注】①戢:收敛,停止。②耗羡:赋税的加耗部分抵朴实耗后的所余。
1.对下列句中画波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欲厚索纳礼币                                             币:钱币
B.率取之民                                                       率:全都
C.进耆老言利病                                                耆:年老
D.母丧归,比其去                                             比:等到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畿”,古代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在唐朝的时候,将京城的旁邑作为畿县,统称京畿。
B.“朔”,北(方),如朔漠,指北方的沙漠。此外“朔”也用来指时间,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C.“生祠” 指为还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往往为了纪念某人功绩或逢迎某人,修建的让人祭拜的地方。
D.“谥”又叫“谥号”,是古代帝王、大官或文人隐士等死后的称号,是对死者带有评判性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恭为官一任,治政有方。崔恭在担任莱州知府时,很多看守布匹仓库的人因为布腐烂而破产,崔恭另外修建了房屋来贮存布匹,解决问题。
B.崔恭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公安、监利的流民随意相互杀人,崔恭下令愿意入到当地户籍的人就可以入,否则到秋天就遣回原籍,那些人就安定下来了。
C.崔恭以民为本,治理河道。在代替李秉巡查苏州、松江等府时,他和徐恭疏通仪真等处河道,随后,大力治理吴淞江,共疏通河道一万四千多丈。
D.崔恭政声显著,深得信任。吏部右侍郎的位置空缺,李贤和王翱共同举荐崔恭,崔恭被召用;他作了有名的“劝惩簿”,之后转任吏部左侍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廷议城临清,檄发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请俟秋成。
(2) 侍读尹直以时、概皆己乡人,恐因此得罪,急言于辂,以恭代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